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702章

作者:张九文

  数十架连成一排的投石机,一齐投掷火球,这些火球在空中划过一个弧线,留下一道乌黑浓烟的轨迹,落在安国城中。

  “再放!”高侃扯着嗓门,梗着脖子再一次大吼。

  四五轮投石之后,安国王城的城头上已是一片混乱,高侃坐在马背上,手中提着一把大戟,朗声道:“儿郎们!随老夫拿下此城!”

  高侃的话语声在军阵前回响着。

  “喏!”后方的大军齐声响应。

  当李孟尝的大军攻上了城头,高侃领着大军向着安国的城门冲去,巨大的木桩将城门撞开。

  唐军看到了城门后举着盾牌的大食人。

  “杀!”高侃大吼着,脖子都红了。

  唐军的战马撞开城门前的大食人,战马的嘶鸣声与人群的喊叫声在城门混成一片。

  在城门的后方还有更多的大食人举着盾牌,手中拿着马刀,准备迎击冲入城中的唐军。

  城前的人群被撞开,骑着战马的唐军鱼贯入城。

  李孟尝拿下了城墙,他站在城墙上,看到了城内人群密集且黑压压的大食人,这些大食人将城内的诸多房屋都拆了,留下一片大空地。

  李孟尝大声道:“放箭!”

  城墙被唐军拿下之后,城墙上的唐军开始向城内的大食人放箭。

  大食人将盾牌斜斜上举,落下来的箭矢重重钉在盾牌之上。

  高侃单手提着大戟冲入了大食人的军中,后方的唐军接连而至,唐军的骑兵像是一把利刃,将敌人那密不透风的防御,活活撕开了一个口子。

  前方大军正在攻城,梁建方又得到了军报,钦陵带着吐蕃兵奔赴火寻国。

  这个吐蕃少年将领倒是心气大,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带着他的吐蕃兵去灭了一个国。

  此刻梁建方也不在乎什么昭武九姓,或者是葱岭诸胡,甚至也不在乎这里还有多少个小国,只要悉数拿下就够了。

  出征以来钦陵这个吐蕃将领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还以为那个茹来杰这个吐蕃老人会对这个少年有些照顾。

  可众人现在才发觉,原来茹来杰与钦陵虽说都是吐蕃人,但这两人颇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

  唐军正在攻城,而在安国王城的后方,从阿姆河方向有一支大食人正在冲来。

  他们竟还有十余头战象,用来驰援。

  狄仁杰与裴炎站在刚在城头上站定,杀了一片大食人,再抬头看去,远处的大食人正朝着安国王城驰援而来。

  尤其是那高大的战象,让向来行事冷静的狄仁杰有些看愣了。

  “娘的!他们还有这么多援军!”

  肩膀上的伤口抽痛让狄仁杰回神,他忙道:“弟兄们,守好了!等高将军扫平城内。”

  李慎扶了扶自己的头盔,看着奔腾而来的大食援军忙道:“我去告知大将军。”

  前来驰援的大食人一眼看不到尽头,从人数上来看大抵有六七万人。

  狄仁杰手执长弓正要放箭,却见裴炎一声高呼。

  李治寻声看去,在安国王城的侧后方也有一支骑兵正在朝着安国而来,而且人数不少,挤满了整条山道。

  那支骑兵从狭窄的山道中出来,在平原上奔腾着展开,黑漆漆一片的骑兵看模样也有两万人有余。

  李治拿出望远镜看了一眼,道:“是回鹘人还有……”

  狄仁杰追问道:“回鹘骑兵?哪路回鹘骑兵,还有什么!”

  李治眯着一只眼,望远镜搁在另一只眼上又瞅了片刻,等对方更近一些,又道:“是刘仁轨!骑兵是……这是塞人吗?”

  刘仁轨与塞人骑兵从西南方向而来,这支突兀而来的骑兵从黑衣大食人的侧翼冲入,迎面击溃了大食人的冲锋,让原本就要冲到西城门的大食人硬生生停下了冲锋的架势,不得不分出兵力去应付西南方向的变故。

  裴炎看到了塞人骑兵中领头的一人,他站在城墙上喊道:“塔那!”

  对方听不到这一声高喊,而是杀入了大食人的军阵中。

  原本刘仁轨与张大安是在后方筹措粮草运送的,谁能想到他们会带着一支塞人骑兵,从后方杀出来。

  思虑须臾间,大食人的战象又冲到了城前。

  “杀啊!”李慎狼狈地跑来,口中大喊着,后方一队队唐军驰援而来,几个呼吸间,安国王城的西城门站满了唐军。

  战象嘶鸣着,硬生生撞开了西城门,但战象硕大的身躯也挡住了城门,后方的大食人一时进不去城。

  听到战象的嘶鸣声,在城中厮杀的高侃与李孟尝也是一愣,忽然意识到大食人在城外还有援军。

  在葱岭连连大捷的唐军都快忘了,敌军也会有驰援与埋伏的。

  梁建方听闻了情况,带着大军前往西面的城门驰援。

  围绕安国王城的攻城战,到了如今城内城外都在打,唐军低估了大食人的兵力。

  大食人也低估了唐军的攻城速度。

  城内与城外早已乱成一团,人数加起来,五万唐军加上两万塞人与回鹘人组成的骑兵,七万人对阵十万大食人,这处战场上近二十万人在此厮杀。

  塞人塔那,他提着弯刀策马在战场上穿行,直到被人群挤得摔下马,他在地上一个翻滚,而后用宽厚的后背撞开了三五个合围而来的大食,如同一头猛兽般在战场上怒吼着,又吓退了数人。

  塔那的蛮力在这片战场上无可匹敌,他将一个大食人举起来,像是举起一块轻巧的石头砸向了远处。

  不愧是石国战奴中从未败过的人,刘仁轨心中暗暗惊叹。

  梁建方带着大军杀入,西城门的危局这才缓解。

  这一仗一直从早晨打到了傍晚,直到唐军完全拿下安国的王城。

  一次冲锋没有见到成效,且还被塞人骑兵伏击,后续赶来的大食人放弃了攻城,开始后撤溃逃。

  李孟尝与高侃从安国王城的东城门,一路杀到了西城门口。

  唐军的后方是一地的尸体,没有一个敌人是站着的。

  若说大唐的年轻将领骁勇,那大唐的老将就是既骁勇又有智谋,高侃朗声道:“众将士听令,二十人一队,拿下战象!”

  “喏!”

  李孟尝已带着骑兵先一步杀出了城,不仅如此,他还朝着溃逃的大食人追了下去。

  眼看大队的大食人西逃,杀红眼的塔那拉起了汗血马的缰绳,一个跳跃便上了马,带着他的族人大声呼喊着开始了追杀。

  本想与唐军过招的大食人哪里想过,向来凶横惯了的他们,竟然还会被人追着打。

  唐军向来如此,什么穷寇莫追?穷寇不追就不是唐军作风。

  夕阳已挂在了西边的地平线,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辰。

  夏季的葱岭,白昼格外漫长,唐军像是已奋战十余个时辰。

  当梁建方带人控制了十余头遍体鳞伤的战象,他爬到战象的后背上,朗声道:“大唐万胜!”

  迟迟赶来的於菟有些狼狈,也来到城墙上,看着欢呼的唐军,也高喊道:“大唐万胜!”

  娄师德觉得太子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这孩子一直在身边,默不作声地看着大军冲杀,也不会冒进,顶多只是扫清几支零碎的大食人队伍。

  似乎这位太子心里很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出门在外依旧保持着严格的家风。

  当然了,太子这种严格的家风是从小教出来的,而且还有薛万备看着。

  在大军中,太子最听薛万备大将军的话语,而薛万备对太子也是最忠心的。

  葱岭战场的另一边,跋涉了三天的薛仁贵与裴行俭,还带着茹来杰与慕容顺,距离东天竺很近了。

  众人穿过一片山谷,来到一处要道口,这里看不到别的活人。

  薛仁贵拉住马儿的缰绳停下,目光看着满地的尸体。

  茹来杰从这些尸体上跨过,这些尸体有大食人,也有天竺人的,还有吐蕃人。

  大食与天竺已经开战,也不知王玄策如今的形势如何。

第五百二十六章 谋士与险地

  这片战场的战事像是刚结束不久,薛仁贵查看着尸体的分布,低声道:“这两支兵马像是突然遇上的,不得不打了起来。”

  放眼看去,尸体数百具,裴行俭很认同薛仁贵的分析,并且还能看到地上的车辙印,该是运输辎重时交战的。

  薛仁贵回头看了眼来时的方向,以及车辙印去的方向,情况就很明显了,从吐蕃方向来的辎重似乎是运去天竺的,半道上遇到了大食人的阻截,也就能解释为何这里会有这么多吐蕃兵了。

  裴行俭坐在马背上,蹙眉看着这里不语。

  薛仁贵道:“吐蕃往来这里的兵马多吗?”

  茹来杰道:“很多。”

  慕容顺道:“先去天竺吧。”

  裴行俭有些迟疑,询问道:“此事,要告知吐蕃都护府。”

  薛仁贵也颔首。

  拉住马匹的缰绳,裴行俭又对身边的裨将王方翼叮嘱了几句,就让他去吐蕃送军报。

  两位唐军将领有了决定,茹来杰与慕容顺都不好多言。

  薛仁贵是唐军的将领,他行事自然不可能只有横平竖直的果决行为,当即就派出一队兵马前往吐蕃,告知吐蕃都护府的李安期。

  众人休整了片刻,将这些尸体焚烧之后,这才继续前往东天竺。

  有了先前的场面,裴行俭与薛仁贵都警惕了几分,一路上派出斥候查探,担心还有大食人埋伏。

  慕容顺策马在一侧,道:“裴将军。”

  裴行俭的目光还在观察着这片荒凉戈壁,道:“怎了?”

  慕容顺道:“裴将军,如今的战事早已不是大唐与大食的战事了,事涉塞人,波斯旧民,还有吐蕃人,天竺,还有小勃律国。”

  裴行俭询问道:“你放心,大唐不会置身事外。”

  茹来杰道:“王将军就在前面了,沿着狮泉河走就到了。”

  队伍又走了一天一夜,还算是顺利,裴行俭在这里见到了一队队天竺人。

  这些天竺人赤着脚举着木盾,酷热的天气里正在河边饮水,他们看到唐军纷纷站起身,甚至有人往后跑去。

  薛仁贵让马儿在河边休息饮水,双方人马就在这里互相观望着。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