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到那边以后没准儿就可以将吴泽受处分的事情揭过去,能将被记大过之事不写进档案。
吴泽还真被说动了,特意带着王春燕回家一趟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情,还说想让他们运作一下,将自己和王春燕调到三院去。
“现在才想调过来?”吴母摇摇头说道:“晚了,现在我们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帮不了你们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吴父被免职以后他做的那点儿破事儿在三院传的沸沸扬扬。
现在没人愿意沾他。
那些院长、科室主任之类的更不会帮他。
他拿什么将儿子、儿媳妇调到三院?
再说了。
就算是千辛万苦将吴泽两人调到三院估计也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要和他们一样要面临流言蜚语还有同事们的指指点点,也没什么上升空间,还不如继续待在六院呢!
“好运的家伙!”吴母倒是有些羡慕李平安,说道:“阴差阳错就得到了苏国卫生部门的津贴,运气实在太好了!”
吴泽阴沉着脸没有说什么。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李平安运气比他好。
他没话说!
“看来我只能待在六院慢慢熬资历了!”吴泽心中想道:“等过几个月大家都将我这件事情忘了我再图谋进取吧!”
吴泽夫妻两个只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就骑车回六院了。
王春燕甚至没有到隔壁看一眼自己父母。
不是她不想去,而是没脸去。
要是父母询问她近况如何,该怎么回答?
她才嫁给吴泽多久?
好好的日子就过成了这样?
即便是到了夏天,三大妈和阎埠贵还是不停的织毛巾、袜子拿到亿兆商店那边去卖。
阎解成虽然依旧没有找到工作但经常到什刹海那边钓鱼,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阎家的日子还算过的去。
贾张氏很是羡慕。
自少阎家粮本上的粮食指标够吃,不像她们贾家一样,需要经常到黑市上买粮食吃,花钱多不说,每次贾东旭过去一家人都是提心吊胆的。
贾张氏就盼望着儿媳妇赶紧坐完月子出去找个工作将乡下的户口迁过来。
商量了很久,贾家人才决定将新生儿取名贾强。
开始的时候一家人还都挺满意,只是过了几天才回过味儿来,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不是真强,他们家的姓氏太特别了。
只是。
贾东旭已经到派出所上了户口,名字报上去想改也改不了了。
“贾强就贾强吧!”贾张氏心里想着:“李业这名字也没见怎么好,大家起名字的水平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阎埠贵听了这个名字就想笑。
心说:“没文化真可怕,你们要是起不出什么好名字到前院儿问问我啊!”
周末。
李平安和秦淮茹吃过早饭以后到附近一家烤鸭店买了两只烤鸭去看秦淮茹的嫂子陈慧。
到了回仁堂以后才知道秦淮江的儿子起名叫秦岭。
李平安心说秦家人的品味也很特别,上辈子几个人都和水有关系,这辈子又和山杠上了。
陈慧的身体已经回复并且开始到回仁堂去上班了。
秦母想留下李平安夫妻吃午饭,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妈还让我们去舅舅家一趟呢,到他们那里再吃吧!”
秦母也没有执意挽留,让两人离开了。
在去表兄家的路上,李平安和秦淮茹商量着先到亿兆商店那边买一点儿礼物,带一些糕点、糖果过去。
亿兆商店是由许多不同的铺子组成,卖什么的都有,李平安夫妻两个就到卖糖果、点心的商店去了。
刚到那家商店门口就发现阎埠贵也在。
阎埠贵是过来交织好的毛巾、袜子的,卖这些东西的商店正好和他们要去的商店紧挨着。
阎埠贵看见两人就询问来意。
李平安也不隐瞒,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得知是要走亲戚,买礼物,阎埠贵就说其实两家商店是一个老板,他和两家商店的老板、售货员混的很熟,说不定能帮他们省一点儿钱呢!
说着。
阎埠贵就想和李平安两人一起进商店。
人家是好意,李平安自然是不会阻止。
进入商店以后李平安就让售货员称了一点圆酥、麻花、还有奶糖。
阎埠贵急忙说李平安是自己邻居,能不能少要一点儿钱。
售货员看了一眼阎埠贵,重新报出了一个价格,比原先少要了两千块钱。
其实。
她是不想优惠的。
不过阎埠贵经常到这边来,有时候就到商店给孩子们买点儿奶糖,也会帮他们扫扫地,帮着干点儿活儿什么的。
人家既然说出来了。
再加上李平安买的东西多,勉强便宜了一点儿。
李平安刚要掏钱就见一男一女从外面走了过来,看见李平安要给钱急忙拦住了,说道:“李医生来买糕点、奶糖啊,不用给钱了,这家店铺是我们家开的!”
李平安转身望去,发现两人就是刘御医给他们诊断是肝肾阴虚并且做了针灸治疗的那对儿夫妻。
刘御医离开之后就由李平安继续给他们做针灸,药物加上针灸,三四次之后就好了,病症全部消失。
他们又到六院让李平安给开了几副药,打算彻底消除病根儿。
李平安是知道两人名字的。
男的叫李成。
女的叫王丽丽。
第244章 二大妈鸡飞蛋打一场空!
话是李成说出口的。
很显然。
他是这家店铺的老板。
李平安买的东西可不少,差不多十来万块钱的东西。
他有些迟疑。
这个时候王丽丽也开口说道:“李医生治好了我们身上的病,我和丈夫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一直想要找个机会谢谢你和刘御医呢,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了!”
李平安说了声多谢。
他打算省下这点儿钱了,以后他们再去六院看病的时候让秦淮茹留意一下,给他们减免一些药费,哪怕是算到自己账上让秦淮茹将药费出了都行!
李成和王丽丽见李平安接受了自己的好意,显得很高兴。
李平安给他们介绍了秦淮茹,说是自己妻子,又和李成两人站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闲谈过程中李平安了解到两间铺子都是李成父亲创办的,当年他的父母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在前门大街开办了亿兆商店。
在本地找人织毛巾、袜子等拿到店铺卖的规矩也是从他父亲那时候开始的。
解方后京城和魔都那边的交通便利起来,路上没有土匪更没有军阀了,可是李成依旧是保持着这个规矩,即便是到魔都进货也很少进毛巾、袜子等物,为的就是给那些追随他们家几年、十几年的妇女们一个赚钱的机会。
李成夫妻两个都知道。
很多人已经将织毛巾、袜子当成一种赚取生活费的来源了,少了这份儿钱她们家里的生活将会差上不少。
宁愿少赚一点儿钱也没有破坏父亲留下来的经营之道。
李平安连连称赞。
阎埠贵也凑上来说李成仁义。
他们家就是得到实惠的那批人之一。
要不是夫妻两个每月靠着织毛巾袜子赚取十来万甚至有时候高达十几万的收入,他们阎家这两年肯定是生活越来越艰难。
李成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谈,转而询问李平安到前门大街这边的来意。
李平安说是过来走亲戚,他表兄一家就住在大栅栏这边。
说了一会儿话,李平安夫妻两个和阎埠贵一起离开。
李平安开口和阎埠贵道别,骑着自行车带着秦淮茹离开。
看着李平安两人离去的背影,阎埠贵自嘲的说道:“我还想帮着人家省几千块钱呢,可没有想到平安居然和李老板夫妻两个认识,当医生就是好,认识的人多!”
阎埠贵也回家了。
他甚至没有花钱做公交车,自己走回去了。
反正是周末不用上班,何必浪费钱呢!
李平安夫妻两个到了舅舅家。
正好。
徐年达和徐海都没有下乡去收猪,都在屠宰场这边杀猪呢。
除了公方经理、会计之外,屠宰场还招了十几个伙计。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