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190章

作者:张九文

  “喏。”几人脚步慌忙地离开。

  等到这里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这才开始收拾,先是将点着的蜡烛与油灯全部吹灭,放到角落整齐摆放成一排。

  而后将卷宗文书,全部分类放入书架中。

  近来朝中清闲了许多,除了京兆府还有许多问题,听说忙得焦头烂额,那也都是许敬宗的事。

  朝中总体上来说,今年的收尾工作也都做完了。

  今年是朝中效率奇高的一年,对此李承乾心里是欣慰的,这是一个好变化。

  朝堂就不该是建制冗余的,行事要讲究高效。

  凡事都高效一些,对朝堂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整理好卷宗之后,再将椅子与凳子全部翻倒,往地面上扑了水之后开始扫地。

  秋日里的秋风吹入中书省,太子的衣衫也被吹动。

  忙碌了半刻,确认了这个中书省清扫干净了,李承乾这才关上这里厚重的大门。

  这位太子满意地看着皇城内洁净的路面,夕阳下,整个皇城都被染成了一片红色,天边的火烧云极其艳丽。

  这说明秋雨过去的天空中,还有不少的水分,才会有这般壮丽的景象。

  只不过在这个深秋时节,也只有秋雨过后的关中才能见到这个时节见到如此云彩,也是少见的景色。

  独自一人走在皇城内,李承乾想着秋日里关中的情形。

  就快要走到承天门,便遇到了也正巧来这里当值的李道彦。

  李承乾笑着道:“道彦兄。”

  “见过太子殿下。”

  “孤记得道彦兄现在是都尉了。”

  “回太子殿下,是副都尉,只是一个当初的别将。”

  李承乾笑道:“那也挺好,军中职位又高了一些,道彦兄似乎有心事。”

  李道彦回道:“身为军中武将,自当是要出征塞外,立军功,保边疆安泰。”

  “听闻李神通大将军过世之后,道彦兄一直照顾着家中的几个兄弟。”

  “殿下不用担忧,弟弟们都长大了。”

  李道彦是当年宗室将领李神通将军的长子,也是军中少有的少年时就已是将领了。

  当年也是南征北战,几次平定大唐西北边陲的动乱。

  直到最近一次,扫平了吐谷浑。

  “道彦兄很想出征吗?”

  李道彦正色道:“听闻今日卫公来了?”

  连他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将军来朝中一次,一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议论。

  就连平素里恪尽职守的李道彦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李承乾一边走着,回道:“其实大将军来朝中只是散心。”

  “散心?”

  “对呀,不然呢?”李承乾拿出少年人最阳光最诚挚的笑容。

  李道彦连忙道:“那么卫公与太子殿下商议了许多,一定已有了横扫西域的方略了。”

  太子的笑容瞬间消失,多了几分凝重之色。

  李道彦又道:“末将不该问这些,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李承乾走入承天门,道:“孤从来没有说过要横扫西域。”

  “嗯,末将明白,定不会泄露其中方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和谐的宴席

  这个天大的误会真是越来越解释不清,当朝太子与李靖大将军说了这么久的话,一定会惹人非议了。

  抛开太子与卫公不会一起图谋造反之外,多半就是在讨论关外局势。

  或者是自当初高昌王子卖了一万块肥皂之后,军中就有传言,这个太子要横扫西域。

  也不知道这个传言是谁先传出来的。

  李道彦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也想要成为横扫西域的将领之一。

  当年宗室将领李神通过世之后,留下了九个儿子,一个女儿。

  李道彦便是李神通将军一脉留下来的长子,不仅仅在军中任职,而且还是现在的家主。

  他这样的人,应该好好坐镇家里才是。

  可能父皇也是这么认为的。

  见皇兄带着苦恼回来,李丽质问道:“今天各县又在为难皇兄了?”

  李承乾摇头道:“他们不敢。”

  “那是父皇为难皇兄了?妹妹这就去告诉母后。”

  “父皇也没有为难孤。”

  “那就好。”她又俏皮地笑了笑。

  今天进行了大扫除,东宫打扫得洁净,充分证明了这个妹妹的管理与号令弟弟妹妹的能力。

  地面上看不见一根杂草,窗户还是旧的,可清洗之后,也跟新的似的。

  对东宫的弟弟妹妹来说,东宫也是他们的家,家就要打扫干净,这又是一次锻炼弟弟妹妹团结与行动能力。

  李丽质道:“今天父皇让人送话来,说是明天午时会在兴庆殿宴请诸将,让皇兄也一起去。”

  李承乾洗着手道:“无妨,孤走一趟吧。”

  东宫太子回来,小福也做好了晚饭。

  小福做事总是不紧不慢地,从来不会着急,哪怕她不能同时做两件,但她收拾东宫从来都是有条不紊的。

  李治麻木地看着她将碗放好之后,再放筷子,明明可以碗筷同时放的。

  而后小福便领着东宫的几个宫女去崇仁殿用饭。

  做好这些事之后,小福的脸上都是骄傲,东宫的厨房交给她之后,她时常会有一些骄傲的神情。

  不过小福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本领,她总能在皇兄要用饭前,也就是皇兄刚回东宫,她的饭菜便做好了。

  多半是东宫这两年教导出来的默契。

  小福对东宫众人胃口了然于胸,哪位公主殿下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她都一清二楚。

  只是有时候不好判断殿下们的饭量,所以额外会将饼烤上。

  因为随着殿下们在长个子,饭量多少会有变化,就怕不够吃。

  只是李治很不理解,小福能够轻松把握皇兄什么时候会饿,什么时候需要用宵夜。

  李承乾道:“用饭吧。”

  弟弟妹妹拿起碗筷,开始吃着饭食。

  夜里,李承乾还要看一眼近来京兆府安排的事,渭北与高陵要种葡萄。

  蓝田县的枣与柿子。

  渭南县的葱与作物。

  三原县精心打造纺织业。

  泾阳已开始全部换成小麦种植了。

  ……

  作为东宫太子,只需要在这些安排上做一些微操就可以了,当舅舅与房相排除众议之后,这个关中农事也终于彻底落在了孤这个东宫太子身上。

  夜深了,李丽质便端了一碗馄饨来,“母后说过让皇兄到了夜里早点休息。”

  李承乾吃着馄饨,颔首没回话。

  李丽质坐在一旁吃着馄饨,也看着这些文书上的内容很,好奇道:“都说十六岁的太子不该执掌如此大权的。”

  “这是谁说的?”

  “长安的一些权贵吧。”

  “他们是担心孤触及他们的利益。”

  看皇兄不在意的神色,李丽质也不在意了,跟着皇兄学习的这两年,极大地弥补了她在自己身份上的认知,以及在公主身份与黔首之间的区别。

  皇兄最想做的除了让关中富裕起来的同时,更希望让关中的乡民在务农的同时,还能够有足够的收入,也就是就业。

  有了就业位置,哪怕就业的位置是空缺,只要让人们知道关中能够赚到银钱。

  那么在这种需求下,一旦形成规模,关中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从而造就更多的财富,更庞大的生产力。

  从生产关系上来说脱产到一定程度的权贵人群,他们已不存在生产关系了。

  李丽质吃完了馄饨,就拿着空碗离开,皇兄的寝宫中又剩下了她自己。

  弟弟妹妹也刚吃完馄饨,东阳正在洗着碗筷,她看向皇兄的寝殿问道:“还没睡?”

  李丽质打了一些井水,倒入木盆中,将碗筷放入木盆中,洗着一边回道:“可能还要一两个时辰才会睡吧。”

  东阳又道:“皇兄要做的事太多了。”

  李丽质笑着道:“那就多帮帮皇兄。”

  姐妹俩坐在一起,东阳低声道:“我不如姐姐有天分,不知该如何帮助皇兄。”

  李丽质小声道:“今晚就和你讲讲皇兄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记得皇兄讲过,后来就不讲了,只与姐姐讲这些。”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