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毫无疑问。
刘悦难产了。
顺产不行,自然是要进行剖宫产的,苏国医生找了个翻译出来和贾张氏母子商量,贾张氏居然舔着脸问人家孩子生下来了没有,是不是双胞胎。
翻译已经知道产房里面的情况了,也没等医生开口就冷笑着说道:“产妇肚子里的孩子那么大,还想要双胞胎?有地方放吗,你们赶紧拿主意,要是不尽快做手术,别说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孕妇本人怕是也有性命之忧!”
翻译到不是吓唬她们。
当时出生婴儿死亡率是很高的,一般找产婆接生的,遇到难产、产后大出血基本上就救不过来,能保住孕妇就是好的,有时候则是一尸两命。
贾张氏脸色惨败,正想问剖宫产有什么坏处的时候儿子贾东旭却是开口说道:“做吧,我们愿意给我妻子做剖宫产!”
贾张氏瞪了儿子一眼。
她很清楚的。
三大妈就是让李平安做了剖宫产,还将子宫给切除,结果三大妈不能继续生产了。
她可不想让自己儿媳妇儿也这样。
贾家一个孩子哪够啊,她至少要有三四个孙子。
不过。
贾张氏也知道,此时情况紧急,保命要紧,医生特别是外国医生肯定比她懂得多。
人家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贾张氏并不是特别放心,对翻译说道:“你,你好好和外国医生说说,可别让我儿媳妇留下什么病根,我,我还等着她再给我们家生几个孩子呢!”
翻译根本就没有搭理她,冷冰冰的看了一眼贾张氏,转身和医生说了几句俄语离开,大概的意思是家属同意进行剖宫产。
说完。
翻译离开了。
医生也进了产房,让护士帮着将刘悦送进手术室进行剖宫产。
她没有任何的犹豫。
刘悦的骨盆也不小,不过婴儿太大了,根本不可能顺产。
剖宫产以后孩子顺利取出来了,也没有出现大出血什么的意外事故。
孩子被抱到新生婴儿观察室。
贾张氏有些激动。
护士将孩子从手术室抱出来的时候她看了一眼,居然是个男孩儿!
那可是她的孙子!
刘悦还在手术室呢,贾张氏可没空管她,贾张氏一直跟着护士离开,还想进新生儿观察室陪着自己的孙子。
护士可不会同意。
这孩子是难产之后才进行剖宫产的,在难产过程中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损伤,比如说窒息、压迫脑部神经等,可以造成脑瘫、神经损伤、心律不齐等多种后遗症,不详细的检查怎么行?
刘悦在医院里住了十来天之后才离开。
她生了个男孩儿,成了贾家的功臣,出院以后将看孩子儿的活儿都交给了贾张氏,自己什么活儿都不做,每天就是吃吃喝喝。
李平安知道刘悦到苏国红十字医院生产以后也没说什么。
贾家人想到哪家医院生产就到哪家医院生产。
不到六院他还省心了呢。
胖有胖的好处。
贾东旭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九斤重,这么大的婴儿,刘悦的奶水居然够他吃了。
贾张氏高高兴兴的抱着孙子到李家蹭电扇。
李家的人都有些不乐意。
李平安夫妻两个回家吃饭的时候,李平安冷着脸说道:“伱还不赶紧回家吃饭,饭做好了吗,就算是你不吃也不能短了你儿媳妇的啊!”
贾张氏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她可不敢不给刘悦做饭,饭菜做好以后嫌家里太热才带着孙子到李家凉快一会儿,要是长时间不回去,刘悦可能将家里的饭菜都吃完,根本就不会给她剩下多少。
贾张氏立即离开了。
李平安对徐氏说道:“过段时间让孩子开始吃点儿奶粉和其他辅食,慢慢让她断奶吧!”
徐氏点点头。
秦淮茹也没意见。
要是孩子断奶了。
她就不用总惦记着喂奶,能够轻松不少。
婆媳两个都没有质疑过李平安。
李平安经常到妇产科那边做手术,接触的产科医生也不少,什么时候断奶好肯定已经打听清楚了。
她们不用太操心。
虽然电费是一定的,但是徐氏也是不想让贾张氏整天过来蹭电扇。
丈夫和儿子、儿媳去上班的时候她就带着孙子到荷花市场或者干脆到医院家属院儿小院儿去。
贾张氏到后院儿几回李家都没有人。
隐约。
她也知道了徐氏的意思,人家已经不耐烦贾张氏经常到家里蹭电扇了。
贾张氏抱着孙子回到中院儿,撇着嘴说徐氏太小气。
刘悦突然说道:“妈,要不,要不咱们家再买一台电扇吧!”
贾张氏大吃一惊。
一台电扇要两百多万块,说买就能买?
而且。
买了电扇之后还要支付高额的电费呢!
贾张氏摇摇头说道:“等东旭回来以后和他商量一下吧!”
刘悦有些失望,不过她认为丈夫回来以后也会支持自己的。
不就是买一台电扇吗?
李家能买两台,她们家为什么就不能买一台?
只是。
刘悦想多了。
贾东旭回来以后也是不情愿买电扇的。
老贾留下来的钱才多少啊。
妻子被检查出怀孕以后整天要吃这要吃那的,还有生孩子的时候做了剖宫产,虽然手术费免了,但是用了好几支青霉素,甚至还用了可的松,出院以后又让刘驼子帮着开了一点儿中药消炎、补养身体。
林林总总若是再包括坐月子的花销,刘悦生个孩子贾家怕是要填进去二三百万,如今还想要买电扇。
不过了?
贾东旭不停的给妻子解释,去年买那台放在小诊所了,怎能再买,还是算了吧!
好说歹说。
刘悦终于不再提买电扇的事情了。
易中海最近特别高兴。
他又遇到喜事儿了。
年中的时候扎钢厂评选先进,托里居然主动向车间推荐了他,理由是易中海是第一个成为五级钳工的人,钳工车间的先进不选他选谁?
苏国专家亲自出面推荐一个人,而且托里还是负责技能评定的苏国专家,车间里的工人谁不想巴结?
这家伙在车间当着一众工人的面向车间主任推荐易中海,其他人立即跟风,毫无悬念,钳工车间的先进就是他了。
易中海心里怎能不高兴?
当了车间里的先进只是第一步,将来他还要走上仕途,先在车间里弄个小组组长当当,接着就可能是车间主任,进入扎钢厂高层。
易中海深信这不是不可能,只要托里一直留在华夏并且帮助自己,什么事情不可能?
易中海凭上了先进,还得了一张奖状和几十万块钱的奖金。
奖状自然是帖在易家最显眼的地方。
奖金全部给了一大妈,再有一个多月一大妈也要生产了,不得补补身子,买一点儿好吃的吗?
易中海心情好,还将自己怎么评上先进的过程和妻子说了。
一大妈心中无比苦涩。
她很清楚。
托里之所以推荐丈夫当什么先进肯定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这么做的。
甚至。
托里可能已经怀疑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和他有关系了。
若是托里一无所知,他能给自己三百万块钱,能帮自己丈夫?
“这,这托里可真实一块儿狗皮膏药!”一大妈心中想道:“难道我真就甩不掉了吗?”
丈夫能评上先进,还有这点儿奖金可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换来的!
一大妈也想清楚了。
托里给的那三百万块钱自己为什么不能花?
丈夫给的几十万块钱自己为什么不能花?
她没和刘悦一样经常惦记着到外面饭店吃饭,不过鸡鸭鱼肉却是时常买。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