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想要再往上走一步问鼎副院长、院长,根本不可能!
“李医生,你们吃过饭了啊!”想到这里吴泽心情大好,突然向李平安问候了一句。
在他心里就当成是上级问候下属表示关心。
“嗯!”李平安很随意的回答了一句,带着秦淮茹走了。
自始自终。
秦淮茹都没有说一句话。
拽什么拽啊!
王春燕很不福气,说道:“咱们和李平安说话是给他面子,他居然如此敷衍,真不知道好歹!”
“话不能这么说!”吴泽一副很大气的样子说道:“李医生心无旁骛一心搞技术,他是不懂和人怎么打交道、说场面话的,我要想走到台前当领导就应该有这样的人支持才行,我们要学会容忍,礼贤下士!”
吴泽说的头头是道。
王春燕很是开心。
虽然丈夫没有告诉自己。
但她也知道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说了什么话。
估计。
李平安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了,将来就是丈夫吴泽手下的一个小兵,负责干活儿的。
李平安回到小院儿以后就拿着钱明给自己的那本《黄帝内经》看。
这本书是线装本。
全书十五六万字。
前身是可以将整本书背下来的。
囫囵吞枣。
现在的李平安基本上也能背个差不多。
他是不用看内容的。
一心只想着从书页上找到蛛丝马迹。
只是。
看过几次却是一无所获。
秦淮茹凑过来,在书桌上坐下来问道:“你看这本书好多次了,有什么发现吗,和别的书不一样?”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啊!”
他将书本递给秦淮茹说道:“你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几百页的线装书,她看了二三十页就没兴趣了,摇摇头说道:“李大哥,我根本就看不懂,什么也看不出来!”
说着。
重新将书本交还给李平安。
李平安接了过来,拿着秦淮茹翻到的一页仔细看了看。
他发现上面居然有轻微的划痕。
每隔几个字就会划一下。
很淡。
先前李平安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
翻回第一页,他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这种划痕。
“要么是指甲的压痕要么就是别的什么东西.。”李平安想道:“孔光那家伙说自己是学医才看的《黄帝内经》,要是用指甲按压书页也说的过去!”
李平安正在思索着的时候秦淮茹问道:“李大哥,你在想什么呢?”
他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又说道:“也不知道这些痕迹是什么东西划的!”
秦淮茹用自己的指甲在书上比划了一下说道:“我的指甲印都比上面压痕的大,应该不是那个孔光的指甲留下的,看起来很小,也很圆,应该是用铅笔的圆头部分按压的!”
秦淮茹上过学。
她对铅笔很熟悉。
李平安却是不同。
后世。
除了一些特殊的专业,上学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铅笔。
铅笔?
李平安灵光一闪。
发报的时候先要将内容依照一定的密电码转化成数字,接收的时候正好相反。
孔光是拿着铅笔看书的时候留下的划痕。
难道他是看书的时候还在做笔记?
显然是不可能的。
整本书都没有哪怕一条笔记。
那么。
排除这种可能。
孔光很可能是在发报、接收电报的时候在看这本书。
也就是说。
这本书和密码本有关系。
可能。
密码本就蕴藏在这本《黄帝内经》当中。
据孔光的交代。
他们的密码本是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到需要更换的时候就会有人和他联系,送密码本过来。
钱明询问这个送密码本的人之时却是一无所获,孔光说他也没有见过。
每隔三个月密码本就会自动出现在他家的书房里,不过他从来没有见过来人,因为每到第四个月的初一、初二两天他是不会在书房甚至不会在家的,这样就给送密码本的人留下了机会。
倘若孔光说谎了呢?
倘若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呢?
李平安又拿起《黄帝内经》反复查看,他发现上面的划痕有新有旧。
同一张书页上居然有不同时期的划痕。
突然。
李平安有些明白了。
假如。
密码本就蕴含在书本里。
孔光上级发送过来的数字代表页数、行数、列数。
事先商量好。
每隔三个月做一次变动,比如页数在发送过来的数字上加一些固定的数字,行数和列数也如此操作,那不就不需要有人送密码本了吗?
因为《黄帝内经》这本书就是一个活的、随时可以变动的密码本啊!
李平安微笑起来。
秦淮茹问道:“李大哥,你笑什么呢?”
李平安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又道:“我要尽快将这个发现告诉钱明,让他好好审一审孔光是不是这个情况,如果是的话内调局的特务是不是都是用这种方法传递信息的,或许可能以此为依据找出京城里所有的内调局特务,将他们一网打尽!”
“嗯!”秦淮茹说道:“那些特务实在太坏了,就应该将他们抓起来!”
隔天。
李平安去找了钱明,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又将那本《黄帝内经》也给了他。
钱明大吃一惊,收了书本说道:“听你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是这样,我立即去找痕迹鉴定专家和密电码破译专家,争取将孔光这个难啃的硬骨头攻克了,让他老实交代!”
李平安点点头。
从柳眉家里带过来的东西当中有一些抄报记录,上面有一些密电码和频率、接收时间。
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破译专家整理了最近几个月的发报内容,总结出两套密码本。
然后尝试破译第三套、第四套。
终于。
总结出了密码本的变化规律。
当刘凯和钱明拿着这些证据再次提审孔光的时候这家伙彻底撂了。
他不撂也不行。
就凭破译出的密码本就能监视上级对他发出的所有指令。
这家伙很快就交代了这个小组另外两个清包人员的具体下落。
还交代说其他潜伏在京城的十几组内调局特务大概也是使用《黄帝内经》演变出来的密码本和上级联系的,只不过是接收频率、时间不一样而已。
根据孔光的交代。
很快。
孔光小组的另外两名人员被抓捕。
军管会的同志掌握了十来组内调局被唤醒特务的行踪,一举拿下,并在继续深挖之中。
刘家诊所麻烦大了。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