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九文
李丽质回道:“回舅爷,皇兄在楼下,说是要走走看看。”
“丽质过来。”
听到母后的话语,李丽质懂事地坐在母后身边,与母后一起烹茶。
李世民手里拿着棋子,缓缓道:“舅父离开了朝堂,朕近来心里总是六神无主的。”
高士廉抚着花白的胡须道:“陛下这是忧虑太重了,多半是在忧虑太子。”
楼台处,有一个画师,他是将作少匠阎立德,与阎家的阎立本才是兄弟,兄弟两人都精通匠作与画术。
现在的阎立德所处的位置便是曲江池的高点,他抚须下望就能将此处游园的热闹情况一览无余。
皇后吩咐要将这里的热闹景象画下来,阎立德心里清楚,不仅仅如此,说不定皇后还要从画中挑选未来的太子妃。
太子妃的人选迟迟未定,而太子殿下也已是及冠的年龄了。
楼台内,李世民低声道:“有件事想要与舅父商量。”
高士廉叹道:“陛下凡事做主便可,不用问老朽的。”
“但这件事要问过舅父,朕觉得才更妥当。”
高士廉抚养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长大,从身份与情感上来说皇帝便是女婿。
女婿有难事,作为舅父能帮忙还是要帮的。
高士廉看了眼一旁的长孙皇后,点头道:“能让陛下为难的事不多了。”
言外之意是如今的李世民早已完成了对整个朝堂的控制,哪怕承乾这个孩子多么地有能力,终究还是在掌控中的。
细想之下,让这个女婿为难的事很少很少。
李世民落下一颗黑子,低声道:“药师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前些天朕亲自去看望过他,如今只能养在家中,朕还让甄权治疗,留在了药师的府上。”
李药师,李靖?
高士廉长出一口气,能让女婿为难的除了药师,应该也没别人了,又问道:“陛下打算如何打算?”
“药师是朕的右仆射,自贞观四年之后就长年不在朝中了,现在他要因病逊位,朕不知该如何安排,而且当年跟随药师的麾下将领,有苏定方,李道彦,薛万均这些将领又该如何安排?”
高士廉抚须道:“李药师也年事已高了,唉……”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沉默了许久。
高士廉沉吟片刻,道:“陛下觉得药师当年所领的麾下将领如何?”
李世民道:“苏定方,薛万均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自陛下登基以来,对朝中将领也好,谋臣也罢,向来是给予优待的,这很好。”
李世民颔首:“朕与药师是同袍兄弟,朕忘不了当年的结义。”
高士廉又想了想,也没了心思下棋,低声道:“现在的药师已是右仆射,往后封爵依旧,给予麾下吏卒将领的赏赐与俸禄依旧,命他安心治病,封其平章政事。”
“舅父安排向来妥帖。”李世民重重点头。
“老朽能够帮陛下的不多了,内政吏事还能说上一二,其余的事还是全凭陛下决断。”
李世民颔首低声道:“西突厥咄陆可汗死了。”
高士廉笑道:“西突厥的可汗又换了?”
李世民感慨道:“今年已换了三个了。”
楼台内,高士廉忽然又笑了起来。
李治站在楼台上,指着下方道:“皇兄在那儿。”
高阳双手抓着楼台的栏杆,目光看向走在曲江池边上的皇兄,皇兄揣手走着,身边跟着宁姐姐。
这一次曲江池游园是皇后主持安排的。
而且用度也都是皇后出钱的,平时节俭的皇后忽然会花用这么多的银钱来办这次游园,还能是为了什么。
有人猜测是为了给太子寻一个太子妃。
当所有人都有了这个猜测之后,这个猜测也渐渐传成了真相。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此番游园皇后就是为了给当今太子寻太子妃人选的。
而且太子今年有十六了,再有三两年,就要年满二十,也就这三年间恐怕就会让太子成婚。
各家权贵闻风而动,就算是自家女儿不愿意出门,此刻也要穿着最漂亮的衣裳,被家里人领着来曲江池走动。
而此刻各家女眷都在打量着这里的适龄男子。
就算是不能被皇后选为将来的太子妃人选,给女儿寻个好人家也是很好的机会。
皇后选择太子妃不会只选一次,应该是挑选几家,而后在几家之中再挑选。
而到目前为止,这位传闻中的太子还没在人前露面。
李承乾走在曲江池边,沿着湖走着。
杜荷笑着走上前,道:“殿下。”
李承乾低声道:“你也来啦。”
“是呀,族中人让在下来曲江池走动。”
“泾阳怎么样了?”
“养猪场扩建之后,养了六百七十头猪,已驯服,圈养起来了。”
李承乾抬首看着远处,沿着湖边的水榭都坐满了人,还有女子在湖边荡着秋千,水榭中央有一群太常寺的女子舞动着双袖,随着鼓声正在起舞。
唐人的舞蹈多有豪迈之意,长袖挥动多有汉时的意境。
“如此说来往后的泾阳不缺原料了?”
“嗯,肥皂的原料在没有找到替代品之前,只能如此掩人耳目了。”杜荷有些担忧,接着道:“往后恐怕肥皂渣不能再用来卖了。”
李承乾道:“随着泾阳的作坊扩大,生产力不断提高之后,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
杜荷道:“泾阳往后多生产香皂。”
“泾阳的作坊是你在主持,那么也都按照你的意思办。”
杜荷恭敬行礼,道:“喏。”
能让杜荷公子这般恭敬相待的人不多,杜荷是京兆杜氏的公子,更是杜如晦的后人,这等人物就连京兆府尹李道宗,或者是各县的县丞都须放低身份的人物。
有人猜测着,站在杜荷公子身边这位俊朗的少年又是什么人?他为何能让杜荷公子这般行礼。
眼尖的人先发现了端倪,默默注视着。
他们一边还要应付走动的各家权贵与之友好问候。
一场秋日游园,就快演变成大唐权贵家之间的选婿与选儿媳的行动。
第一百二十七章 风波乍起
不多时程处默也凑了上来,他大大咧咧地提着一个酒壶行礼道:“殿下。”
李承乾道:“处默,你也在呀。”
程处默尴尬笑着道:“家父让某家带个姑娘回去,可这些姑娘见到某像见到了贼人一般。”
杜荷啧舌道:“你老程家如此,在下又何尝不是。”
程处默正色道:“杜荷公子可有看中的?”
杜荷叹道:“未来的妻子岂是一眼就能看中的。”
李承乾认同地点头道:“杜荷所言不错,一眼看中的,多半是见色起意,或者是心怀不轨。”
闻言,杜荷与程处默都笑了起来。
宁儿很诧异,太子殿下除了在东宫,甚少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这般轻松。
李承乾注意到有个水榭中聚集着不少少年人,本想着事不关己,不想参与,可偏偏在人群中见到了自己的弟弟,李恪。
本来还在与一群权贵子弟玩闹的李恪注意到身后的目光,心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他手里还拿着一支准备投壶的箭矢,手里也抓着一把铜钱。
这一回头,令人错愕当场,呆在原地。
“该吴王殿下投了!”一旁有少年人起哄道。
李恪哪里还能听到这话,他愣在当场,被喧嚣的冷风一吹这才清醒过来,连忙行礼道:“皇兄。”
这处水榭内当即安静下来,所有人看着眼前这位同龄人。
皇兄?吴王殿下的皇兄?哪个皇兄?
再一想还能是哪个,能让杜荷公子与处默小将军恭敬陪同的人?
再一想眼前的人除了太子还能是谁。
“哗啦。”水榭内的一众少年人纷纷起身恭恭敬敬地,不敢吱一声。
李恪支支吾吾道:“皇兄要不要也玩玩?”
李承乾转过头不去看,道:“孤不懂这些的,你们接着玩。”
说完,太子朝着另一边走去。
李恪哪还有心思玩,丢了手中的箭与铜钱,慌忙跟在皇兄的身后。
只是一个眼神,就令人脊背生寒。
足可见这位太子殿下的可怕,这绝对不是同龄人可以表现出来的眼神。
直到太子走远了,这些人还躬身站在水榭内,好一会儿才松懈半分。
李恪不敢再玩了,皇兄的一个眼神他就再也不敢了,只好跟在后方,要多听话就有多听话,哪怕现在的皇兄让他跳湖,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现在的皇兄与以前不同,弟弟妹妹谁敢忤逆?
只要皇兄一个眼神,安分如同一只小绵羊。
直到这处水榭的风波稍停,有人便来打听,消息如蛛网向四周传播。
有不少权贵人家的女子连忙寻着人影看过来,有人找到了杜荷与吴王殿下,便见到了当今东宫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