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809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李平安仔细询问过之后才知道原因。

  即便是公私合营的屠宰场,那个时候也没有冰箱、冰柜之类的东西,更不会专门建一个冰库。

  天气渐渐热了。

  即便是杀一头猪卖一头猪也可能有滞销的时候。

  一般来说。

  屠宰场是有一些特殊指标的。

  比如卖肉的时候有一定比例的肉可以低价甚至是不要肉票卖出。

  徐家父子和公方经理商量过了,他们准备租用一个冰库,将卖不完的猪肉存放到冰库当中,这样猪肉永远都是新鲜的,不会有便宜猪肉,还有就是可以让屠宰场职工不用肉票就能买到便宜的猪肉。

  “平安,我们已经和前门大街那边的一个小型冰库商量好了,他们可以将冰库租用给我们,不过要一次性付清五年的租金,还有就是我们存放在冰库里面的猪肉也要出钱购买才行!”徐海笑着说道:“我们手头有点紧,我爸来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借一点儿给我们,不过周期有点儿长,要想正常运转,至少需要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还你!”

  虽然没有讲什么条件。

  李平安知道舅舅和表哥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

  将来李家要买猪肉会很容易,甚至不要肉票都可以。

  “行啊!”李平安开口说道:“一会儿你和我去医院家属院小院儿那边吧,我拿给伱!”

  徐海点了点头。

  徐氏也开口说道:“平安,你手里的钱够吗,我还有一些!”

  “足够了!”李平安转身看向徐海说道:“一千块钱够你们用吗?”

  “当然!”徐海立即说道:“绝对够用!”

  李平安和徐海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拿了一千块钱给他。

  徐海还写了借据。

  屠宰场的事情并不是徐家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要依照规矩来。

  李平安也没客气,将借据收下了。

  徐海可没开屠宰场里的卡车,他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李平安将他送出小院儿,嘱咐他路上小心,这才锁了门重新回到四合院儿。

  吃饭的时候徐氏埋怨道:“你表哥也真是风风火火的,在咱们家吃一顿饭能浪费多长时间,怎么就这么走了,你也是,也不将你表哥带回来让他吃顿饭再走!”

  “妈,我舅舅和公方经理还在屠宰场等信儿呢,让他待也待不住啊,更别说在咱们家吃饭了!”李平安说道。

  还不如让他尽快离开呢!

  虽然借给徐家一千块钱,秦淮茹并不在意,夫妻两个很长时间没存过钱了,家里的钱并不少。

  一起到六院上班的路上李平安和秦淮茹解释了这件事情,说是等到屠宰场将租用冰库这件事情办好之后,一切步入正轨,李家若是到屠宰场买肉估计就不要肉票了。

  秦淮茹微笑着点点头。

  她知道即便是如此李家人也吃不了多少猪肉,普通人家哪能天天吃猪肉呢?

  荷花市场那边开始卖冰碗、冰棍儿之类的消暑食品了。

  徐氏偶尔也会带着李业、楚康两个孙子到荷花市场去纳凉,还会给他们买一点儿冰碗、冰棍儿。

  李平安说道:“这些东西虽然能吃但也不能多吃,妈,你可别给他们买多了!”

  “放心!”徐氏说道:“我每次都只是给他们买一样,每人一根冰棍儿或者两人吃一份儿冰碗,不会让他们吃坏的!”

  徐氏每次带他们过去都是在大门口附近的石凳上坐坐,绝对不会深入,更不会到水边儿,这样做可以确保两个孙子的安全。

  刘怀功和许香夫妻自从发明出人造肉以后可谓是名声大噪,名利双收,不但他们所在的实验室被上级表扬,还得到了一点儿奖金。

  俨然。

  夫妻两个都成了重要人物。

  他们将自己当成粮食生产、利用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了,虽然教的是化学,但是经常在课堂上提起自己制造人造肉的经历,如何困难,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完全将自己塑造成了不怕困难、勇于争先的英勇形象。

  同学们听一遍两遍还行,觉得挺新鲜,也挺佩服两位教授的,听多了就有些厌烦了。

  制造人造肉是后厨大师傅的活,有多少技术含量?

  刘怀功这样一个教授做就做了,何必天天在学生面前念叨?

  就这么一被上级表扬,刘怀功有些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们要研究粮食,又要用粮食制造这个,又要用粮食制造那个的,实验室里的人手顿时就不够用了。

  许香眼珠一转就想到了办法,和丈夫商量道:“楚山那个实验室不是做不下去了吗?好像是遇到瓶颈了,很长时间没有出实验成果了,要不这样,让他们跟着咱们实验室一起做吧,分给楚山一些实验项目,让他们帮着咱们做实验,最后有了成果大不了算咱们两个实验室的,如何?”

  “我看行,我马上就过去找楚山,让他们那个实验室转起来,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吧!”刘怀功有些得意的说道。

  以前都是楚山那个实验室出的成果多。

  楚山那个实验室出成果的时候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逆转了,他们实验室出成果了,楚山所在的实验室进展缓慢,太长时间没什么研究成果了。

  下班以后。

  刘怀功到楚家说明情况想让楚山等人跟着自己一块儿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他当助手。

  他们这边实验室没时间、没功夫做的实验一律丢给楚山等人。

  即便嘴上说是合作,其实刘怀功早就打定了主意,能出实验成果的实验都不会让楚山去做的,能够有进展、出成果的实验都要自己亲手做,确保出成绩、扬名的是自己。

第471章 这才是生化实验室该有的样子

  楚山和李平安联系过,两人所在的实验室都不会研究粮食相关的项目,更别说给刘怀功打下手了,他当即就拒绝了刘怀功的提议,说是他们的实验室还有其他的项目要做,粮食有关的课题他就不做了,毕竟自己只是生化专业,对粮食方面的研究不太熟悉。

  刘怀功被楚山几句话弄的脸红了。

  楚山是生化专家,自己何尝不是,只所以放弃生化方面的研究将目光转移到粮食方面,还不是在自己的老本行研究不出什么成果,做不出成绩吗?

  他要是像楚山那样研究出一些基础理论,甚至是研究出一些新药品他都不会迎合上级的意思研究什么人造肉。

  “我听说你们实验室最近没什么新的实验项目了啊,难道这么快就确定了新的研究项目,还是要在基因方面继续研究?”刘怀功不动声色的说道。

  “我们要做两手准备,基因方面的研究不能放弃,还要在抗生素上进行研究,我已经决定了,要找一些有腐败植物叶子的土壤进行研究,没准能从里面发现新的细菌以及有用物质呢!”楚山开口说道。

  “想要从土壤微生物当中找到新的细菌、抗生素?”刘怀功摇了摇头。

  四十年代末期,辉瑞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土壤收集和测试的方法发现了土霉素。

  但这种好运在药品发展史上出现一次就已经算是好运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重复出现?

  刘怀功认为楚山是在异想天开。

  他想冷笑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又问道:“楚教授,我的提议你真的不在考虑考虑吗,我觉得我的研究更容易出成果,也更容易让上级重视!”

  楚山依旧是摇摇头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了,但我依然坚持做我们实验室自己选定的实验,毕竟这是大家一起决定的,我不能也不想更改!”

  刘怀功叹息了一声。

  明明知道是没有前途的事情,楚山怎么就执意要去做呢?

  让他去做吧!

  等到他撞了南墙就知道回头了。

  刘怀功又客气了几句从楚家离开。

  他刚走,王萍就开口向丈夫问道:“楚山,你真的想从土壤当中分离某种微生物或者抗生素吗?”

  楚山说道:“我不过是为了应付刘怀功随便说说而已,咱们不都和李平安说好了吗,不做食品方面的研究!”

  “嗯!”王萍开口说道:“刚刚我还真害怕你能一口答应呢,你拒绝了最好,我和其他实验室成员也是这个意思,不做粮食相关的实验!”

  刘怀功怒气冲冲的回到家里和妻子商量这件事情,许香开口说道:“楚山这人真不识抬举,他肯定是觉得给我们实验室打下手有些丢人才拒绝的,拒绝了也好,没有我们的帮助,我看他们的实验室能在短期之内取得研究成果!他们的实验室已经是江河日下,早晚要被我们超越!”

  刘怀功毫不客气的点点头。

  在他看来。

  从土壤微生物当中是不会有什么新发现的,要不然,米国人研究土壤的时候早就发现了。

  人家知识不比楚山等人丰富?

  人家的实验室设备不比楚山所在实验室的强?

  还想在米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捡漏。

  楚山八成是想研究成果想疯了。

  他脑子有问题!

  妻子的看法他是很赞同的。

  楚山所在的实验室早晚都要被自己领导的实验室超越!

  为了应付刘怀功夫妻,楚山还真的让自己的一个学生到学校花园里取了一点儿土壤进行研究。

  也不知道是电子显微镜太先进还是他们的运气好,楚山虽然只是象征性的研究了几日就从土壤中发现一种链霉菌属放线菌。

  链霉菌属放线菌是放线菌门中最大的一个属,包含1000多种细菌。它们主要分布于土壤中,具有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代谢产物多样性等生物学特征。

  链霉菌属的细菌形似丝状真菌,基因组染色体呈线状,结构复杂,是已知最大的原核生物基因组。

  这些细菌具有特征性的形态特点,如发育良好的分枝菌丝,菌丝无横隔,分化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颜色因种而异,是分种的主要识别性状之一。

  紧接着。

  他们又从土壤中找到了几种类似的微生物,这让楚山、王萍等实验室工作人员相当兴奋。

  只是。

  当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研究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

  发现并且分离了链霉菌属放线菌却没有任何的用处,将几种放线菌在培养基上培养、扩大种群之后却是没有任何发现,似乎只是发现了几种未知放线菌一样,没有给实验室带来其他有用的成果。

  楚山打电话和李平安说起这件事情,有些情绪低落的询问是否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李平安却是眼前一亮,甚至有些激动。

  后世的他学过药品制剂、微生物及其应用以及相关的学科。

  他知道阿维菌素就是从这种放线菌代谢产物当中提取出来的。

  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阿维菌素链霉菌发酵产生。

  后世,小鬼子科学家、爱尔兰科学家WilliamC. Campbell因研发抗寄生虫特效药物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发现青蒿素的我国科学家屠教授共同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