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其二是止痛灵也就是布洛芬的发明证。
最后一个是胰酶的制造方法。
使用白玉米制造培养基的方法是李平安和秦淮茹单独试验出来的。
止痛灵的制造方法是他告诉药物研究所的,因为各个步骤都说的很清楚,药物研究所很快就将这种药物制造出来,人家也没有贪功,将功劳给了他。
胰酶的制造方法也是李平安试验出来的,在生产疫苗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还有滇南白药和速效救心丸,李平安在这两种药物研发的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
滇南白药被李平安当作平安止血散通过金贵卖给了公方。
速效救心丸现在还没有被彻底的研究出来,这两种药物研发的功劳暂且算不到他的头上。
国内此时并没有专利法和专利局。
行政管理局发放的发明证也没有让发明人行使专利权的意思,只是一种认可和表彰罢了。
从去年开始这个部门就开始发放专利证了,第一张专利证给了侯氏制碱法。
有了这三张发明证,李平安工资等级比吴泽等人高就非常合理了。
特别是李平安在青霉素国产化作用当中起到的作用更是让六院其他人目瞪口呆。
有了这份儿功劳,别说五级工,就算是直接给个八级工别人也没什么可说的。
三张发明证是行政管理局调查过后主动发给李平安的。
他并没有向上面申报。
如果说是有人帮了自己的忙,李平安能想到的就只有孔伯华一人而已。
孔伯华和李平安在药物研究所接触过,他是卫生部顾问,知道李平安的一切事情,可能帮助李平安主动申请了发明证。
管理局的人将三张发明证交给李平安的时候他只看了一眼就收起来了。
不过还是被身旁的小露、冯雯雯等人看到了。
就是突然走到李平安身边伸着脖子观看的吴泽和王春燕夫妻两人也看了个大概。
吴泽心里顿时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以前他就怀疑李平安和青霉素国产化有些关系,现在却是坐实了。
其他两张发明证就不说了,单单只是李平安在青霉素国产化当中起到的作用,就算是人家得到的奖励再多都不为过的。
从此以后。
夫妻两个再也不叫嚣李平安工资太高,不合理了。
进入四月以后全国范围开始下大雨,长江、黄河流域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洪涝灾害,农作物生产受到了影响。
京城这边也是时常下雨。
连着几天都是雨天的时候是不用去地里劳作的,秦父、秦母两人就趁着小雨的时候到城里看望儿媳妇陈慧。
因为距离苏国红十字医院比较近,距离预产期还有大半个月的时候秦家人就决定让陈慧到苏国红十字医院生产了。
秦母还经常到医院找人打听在这家医院分娩的事情,她得知医院有一种叫无痛分娩的生产方法就想要进行尝试。
这种分娩方法是苏国人向她推荐的,说是在他们郭嘉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确保孕妇在生产的时候感觉不到疼痛。
幸好。
陈慧在住院之前专门让丈夫去找李平安询问了一下。
李平安摇了摇头。
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在后世无痛分娩也是不怎么提倡的。
无痛分娩虽然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但是广泛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一般不提倡无痛分娩。
首先做无痛分娩产程比较长,需要麻醉师全程跟踪观察,需要麻醉师的数量比较多,而且技术要过关。
再者孕妇体型和腰椎的曲度发生了变化,给她打麻醉时产生了很大的麻烦,有时可能做不到百分之百有效。
另外采取无痛分娩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麻醉意外,比如有可能会出现截瘫,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是并不是不能发生。
所谓的截瘫就是瘫痪的一种,而且因为麻醉造成的截瘫不容易治疗。
为了免除疼痛而选择冒险,李平安是不提倡的。
秦淮江将李平安的意见带给妻子和父母以后秦家人都沉默了。
不过。
最后他们还是选择让陈慧在苏国红十字医院进行生产。
在他们看来。
苏国医生的医术肯定比六院妇产科那些医生强吧。
又不是李平安给陈慧接产,没必要到六院去生产。
为了保险起见。
陈慧生产的时候秦父、秦母还是让李平安到苏国红十字医院去了。
李平安帮忙看着他们放心。
正好那天是周末。
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过去。
陈慧被送进产房以后秦家人心里都非常着急,一直在产房外面走来走去。
秦淮茹心里也有些紧张,她一直拉着丈夫的手,李平安真切的感应到她手心里有不少汗水,开口安慰道:“别担心,不会有事儿的!”
陈慧身材也不是太胖,应该不会难产。
即便是真的难产还可以做剖宫产手术,只要不遇到产后大出血这种难缠的事情就成。
感受到丈夫的安慰,秦淮茹心里安稳下来。
陈慧也是顺产,她生下一个不到六斤的男孩儿。
孩子出生以后秦家人自然是欢天喜地,李平安夫妻两个却是没在医院里多待,一起回家吃饭去了。
徐氏听说陈慧生了个男孩儿也很高兴,询问秦父、秦母会不会留下来伺候儿媳。
秦淮茹微笑着说道:“我爸妈商量过了,他们会留下来伺候我嫂子几天,直到她出院为止!”
秦父、秦母就住在原来秦淮江夫妻两人住的地方,秦淮江一直在医院里守护着妻子。
几天之后陈慧出院,秦父、秦母才回乡下,其实秦母是想留下来继续伺候儿媳的,可是条件不允许,一来是没地方住,二来他们也要回乡下去,不能总是待在城里吧!
陈慧让金贵的妻子苏雅帮忙照顾着,秦淮江开始忙活了,给儿子起名、上户口,照顾妻子等等。
要不是惠仁堂的同事照顾,他还真的忙不过来。
第237章 秦父 秦母进城
秦淮茹基本上是不怎么管儿子的,除了喂奶和晚上将孩子带到家属院小院儿,几乎就是将孩子交给了徐氏。
倒不是因为秦淮茹图轻松,主要是因为徐氏乐意照顾孩子。
抱孩子的时候还能做饭,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
别林斯基和安德烈有时候会到家属院儿小院儿和四合院儿找李平安,别林斯基是和李平安询问一些华夏的风俗、生活习性之类的,安德烈却是找他讨论医学上的问题。
高屋建瓴。
李平安掌握着远超这个时代的医学知识,两人探讨的时候都能得到好处。
安德烈时不时的就会受到一些启发,引发他在医学上的思考,除了可的松副作用的论述,他连着写了好几篇论文寄到苏国国内,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上。
李平安却是可以通过安德烈了解苏国生化方面的进展,可以知道现阶段能够弄到哪方面的基础试剂,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东西,通过安德烈和苏国红十字医院的渠道都能得到。
一来二去。
两人的妻子、儿子女儿和徐氏、秦淮茹也熟悉起来了。
别林斯基的妻子索菲亚、小儿子丹尼尔以及安德烈的妻子波琳娜、女儿彼得诺娃和徐氏、秦淮茹两人也熟悉起来了。
她们经常到四合院儿去,有时候大人会帮着徐氏看看孩子,时间长了,几人都勉强学会一些汉语,即便是不带翻译也能简单的做一些交流。
丹尼尔四五岁。
彼得诺瓦一岁多。
他们母亲帮忙抱着李业的时候,两人一起围着高声用俄语或者是汉语叫“弟弟”。
有些时候三大妈和二大妈、贾张氏这些人也会到李家去,他们看着苏国人新鲜。
尤其是几个苏国人有时候会留在李家吃饭,也会拿一些苏国食品让徐氏等人品尝。
阎解娣能走能跑,还能说话了,吃起苏国食物来一点儿也不含糊,只要徐氏不阻止,她和贾张氏抢的不亦乐乎。
别林斯基过来找李平安的时候托里也会过来。
不过。
他可不是来找李平安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托里路过中院儿的时候很留意易家的情况,这家伙什么心思李平安一看便知。
事实上。
托里知道一大妈怀孕的时候心里也有些怀疑。
自己和她是有过那么一回的。
时间上也吻合。
却不知道她怀孕这件事情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新年的时候托里借着拜年的机会去过易家一次,当时易中海并没有在家,的确是一个将问题彻底弄明白的好机会。
可是。
他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就被一大妈给赶出来了,还说自己往后不想见他,让他不要过来打搅。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