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991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我和何雨柱等人商量过了,既然贾东旭不需要做手术了,这细粮也就不借给你们了,借给你们不用还啊?”李平安说道:“再说了,刘家、阎家甚至是易家细粮都不多,能给他们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吧,不仅你们贾家,我们这些当邻居的也要生活啊!”

  被拒绝之后贾张氏有些不高兴,心里想着李平安未必和傻柱等人商量好了,李家不借细粮说不定还有其他人会借。

  这年头谁会嫌家里的细粮多?

  贾张氏想着能借一点儿算一点儿,至于要不要归还就看自己的心情了。

  贾张氏去找阎埠贵、刘海中等人的时候他们都拒绝了。

  贾家两个孩子,两个大人都有口粮指标,人均细粮比他们家的人都多,怎么可能借给贾家?

  再说了。

  贾家得了丝绸行和扎钢厂的帮助,刘悦的工资还涨了不少。

  怎么看贾家都不像是需要帮助的样子。

  起初。

  刘悦的确是想在扎钢厂好好工作提升钳工等级和工资的。

  可是没几天她就放弃了。

  钳工工作太繁重,刘悦认为根本不适合女人工作。

  即便是和丈夫一样拜了易中海为师,易中海很认真的教技术她也学不会。

  丈夫贾东旭才是一级钳工,可见这种技术有多难。

  终于。

  刘悦决定躺平。

  二级钳工的工资够用了。

  丈夫贾东旭留下来的那点儿钱。

  丝绸行和扎钢厂都给了一点儿补偿。

  丈夫丧礼上收的礼金。

  还有自己的工资。

  林林总总加起来这么多收入,应该足够自己将贾强养大吧?

  何必再费心费力的学习钳工技术?

  就算是自己再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吗?

  自己连一级钳工技术都学不会,还想考更高的级别?

  尤其是。

  贾东旭死亡一个月以后刘悦又检查出了身孕,这更成了她偷懒的理由。

  让自己一个孕妇做那么繁重的工作,合适吗?

  刘悦将自己的大部分工作都甩给了易中海,易中海又甩给了袁成和许大茂。

  这两个家伙虽然不敢和易中海顶嘴,背地里却是唠叨个不停。

  袁成还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

  赵芳说起的时候却听易中海说道:“贾东旭是我徒弟,他怎么死的你们不是不知道,他是因为救火而死的,留下了孤儿寡母还有母亲贾张氏,做为他的师傅和师弟,我们不照顾刘悦怎么行?让袁成帮着做点儿事情也是应该的,他是英雄的师弟,还帮了师嫂,这件事情说出去他脸上也有光彩不是?帮刘悦做点事情怎么了,熟能生巧,干活儿多了钳工技能肯定能提升不少!”

  赵芳、袁成母子不再多说什么。

第576章 研制乙肝疫苗

  贾张氏认为自己儿子是为了救人牺牲的,不管贾东旭是不是为了救妻子刘悦,是不是有什么私心,但最后他都成了丝绸行和轧钢厂承认的英雄。

  他的英雄事迹是公家认可的。

  作为英雄的家人,他们就应该得到照顾。

  李平安、刘海中等邻居们不帮贾家,她就去找居委会刘婶儿,说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想要提升家里人的口粮指标,儿子为了救火而死,她们都是英雄的家属,英雄死了,总不能让家属饿着肚子吧?

  刘婶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口粮指标是上级定的,怎么可能说改就改?

  当时。

  贾东旭根本就不算什么。

  英雄是那些为了建国而牺牲的无数先烈,在朝战上牺牲的无名英雄。

  贾东旭这样的还真不配受到国嘉的照顾。

  无论如何,刘婶是不会答应贾张氏要求的。

  她也听说了。

  贾东旭可能是认为自己妻子刘悦在仓库里才奋不顾身冲进去救人的,动机有些不单纯。

  况且。

  做为居委会主任,什么情况她不了解?

  丝绸行和扎钢厂已经给贾家的帮助够多了,六院给她们的帮助也不少,贾家的康复粉怕是现在都没有用完!

  贾张氏还来给居委会要好处?

  她想的真美。

  总不能天底下所有的好处都给了贾家吧?

  贾家要是真的有困难,婆媳两人带着两个孩子过不下去了,家里揭不开锅了,居委会就算是白给她们一点儿粮食又如何?

  刘婶让贾张氏回家了。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她就是再软磨硬泡也没有用。

  回到贾家,贾张氏将自己去求刘婶被拒绝的事情说了,婆媳两个一起抱怨刘婶对不起她们。

  贾家孤儿寡母的,照顾一下怎么了?

  贾东旭没了。

  聋老太太的日子却是不好过了。

  原来贾东旭还在的时候贾家还算是体面,要一点儿脸面,虽然家里伙食不好,但是聋老太太和他们吃的一样。

  现在可好。

  贾张氏和刘悦都不装了,彻底摊牌了。

  说是刘悦怀孕了要吃好的,贾强和妹妹小当还小要吃点儿好的,家里就贾张氏和聋老太太要吃差一点儿的饭菜,若是有了白面馒头都要先紧着刘悦这些人。

  说是这么说的。

  可大部分时候都是贾张氏做饭,她能甘心吃窝窝头,做饭的时候就已经吃了一点儿白面馒头了,等到吃饭的时候就只有聋老太太一个人吃窝窝头。

  她伤心啊!

  自己的口粮指标甚至是死后所有遗产都要给贾家,贾家婆媳两个怎么就不一视同仁?

  要是贾家人和她的伙食标准一样,就算是吃窝窝头她也认了,可结果呢?

  结果却是贾家人吃白面馒头她自己吃窝窝头。

  找了个机会聋老太太去找刘海中说了这件事情。

  刘海中和阎埠贵不是四合院儿的二大爷、三大爷,不是四合院儿的管事儿吗?

  聋老太太想要个说法。

  刘海中和妻子二大妈面面相觑,等了很久才说道:“老太太,这件事情我们真的没法管,除非是你不想和贾家一起过了,否则,我们要是和贾张氏婆媳说起这件事情,我担心她们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表面上答应善待你,我们走了以后她们可能对你更加苛刻!”

  聋老太太沉默了。

  她认为刘海中说的很有道理。

  就贾张氏那种性格,她要是知道自己到刘海中这边告发她、说她的坏话,贾张氏不得将自己从贾家赶出去,让她自生自灭啊!

  如果是这样。

  她以前所有的投资不都是打水漂了吗?

  “他二大爷,你看这样行不行,能不能帮我换一换人家,让我跟着李家过行不行?”聋老太太一脸凄苦的说道:“我真的不能再跟着贾家了,天天吃窝窝头,要是再这么下去,身体非垮了不可,你想想,贾东旭都因为吃的不好生病死了,何况是我?看在咱们都住在后院儿,多少年邻居的份上,你就去找李林说合说合吧!”

  聋老太太动了个心眼。

  他认为李林比李平安好说话,要是让刘海中去找李林说合这件事情没准儿能成。

  要是李林同意帮自己养老,李平安能不同意?

  就算他不同意,看在父母的面子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自己不就成功的到李家吃饭,甚至能住在李家了吗?

  “老太太,你想多了!”刘海中开口说道:“别忘了,你和贾家是签过合同的,你的口粮指标、包括房子等遗产可都是要给贾家的,怎么?你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贾家却让李家给你养老,合适吗?我不会去帮你说这件事情的,要去你自己去吧!”

  聋老太太哑口无言,默默的从刘家离开了。

  现在。

  她相当的后悔。

  早知道贾东旭是个短命鬼,她说什么也不会和贾家签订这种合同的。

  从短期来看刘悦顶了贾东旭的工作贾家的日子并没有变得很差,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却不是这样。

  丝绸行、扎钢厂不会永远照顾贾家,没了贾东旭,用不了多久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刘悦很可能不会再涨工资,贾家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差。

  可是李家。

  李平安等人的工资将会越来越高,听说他们还吃上了特供的食品,家里还有鸡蛋。

  这么一对比。

  要是能跟着李家混肯定会比跟着贾家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