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836章

作者:阎ZK

  但是,陈国可没有太师姜素。

  李观一,也不是那时的狼王陈辅弼,背后空无一人,他是秦王,背后是辽阔万里的疆域,是披甲之士百万,足汹涌霸烈,能扫平天下。

  若是陈国调大军回来围剿李观一。

  则水路那边,遣一上将军压阵。

  陈国反倒是要丢失大量的土地,那陈天意见李观一神色,就已经知道眼前的秦王已有了谋划,点出来这一点之后,他知道已经是回天乏力,于是道:“当年那一战大胜。”

  “这几百年来,我大陈其实一直有修缮沿途的补给处和山中驻点,只是在数十年前,那一代皇帝崇信佛门,又见到中州的赤帝一脉,已经彻底衰颓,故而逐步减少修缮。”

  “但是其实仍旧可以使用。”

  补给站,山中驻点。

  这是保证大军在固定线路上的后勤能力的核心。

  也是兵家绝对的关键节点,是任何一位统帅都不会放过的地方。

  李观一想到那一代的陈国皇帝,就是那个太平公和狼王在前线抗击姜素,自己却在后面分享祷告的帝王,之后让狼王为濮阳王,为李万里封公,将两人拆散。

  也是导致了太平公和神武王彼此反目之人。

  维持国家脉络,兵家体系的驿站和山中驻点,被那一代的陈国皇帝所废除,然后又用这些钱,前去修缮寺庙,供养僧人,用金粉去铸佛像。

  恭恭敬敬地在佛像前跪拜,在那诵唱佛经的声音,和焚香祷告的声音当中,祈求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祈求着国家国祚长长久久。

  祈求着天下太平。

  国家的灭亡和衰落,往往是在鼎盛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而今日,三百年前的陈武帝去开辟一个时代所费尽苦心留下的驻点,即将化作劈斩在自己国家和后代头顶的利刃。

  李观一要陈天意将这些东西都画出来。

  陈天意脸上仍旧有挣扎之色,对于这一点,却似乎是极为抗拒,而且就算是画出潜藏在那辽阔疆域之中的驻点,仍旧可以做些假的。

  这般事情,倒是你来我往地纠缠了足足数日时间,没有能彻底解决。

  文清羽先生沉默许久。

  文清羽先生请了两位外援。

  并且以【谋己第一】的能力,成功让这两位进入特殊状态。

  一位是得知这家伙知道驻点,可以节省【九成后勤压力】的晏代清。

  一位是手里拿着小本本,到处溜达的【霄志】。

  三人共同前去,和这位陈天意进行最后的谈心。

  而李观一毕竟已是有偌大疆域,地大物博,人才多有涌入,更不必说,如今秦王的风头正盛,更兼得【封王典仪】不日将开,吸引了天下不同出身,自诩有才情之人前来。

  这个时候,却又有一位客人来到了江南十八州的州城。

  一身腱子肉,光头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光芒。

  身穿简单衣物,手持一根除了沉重就是沉重的水火棍,单手树立身前,道一声阿弥陀佛,正是那位擅长【他心通】的棍僧十三。

  自西域活佛去世之后,已有半年多不曾见面。

  这憨厚的和尚是因为听闻这里有大事,顺势前来拜访,难得有故人来,李观一欣喜,邀请棍僧十三坐下闲聊,许久不见,李观一自是有多变化,这位棍僧十三也是蜕变许多。

  当日初步出山的时候,这棍僧眉宇耿直,一股气息烈烈。

  西域初见,已是见了许多人间疾苦,善恶无奈的事情。

  活佛之死,则让他的一颗澄澈佛心越发圆融,如今手持长棍,行走于世,一身气质已是变得淳朴平和,身上有了伤疤,但是眉宇之间,安静如秋风拂过。

  李观一和棍僧十三一起饮茶。

  当年少年和豪烈的武僧。

  如今的君王和质朴的行者。

  棍僧十三轻声道:“阿弥陀佛,李兄,许久不见,今来可好,贫僧行走四方,倒也是见到了世间诸事,万般苦楚,听闻你不日称王,故而前来恭贺。”

  李观一只是道能来看看便是极好,若不着急的话,可以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

  李观一和棍僧谈论许多事情。

  棍僧在听闻活佛圆寂时所说的话之后,前往各地去看,去感受,他见到了虽然贫苦,但是家人感情很好,努力活下去的;见到了贫苦的,心中狠厉的。

  有家中娘亲生病,父亲赌徒,女儿爬山采药摔死在山下,父亲拿到女儿手里攥着的药卖掉一点钱,去赌了个精光,娘亲发疯杀了那赌徒之后惨叫着跳山的。

  也有男人瘸腿,女人生下孩子之后跑了,男人扶养孩子长大,那女子又回来要孩子跟着一起走的。

  有一家老小省吃俭用,让孩子去读书,最后却压力和期待太重,让孩子发疯成为了乞丐的。

  一顿闲谈,一盏清茶,两人都隐隐有些安静下来,许久后,棍僧十三道:“尘世之中,万般皆苦,不只是佛经里面的一句话。”

  李观一道:“似是意有所指。”

  和尚憨厚一笑,他的双手骨节粗大,皮肤粗糙,托举着极热的茶盏,道:“贫僧下山的时候,想着的,是以手中长棍,杀尽恶贼,还这世上无边清净自在。”

  “那时候的我,眼中世道黑白分明。”

  “杀恶除邪。”

  “可活佛圆寂,我再入人世间,却见善恶交缠,难以分得清楚,总也不能一棍打死了账。”

  “那样的话,求的不是杀恶救善,只是为了以【除恶】的行为,行【恶】之本身,却要自诩为得到佛法,不过只是坠入了邪魔道。”

  “导致他们变化到如今的,终究是这个世道。”

  行走于人间许久的棍僧十三终于笑叹:“我若上山,却要告诉祖师了,学佛可以解救人心中的苦闷,但是却救不得苍生。”

  “学佛不能救世。”

  “但是,秦王可以。”

  李观一看着这个去而复返的和尚。

  “你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

  僧人回答道:“樊庆将军曾言。”

  “不四处看看,调查一下,就没有发言的资格。”

  “如我所言的事情,在其他两国之中,更多发生,于秦王治下,自是也有,却远不能和他国相比,贫僧不相信官员文饰,却相信眼前所见。”

  “故而我来这里,若可以相助秦王的话,于愿已足。”

  李观一道:“只有我也救不得这世道。”

  和尚双手合十,温和道:“人人自救。”

  “贫僧,正是为此而来的。”

  李观一邀这僧人前去见见陈天意,李观一在路上询问道:“说起来,你今日的他心通如何了?”

  棍僧十三露出温和的大师微笑:“终是彻底掌握了。”

  “不再是如当年那样稚嫩。”

  李观一点头道:“那就好。”

  陈天意在【西北晏代清】【晏代清】【手持本子的晏代清】的围攻之下,本就心神涣散,见得慈悲和尚过来,却并不以为意。

  毕竟当年南陈号称四百八十寺。

  这般和尚,他见得多了。

  尤其是如眼前这棍僧一般,看上去慈悲祥和,软巴巴的。

  陈天意死死咬住了最后的情报,如滚刀肉一般在那里一趟,大喊道:“我已被迫说出了这样许多的事情,最后的底线,我断不能说,你杀了我吧!”

  “秦王,你是英雄的话,就给我一个痛快!”

  “你杀了我,你杀了我吧!”

  晏代清的额角青筋贲起,手一抓腰间,铮的一声,一把长剑就拔出来,抡起来就要劈下去,文鹤和霄志一左一右拦住这暴脾气的胳膊,拦住晏代清的腰。

  文清羽道:“使不得,使不得。”

  “下麻沸散,春药,烈性巴豆就可以了。”

  “不用杀他。”

  霄志道:“消消气,消消气,要不然你还是揍文鹤吧。”

  “哈?”

  晏代清,天策府府丞,温润君子。

  秉性刚直,最近因为后勤原因,颇为暴躁。

  棍僧十三温和道:“几位先生,还请后退,此事交给贫僧便是。”

  “对于这样的老先生,要仁慈,要慈悲。”

  陈天意斜睨着他,心中不屑一顾,却脸上露出愿意配合的神色,连连道:“大师慈悲。”

  “大师慈悲。”

  “且请收了神通。”

  “请将这三个晏代清齐齐撤走吧!”

  晏代清:“…………”

  “哼!”

  对李观一拱手行礼之后,拂袖而去。

  陈天意已经彻底不在意,只是放声大笑,得意无比。

  却看这和尚,有什么本领!

  已经眼底有慈悲的僧人施展了他心通,陈天意失去了全身武功,眼前一花,心里本以为又是什么讲经说法,谈论佛门禅理的屁话,心中早有预料。

  可是这事情发展,却和他预料之中,截然不同。

  不知怎的,一股股炽烈之气升腾。

  陈天意僵硬,缓缓抬头。

  我……艹?

  于是在元神之中,见得一僧人如山一般高,手持一滚烫滚烫的茶壶,双眼慈悲,无量量的滚烫的水,倾斜而下,声如雷震,直震得陈天意心神涣散,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