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九文
裴行俭,薛仁贵,狄仁杰,李治等众人都聚集在王宫中,火盆内烧着火,众人围坐取暖。
到了夜里,外面的风声呼号,寒风肆虐。
几人低声交谈着,在王宫内还有沉闷的回音。
圆顶的王宫看着很高,抬头看去,就能看到圆形且高高拱起的屋顶。
众人还在听着白方讲述西域的情况。
“从这里西行三百里是俱兰城,再行进六十里就到了阿悉言城,再过六十里过了拔换城,渡过拔换河这才到了小石国,再西行就是大石城,当年玄奘就是这么走的。”
听着白方讲述着这些地名,李治蹙眉问道:“玄奘在西域时,真的只有你一个弟子吗?”
“末将也不知晓,玄奘离开龟兹之后,究竟是怎么去天竺的,只有沿途的小国才知晓。”
现在白方也能大言不惭地自称一声末将了。
但论攻打碎叶城的勇武,此人确实当得起一声末将,谁让他一直想要成为契苾何力那样的人。
如今契苾何力就坐在王宫门口,独自一人喝着奶茶,听着众人的话语。
白方又道:“其实要是马匹足够,日行百里还是可以的,可葱岭广袤,若是不跟着熟悉道路的胡商走,多半会迷路。”
李治盘腿而坐,他现在有些想家了,看着火盆中的火焰燃烧着,也不知道现在的父皇母后,还有兄弟姐妹都还好吗?
“诸位!”娄师德打断了众人的话语,他站起身,言道:“此战俘获男女一千口人,战马三百匹,骆驼六百头,粮草三百石,金佛九尊,五色盐五石,在地下藏库中还有金币六千枚。”
当然了,还有羊群不计其数。
这个战果还算是不错,别看碎叶城不大,人口也不多,好在这里很富有,六千枚金币与五色盐,足够养活唐军了。
正如白方所言,胡人对财富很看重,反倒是对人口不看重。
见李慎看着碎叶城的地图,李治凑上前,道:“慎弟在看什么?”
“皇兄,这是碎叶城的地图。”
“嗯。”
“碎叶城的位置很不错,既然往后是唐人来掌管这座城,不妨建设一番。”
李治道:“你要建设成什么样子?”
“如长安城那样。”
李慎留着黑色的软胡子,神色极其认真地讲着。
一阵冷风从外面灌入,李治感受着凉意,低声道:“原来慎弟也想家了,修建碎叶城来寄思念之情。”
李慎道:“其实母妃拜入道门之后,就不用担忧了,先前姐姐送信来说是让我多收缴一些西域的金币。”
李治点着头。
兄弟俩靠着柱子,有了睡意。
白方递上毯子道:“这是胡人用来装饰的,听说胡人的女子出嫁都会带上它,晋王与纪王可以用来取暖。”
李治接过毯子道:“多谢。”
白方恭敬地行礼,而后又坐了回去。
狄仁杰与裴行俭也去休息了,众人各自在王宫中找了个位置睡去。
翌日,早晨,李慎就领着两百个俘虏开始了修建碎叶城的事宜,他命人推翻了很多土屋,甚至还从推翻的土屋中搜到了一些金银。
当土屋的墙被推倒,扬起一片尘土,随军御史娄师德带着面罩,还是被扬尘呛得好不狼狈。
待尘土稍稍散去,娄师德走入石碓中,阳光下看见了一点金光,他从中捡起一颗金豆子,忽然一笑,又道:“还请纪王将这些屋子全部推翻了,将他们藏匿的金子全部找出来。”
拆房子与建房子这种事,李慎最是喜欢,他大声道:“正有此意。”
除了碎叶城的四面城墙,这座城的屋子都要拆了,是为了让纪王将碎叶城建设成小型长安城的模样,以寄思乡之情。
白方拿着凿子,在一块石碑上刻写着,从此唐人在碎叶城也有故事了。
这种故事最是动人,白方觉得往后会有更多的胡人将这个故事口耳相传。
可对御史来说,娄师德就简单多了,他身为御史需要记录军中事务,以及这里的银钱往来,在这座唐军刚攻破不久的碎叶城内,但凡有藏匿的金子或者是银饼,哪怕是铜钱,都逃不过这位御史的眼睛。
有俘虏就有了人力,足够李慎大展所长。
一间间的土屋被推倒之后,留出了许多空地,薛仁贵得以在这些空地上操练士兵。
唐人会给予俘虏粮食,但给的没有这么多。
白方将这里的奴仆入籍,从此在胡人也有了安西都护府的身份。
狄仁杰书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一个传令兵,道:“让安西都护府再派支教的夫子前来,在这里修建崇文馆。”
“喏。”传令兵得了书信就快马离开。
碎叶城外,裴行俭在河边发现了一些稻米,他道:“薛大哥,这里可以屯田。”
薛仁贵翻身下马,迟疑道:“但这里的气候偏寒,恐怕长出来的稻米不会太好。”
裴行俭蹲下身,又捡起几粒稻米,低声道:“可以让安西都护府的生产卫府来一趟,他们是司农寺的人手,多半可以做一些安排。”
薛仁贵的目光看向正策马去远处的程处默,他们要去前方查探情况。
其实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反攻,城池被夺去已成了定局,胡人已习惯了这种事,他们也不会费尽心思来夺回碎叶城。
他们会找一个新的地方定居,对于奔波习惯了胡人来说,他们很少有一个定居地,或许当唐军攻来的时候,那些胡人贵族都跑了,留下了这些带不走的财富而已。
从碎叶城往西,经过俱兰城,阿史不来城,直到终点的怛逻斯城,那就是葱岭的“河西走廊”四座城贯穿葱岭东段,形成了一片繁华之地。
唐军在碎叶城休整了两天,这里也下起了大雪,多数兵卒都挤在仅存的土屋内取暖,其余的土屋都被纪王殿下拆光了。
寒风呼啸着,带着大雪而过,后方的大军还没有消息。
帕米尔高原很冷,远处高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直到雪停了,这里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
李慎问道:“白方,当年玄奘见过这种景色吗?”
“回纪王,玄奘来碎叶城时应该是夏季,是没有见过这种景色的。”
现在的唐军要按照当年玄奘穿过葱岭的路线行军,但大将军的军令未至,大军只能留在碎叶城,暂且不动。
出来这么久,人们对时节也很模糊了,现在的关中应该是秋季。
白方又说起了塞人的故事,“纪王,以前的塞王是十分残暴的,相较来说,唐军对待俘虏很仁慈,甚至给了俘虏粮食与能够居住的地方。”
“这不好吗?”
白方行礼道:“唐人给了俘虏衣食要让他们成为唐军的伙伴,让更多的塞人来投效唐军,这自然是好的。”
李慎道:“他们会忠心大唐吗?”
白方无奈一笑,道:“胡人鲜有忠心的臣子,但当年的崇文馆教化了西域人,那么多半也能教化他们,可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希望唐军可以杀光他们。”
“一劳永逸是吗?”
白方又道:“杀人是很累的。”
李慎颇为赞同地点头。
程处默与李景恒,薛仁贵,裴行俭四人各自领着一支百余人的兵马,剿灭碎叶城周边的胡人势力,因此带来的俘虏也越来越多。
这天,碎叶城外,战马踏着积雪而来,一支唐军来到了碎叶城下,这支兵马的人数并不多,大约有三十人。
领头而来的人是裴炎,他到了碎叶城下,递上文书道:“奉大将军命,前来驰援裴都护。”
城门前的士兵都听到军令,便领着人进了碎叶城。
随着裴炎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西域商人,这个西域商人说着熟练的关中话,他向狄仁杰行礼道:“在下慕容顺。”
第四百四十一章 传说中的商人
要说起慕容顺这个人,就要论当年大唐攻打吐谷浑的一战,那时候吐谷浑王死了,留下了吐谷浑王的子嗣慕容顺。
不过慕容顺的身份很特殊,他是西域商人中,唯一一个与京兆府有联系的商人,自高昌王战败之后,这人一度销声匿迹。
不过在西域,还是有他的传闻,或许是家业经营到了一定程度,便开始不再主动走到人前进行贸易。
传闻,现在的慕容顺在西域有很多的孩子。
狄仁杰接过对方递交的通关文书,仔细查验着,一边问道:“你是在西域享有盛誉的商人,来碎叶城做什么?”
慕容顺行礼道:“如今的碎叶城聚集了如此多的才俊,我当然要来看看。”
这人与京兆府的关系讳莫如深,如今朝中很多人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商客的存在。
而对他的记录,多数都在礼部与京兆府。
自从科举之后就来到了西域,狄仁杰对这个人的了解也不多。
慕容顺看着如今的碎叶城,又道:“听闻大食人越过了阿姆河。”
闻言狄仁杰神色诧异道:“他们来的这么快?”
慕容顺抚着花白的胡须,道:“倒也不快,过了阿姆河也没这么快到碎叶城,大食人还要途经康国,大宛,白水城,不会这么快就到碎叶城的,隔着几千里地不至于惊慌。”
狄仁杰蹙眉道:“你对这里很了解?”
“我在这里也有孩子的,他们就散在葱岭各地。”
“你的孩子是粟特人?”
“我的孩子不是粟特人,是安西都护府入籍的商人,自从高昌王败了之后,我收留了流落在西域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数都是西域的孤儿寡母,我将她们的孩子养大了。”
狄仁杰带着人走入碎叶城的王宫中,带到了裴行俭与薛仁贵面前。
慕容顺从怀中拿出一张地图,将地图铺开之后,十分详尽的葱岭地图就在眼前。
裴行俭得知对方的身份,又看了看一旁的裴炎,这裴炎带来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此人在西域经营近二十年,并且拥有诸多的人脉。
慕容顺保持着礼貌地微笑,道:“这是长安文学馆绘制的地图。”
薛仁贵重重一拍桌案,道:“好!有了此图,我们便可以纵横这葱岭。”
“大将军。”慕容顺再是躬身一礼,道:“葱岭地势复杂,还是要多多提防。”
在唐人将领的邀请下,慕容顺在碎叶城定居了下来,而当他来到碎叶城之后,越来越多的西域商人也跟着来到这里,他们给唐军带来了酒水,甚至还有棉衣与更多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