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648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贾张氏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整天围着易中海转也忍了下来,甚至还对贾东旭说如果易中海整天在外面饭店、扎钢厂食堂吃饭也不是长久之计,哪天他想吃家常便饭了就到贾家来,她给易中海做好吃的!

  贾东旭说道:“还是算了吧,你的手艺怎么可能和饭店里相比?”

  贾张氏讪笑一声说道:“我这不是帮你巴结易中海吗,让他多传授给你一点儿本领!”

  春天。

  下了几场小雨。

  气温反复。

  到医院里看病的人更多了,特别是一些老年人,风湿、关节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症多发,而且相当不好治愈,外科医生也经常到门诊室去诊病,李平安也是如此,手术到是少做了一些。

  中午将要下班的时候张老板来找他了,说是自己母亲得了很严重的病,让李平安和他一起过去看看。

  上午没有手术安排了,李平安和小露等人说了一声就和张老板过去了。

  本来是想骑自行车过去的,张老板却说他开着汽车来的。

  李平安坐汽车和张老板一起去了前门大街的亿兆百货商店附近。

  和娄振华一样,张老板也有自己的汽车。

  公私合营以后虽然没有入股,但张老板还是将汽车放到了亿兆商店,公方经理等人需要用车的话可以使用。

  甚至。

  平时张老板是不经常使用这辆汽车的,今天是母亲病重他才破例。

  路上。

  李平安了解了情况。

  张母胃不好,这已经是老毛病了,他经常到药铺买一些中药给母亲。

  前几天下雨,可能是张母着凉了,胃部开始不适。

  老人家还以为是老毛病,再加上儿子工作忙,儿媳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就没和他们说,一直强忍着,心里想着没准儿忍几天就过去了。

  没过几天的功夫就出事儿了。

  今天他发现母亲几乎吃不下饭了,说话的时候都显得有些艰难,简直就像是到了临终的时候一般。

  张老板慌了。

  李平安给他做过手术,术后良好,他现在最相信的就是李平安,和公方经理打了个招呼,开车来六院找他。

  李平安了解到张母六十多岁,年纪大了。

  就她这样的年纪就算是一般的小病也不好治愈,更别说现在吃饭、说话都出现了问题。

  就算不是临终前也差不多了。

  病情仅仅是拖延了几天就成了这样,发展很快,要不能尽快找到对症治疗的方法,张母的病情怕是真就严重了。

  这也不能怪张老板。

  老人都不喜欢拖累自己的儿女,总是想着能拖延过去就拖延过去,尤其是他们认为自己身上的病不是太重的时候。

  张老板将母亲的病情都介绍完以后就不再说话,很快就到了前门大街那边。

  张老板的家就在亿兆商店附近的一座小院儿里。

  两人过去的时候张老板的妻子已经在等着了,她开口说道:“你们跟我来吧,发现的有点儿晚了,也不知道这次老太太能不能。”

  张老板一脸严肃,没有和妻子说什么,直接将李平安领到了老太太的房间。

  面色有些苍白。

  嘴唇有些发白。

  他给老太太把了把脉。

  右手关脉候脾胃。

  脉搏细数、迟缓,脾胃出了问题,胃气渐耗导致血虚过重。

  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李平安思索了一会儿,给老太太开了生脉饮加味。

  生脉饮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生脉饮由党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李平安给张母开了党参三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橘红二钱,竹沥水三钱。

  生脉饮之所以在危重疾病诊疗中广泛应用,与其功用密不可分。

  方中党参甘凉,功能补益元气,生津安神;麦冬甘凉,养阴生津;五味子酸温,生津敛汗。三药相合,具有较强的益气养阴、生津敛汗功效,可使气阴复生,脉气得充,故有“生脉”之名。

  《医方集解·生脉散保肺复脉见暑门》论该方曰:“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

  其实,仅以该方疗元气耗伤、阴阳离决之证,效果甚微,然若在正气脱败之前,及时用之,应具有较好的养阴回阳、收敛固脱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饮具有较好的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升血压、改善调节免疫力、抗自由基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衰、低血压、休克、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橘红归肺、脾经,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

  竹沥水有清热镇惊,润燥涤痰的功效。

  此两种药材与生脉饮合用能够相互补充,往往有奇效。

第383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脉饮对张母的病是有效的,几副药下来她的病情好转了不少,症状慢慢减轻。

  数日以后李平安又让张母改用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

  方中用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两种药方,数副药剂让张母度过了这次危机。

  此后张老板又向李平安讨要保健养生药物,李平安推荐了龟龄集。

  龟龄集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等症。

  具有强身健脑、调整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活力等功能,素有“养生国宝”美称。

  这龟龄集传说是嘉靖皇帝追求长生时让人炼制的,后来由一个太医将这种药方带进民间。

  龟龄集处方辗转传入“广盛药店”。

  从此龟龄集便成了山西太谷独特的方剂,作为商品流传开了。

  几百年间,由广盛号演变为广升聚、广升誉、广开远、广誉远等一系列专制龟龄集的药号。

  广誉远距今已有483年的历史,其间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晋省中药厂、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

  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京城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是晋省中药企业典范。

  方中用鹿茸(去毛),人参(去芦),熟地,制山甲(用苏合油),生地,石燕(用鲜姜),苁蓉(酒蒸),家雀脑,地骨皮(用蜜),杜仲炭(盐炒),甘草(用蜜),天冬(用黄酒),枸杞子(用蜜),川牛膝(用黄酒),大蜻蜓(去足、去翅),海马(用苏合油),大青盐(清炒),淫羊藿(用牛乳),蚕蛾(去足、翅),故纸(用黄酒),砂仁,锁阳(用黄酒),硫黄,菟丝子(用黄酒助克制),急性子(水煮),细辛(用醋),公丁香(用川椒炒,去川椒),生黑附子(用清水煮一次,用醋煮一次,用蜜制)。

  中成药炮制方法如下:

  用方内家雀脑、硫黄二味装入猪大肠内,用清水煮之,至硫黄和家雀脑溶合一起时倒出,去猪大肠,晒干;再合以上药轧成粗面,装入银桶内蒸之,蒸至三十二小时,将粗面倒出,再将朱砂面,和药面和匀,再装入银桶内继续蒸三十二小时,倒出晾干制成丸剂装瓶。

  李平安之所以知道这个药方以及中成药的制作方法是因为刘御医。

  清廷入关以后药方就落到了他们手中,据说康乾两位皇帝都服用过这种药丸,对这种药物的研发很是重视。

  广誉远这个药店在京城没有分号,据说同仁堂为清廷皇室制造过这种药物,制造方法他们也有,所以这种药物同仁堂是有售卖的。

  李平安推荐张老板到同仁堂去购买。

  同仁堂距离亿兆商店这边又不远,很容易买到。

  张老板坚持让母亲吃这种药物,几年后老太太接近七十才过世。

  都道:“人活七十古来稀。”

  张老板已经很满意了。

  不过。

  后来李平安和刘御医说过这個病例,刘御医是不赞成老太太使用龟龄集的。

  张母的病根在脾胃,可能用参苓白术散这样价格便宜的方剂效果都不会弱于龟龄集。

  张母病情好转之后张老板送给李平安一副石涛的画。

  即便是在刚刚建国的时候石涛的画也是很珍贵的,可能是张老板花费大力气、大价钱收罗而来。

  李平安并没有要那副画,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他觉得给张母治病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即便是帮着张母治好了也不应该收人家那么贵重的东西。

  张老板也没有坚持。

  几天之后给了一副齐白石的画,李平安这次并没有拒绝,收了下来。

  齐白石的画对张老板来说并不算是多么名贵的东西,还很容易得到。

  将这副画收了之后就让秦淮茹收起来了。

  于莉两口子只在早上做一顿饭,午饭和晚饭一般都在外面吃,可能是在百货商店的食堂,也可能是在附近的饭店。

  李平安和秦淮茹早上到医院上班的时候见到过于莉在屋子里做饭。

  两人都觉得有些奇怪。

  他们和阎家离的这么近为什么要自己做饭呢?

  一次。

  李平安见到三大妈的时候就问为什么让阎解成夫妻两个单独做饭,让他在家里吃不行吗?

  三大妈叹息了一声没有回答。

  她是真的说不出口。

  李平安看着她一副无奈的样子就知道了。

  可能不是三大妈不让阎解成夫妻两个过去吃饭,而是他们夫妻两个不愿意去吃。

  两人离开前院儿去上班了,三大妈望着他们的背影自言自语道:“你们当谁都和李家一样?老大长大了,娶媳妇儿了,可能不需要我们老两口了,也不想帮着我们抚养弟弟、妹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