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九文
“可你还是失败了,此事之后,我听说现在吐蕃臣民更加拥护天可汗与松赞干布了。”
茹来杰闭着眼,双手合十虔诚道:“那正是天可汗与赞普的智慧,智慧一旦到了这等境界,这世间的任何阴谋诡计都无用。”
王玄策笑着指了指他,道:“你应该去长安,去见见我们的陛下。”
茹来杰依旧闭着眼,盘腿坐在牛背上,道:“我会去的。”
其实这支队伍有些臭烘烘的,因有三千头牛同行,天竺人与吐蕃人一路上收集着牛粪,晾嗮之后到了夜里可以点燃,用来取暖。
策马在前方的蒋师仁赶回来,道:“王将军,距离葱岭地界还有五天路程。”
王玄策道:“每天少休息一个时辰,继续赶路。”
“喏!”
“报!前方发现大食人踪迹!”
茹来杰道:“让我们的吐蕃孩子去杀了他们吧。”
王玄策也不拒绝,而是道:“有劳了。”
蒋师仁道:“我们最好从小勃律国借道前往葱岭,路途也能更近一些。”
王玄策颔首道:“也好。”
当天竺兵马行到小勃律国,小勃律国的国王得知是唐人将领带着大军而来,尤其是那位平定天竺的王玄策大将军,更是用最大的国礼来迎接。
小勃律国的都城,孽多城前。
这位小勃律国的国王戴着圆领帽子,身上戴着华贵的金饰亲自出城来迎接大唐的将军。
王玄策看着小勃律的男男女女穿着漂亮的衣裳,纷纷站在道路的两侧,也没有下马。
小勃律王双手合掌,用生疏的关中话行礼道:“尊敬的王将军。”
王玄策打量着四周道:“当年玄奘去天竺也是经过这里的吗?”
小勃律王张开双臂,带着友好的笑容,道:“当年玄奘路过此地,还让我们修了庙宇,那是一位智慧了得的大师。”
“那你能借我多少兵马?”
“借?”小勃律王一时间语窒,又道:“兵马?”
相比王玄策,蒋师仁显得更凶悍一些,他策马上前道:“我们要兵马,粮草!”
小勃律王用胡语与身边的大臣言语了几句,得到回复之后,他又道:“我们可以借给大将军兵马。”
王玄策终于有了笑容,道:“借给我们多少兵马?”
小勃律王伸出两根手指。
“两千?”
“两万!”
“哈哈!”王玄策忽然发声大笑,心中未免有了些落差,天竺东拼西凑也才一万兵马,小勃律王一口就是两万兵马,当真是天大的好事。
茹来杰道:“当年玄奘途经葱岭,记录了葱岭七十二国,其中就有石国,米、史国,大安国,小安国,曹国……这些小国,还以为王将军知道这些。”
王玄策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出使天竺时根本没有去见过玄奘,也不认识玄奘,更不要说会料到现在的葱岭战事。
在小勃律国滞留了一天,王玄策就带着小勃律王给的两万兵马与数万石粮草前往葱岭。
茹来杰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年轻时就曾去过小勃律国,也去过其他小国,因此这段路他很熟悉,他能够为唐军带路前往葱岭。
一路上走着茹来杰也可以询问当年玄奘在诸多地方留下来的踪迹,以及各种传闻。
茹来杰解释道:“这条从小勃律国进入葱岭的古道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很多胡商往来这里,现在葱岭正在大战,往来这里的胡商更多了。”
说着话,茹来杰递给一个胡商一袋盐,那胡商就递上一袋胡椒。
这位老人家一路走,用盐与这里的胡商交换货物,就这么一路吃吃喝喝,甚至还能用盐换到酒水。
葱岭的大雪刚过不久,又下起了冻雨,这场雨十分的冷,唐军只能在俱兰城中等着天色转好。
薛仁贵带着兵马回到城中,一路上被冻雨打得睁不开眼,整张脸被冻得青红。
好不容易坐在火堆边坐下来,薛仁贵道:“哪里来的这么多煤?”
裴行俭吃着羊肉,指了指一旁的慕容顺。
这个西域商人的神通广大令人咋舌,只要是唐军需要的,他应有尽有,甚至不用唐军给回报。
慕容顺的西域商队都快铺满碎叶城与伊塞克湖的道路上,来来往往正在运送着各种辎重。
慕容顺知道薛仁贵很疑惑,便解释道:“只要唐军在葱岭大胜,往后我的商客都可以来葱岭买卖,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 扬威葱岭
裴行俭递上一碗热水,道:“薛大哥,先祛寒。”
慕容顺又解释道:“薛将军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好处,但对商客来说,他们有关中的货物,没了胡商之后,这里就是西域商客发财的地方,只要跟在唐军的身后,他们不求回报。”
将士们都有火堆取暖,那些俘虏就只能和羊群睡在一起取暖,对这些俘虏来说也还算不错,因葱岭的胡人仆从过得更惨,唐军来了,他们反而过得更好一些。
至于唐军为何给他们温饱也是因唐军打仗需要很多的苦役,需要制造兵械,修建城池,喂养战马。
薛仁贵又问道:“这些只有关中才有的物件,都是你让人从关中运送过来的?”
慕容顺摆手道:“哪有这么多人运,我是商客,这些年囤积了不少,就存放在碎叶城的不远处。”
裴行俭喝着热水不解道:“你囤积了多少?”
慕容顺笑着没再讲话了。
裴行俭再追问道:“这些货物该不会是陛下让你囤积的?”
慕容顺依旧是带着笑容,没有答话。
京兆府能让一个西域商人囤积这么多的货物?
没有陛下的默许,没有京兆府的安排?裴行俭打死也不信,任何朝政都要经过陛下与朝堂,只有能够决定兵马出征的人才能提前准备,甚至是提前数年准备。
有这等规模的筹备,并且能够得知西域卫府兵马往来的,谁有如此权势?
裴行俭越来越不敢往下想了,就当慕容顺神通广大。
众人低声还在交谈着,门忽然又被打开,一阵冷风吹入,众人齐齐一缩脖子。
李治与狄仁杰被冻得牙齿都在打颤,两人迅速关上门,坐在后边取暖了片刻,才开口道:“我们去巡视过了,方圆百里不见人烟,没有敌军的踪迹。”
娄师德迟疑道:“难道大食人也被冻得撤军了?”
薛仁贵否决道:“整片葱岭天寒地冻,他们能撤哪里去。”
裴炎睡在一旁,听到话语声蹙了蹙眉。
梁建方的鼾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众人能够肯定的是十万大食人多半要将半个葱岭吃空,他们肯定没有唐军过得好,在这个冬季燃料与御寒的衣服尤为重要。
唐军有棉衣与蜂窝煤,而大食人没有。
裴行俭他们在西域数年,又时常在葱岭走动,早就习惯了这里的气候。
大食人从温暖的南方远道而来,他们不见得能够适应这里的寒冷。
冻雨停下的时候,风雪又来了,大风吹得让人站不稳,雪花一波接着一波地打在人身上,风雪迷得人睁不开眼。
这种恶劣的天气持续了半个月才停歇,当天空终于出现阳光的时候,派去怛逻斯城的斥候送来消息,怛逻斯城内被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如此大好时机,一直藏在俱兰城的唐军终于行动了。
以梁建方为首,唐军将领分三路大军,裴行俭,狄仁杰,李治为一路大军。
裴炎,薛仁贵,娄师德为一路大军。
程处默,李景恒,白方为一路大军,
三万兵马朝着怛逻斯城进发。
大军刚行进三里地,就有斥候来报,道:“将军,大食人相隔二十里地,也在往怛逻斯城去。”
梁建方吐了一口唾沫道:“娘的,来得很快。”
白方上前道:“将军!我为前锋,去拦住大食人,大将军直取怛逻斯城。”
裴炎策马上前道:“用不着你。”
白方正要再说,却见到狄仁杰带着一队回鹘骑兵已朝着大食人方向而去。
“驾!”薛仁贵一声大喝,快马出了军阵,后方的军阵快步跟上。
这恐怕是这队唐军在葱岭的最后一战,怛逻斯城早已不在唐军的眼中,打完这一仗,这些唐军就会回家。
远处的雪山积雪更多了,四野一片白茫茫,寒风依旧在呼啸。
而大食人的兵马何止这十万,在葱岭的后方,以至于当年的波斯故地,还有更多的大食人。
以后的葱岭还会有战事的,会有后来者前仆后继,这二十年间,唐人在西域便一直如此。
是因裴行俭杀了一个大食将领,让大食感受到屈辱,他们对唐军也充满着恨意。
空旷战场上,唐军正在冲锋而来,唐人的队形就像是锥子,锋芒无比锐利。
当大食人见到了唐军的骑兵正面冲来,他们将一个个笼子推上前,打开笼子跑出数十只豹子。
这些饿急了的豹子出了笼,就朝着正在冲锋的唐军奔跑而去。
狄仁杰在马背上张弓搭箭,一箭而出,被敏捷的豹子躲过。
后方又有一支箭矢呼啸而来,一箭就射中了冲在最前方的豹子。
“好箭术!”狄仁杰大喊着,回头看去是一身白袍的薛将军。
战马还在前行,薛仁贵再放一箭,又是一头豹子倒地。
白方手提长刀,呼喊着,杀向敌军。
战马撞开了冲刺而来的猎豹,沿途有战马被猎豹扑倒,猎豹刚要下嘴,又被后方的战马踩死。
大食人举着盾牌,手执马刀,严阵以待。
黑衣大食人的后方还有黑压压的骑兵准备迎击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