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1071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秦京茹不会和他好的。

  周妍初中毕业了,据说升学考试考的还不错,李平静来过李家一次,她对母亲徐氏说周妍肯定能考上高中,而且能考上六中。

  六中虽然比不上五中但在京城也是排的上号的,比其他高中要强。

  在李平静看来,只要是考上了六中基本上就是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三年之后至少能上中专。

  徐氏真心为周妍高兴,她自然是想让自己外孙女能有一个好前程。

  周家人包括赵氏都在为周妍感到高兴,若是将来她能够考上大学找一份儿好工作,周家也许能沾光呢!

  假期的时候周妍很愉快。

  考试考的好,再加上家里人给她做了不少好吃的。

  她感觉自己在周家是很有地位的,就算是和自己弟弟周明睿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还别说。

  最后周妍还真的考上高中了。

  不过不是六中,而是一所离家比较远的高中。

  周家人商量了一番,最后李平静夫妻还是决定要让周妍去上高中。

  虽然不是五中、六中,但是考上大学、中专的可能还是有的。

  高中有补助。

  周家基本上不用出多少钱,只等着三年之后让周妍去上大学、中专就行。

  就算是没有考上也无妨。

  高中毕业总是能找到一份儿好工作的,就算是结婚也会嫁一个好男人。

  “你们放心吧!”周妍向家人保证道:“三年之后我肯定会考上大学的!”

  她依旧是信誓旦旦。

  不过。

  因为没有考上六中,周家人也没怎么宣传周妍考上高中这件事情,李平静母女更是很长时间没去李家。

  徐氏和李平安等人也是很长时间之后才知道周妍没有考上六中,她上了另外一所高中。

  这一年。

  我国提前还完了五十年代产生的所有苏国欠款,只剩下苏国专家从国内撤离之后的一些商业欠款,主要是蔗糖等贸易物资的欠款。

  一年之内肯定是会还清的。

  欠款大头还完之后国内百姓都松了一口气。

  某些物资比如猪肉、布匹、衣服等不用大批大批的用来还债了。

  周末的时候李平安帮着裁缝铺将最后一批用于出口、还债的衣服送到城外的衣服加工厂,回来的时候她还告诉李平安一个消息,说是侯大、侯二那边通过来国内采购衣服的工作人员给她传过来一句话,他们在莫四科那边过的很好,让李平安和陈雪茹不用担心。

  李平安点了点头。

  中苏关系不好,以后他们想要知道侯大、侯方城等人的消息怕是不容易。

  李平安还和侯二见过面。

  侯二在六院附近的一家饭店请李平安吃饭,他也提到了侯大和侯方城。

  相隔千里,侯大很想念他们,但他也不后悔没跟侯方城一起到苏国。

  毕竟。

  京城这边是他们的根,总要有人留下来守着吧!

  每人每月所能得到的布票、肉票都提升了不少。

  除了李业和楚康,四合院儿里几乎所有人家都开始给孩子做衣服了,这倒不是李家没有布票,而是因为李家的布匹、丝绸本来就多。

  徐氏和秦淮茹可没短过孩子们的衣服,不用突然因为布票多了去给孩子们做衣服。

  就连韩母也给女儿韩秀兰做了一件衣服。

  别说四合院儿的孩子,就连学校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新衣服。

  别人都有要是韩秀兰没有的话不是被孤立了吗?

  就算是自己多吃一点儿苦头也要让女儿过好,这是韩母的坚持。

  韩母给女儿做衣服的时候还去过李家串门,徐氏有空闲了也会帮她。

第620章 救不活了!

  十月。

  第一颗蘑菇弹成功爆炸。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晚上10时,人民广播电台将这一新闻向全世界播送,国务院也发出《热烈祝贺首次核试验的大胜利》的贺电。

  《人民日报》为此发了“号外”和社论。17日发布了《关于蘑菇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从此以后我国也有了自己的蘑菇弹,成为为数不多的核武器国家之一,进一步迈入了军事强国的行列。

  李平安是第二天在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的。

  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这件事情的意义,但李平安知道的很清楚。

  电信局的领导到四合院儿找过徐氏几次,和她商量了明年退休以后的待遇问题。

  看管公用电话这件事情并不难做,所以工资也不高,虽然做了六七年,但徐氏的工资也不过三十出头而已。

  退休以后徐氏自然是能拿到退休金的,不过电信局的意思是还让徐氏借着做这件事情,退休金可以稍微往上提一提。

  徐氏很爽快的答应了,即便是不增加退休金她也愿意做这件事情。

  答应了电信局以后徐氏又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李林父子。

  无论是李林还是李平安甚至是秦淮茹都同意徐氏的决定。

  虽然李林和徐氏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两人身体很好,尤其是看管公用电话的活儿并不劳累,也不复杂,徐氏完全可以胜任。

  李家人并不反对,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贾张氏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心里很不舒服,这家伙还想着要接徐氏的班呢,没有想到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

  不过她也没办法。

  电信局的人主动找的徐氏,徐氏也同意了,她还能怎么样,能从中作梗,能让电信局将工作交给自己?

  不可能!

  刘海中这家伙对小儿子刘光福很不上心,至少刘光福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刘光福十九岁了还个给工作。

  眼见明年就能结婚了却是连个对象都没有。

  他想过要和秦京茹处对象却失败了。

  只是。

  从那以后父亲刘海中依旧是对自己的事情不闻不问,没打算动用的关系、手段帮他找工作,也没想过要找媒婆给他说媒!

  刘光福很生气。

  心说父母不帮他,自己就要争气了。

  除了父母。

  刘光福能够依仗的就只有二哥刘光天,他到饭店找刘光天了,说明自己的情况之后希望二哥能帮自己。

  他需要工作,能给他介绍对象更好。

  刘光天很为难。

  王家的饭店并不大。

  除了岳父、岳母、妻子之外就只有公方经理和自己,而且公方经理还兼着好几个饭馆的职务。

  王家饭馆真的不能再招人了。

  刘光天很果断的拒绝了弟弟。

  并不是他不肯帮忙,他真的无能为力。

  刘光福虽然有些失望但依旧是每天都去找二哥,在王家饭馆帮忙。

  王家人还挺不好意思。

  刘光福这家伙也不是一无所获。

  饭馆儿公方经理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勤快,也老实,他介绍刘光福到另一家饭馆儿工作了,这家饭馆儿距离王家饭馆儿并不远。

  刘光福回家将自己找到工作的消息告诉了父亲刘海中,刘海中只是冷哼了一声而已。

  到饭馆儿工作就是那么回事儿。

  刘光福和他二哥一样没出息儿,就算是干一辈子也只是一个打杂的,哪里能和自己大儿子刘光齐相提并论。

  可惜刘光齐一直不想到京城来,要不然他怎么可能会多看老二、老三一眼?

  他们想找什么工作就找什么工作,想娶什么人当老婆就娶什么人,哪怕是都入赘了他也不在乎!

  二儿媳王丽敏生了个男孩儿,因为刘光天是赘婿,孩子没有跟着他姓刘而是跟着母亲姓王。

  得知这件事情以后刘海中差点儿气死,不过他也没办法,到王家饭店去了几次都被刘光天给赶了出来。

  赘婿的孩子跟着女方姓天经地义,即便是饭馆儿里的食客都不向着刘海中。

  刘海中让二大妈去将孩子接到刘家住一两天,刘光天夫妻勉强答应了。

  可没有想到孩子在刘家玩了一天,刘海中带着几个月的孩子到派出所想给自己孙子改名。

  他连个户口本都没有民警怎么可能答应?最后只能将刘光天夫妻两个叫了过去。

  刘光天知道父亲居然有给孩子改名的想法,就再也不让孩子到刘家去了,即便是二大妈到王家饭店抱都不行。

  刘光天不答应。

  王家人也会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