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831章

作者:阎ZK

  “除此之外,岳帅毕竟,乃天下前十的神将啊。”

  周平虏这一句话的分量极重。

  这一个分量,是樊庆,越千峰他们所不能比拟的意义。

  天下前十!

  忠义无双!

  具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顶尖帅才级别神将!

  学宫九子和晏代清都缄默起来。

  他们十个,虽然秉性不同,所擅各异,但是在大势上的眼力和目光却是大体同样层次的,他们太清楚现在麒麟军的长处和锐气,也太明白现在麒麟军的弱点和劣势。

  陈国应国如人老迈,精气疲惫,但是仍如巨人,死而不僵,犹有余烈,而天策府则如日方升,羽翼横绝万里,却终究年少,底蕴不厚。

  此方世界,仍有豪雄无数,有玄妙力量。

  应国有所向睥睨的军神姜素。

  李观一都得要玩命才能够勉强顶住姜素。

  李观一已是麒麟军唯一的支柱,一旦他离开,诸多名将没有能击败抵抗姜素,宇文烈,突厥大可汗这样名将的主帅,总不至于在这等情况,还要让越千峰硬顶着。

  再加上现在的疆域辽阔层次,不提进攻,就算是先要稳住局势,守住四方。都需要有不止一位能够坐镇一方的大帅神将。

  原本最适合这个职责的是鲁有先,可鲁有先有勇烈孤忠,自尽殉国,再加上休养生息不足,导致麒麟军缺少足以在李观一离开之后,镇住局势的擎天巨柱。

  而若是和岳帅会师,则这个最大的困境和不足就解开了。

  如此进退可也。

  即便是在未来,最危险的情况下,足有李观一,岳鹏武,以及薛神将三位神将固守于疆域四方,兼有三座九鼎之威加持,则可立于不败不破之地。

  其之中策,则岳鹏武驻守后方。

  李观一率大军前攻,后方无忧,破军大势,晏代清后勤,足以保后方高枕无忧,那时候李观一自可以坦荡往前,没有后顾之忧。

  其之上,则等天下有变,李观一自江南而出,牵制姜素。

  再遣一上将军,自镇西雄关北上,两路大军并行,借此大势磅礴,则可灭双国,擒两王而吞天下也。

  诸般战略,诸多谋划,大势,皆有一关键。

  便是岳鹏武之归来。

  岳帅归来,整个麒麟军天策府的局势都要变好。

  于是众人找到了李观一,让李观一在给岳帅的信笺里面,写下来了这样的内容,只是文灵均还是有些担忧,道:“岳帅忠义,毋庸置疑,只是主公,您又要如何打动岳帅之心。”

  “让岳帅改变之前的战略选择,而来到我等这里呢?”

  李观一沉思许久之后,道:“我自有办法。”

  岳鹏武翻看信笺,知此大势,见天下之变,已经有许多的意动,已经想要前去,只是他也知道——来此北域关外,是因为对那时候的应国来说,岳鹏武活着是最好。

  所以允许岳鹏武所率军团从应国疆域边缘跨过去。

  而现在,谁都知道岳鹏武对于麒麟军有多关键。

  姜万象和姜素都不会允许岳鹏武率军前往江南会师。

  而若是从草原,到西域,再顺水路去江南的路线,则需要面对突厥大汗王;也是局势变化,当日越千峰前往西域不受到阻拦,是因为突厥大汗王知道,越千峰是去帮助李观一对抗陈国,应国。

  可现在,李观一刚刚剁了个十三汗王。

  突厥大汗王也会拦截他们。

  况且,路途漫长,又不都是越千峰那样的骑兵狂奔,岳鹏武毕竟已经是三十余岁的沉稳年纪,乃是帅才,一举一动,皆要考虑许多,考虑时机,不能轻易妄动。

  他已经成熟起来了。

  不再是当年在太平公麾下时的那样。

  他打算写一封回信,告诉李观一,需要等待时机,才能够回去,需要沉稳,不可以依靠一时的秉性和豪烈,就采取行动,需寻一契机,乃率军归来。

  然后,三十余岁,已经历许多变得沉稳的岳鹏武看到了李观一那一封信笺的最后。

  和之前多少是谈论天下大事的沉稳笔锋言谈不同。

  这一封更短暂的手信,笔触都更为炽烈,显而易见,是李观一真实的情绪激荡——

  【岳帅,天下乱世三百年,我中原陆沉,大国分裂,百姓苦楚,不得太平,而今四方未定,内有兄弟睨于墙,外有异族虎视,我虽不才,愿以此身补天裂】

  【不知岳帅可愿相助,一并收拾这天下山河】

  【让这天下万万千黎民百姓,从此站起来,不受欺辱】

  【我在这里等着大帅,何日归来,你我同袍,复我河山】

  【北伐,北伐!】

  之后是一首未曾完成的词。

  上阙尚好,下阙犹有不协调,但是那一股烈烈之气,男儿豪情,就从心中炸开,滚滚升腾起来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当年耻,犹未雪。天下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敌国城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突厥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下阙,未完,未尽,未竟。

  可是那一股烈烈之气已足够扑面。

  已经三十余岁,已经沉稳许多,已经自认为,不再是如同当年那样鲁莽豪壮的岳鹏武安静许久,目光看着那【收拾旧山河】,又落在上面那四个字。

  【北伐,北伐!!!】

  诸多情绪,豪情,看到这情报,这会师,这天下之后被岳鹏武压下的那豪气升腾。

  许久后,岳鹏武的双目之中。

  一丝丝火焰控制不住燃烧起来。

  “北伐!!!”

第2章 神将之名,终有变化

  只是北伐二字,就仿佛一把火焰,将岳鹏武的内心点燃,他看着这一封信件,心中涌动的豪情几乎是控制不住,终于还是闭上眼睛,拿起信笺起身,大步离开此地。

  伴随着战马如龙的长鸣。

  岳鹏武将那柄装着沥泉神枪的长囊背在身后,只纵骑前往薛天兴所在的大营,这一支太平军数万人部曲,远远见得了一骑驰骋而来,本是戒备,各持兵刃,欲要高声呵斥。

  定睛一看,却见得岳鹏武真容,忙不迭地往内禀报。

  “岳将军,且先稍等片刻,军令在身,不能行礼勿怪。”

  岳鹏武微一抱拳,并无什么傲气。

  不片刻,薛天兴已是只穿战袍快步奔出,脸上露出喜意,大笑展开双臂,道:“鹏武忽来,却也不说一句,我好早做准备,哈哈哈,你可是大忙人,平日不是苦读兵书,就是研究天下的堪舆局势,都不来找老哥哥我喝酒。”

  “今日难得过来,我去吩咐大伙儿准备些东西,给你暖暖身。”

  “快去,把那厨子给我拉起来。”

  “再飞鹰传书,给那原世通喊过来!”

  他大喊起来,让岳鹏武进来。

  塞北关外之地,不比江南,多苦寒,民间常常有大白菜之类腌渍泛酸,且切了大片黑猪肉,并粉条共煮,滋味甚是浓厚。

  豆腐在这里不如江南细嫩,江南豆腐细嫩,点一点酱油,小葱一拌,便可以下酒。

  北地豆腐以黑豆为之,本就是有韧劲的。

  在寒冷天气窗下放一宿,第二日切开,豆腐内松软有泡,如同莲藕似的,切了煮锅,空洞里吸满了汤汁,堪为佳品,这般饮食虽然比不得中原和江南精细,可提了一壶酒去吃,却也痛快。

  比起那些细腻的菜色,这样的饮食更适合军中豪迈汉子。

  只是今日岳鹏武却没有闲聊和吃喝饮酒的心思。

  他腾空落下来,背着枪囊。举了举手中的情报,道:“今日我来,不是为了和你喝酒的。”薛天兴见得这也三十余岁,快要四十的兄弟同袍模样,看到岳鹏武眼角眉梢,又有了些微当年豪气恣意。

  不由惊讶,心中微动,拂袖屏退了亲兵。

  而后亲迎岳鹏武入了入军营大帐之中。

  岳鹏武将事情细细说了,太平公去世了也有十几年,薛天兴而今也快五十,算是老将。

  他能从当年太平公之事当中脱身,不单单宰了打算暗算自己的家伙,还拉扯出一支军队,一溜烟跑到了这么个地方,那自然是心思活络,眼光凌厉之辈,当即看得出此刻局势,大喜道:

  “鹏武,你此番若可以率军顺势而下会师,则少主之大势可成,天下大势,其变在我而不在陈国,应国。彼时只需有一员神将坐镇后方,则少主便可如麒麟出山,气吞天下。”

  “妙,妙,简直是太妙了!”

  这可谓是大势关键一点!

  薛天兴禁不住端起酒碗空口连番饮酒,这塞北之酒粗粝,饮酒入喉,刺激爽快,却也浇不灭胸中火气,只是狂喜之后,却也微微皱眉,提出当时和岳鹏武一般的担忧,道:

  “只是,如今少主锋芒毕露,天下人无不敬重,天下群雄又无不惊惧,将少主看做肉中刺,眼中钉。”

  “你若是率军而下,怕是会遭遇阻拦。”

  “走应国,宇文烈拦路;走突厥,突厥大汗王必然横拦,如此需要慎重,等天下有变,自有机会,自此往下,和主公他们会师。”

  他已经历了这天下的风雨,经历过当年太平公的事情。

  想要说慎重之,但是却见到了岳鹏武眼底神光,那是炽烈如火般的神采,那种炽烈灿烂的光芒,在太平公去世之后,他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岳鹏武的眼底看到了。

  恍惚间,那年少就踏上天下的少年名将再度出现在他的眼前,然后,那岳鹏武微笑起来了,于是,那个锋芒毕露,被认为最有可能接过太平公旗帜的神将再度出现了。

  他抖手,手中的枪囊落在地上,沥泉神枪的锋芒撕裂开来枪囊,分明不是战场,这把神枪未曾染血,却自然地鸣啸,岳鹏武道:“少主那里,自有兵马有后勤,不需要众人去。”

  岳鹏武道:“我,即是一军。”

  他右手握着长枪,左手并指,手指遥遥指着堪舆图上的天下局势,目光灿烂如火:“诸君在此,而我,孤身向秦!”

  “足以!”

  “待得他日,天日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