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912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为了使用这项服务,观众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这笔费用通过购买“译意风券”来实现。

  观众在购买“译意风券”后,将获得一副头戴式耳机,通过将耳机插头插入座椅背后的方匣子中,观众便可以在观看英文电影的同时,听到译意风小姐的甜美中文翻译。

  这项服务首次在魔都大光明影院实施,于三十年代末试映华纳·裴士德主演的好莱坞影片《风流奇侠传》。

  自此,大光明影院成为了引领时尚的先锋,这一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创新的。

  李平安也是早就厌烦了。

  眼看邻居们听不懂也是一副看的津津有味的样子,默默的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等到了医院家属院儿小院儿,秦淮茹问看了什么电影,好不好看。

  两个孩子都是摇了摇头。

  就连李平安也说道:“苏国电影,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看了几分钟就心不在焉了,幸亏两个孩子也看腻了想要回来,要不然对我来说还真是一种煎熬呢!”

  秦淮茹微笑着将自己的目光从丈夫身上转移到两个儿子身上说道:“你们不是和丹尼尔、彼得诺娃是好朋友吗,怎么听不懂俄语?”

  丹尼尔是扎钢厂苏国总工程师别林斯基的儿子。

  彼得诺娃是扎钢厂医务室苏国专家安德烈的女儿。

  三家有所往来,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耍。

  李业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都是说咱们的话,我可没学会几句俄语!”

  丹尼尔和彼得诺娃到年龄了,也在这边上学,自然是要学中文的。

  他们的父母都考虑过,自己是要留在华夏工作的,小儿子、小女儿回到国内没人照顾,干脆就让他们在这边上学、长大,将来也为苏中之间的友谊做出贡献。

  竟管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下滑,但大多数苏国专家都是希望两国之间的友谊永远存在,他们不会想到明年所有的苏国专家都会被召回去了。

  秦淮茹开始唠叨,说是李平安当年在教会学校上学的时候还学会了英语,两个孩子跟着苏国人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居然没学会几句俄语。

  “算了,你就别埋怨他们了!”李平安说道:“咱们也不是一样吗,我和安德烈交流医学问题的时候也是要他说中文才行!”

  秦淮茹不再多说。

  两个小家伙一起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两人心里想着以后再也不去四合院儿那边看电影了,什么都没看成,回来还被母亲数落了一顿。

  许大茂从来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个安分的人。

  他在扎钢厂附近单位放映电影的时候不敢搞什么猫腻,但是到了城外公社可就不一样了。

  天高皇帝远。

  公社领导也不可能为了一点儿小事儿到扎钢厂告状,这家伙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想要他放映电影就必须给点儿东西。

  几毛、一两块钱也行,几斤细粮甚至粗粮也行,要不然,他就会磨磨唧唧的不放映电影,并且疯狂暗示人家给他好处。

  很快。

  许大茂就喜欢上到乡下公社放映电影这件事情了,不但能在宣传科拿一点儿出勤补助,还能在公社拿人家一点儿好处。

  上午就骑着自行车下乡,晚上放完电影在公社住一夜,第二天开始回城里,等到了城里已经是下午了,就这样,差不多两天的工作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比在扎钢厂钳工车间活儿轻松的多,拿的工资也多了不少。

  许大茂很满意。

  只是。

  这么一来他和妻子谷雨就聚少离多了。

  不过。

  许大茂还真不在乎。

  反正他大概率是不可能生出孩子了,男女那点儿事就不太在意。

  周氏知道儿子的情况之后连连摇头,有一回帮着儿子做饭,在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她甚至说要是当初刘福那个畜生和谷雨欢好的时候给她们许家留个后就好了。

  谷雨的脸当时就变了,看向周氏的目光也起来了变化。

  婆婆大概是想孙子想疯了。

  不管是谁的孩子,自己只要能怀孕就行?

  许大茂却是不闻不问。

  他管婆媳两个说什么呢!

  谷雨只要每天帮自己洗衣服、做饭就行,其他就别多想了,那方面的事情他都有阴影了,好长时间没和谷雨办过事儿。

  谷雨心里难过。

  周氏心里也不好过。

  的确。

  儿子许大茂每次从乡下拿回来一点儿粮食甚至是粮票,家人的口粮解决了。

  可.,可儿子许大茂可能今后都不能生养了,一想到这里,周氏心如刀绞,难受的要命。

  魔都医疗器械厂的刘经理到六院来了,和李平安说是鹰国人查理让他来的。

  查理也到过魔都那边,和他们厂的人见过面,说是李平安对B超的研究非常深入,在一些理论上不比鹰国那些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教授差。

  魔都医疗器械厂想要制造B超,特意让刘经理过来和李平安接触接触,看看他能不能帮帮忙。

  B超这种东西李平安很熟悉。

  后世他所处的时空。

  B超是六十年代初期引进国内的,只用了短短几年基本上就有了制造B超的能力。

  可惜。

  六五年以后对科技发展不重视,研究完全停滞下来,直到七十年代后期国内开始生产B超。

  李平安知道现在是个机会。

  魔都医疗器械厂虽然不是医院但也得到了B超,可以用实物进行研究分析,再加上苏国专家也在,一两年甚至是几个月内将B超研究明白在魔都医疗器械厂进行大规模生产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忙李平安自然是要帮的。

  他带着刘经理去化验科,以实物为标准给刘经理讲解B超的原理。

  白小丽技术不行。

  李平安和刘经理谈话的时候她根本就插不上嘴,偶尔说几句话也是漏洞百出,到后来甚至干脆从B超检查室离开了。

  李平安对其很失望。

  他将B超原理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都和刘经理说了,还说了对B超发展的未来展望。

  刘经理很高兴。

  李平安下班以后非要拉着他请客。

  没办法。

  李平安和秦淮茹打过招呼以后和刘经理到医院附近的易家饭店吃饭。

  席间。

  刘经理对李平安连连感谢,说是两家以后要加强合作。

  等到国产B超制造出来了,他会说服厂里给六院送过来一台。

  刘经理从京城离开的时候将自己携带的十几斤全国粮票一股脑的都塞在李平安手里,说是他在六院食堂吃过几次饭,食堂里的师傅得知他是从魔都过来和李平安谈事情的之后就没给他要过钱和粮票,这些粮票就当是补偿六院食堂的。

  李平安也没客气,将粮票收下了。

  他也没有藏私,而是和食堂主任说明情况,将粮票交给食堂。

  李平安对白小丽很是失望。

  他和楚山通电话的时候说了这个情况,还说让楚山帮忙找一个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来化验科,现在化验科也没个正儿八经的主任,在京城医大找一个人当主任也行。

  李平安的事情楚山还是很在意的,没过几天一个叫张冰冰的女人找到李平安,说自己是楚山的学生,刚刚毕业没多久,在楚山实验室待过一段时间,楚山说服她让她到六院这边给李平安帮忙。

  李平安带着她到化验室,让她认识了化验室的同事,还考察了张冰冰对X光机器、光学、电子显微镜、B超,特别是B超的操作熟练度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结果李平安很满意,当即表态说让她到化验科工作,当主任,同时负责B超检查工作。

  至于白小丽,还是让她当护士去吧!

  各个医院对反对使用B超做胎儿性别鉴定的呼声越来越高,卫生部门只能做出回应,出台了医院化验科相关管理规范,规范当中明确表示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禁止用B超给孕妇做胎儿检查。

  这件事情对六院的影响并不大,六院早就开始这么做了。

  许大茂的事情出了以后王丰年在区医院就不怎么好过了,从那以后他根本就没有再接到什么像样的手术,医院不会将哪怕是一个很普通的手术交到他手里。

  医术不行还喜欢冒功,他轻而易举的就将李平安的治疗方案说成是自己的,领导们还能相信他吗?

  王丰年多次去找医院外科魏主任,魏主任对他是不理不睬的,王丰年和他说的多了,魏主任就冷不丁的说了一句技术不行就多练技术,就他现在这个样子,谁敢将患者交到他手里?

  毕竟是去过六院。

  魏主任多少还是听到一点儿风声。

  当年在这家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穆远是王丰年的妹夫,护士王霞是他的妹妹。

  穆远在医院工作没多久就进去了,王霞也被迫离开。

  穆远。

  王霞。

  王丰年。

  他们家的人怎么都这么不靠谱呢?

  魏主任能相信王丰年对其委以重任?

  他可不敢。

  王丰年觉得自己被伤害了,心里又起了调动工作的想法。

  周末的时候回家和母亲说了自己的决定,想让梅姨帮着他调到京城大学医院或者六院。

  梅姨唯唯诺诺的、说话声音甚至连她自己也听不清楚,反正就是那几句话,让王丰年安心在区医院工作,别好高骛远。

  王丰年依旧是不死心,反复劝说母亲,最后连在一旁听着的王霞都有些不耐烦了,将王家赔偿许大茂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就你这样的,在六院都臭大街了,即使咱妈出面找李平安和秦淮茹人家都不会答应,你认为咱妈还真又本事将你调到京城大学医院,清醒一点儿,别再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