作者:白蝼
这一日,伽罗国南部一临海小郡外。
绵绵阴雨下,海岸边诸多法船靠岸,捕鱼归来的众渔夫下船上岸时,个个头上无毛,尽是些秃驴。
距这帮秃驴约莫两里的村庄内,往来身影,大半男丁一样是秃驴,屋内女子凡是戴着僧帽者,头上如男子般光秃无毛。
此时,村外一株菩提树下,来了六名外乡人。
六人三男三女,当中一女童在树下走来走去,而另一粉裙女子呆立原地,久久失神。
路过此处的众光头渔夫,不少都被那容貌出众的粉裙女子吸引,几名后生情难自控之下傻笑出声,盯着那粉裙女子的妖娆身段干流口水。
“佛门败类,没见过女子不是?修个屁的佛,赶紧回家上吊。”树下女童朝着这边大骂。
赶走一帮光头后,女童扭头看向站在前面的三人,不耐烦起来。
“禅蓝、妙韵、禅玉,你们要等的那老道何时过来?少了他一个修天衍之法的道士,我们难不成不能自己找?”这女童自是催生出头发的净灵小尼姑。
在她看来,反正已得知镜尘洞府在此伽罗国境一带,区区一小国也就皇朝一郡之地,不怕找不出来。
道号无尘子的老货行事古怪,事事都要推演,事事都要拿捏时机,传音是六日前在此汇合,可今日还不见人,估摸着不知又藏在何处演算到来的时机。
妙韵法王平淡一笑,招手让小尼姑且先坐下,解释道:“无尘子能靠天衍之法修到八境,确是有些真本事,有他随行,不止是为寻觅洞府,还可避开算计我等之人。”
先前算到镜尘洞府在伽罗国一带的就是无尘子,说是等带来与镜尘有因果之人,便可进一步圈定范围。
小尼姑绷着脸,坐到妙韵法王身边,眼珠子时不时瞥向左侧的一男一女。
菩提树下,柳风放眼前方雨幕,心思没放在外头。
这一个月半的路程,途中先送走牛芸,又将冷秋月送进一处阴地,前者对他心境无一丝影响,而后者垂泪离去时的身影,难免令他内心触动。
“杂念于我无益,当下先等分身脱胎六世身,尽早叫分身离开,以免此行出事,本体分身一起陷在里头!”
甩开杂念,柳风感应苍陀庙内。
有曹天石讲明六世身紧要之处,以分身强出本体的资质和体魄,只供养五种异蛊,虽说进境快了些,但脱胎应当不至于失败。
过来的路上,虫药和脱胎之用的药材已经齐备,还有净灵拿出的虫晶和灵燧结晶,养料绝对充足。
正思忖着何时结茧脱胎,身侧一股香风扑面而来。
侧目看去,是一张眼神木然的冰冷容颜。
“柳风,不管我前世与你有何瓜葛,这一世我陶家被灭门,与你脱不了干系。”
来到柳风近前的女子,正是陶诗雨。
被禅蓝封在内天地昏睡五年,她的境界还止步在五境中期,当下莫说是柳风那具修罗身,就是本体不用通眼,以本体当下圣子层次,她也已不是对手。
被禅蓝放出来,路上她便得知了陶家和夏家被轮转教妖僧灭门之事。
六境之上死绝,两家后辈被仇家追杀,为奴为婢,更有不少被卖去充足炉鼎,许多郡城内甚至都在挂牌售卖她陶家炉鼎。
此等灭门大仇,奇耻大辱,她如何也放不下。
第393章 轮转教大天王
柳风神情淡淡,此事前因后果并不复杂,他心中有数。
无非是陶、夏两家打他的注意,而轮转教法王还需用他寻觅《轮槃经》,为免两家报信以致王血家族提前确定他的身份,几位法王就上门灭了两家强者。
至于没杀族内小辈,想来他的事那些小辈还不够格知晓。
说到底,不过是双方为了各自利益起冲突罢了,怪只能怪陶、夏两家找错了猎物。
“与我能有何干系?无冤无仇,被你家长辈追着擒拿的是我,被算计的也是我,真要有干系也是柳某找你陶家算账。”
“再者,杀你陶家之人就在伱身后,可是柳某下的手?”
柳风轻哼一声,丝毫没有要安慰陶诗雨的意思。
“你……”
身侧女子红唇轻颤,一袭粉裙无风自动,背部隐隐显现出一尊武道虚影,大有要与柳风拼命的架势。
“柳风说的对,是这大秃子带的头,你有本事先找他报仇。”后方树干前,小尼姑手指闭目盘坐的禅蓝法王。
陶诗雨闻声娇躯一颤,小尼姑敢胡言乱语,她却正眼直视禅蓝法王都不敢。
不止是禅蓝,其余两位法王,她一样不敢看。
生在大家族,不同于小势力修士,深知轮转教是何等庞然大物,更清楚轮转教法王意味着何等存在。
正因如此,当初在郡城之内,她陶家七境族老也要仓惶求饶,求放过陶家,只可惜最后还是凄惨收场。
若是早知对付柳风,会惹出轮转教法王,她陶家之人绝不会轻举妄动,多半会去向王血家族禀报讨赏。
“还需在此逗留几日,不如先寻个避雨的地儿。”这时,美妇模样的妙韵法王牵起净灵,轻笑道。
其余五人皆是不置可否,这点阴雨对在场之人而言如同无物,妙韵的意思也就是就近寻个清静地方而已。
见几人都没拒绝,这位妇人打扮的法王起身,灵识一放一收,目光转向渔村四里之外的一座大山。
柳风和陶诗雨这边,两人只觉一股佛力落在身上,周遭景象瞬间飞逝。
眨眼工夫,六人已不在渔村外的菩提树下,来到一座山洞的洞口前。
经妙韵法王灵识探过的位置,自不大可能有何意外,本该是个清静之地。
可是当他们看向洞内时,洞内火光腾动,有米香味飘出,听动静却是已经有人在其中生火煮粥。
“嗯?”小尼姑净灵颇感意外。
她不解地扭头看向妙韵,发现这位法王的脸色凝重,显然也不知此地有人。
禅蓝、禅玉两人相视一眼,放出灵识扫入山洞内,如妙韵一样所见是空无一物。
灵识探不出究竟,三位法王瞳孔中同时闪过金光,窥破土石,看到了洞内两具人形。
“不如我们换个山洞?”净灵感觉不妙。
他们此行是为寻镜尘洞府,这洞府还未寻到,就先遇到了古怪之事。
“既然在附近,真有意对付我们,躲也躲不掉。如不是对手,有缘遇见又何须避开。”妙韵法王当先进入山洞内。
禅蓝、禅玉两位法王一齐入内,其余三人稍有犹豫,可也只得跟上。
洞外阴雨绵绵,天色变暗。
六人转过山洞内的一个拐角,就见洞内还真有人,是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坐在火堆前煮着粥。
对外人的到来,两僧仅仅是睨了一眼,又接着煮自己粥。
洞内二十来丈,空间足够,三位法王没有贸然打扰,就在拐角处打坐。
小尼姑定睛看了看两个和尚,细细打量那老的,顿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感觉像是在何处见过。
她盯着老和尚瞎看时,陶诗雨和柳风在近处坐了下来。
陶诗雨大气不敢出,依身边几人的异样,那一老一小两僧绝不简单,还不知有无恶意。
倘若双方不对付,可能转眼就要打起来,一点余波就能灭了五境。
柳风坐在最靠外的位置,眼帘低垂,两道传音不分先后的落入他的脑海,是禅蓝法王和净灵在传音。
“柳道友,那二僧你可能看出底细?”
“柳风,你好好看看那个老和尚,我总觉他有些眼熟。”
洞内火光晃动,柳风面无表情,以手指在地面上划动起来,其余五人的目光都顺着他的手指移动。
“老和尚九佛根,将死之人,小和尚应该是他分身,极可能已成长生种生灵,看不出是何修为。”
在他的视野内,老僧浑身死气,佛骨老朽,而小的那个体内气息如他见过的干尸和修罗尸身一样,都不在寻常生灵范畴之内。
之所以没断定就是长生种,是因他没见过此种肉身,禅眼所见小和尚体内经络脏腑俱全,换成通眼看才知全是假象。
从血湖修罗尸身的骨上,他得知长生种有九种,但骨上头能看清的字迹只记下了四种。
这小和尚肉身如两团浆糊糅合而成,一清一浊,许又是某种长生种。
“将死之人,长生种!”
三名法王收回目光,眼神恢复平淡。
最需顾忌的就是未知的变数,既然知晓了底细,也就可备好手段以便应对。
三人身上皆有祭祀之物,联手之下,一个将死的九佛根还留不住他们。
禅蓝面色无波无澜,其内天地中百余布置有封禁的石坛飞起,落在金色长河源头的祭坛之上,那里除了一颗眼外,还另有一截枯指。
其余两位法王看似没动,内天地之中同样也在调动祭品,随时可血祭。
洞内一时间无人开口,小尼姑净灵还在皱眉苦思,想着在何处见过那老僧。
就在此时,柳风猛地抬起头来。
火光下人影接近,一老一小两僧不知何时起身,向着他这边走来。
如此突兀的举动,身边三位法王竟是无动于衷,跟没有看见一样。
“三位……我的佛眼通没了?”
本以为是幻象,他刚想开口提醒三位法王,悚然发觉自己再无法看破那老僧,转而看其他人,连陶诗雨他都无法看破。
“不对,我的佛眼通定然还在!是我神智受影响?也不对……莫非是入了梦!”
他心念急转间,面前人影站定。
老僧脸上满是皱纹,笑容和善,模样秀气的小和尚,眼神漠然。
一老一小,视旁人如无物,就这般坐在柳风近前,直勾勾地注视着他。此时此刻,柳风仿佛被单独隔绝出来,同行的五人对此一无所觉。
他所见的这位将死九佛根,恐怕是被三位法王远远低估了,绝非寻常九境,而他对九佛根压根就不了解。
“前辈,可是有事?”柳风看着两僧,试探着开口。
一尺之隔,小和尚漠然神色忽地一变,接着又是数变,如同好几个人在飞快调换。
同一个人,却似好几个人站在面前,有人细看向他,有人掐指推衍,还有人抬手画出一面圆镜。
只是很快,小和尚便面色痛苦,种种变化的神色散去,转眼又恢复漠然之色。
对比之下老和尚正常许多,可他的话叫柳风不由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