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905章

作者:阎ZK

  寻常的百姓就像是在浪潮当中的蜉蝣,乱世当中,朝生暮死,甚至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能够明悟和感知到乱世的暗流,已经是人杰。

  但是即便是人中英杰,有的时候,也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他们能做到的,只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踏入这漩涡之中。

  身不由己。

  清晰地明白,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自己的人生方向,就会有不同的变化和走向,但是有的时候,人,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自己只是洪流当中,起伏变化的落叶。

  眼前这个即将要弱冠的年轻人。

  才是搅动这乱世风暴的源头。

  阿史那仿佛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娘亲,那个来自于中原大世家的柔美的女子,他垂眸,却仍旧兵不后悔,纵然此身并不是能够掀起乱世之风暴的源头。

  但是匹夫之怒,也可以改天换地。

  他拱手道:

  “臣,不敢承受主公之恩德。”

  是日,秦王设宴,招待七王阿史那,秦王鼓琴,阿史那汗王起舞,为免局势尴尬,又西域诸部可汗相陪,宾主尽欢,阿史那可汗所率的草原归于秦的麾下。

  阿史那麾下有四千铁浮屠,也自加入安西都护府。

  封可汗名号,给补给,筑城池。

  阿史那主动开口,让其妻儿前往江南之地,秦王深深注视着这个四十岁的可汗,没有拒绝,只是亲自写了一封信,将阿史那之子,介绍拜入学宫六宫主之一,墨家巨子门下。

  只是虽然拜入了墨家巨子门下,能够学习到多少东西,有多少的火候,还要看个人的努力以及悟性。

  修行墨家的吐纳之术,墨家剑诀,并天下大同之理念。

  阿史那未曾想到,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机缘。

  心中复杂之下,亦是感激不尽。

  知道自己彻底走不了。

  而阿史那七汗王反叛草原突厥,大可汗率军前来,和秦王对峙之后离去的事情,紧随着先前的那三件大事之后,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天下。

  各国敏锐的人都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丝不安的感觉。

  天下平定了一年,草原和西意城区域竟然屡屡爆发冲突,矛盾,虽然只在草原上发生了一场局部性质的战场,但是之后的摩擦不断,并且只是没有真的打起来,性质上却极恶劣。

  无论是西意城脱离应国,还是七王脱离突厥。

  这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定了一年多的天下又要出现变故的感觉。

  而面对着应国贺若擒虎,截断西意城和中原的联系,以免西意城这个他们亲自建造的城池,成为了秦国攻讨中原的跳板,西意城和秦王的反应出乎于天下各方势力的预料。

  秦王和西意城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从西意城直入中原,去和应国争斗,去想办法把得到西意城的利益扩大化,他们似乎也没有兴趣在这个时候开启战端。

  兵马势力只是维持住西意城附近的统治。

  反倒是陈鼎业顺势往上,兵锋锐利,非但没有把疆土还给应国一部分,还狠狠的吞了西意城至应国中的一部分疆域,草原大汗王也同样选择了相同的战法。

  在之前夺取的应国疆域为基础,继续侵占西意城和应国核心之间的那部分狭长‘通道’。

  等到平定下来的时候,西意城附近的局势反倒是变得更为复杂。

  西意城收拢势力。

  紧闭大门,以鲁有先的筑城防御兵法书,强化西意城防御,闭门不战,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完全贯彻老乌龟流派的战法。

  你们要打你们自己打,我反正不打。

  西意城之外,应国,陈国,突厥的势力都采取行动。

  突厥丢失了七王的部分疆域,则往下面啃西意城脱离之后的,短暂无主的疆域;陈国也是如此,应国则是急忙收复自己的失地,三方此刻都算是精锐,速度都不慢。

  导致这里成为了局势最复杂的地方。

  导致彼此都吞了,彼此又都只是吞了一部分,还都很是眼馋对方的那部分疆域,极容易爆发冲突,在一个月里面,小股部队之间就已经发生了几十次白刃战,死伤数百人。

  矛盾越发激烈。

  想要得到功名的武将频频请战,文臣们则是分为主战派,主和派,时值秋日,此刻已经到了天启十五年的八月末,平定了一年多的天下隐隐又有战端开始的迹象了。

  这里的矛盾实在是太过于激烈,也太过于有诱惑力。

  就连走街串巷的百姓都意识到,在这里将要出现某种争端,可能会有局部战场出现的时候,秦王李观一给陈文冕,晏代清写了一封信,以飞鹰异兽传递过去。

  晏代清看完这信笺之后,许久没能回过神来。

  信笺里面的言语简单。

  说到底,只有八个字而已,却仿佛带着一种闷雷滚滚,炸开这沉闷时代的感觉,仿佛这天下群雄,乱做一团,如成了一个千千结,却又被人,一剑劈开!

  【声东击西】

  【不日】

  【伐陈】!

第38章 托付

  伐陈……

  伐陈啊。

  晏代清看着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却沉默恍惚了很久。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到了年少苦读书卷的过去,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陈国的阳光,和读书时候,碾过窗外青石地板的车轮。

  伐陈这两个字,如同一把利剑,彻底地将晏代清的记忆和现实之间,再度劈斩出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江南八月末的风中,已经带着了些微萧瑟的寒意,晏代清手掌笼了笼袖袍,看着远处的天澜,想着自己家中的爹娘,他离开家的时候,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名士。

  “可是,爹,娘,我真的成为名士了吗?”

  “你们,会以我为傲吗?”

  哪怕,儿子要亲自成为天策府的一员。

  讨伐故国。

  晏代清的神色有些复杂。

  其余知道了这个消息的天策府核心成员,也都心情激荡。

  天下一统的机会,即将要到来了。

  天下四方乱战,列国平静了一年多,除去了正常的休养生息之外,各国都有自己的其他手段去恢复国力。

  应国靠着铲除贪官污吏,填补了国库的空缺,而李观一所部,一方面有赖于世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西域三十六部可汗王们王库的储藏。

  但是,攻伐一国,旷日持久,之前鏖战数年,民生百姓受到了极为大的冲击,此刻若是再度发动一场长达三五年时间的战争,哪怕是李观一麾下都会出现流民和叛乱。

  十年之内,七成的时间在打仗的话,即便是中原百姓也绝对忍不了。

  此刻,还远远没有到可以发动正面硬仗的机会。

  天策府之前的战略也很清楚。

  借助陈天意暴露的那些补给之地,利用太古赤龙秘境,积蓄兵力,等待时机一到,即刻出奇兵,长驱直入,以破陈国都城,以及关翼城。

  虽然说大家都觉得应该集中兵力,先攻克陈国都城江州。

  关翼城虽然也是富庶之地,但是不过只是个卫城。

  战略意义上,远远不能够和江州城相提并论,可以先行搁置。

  但是素来冷静,且从善如流的秦王殿下,只在这里的时候极为固执甚至于倔强,一定要将关翼城也放入第一阶段的攻城目标,不肯改变。

  只有破军先生,以及晏代清先生,陈国金吾卫出身的那些战将们猜得到大概的缘由,无法,既是君主的要求,诸多谋士们也只好群策群力。

  此刻那里已经积攒了数万兵力,都是精锐的西南飞军,这样一支军队,正面攻城略地不够。

  但是在陈国的国内空虚的情况下。

  突然出现,直讨其都城。

  则完全可以完成战略目标。

  只是这样的战略,极为难以实现,需要有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一个将天下的注意力都引过去的机会,以让突袭的战略成功。

  这一个机会,天策府已经等待了很久。

  陈文冕看着李观一送来的信笺,握着长柄双刃兵器的手掌不自觉地用力,这柄自狼王手中升华而成的神兵不断发出鸣啸之声。

  “娘亲,父亲……”

  陈文冕想到了自己差一步就可以救下的娘亲,想到了被斩首的父亲,心口钻心地痛,几乎要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常常做噩梦。

  梦中又回到了当年的陈国大祭,到处都是火。

  他疯了一样地去寻找自己的娘亲,找到的时候,娘亲微笑看着自己,然后双手一推,把他推出去,自己则被火焰吞噬,每次到了这里的时候,陈文冕就会在噩梦中惊醒。

  浑身冷汗,坐在那里许久不能够回过神来。

  常常就在这冷寂的月色之下,一坐整夜。

  这往日因果,这足足二十年的夙恨,终于要迎来结束的一天了。

  陈文冕握着兵器,神色紧绷,而萧无量注视着陈文冕。

  感觉到了后者身上的元气波动。

  “……从七重天踏足八重天的心劫关隘,就在这里吗?”

  “若可踏过去的话,少主踏入八重天,就不会再有阻碍了。”

  这种战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密。

  李观一的密信没有广泛地传递开来,只有天策府,以及针对陈国战略的核心成员知道,李观一此刻还在西意城中,加固城防,时而在西意城的城墙之上出现。

  偶尔率军外出,游荡于四方,将靠拢过来的三方势力小股军队击溃,顺手打个劫,俘虏士兵回来交给樊庆将军点化。

  与此同时,江南道开始了调动兵马,在调动兵马的过程中,每一次都会有一批精锐悄无声息地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