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1043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只是刘悦也知道婆婆根本就不可能改嫁。

  公公老贾在婆婆心中的地位很高,容不得亵渎。

  许家也没买到多少猪肉。

  他们听说何家父子在卖猪肉也很想去买,不过许大茂开不了口,他也知道即便是自己开口了何雨柱这家伙多半也不会卖给自己。

  过年之前。

  徐慧真又给李家人每人做了一套衣服。

  相比前两年。

  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家手头都宽绰了一些,走亲戚的时候带的礼物也好了一些。

  年后。

  六院又开设了骨科、泌尿科等科室,医院科室设置更加完善。

  京城大学医院和积水潭医院都有骨科,三家医院挨的还比较近。

  本来六院暂时是可以不设骨科的,只是随着积水潭医院骨科越来越出名,到那边看病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六院设骨科也能分流一些患者,减轻积水潭医院那边的压力。

  寒假。

  何雨水并没有在四合院儿住,而是到六院妇产科实习住进了家属楼。

  虽然不在家里住,但是她回家吃饭的时候何大清和何雨柱没少给她吃好东西!

第604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困难时期的最后一年全国出生人口锐减到一千一百多万,仅仅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今年出生的人口比前年、去年要多的多。

  事实上。

  去年出生人口已经达到两千多万,今年更是会达到两千九百万。

  六院的前身就是米国的妇婴专科医院,妇产科一直很有名。

  新年刚过没多久,到六院生产的妇人多不胜数,产床供不应求。

  于莉、张兰距离产期还有一个多月三大妈就到李家找李平安,说是想让两个儿媳妇在六院生产,让他照顾一下。

  阎埠贵虽然抠门,但是经历了妻子生小女儿时的事故,他可不敢在儿媳妇生产的时候省钱。

  阎家不用产婆接生,张兰和于莉要直接去医院生产。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妇产科的事情我向来都不会干涉,你若是不放心的话就早一点儿去和医生打招呼,说明情况提前住进去几天也行!”

  三大妈点了点头。

  李平安虽然没有直接帮忙但总算是帮着出主意了。

  三大妈回去和丈夫说明此事,阎埠贵又去和张家商量,结果,阎埠贵和张校长一起到六院妇产科和医生打了招呼,预产期前半个月就让张兰住进了医院。

  于莉也不甘示弱,和丈夫阎解成、父母商量过后也是提前住进医院。

  事情办的很顺利。

  三大妈很满意,她还特意到李家进行感谢,李平安说自己根本就没帮什么忙,三大妈依旧坚持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秦京茹十五六岁,前年的时候小学毕业,当时还是困难时期,这丫头根本就不想继续上学。

  若是上初中的时候又是三年。

  要是一直没吃没喝的,她不是要一直饿着吗?

  秦奋夫妻对女儿也不重视。

  在他们看来上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行,女孩儿嘛,就算是继续上初中,将来开上大学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吗?

  秦京茹不想继续上学,父母也没勉强。

  在家里待了一年多。

  父母想让她找工作的时候秦京茹又改变了主意,说是想要继续上学,让母亲到六院找秦淮茹,若是秦淮茹肯帮忙让李平安将她安排六院医校,她再上两三年学说不定也能当医生。

  对于女儿的要求秦奋和妻子并没有拒绝,反而很支持。

  要是他们家也能出一个医生,什么时候自己去看病也省心了,女儿能不帮他们?

  秦妻还特意跑到六院找秦淮茹和她说了这件事情。

  秦淮茹愣了一下,思索着摇了摇头。

  六院开办的护校叫做京城第一护校,本来就很有名,后来改为京城医校,三年制,需要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才能报考。

  即便是自己婶子,可秦京茹母亲什么也不懂,空口白牙张口就说想要让女儿上医校?

  她想的太简单了。

  秦淮茹说道:“婶子,这怕是不行,一切都要按照制度来,想要上医校就需要高中毕业,还需要参加高考被录取才行!”

  秦京茹母亲很失望,说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我还想着让京茹学医呢!”

  秦淮茹又说道:“如果她愿意当护士的话可以上护校,一年之后就能毕业,到时候可以分配到各个医院当护士,如果她愿意的话几个月后就能报名!”

  虽然护校升级成了医校,但原来的护校还是进行招生的。

  护校要求很低,和以前一样,只要小学毕业、认识字,愿意上学、将来当护士就行!

  “我考虑、考虑,回头再和你叔叔、京茹商量商量吧!”秦京茹母亲说道。

  “不急!”秦淮茹说道:“你们慢慢商量!”

  秦淮茹估摸着秦京茹也不是有多么想要上学,更不是有多想当医生、护士,她不过是不想这么早的找工作、干活儿,想要逃避,这才想起的又要上学。

  婶子离开了。

  回家吃饭的时候秦淮茹和丈夫说了这件事情。

  李平安说道:“护校招生条件不高,她要是想上护校到时候就让她报名吧!”

  秦淮茹婶婶回家和丈夫、女儿商量一番,几天之后就到惠仁堂打电话告诉李平安说是秦京茹答应去上护校,李平安很客气的说等到护校报名的时候会通知秦京茹。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去氧麻黄素等剧毒药品管理的报告》。

  报告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去氧麻黄素的管理工作。

  公安等相关部门也做了转发。

  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命,当时被成为去氧麻黄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5N,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冰肚的有效成分,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甲基苯丙胺是由小鬼子发展出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鬼子侵略者为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给他们服用这种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鬼子神风特攻队的驾驶员在执行自杀任务前也使用甲基苯丙胺。

  大战之后,鬼子军方所囤积的甲基苯丙胺流通到市面上,也使得静脉注射毒品的风气流行了起来。

  五十年代,甲基安非他明被用作抗忧郁药和帮助控制饮食。

  由于容易取得,甲基安非他命被大学生、卡车司机与运动员用来作为非药品的兴奋剂,因此其被滥用,就这样地散播开来。

  这种东西能兴奋中枢神经,具有欣快、警觉及抑制食欲之作用,重复使用会成瘾。

  过量的使用可导致急性中毒。

  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

  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艾自病。

  高剂量或重复使用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现代医学称之为苯丙胺精神病。

  其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对于未产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会引起中毒。

  六院也接到了通知。

  不过。

  李平安询问过秦淮茹,六院根本就没有购进过这种东西,更没有哪个医生给患者开过这种药。

  李平安长出了一口气,再三强调无论如何六院也要杜绝这种东西,即便是再某些方面的确是有药效也不能用。

  秦淮茹很坚定的答应了。

  居委会的干事找到李林、刘海中说是让他们将邻居们聚集起来,晚上她要过来宣布事情。

  李林、刘海中、阎埠贵三人下班以后挨家挨户的通知说是吃过晚饭以后在中院儿召开全院大会,所有人都要过去,居委会的干事要过来宣布一些事情。

  吃过晚饭,李平安夫妻和两个孩子也没回医院家属院小院儿,李家人一起去了中院儿。

  何雨柱这家伙还将电视机搬出来了,不过干事没过来之前他也没将电视打开。

  没等多久干事就过来了。

  开门见山。

  她直接宣布了两件事情。

  其一是本事商业部门对全市八万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照顾,每月可额外多购买五斤大米或者面粉。

  这件事情和四合院儿关系不大。

  唯一一个超过七十岁的老人聋老太太已经没了,这个照顾谁也享受不到。

  第二件事情就是宣传让大家不要接触去氧麻黄素这种东西。

  说实话。

  就算是居委会的干事对去氧麻黄素这种东西也是个一知半解,说不上来。

  她说要禁用这种东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邻居们都将目光看向贾张氏。

  就连贾张氏自己也脸红了。

  邻居们都认为居委会干事说的这个去氧麻黄素和贾张氏服用的杜冷丁差不多,有些相似之处。

  居委会干事还认为是大家没听懂,自己也没说明白,指名道姓让李平安再给大家解释一些这种药物究竟是什么东西。

  李平安说道:“你们不用知道这种药究竟是什么,只需要记着要到正规医院看病拿药,尤其是不能相信什么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东西就行了!”

  李平安不想过多解释。

  自己解释的越多、说的越详细某些人就越是好奇,越是想要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