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1074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贾家都是以贾梗为中心的,真要是让贾家抚养韩秀兰也不过是拿她父母的抚恤金补贴贾梗而已。

  刘婶将目光看向李家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她想让李家收养韩秀兰。

  韩秀兰也可怜巴巴的看向徐氏和李平安夫妻两个。

  搬进四合院儿以来李家人对她们母女两个很好,她也希望能被李家收养,只是却开不了口。

  徐氏向李平安询问道:“平安,要不咱们收养这丫头?”

  秦淮茹也将目光集中到丈夫身上,她也有意这么做。

  “我没意见!”李平安说道:“不过咱们也要问问这丫头愿意不愿意吧?”

  秦淮茹将目光集中到韩秀兰身上的时候这丫头开口说道:“我愿意跟着你们生活!”

  刘婶说道:“就这么着吧,让这丫头跟着李家!”

  阎埠贵等人都有些失望,但居委会主任都发话了,他们也没再多说什么。

  韩秀兰跟着李家,徐氏和李平安夫妻商量过后让她搬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李平安的隔壁,也就是原来李林和徐氏住的地方,已经是李家最好的房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韩秀兰睹物思人,一个人住在自己家里心里不舒服。

  衣食住行都和李业、楚康一样。

  李家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但凡是徐氏、秦淮茹给两个孩子做衣服都会给她也做一套。

  韩秀兰在五中上学。

  母亲去世半个月以后班主任老师到四合院儿家访,她找到徐氏说韩秀兰和别人在学校打架。

  李平安夫妻下班以后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秦淮茹询问韩秀兰为什么和人打架,她说班上的几个孩子知道她母亲不再了就骂她是个野孩子,可能要吃百家饭,怕是没人要她了。

  韩秀兰被骂的急了就和几个男孩儿打了起来,结果被揍了一顿。

  秦淮茹就问那个老师有没有到其他同学家里家访,老师说是韩秀兰先动手的,所以先找她的家长,其他几个同学的家长也会去找的。

  秦淮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说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了,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老师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受欢迎,从李家离开了。

  秦淮茹和李平安商量着要不让韩秀兰转学,换个环境也许能对她好一些。

  和韩秀兰商量过后李平安让她转到六院和李业、楚康一起上学,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总是能一起上学、下学,也很方便。

  一个多月后韩秀兰将自己母亲的六百块抚恤金以及母亲留下来的五百多块钱的家底儿都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说这钱我帮你存进银行,李家不会要,将来等你长大了,结婚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嫁妆。

  也不知道韩秀兰是不是听懂了,她重重的点了点头。

  年底的时候秦淮茹给她做了一套新衣服,这丫头改口给秦淮茹叫了一声“妈”,给李平安叫了一声“爸”,遇到李林、徐氏则是叫着“爷爷”、“奶奶”。

  李业、陈南、楚康、韩秀兰的学习都由李林负责,平时是李林负责辅导,有时候何雨水甚至阎埠贵都会帮忙。

  孩子们和何雨水熟悉了,都叫她“姑姑”。

  何雨水和郑英以及郑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时候郑家母子也会到四合院儿来,偶尔也会给孩子们带一点儿好吃的。

  熟悉了。

  孩子们都叫郑英“叔叔”,郑母“奶奶”。

  那个年代能给孩子做辅导的人真不多。

  得了李林、何雨水以及阎埠贵的帮助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就连韩秀兰也是班级前几名。

  贾张氏这家伙始终念念不忘,一心想知道韩母那点儿抚恤金究竟怎样了。

  是不是都给李家了?

  还在不在韩秀兰手里?

  她不仅拉着韩秀兰问,还直接去李家找徐氏询问。

  徐氏也不隐瞒,直接告诉贾张氏钱是秦淮茹拿了,不过是帮着她存到了银行,将来孩子长大出嫁的时候秦淮茹会将钱娶出来连本带利的都给她,就当是嫁妆了。

  “李家什么都不要,就这么白养她十来年?”贾张氏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们图什么啊!”

  图什么?

  徐氏什么也没说。

  当时之所以决定要抚养这孩子其实是因为四合院儿的邻居们要是不管她的话孩子就只能去孤儿院了。

  她相信韩秀兰在孤儿院生活的话并没有被四合院儿的邻居们抚养生活的好。

  可是居委会刘婶又信不过刘家、阎家以及贾家,只能养在李家了。

  “一千多块钱就这么不要了?”贾张氏撇撇嘴说道:“你们李家可真是大方!”

  回家以后贾张氏和儿媳刘悦商量说将来若是让韩秀兰这丫头嫁给他们家棒梗的话这一千多块钱不就是贾家了吗?

  “你想的美!”刘悦缓缓的摇摇头说道:“孩子是秦淮茹养大的,她会让那丫头嫁给咱们家棒梗?长大以后韩秀兰不讨厌咱们家棒梗就算好的了!”

  她知道秦淮茹一直对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再加上贾梗名声在外,谁不知道他喜欢偷东西?

  四合院儿的邻居们对贾家都是知根知底儿,谁会让自家的孩子嫁给棒梗这家伙?

  “怪不得秦淮茹这么大方,她不会是想着要韩秀兰将来当自己儿媳妇儿吧?”贾张氏自言自语道:“合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将来这钱还是要留在李家啊!”

  刘悦脸色铁青,她什么也没说。

  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和韩秀兰年纪相仿而且比她大的也只有李业这小子一人了。

  李业是李平安的大儿子,他能让李业娶韩秀兰这样的?

  毕竟韩秀兰无父无母,一千多块钱虽多但李平安应该看不上吧!

  刘海中听说李家是如何处置这笔钱的时候也很佩服。

  李家人是真心的为孩子好,并不是为了那点儿钱才和自己争抢孩子抚养权的。

  阎埠贵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叹息道:“比不了,真是比不了啊,如果孩子在咱们家生活,我保证不会短他的吃喝,但是这一千多块钱谁能不动心?说什么也是要让她拿出来贡献给咱们阎家的!”

  “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吧,李家没有从那丫头身上捞到好处!”三大妈说道:“以后咱们能帮那丫头的就帮着点儿,无父无母也怪可怜的,李家能做到那样,咱们就不能稍微对人家好一点儿吗?”

  阎埠贵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第622章 易中海没了

  六十年代。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

  医院家属院小院儿正房外面的两个大火炉依旧没有生火,李林和徐氏夫妻两个也没有到这边居住。

  大人还好说,几个孩子都是很怕冷的,徐氏和秦淮茹不但给几个孩子做了棉袄、棉裤还给他们织了毛衣,几个孩子勉强能过的去。

  老院长退休了。

  虽然是退休,但依旧是留在卫生局帮忙,他说过要多来六院看看的,但却一直没有来过。

  李平安懂他的心思。

  他是担心自己频繁的到六院影响六院的正常工作。

  再说了。

  当年道济医院收归国有改名六院,原先在道济医院工作的同事已经分别调往京城其他几个医院了。

  老院长在六院的老同事除了李林、姜山等人没几个了。

  那些原先跟着米国人的西医老院长都不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工作。

  老院长不来六院,李平安倒是去了几次老院长家里。

  老院长一辈子无儿无女,退休以后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虽然是领导,他家中很是简洁,除了满屋子的医书就没什么了,家里连个洗衣机都没有。

  李平安问起的时候他说自己能洗衣服,偶尔到卫生部的洗衣房洗衣服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邻居,邻居们也愿意帮他干点儿事儿。

  老院长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不吸烟不喝酒,就连下围棋、象棋的习惯都没有。

  李平安给老院长把过脉。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每分钟,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老院长的脉象自然不能跟年轻人相比,但是相对于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而言却是强有力的,并没有什么病症,这一点儿倒是让李平安很放心。

  老院长也到过四合院儿李家几次,还在李家吃过两顿饭。

  何大清这家伙听说是医疗系统的大领导在李家,毛遂自荐想要去李家帮忙做饭。

  在他看来。

  女儿何雨水是学医的,将来也会在医院工作,早早晚晚,或许还真有用到人家的时候。

  现在不巴结。

  将来想要用人家的时候再巴结不是晚了吗?

  只是。

  何大清到李家去的时候却被李平安拒绝了。

  老院长什么苦没吃过?

  粗茶淡饭就行。

  要是刻意给他做好吃的没准儿就被厌烦了呢!

  何大清回家以后有些不高兴,和和雨水说了这件事情。

  何雨水说道:“我在六院实习,也听说过这位老院长的事情,他才不会在乎食物的好坏呢,我猜老院长只是到李家看看而已,可能是礼尚往来,感谢李大哥对他的照顾!”

  虽然将来也要当医生,但是何雨水也知道,自己和老院长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她基本上接触不到老院长,就算是求人办事儿也求不到老院长身上。

  “爸,你就别忙活了!”何雨水开口说道:“怎么说我也是医大学生,毕业后还能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