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柳眉母女两个又去了其他门诊室。
中西医都看过了,可是医生给出的解释都不能让她满意,这几个医生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致认为女儿孔灵是得的感冒,甚至还有人说孔灵之所以这么频繁的得病很大的原因都在她身上,她没有照顾好女儿。
柳眉心中悲愤。
她还能照顾不好女儿?
母女两个相依为命,她一颗心全部都在女儿身上,就差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女儿了!
“这些医生都不行啊!”柳眉心中想到还是要找上次帮孔灵看病的医生。
她也不记得那个医生是谁,叫什么名字,但她记得药房里的那两个好心的女人,当初就是她们帮着女儿处理了药材,熬了药。
柳眉母女到六院药房找人。
她要找的两个人就是梅姨和秦淮茹。
梅姨不在六院了。
秦淮茹还在药房,她向秦淮茹打听了以前药房的情况,确定秦淮茹就是当初帮助她的人之一。
柳眉很仔细的和秦淮茹说了自己的情况,也说了当初有医生给女儿孔灵看病的情况,想要知道当初那个医生究竟是谁,秦淮茹有没有印象。
秦淮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个给柳眉女儿看病的人是谁?
当然是她丈夫李平安。
这件事情她太清楚了。
孔光的事情钱明和民警们也没隐瞒李平安,李平安夫妻两个还帮着破案来着。
事后。
秦淮茹知道丈夫居然给特务的女儿看过病,自己和梅姨还帮过特务的妻女,心里后怕的很。
那天的事情她记的很清楚。
丈夫李平安给那个小女孩儿开的药,她和梅姨帮着熬药,让小女孩喝了。
“伱。”秦淮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有些担心,尽管孔光已经被抓了,但她还不想和特务家属有什么来往,不过关系到小女孩儿的病情,她还是继续问道:“你不是乡下的吗,怎么来六院看病了,你女儿的病很严重,乡下的医生看不好吗?”
说着。
秦淮茹特意看了一眼孔灵,这孩子瘦弱一点儿,面色苍白一点儿,相较城里的孩子个头可能小一点儿。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
秦淮茹也没多想。
乡下小女儿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柳眉也不隐瞒,除了没说自己丈夫是特务,其他的都照实说,她说自己现在是附近轧钢厂的工人,女儿可能得了很严重的病。
秦淮茹也不想让丈夫跟这样的女人有牵扯,但她知道自己肯定瞒不住,就算她不说柳眉也能去问别人。
秦淮茹只需要丈夫赶快将柳眉女儿的病治好让她们母子两个离开六院,有多远走多远。
“不瞒你说!”秦淮茹勉强笑笑说道:“你说的那个医生是我丈夫,他今天安排手术了,不过算算时间也应该做完了,我带你们去找他吧!”
柳眉大喜,连连感谢。
秦淮茹和王沁、陈霜两个丫头交代了几句带着柳眉两人去了外科医生办公室。
李平安几人还真在办公室。
秦淮茹率先向丈夫介绍了柳眉的身份,说他丈夫姓孔,女儿叫孔灵,什么时候李平安给孔灵治过病,她和梅姨帮着小女孩熬过药。
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
李平安很快就猜出了柳眉和孔灵是什么人,他看了两人一眼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柳眉很郑重的介绍了女儿孔灵的问题,又问道:“很多医生包括你们医院坐诊的医生都说我女儿是感冒、咳嗽,可我不相信,你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我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你要是知道原因就告诉我吧!”
李平安知道原因吗?
他当然知道。
而且很清楚。
柳眉女儿很有可能得了一种叫做房间隔缺损的心脏病。
此病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
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
在胚胎形成的第4周末,原始心腔开始分隔为四个房室腔。
发育的过程是:原始心腔腹背两侧的中部向内突出生长增厚,形成心内膜垫。腹背两心内膜垫逐渐靠近,在中线互相融合,其两侧组织则形成房室瓣膜组成的一部分,在右侧为三尖瓣的隔瓣;左侧为二尖瓣的大瓣。
此外,侧垫亦发育成瓣膜,共同组成三尖瓣和二尖瓣,将心房和心室隔开。
与此同时,心房和心室也有间隔自中线的两端向心内膜垫生长,将心腔分隔成为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心房间隔自后上壁中线开始,对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新月形,终于和心内膜垫融合,称为原发房间隔,将心房分隔为左、右两个腔隙。
如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
在原发缺损病例中,往往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融合,称为房室通道。
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有时原发孔和继发孔缺损可同时存在。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治疗房缺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治疗措施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封堵器送入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
封堵器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用来封闭房间隔缺损的器械。
医生会针对特殊的房间隔缺损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被选择的封堵器将会经导管植入到缺损位置且永久地留在缺损位置处。
就算是在后世,这种手术也是难度比较高的手术,李平安参与这种手术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不过。
凡是和手术相关的知识李平安都懂得一些。
柳眉一提起女儿孔灵的情况,李平安脑海当中就出现了房缺这种先天性的心脏病。
他知道这种病,也知道如何做手术。
只是。
封堵器这种手术器材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使用的。
五十年代国外也有人做过房缺修补手术,不过和后来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四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始尝试着做这种手术。
真正成功并且有借鉴意义的还是在这几年。
比如说用粗丝线从心房壁外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前缘,再从房间沟穿出,在房间沟处结扎缝线使缺损缩小或闭合。
国外还有医生尝试钳夹部分右心房壁,在心房切口上缝接橡胶制成的“心房井”,开放心房切口后,右心房血液进入“井”内但不外溢,术者经“心房井”可直接对房房间隔缺损进行缝合。
李平安将这些情况都说了出来。
对于外科发展史,李平安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连外国的病例都知道。
不仅曾嘉、江大桥等人有疑问,就是同在办公室里的冉倩也有疑问,开口问道:“平安,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国外的手术发展史,特别是这几年的事情,连她这个曾经在米国留学的人都不知道。
“这个啊!”李平安开口说道:“几个苏国朋友告诉我的,特别是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他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很多医学、药物相关的新知识都是他告诉我的!”
列夫早就回国了。
就算别人想要查证也没办法。
冉倩点点头不再多问。
柳眉对李平安如何知道这些的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李平安能不能给孔灵做手术,做手术之后自己女儿身体会不会好起来,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病了。
只要能将自己女儿治愈,就算是多出点儿钱她都愿意。
要不然。
孔灵今天感冒、明天咳嗽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医生,你能给我女儿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以后她能像平常人一样少得病吗?”柳眉急忙说道:“你放心吧,我有钱,我不怕花钱!”
“不能!”出乎意料,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做手术的时候要用到一种叫人工心肺机的体外循环装置,我们医院根本没有!”
事实上。
就算是六院真的有人工心肺机李平安也要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给她女儿做。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手术都算是一种难度很高的手术,更何况是现在。
设备不行。
还没有好的封堵器,仅仅靠手术技巧做这种手术,成功的几率太小了,还有就是手术后的消炎、治疗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可没有胸腔镜之类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微创手术,做手术必须大开胸,消炎是件麻烦事,万一继发感染了,就算是有青霉素等抗生素也不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总之。
这种手术很麻烦,出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李平安就打算以医院没有人工心肺机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他倒不是因为孔光的关系对柳眉心存偏见,对她女儿见死不救,只是单纯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做这种手术风险太大而已。
体外循环设备?
心肺机?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
曾嘉和江大桥有些疑惑。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女儿经常得病的原因找到了。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