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350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李平安就说干脆给家里人都添置一些,父母的棉裤、棉袄都穿了好几年了。

  徐氏微笑着答应。

  只是。

  她去供销社买面布、袜子之类的时候却发现这类东西都涨价了,甚至连火柴、钉子等各种日常生活的零碎用品也涨价了。

  在到其他地方去询问,结果都一样,凡是能买到这种东西的地方都涨价了。

  徐氏骑自行车到亿兆百货商店那边询问价格的时候才知道原因。

  今年开始实行几划经济。

  一般来说。

  物价是恒定的,几乎是没什么波动。

  打个比方说,就算是国内特别是京城的白菜要涨价,估计都要相关部门开会进行研究,没准还要经过中央高层的审批。

  可是今年这次是个意外。

  几划经济刚刚开始,市场经济规律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一季度的时候商业部以为各种运动之后可能是全国性的市场呆滞、库存加大,所以他们就减少了一些生活物资的采购,供销社采购物质降低,供应工厂生产降低,连带着私营工厂也认为自己生产的物资可能会卖不出去,于是也跟着缩减了生产量,

  这种紧缩资金、减少进货、压缩库存的现象被成为“泻肚子”。

  虽然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这种泻肚子的现象得到了纠正,但是冬天的时候相应的物价还是波动了。

  当然。

  这种波动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

  价格升上来以后生产各种物资的厂子生产情绪就会高涨,等到物资充盈,过两三个月之后价格还会回落。

  亿兆百货商店的人还给徐氏做了解释。

  他们商店里的毛巾、袜子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价格相比其他同行还是便宜不少的,要买赶紧买,若是再等几天自制的货物卖完,要到其他厂子进货的时候价格还会向上升一升。

  徐氏犹豫着买了一些厚袜子,毛巾之类的,棉布等布料只是买了一点点,够给孩子做几套衣服就行。

  回家以后吃饭的时候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平安等人,又说道:“平安,我和你爸今年就不添置新棉衣了,淮茹的宽大棉衣也是早就做好了,你要不要新棉衣,要的话我再给你做一套!”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要了!”

  李平安的棉衣可不少呢。

  前两年李平安在外面上学,徐氏害怕儿子冬天被冻着,每年都会给他做一件棉衣,今年不添加新棉衣也行。

  虽然火柴、钉子甚至是肥皂等日用品现在价格要高一些,但是对李家却是基本没什么影响的,这些东西能用多少,只要粮油价格没波动就行!

  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只是李家临时做饭的地方,很多生活用品还在四合院儿,徐氏经常要到四合院儿拿东西,李平安也经常跟着过去帮忙。

  李平安和徐氏到四合院儿经过前院儿的时候看见阎家的小女儿已经能走路会说话了,她跟在三大妈屁股后面来回跑,不断的喊着“妈妈”。

  小丫头穿着卡其布做的小棉袄、棉裤,围着一个小围巾,大冬天的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卡其布是一种主要由棉、毛、化学纤维混纺而成的织品。

  卡其布通常是浅色的不同风格的布料,布料以棉花为主。

  这个年代,相比一般的粗布,卡其布算是一种时尚的布料,最开始都需要进口,现在虽然国内能够自己生产但是比粗布的价格要高上不少,虽然没有丝绸的价格高,但也算是上品了。

  回到后院儿家里。

  李平安和母亲说道:“阎埠贵怎么不抠了,怎么舍得给自己的小女儿用这么好的布料做衣服?”

  “赚到钱了!”徐氏说道:“他们两口子不是在亿兆百货那边接单子织袜子和围巾吗?那边的老板也是能人,前段时间尽管其他厂子都在缩减产量,亿兆商店那边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缩减,反而说合作的手工业者能做多少人家就收多少,最近两三个月还提高了一点儿手工费,阎家两口子做手工赚的钱估计不比淮茹的工资少,手里轻松了,自然是要给女儿做一套、两套好衣服的!”

  这些情况徐氏都是听三大妈说的。

  有时候她到四合院儿在前院儿见了三大妈就聊会儿天。

  三大妈听徐氏说棉布都涨价了,微笑着说幸亏她很早就给家里的孩子准备了棉衣。

  这个时候三大妈真的有些佩服亿兆百货商店的那个卖毛巾、袜子的老板了。

  她们家得到了实惠,人家肯定赚的更多。

  跟着这样的老板混,心里踏实。

  人家吃肉还不忘给她们留一点儿汤喝。

  说话的时候三大妈一个劲儿的感谢徐氏,说要不是李平安夫妻两个介绍。她们家也不会多得这么多额外的收入。

  李平安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只要愿意出力干活儿,日子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的。

  刘悦也嚷嚷着想要贾张氏帮她做棉衣。

  不但要合身的,还要给她做一件宽大的,将来身子重了之后也能穿。

  其实。

  刘悦显怀怕是要到来年二月份了,那个时候温度可能会回升不少。

  她嚷嚷着要。

  贾东旭只能给她张罗。

  贾张氏趁机说道:“既然是要做,干脆给我也做一件得了!”

  贾东旭答应了。

  刘悦也说道:“伱也做一件吧!”

  现在她可是有身孕的人,贾张氏怎么好意思让她动手帮忙?

  今年要是不给丈夫做棉衣,来年怕是就要轮到她给贾东旭做了!

  贾东旭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要问问棉绒、布匹的价格衡量过后再决定。

  只是。

  他到供销社打听的时候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都上升了不少。

  最后。

  贾东旭只给母亲和妻子买了布料,至于他?

  就不做棉衣了。

  反正。

  他有一件棉衣,还有一件解方前老贾在马路上捡到的一件军大衣。

  和平解放的时候也是冬天,旧官僚们急于逃跑,物资扔的满地都是。

  可能是跑起来体温高出汗了,连军大衣都扔了,正好被老贾捡到。

  旧官僚的东西质量可不错。

  老贾穿了两三年了。

  他死的时候这件军大衣贾家没舍得扔,现在到用它的时候了。

  贾东旭要是穿一件棉袄再套一件军大衣怎么可能觉得冷,就是单独穿一件军大衣都不会冷。

  回到家里。

  母亲和妻子都没有询问贾东旭为什么不给自己也做一件棉衣。

  做衣服的时候刘悦不肯帮忙,贾张氏只好去找一大妈。

  一大妈虽然有些不愿意但也没有拒绝,给她打下手帮着做了棉衣。

  一大妈想着自己也是孕妇,也要注意保暖,回家以后就和丈夫说自己也想做一套新棉服。

  一大妈的病从二十多岁看到四十多岁都不能生养,易中海早就开始存钱预备养老了。

  每个月发工资之后都会将大头存进银行,小头拿出来做家用。

  月末。

  易中海手里的钱快花完了,想着到银行里取点儿钱让一大妈给他们两人都做几件棉服。

  易中海没有和一大妈说清楚,想着从银行里将钱取出来给她不就行了吗,多解释什么。

  哪里知道。

  一大妈却是误会了。

  她以为易中海认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托里的就不想给她花钱。

  一大妈心中苦涩。

  虽然易中海没有明说,但她还是认为丈夫肯定是嫌弃自己了。

  易中海去上班以后她在家里想了很久。

  终于。

  一大妈一狠心就想要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打掉,她直接去六院找医生让人家帮忙开一副打胎的药。

  不巧。

  妇产科主任许医生到外面出诊了,一个产后少奶的患者丈夫非常诚恳的让她到家里看上一眼,许医生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其他妇产科医生要么就是请假,要么就是在产房忙着。

  妇产科门诊上只有一个叫云娜的年轻医生。

  云娜是刚刚从医大毕业,到六院工作没多久,经验不足,再加上这个年代打胎的人很少,她还真没有经历过。

  云娜红着脸说道:“这位大婶,我还真不知道要给你用什么药,你等着我找人帮你问问,其他的医生也许能知道该怎么做!”

  即便六院以前是妇婴专科医院,可是也没有专门打胎的西药,如果真的要打胎的话只能用加入了花粉、麝香、藏红花、桃仁、莪术、三棱、斑蝥、大戟、巴豆等中药的虎狼方子。

  云娜让一个护士在门诊室陪着一大妈,自己则去了中医那边。

  在门诊室坐诊的正是周医生,自从陈欣和刘荣之事后他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的,生怕给人诊错病再让他承担责任。

  一大妈想要打胎却是自己一个人过来的,丈夫没有陪同。

  周医生多了个心眼。

  万一是夫妻两个没有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