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76章

作者:阎ZK

  瑶光放下筷子,语气不起涟漪,道:

  “多谢您,今日我就在这里稍微休息就可以。”

  “等到日出开城,我会回到秘境之前,等待您的来临。”

  李观一离开客房,把门关上了,瑶光安静闭目,等到李观一离开。

  她睁开眼睛。

  看着眼前的精致点心。

  伸出筷子夹了一小块,放入嘴里面,比起烤馒头柔软许多的口感,蜂蜜的甜味,西域的酥,混合成为了美妙的触感,瑶光的眸子亮起了一丝,神色仍旧宁静。

  她收回筷子,放下。

  拿起来了勺子。

  一下舀了一大块,张大嘴巴,一口咬下去。

  嘴唇上面沾了一层酥,像是胡须一样。

  少女的脸颊微微鼓起来,一动一动。

  “好吃。”

  她安静评价。

  然后舀了更大的一勺子。

  ………………

  李观一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瑶光已经不见了,以他的警惕性,是没有察觉到瑶光离开的动静的,而薛家有家丁防御,也没有察觉,只是李观一出来的时候,看到少女爬起来的墙壁旁边倒扣着一个很大的水缸。

  想了想,应该是瑶光把这个水缸推过来。

  爬上去。

  然后踮起脚尖,才把自己趴在了墙壁上。

  李观一伸了个懒腰,看着天空,觉得真是太平安详的一日,他今天有事情要做,从马厩里面借了一匹马,穿一身锦袍骑马去了官府,因为七品武官的身份,没有人拦下他。

  就连办理通关文牒的官员都忙不迭地迎他进去。

  上座,上好茶!

  一炷香时间,李观一就从官衙走出来。

  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这样简单,那些官员恨不得将他的一切要求都满足,明明是七品武官有离开国家的意思,但是官员们却只是看到,等到他离开之后,这个七品武官的位格就会被空出来的机会。

  李观一不知道,这天下其余各国,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若是连应国都是这样的话。

  那这天下,真的要完。

  但是这样大的世界,总有自己安身之地,能够让自己和婶娘生活下去的,李观一的武功已经入境,银子也不是问题,和薛老说一声,让他在那边的商会打过招呼,就可以带着婶娘离开这里出关了。

  李观一肩膀上轻松许多,只是回到薛家的时候,却发现薛家外面的道路都被清空,百姓不允许从这里走过,他仗着七品武官身份,也要下马而行,走到了薛家,却发现周围围了许多的人。

  薛家的家中人都被赶到了外院,不能进去,内院客卿都不例外。

  李观一道:“怎么回事?曲姐姐?”

  制衣坊的曲管事脸色都有些敬畏,道:

  “是宫中的官。”

  “皇上派人来了。”

  皇帝?

  李观一神色微凝,他的身世虽然还不清楚,但是绝对不适合见宫中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算先躲一躲,想要离开,可是有人看到了他,是赵大丙,他钻出了人群,一把拉住他,道:

  “老弟,可算是找到你了啊,快些过去,就等着你了!”

  李观一道:“皇上的使者,和我有什么关系?”

  赵大丙摇了摇头,道:“不知道。”

  “好像是,使者带来的口信里面提到了兄弟你,宫里面的规矩,人凑齐了,才能颁圣旨!”

  他对李观一道:

  “好像是,圣人圣旨里点了名。”

  “要你过去!”

第66章 天缘,我定!

  皇帝,圣旨?

  李观一自己的身世原因,加上婶娘的告诫,本身对于陈国的皇室存在戒备,当下却也值得回答道:“……好。”

  心中则有诸多念头出现。

  点名要自己也在。

  知道自己存在在这里?不,应该不是这样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原因的话,来的不是监察的宦官,而是至少第二重楼境界的夜驰骑兵,甚至于来一个第三境,凝气成兵的高手,直接把自己杀了。

  冷静,想一想局势。

  应该是王通夫子他们在京城的事情结束了,各种势力的角逐到了落定尘埃的时候,所以过去了这么多天,皇帝才提起关翼城之事了。

  李观一把肩膀上的兵器囊解下来交给了赵大丙,又把通关文牒也塞进去了,把七品振威校尉的腰牌塞着,又被带着去换了七品的官服,李观一扯了扯袍子,革带,满心嫌弃。

  绿蛤蟆似的。

  他去了听风阁,走入内院的时候,两侧道路都有宫中骁卫镇守。

  都穿甲胄,握着刀,气息雄浑。

  天下精兵都是第二重楼,军中校尉的级别;

  宫中禁卫,至少也得是入境的武者,披着精良的甲胄,用的好刀,好弩箭,出身大多是武勋家族的子弟,不一定擅长厮杀,但是本身的数值一定是属于极高的那种。

  李观一走入其中,已见到了薛道勇笑容温和,薛霜涛,薛长青随侍在旁,他们前面有一男子,面白而无须,一身圆领窄袖袍,却是紫色的袍子,袍下施一道横襕,手里握着一黄色卷轴,笑着道:

  “这位就是振威校尉李观一吗?”

  “当真是少年英雄,英姿勃发啊。”

  “人已来齐了,诸位接圣旨,哈哈哈,圣人说,薛老是他妻子的父亲,今此来这里的只是口信,不是圣旨,大家坐着便是了。”

  天下诸国,皇帝的旨意分有好几类。

  诫教、诰命、敕命、敕谕、谕告、宣告、宣策、敕令。

  只有两类需要跪受,一者是亲王,宰相级别官员任免。

  第二便是自京城发往天下各州的诏敕。

  寻常的敕令不需要跪接,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诸多繁杂的礼数,是不需要去要求百姓遵守的,过去也有帝王见百姓,百姓失礼,曾有帝王因此而怒要斩百姓的首级,而负责刑律的官员拒绝的事情。

  普通圣旨只是肃立而已,今日这宦官笑着让薛老坐着喝茶便是。

  薛长青,薛霜涛,李观一这三个晚辈,虽然宦官说可以坐下随意,但是自然不可能如此随性,宦官取出圣旨,开口没有太过严肃的口吻,只是说关翼城的事情,说“越千峰那丘八来侵扰,实在是头痛。”

  “他这样胡来,就算是朕想要饶他的主帅一命,也下不来台。”

  “宰相和百官那里架着我烤火,这丘八给我添油,左右两边都当不成好皇帝。”

  “什么臭丘八,他日抓了,秋后打三百大板。”

  “有劳老丈人你出手拦住了他,我听说有杀手对你出手,不知道情况如何,实在是朝廷的大祭太过于烦人,但是社稷和祖先,是国家之大事,女婿我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给你写这一封信。”

  宦官笑着说完这圣旨。

  确确实实是家书的口吻,甚至于皇帝是在信里面自称是女婿,口吻平和,薛道勇笑着接了圣旨,递过去一个沉甸甸的口袋,于是那宦官脸上笑意也诚挚许多。

  但是这些话语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李观一觉得看不出来。

  不是忙着处理事情,没有机会写信。

  而是各方势力的角逐到了一个平衡和尘埃落定,皇帝才写信。

  从圣旨里面的口吻来看,王通夫子,司命老爷子他们占据了上风。

  李观一安静站在那里,老神自在地思考着什么,那宦官视线落在了李观一身上,噙着微笑道:“李校尉,请过来接旨吧。”

  李观一定神往前微微一礼。

  宦官道:“圣人听说,江州城出了一个上马杀敌,下马写诗的少年英杰,又被王通夫子看中了,很是欣赏,我陈国需要的,便是这样英姿勃发的俊杰,特赐犀角蹀躞带,软甲一身。”

  “四十五日之后,陈国大祭,非京官不得入内。”

  “特赐振威校尉李观一,随薛家入宫参祭。”

  李观一心中微沉。

  他那一日冲阵外出的事情被看中了,加上薛家客卿的身份,各国对于这样年少有武功,出身又和自己妻族有关系的良家子,大多都看中,这样的善意,却违了李观一的心思。

  哪怕是陈国这样,办理通关文牒事务的官员恨不得把他送出去。

  让他的位置空出来。

  在面对皇帝提了一句,要让他去宫中作为陪侍臣子,参与陈国大祭的情况下,也不敢放他离开的,他想走的话,这些人甚至于还会将他打算离开的事情向上禀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宦官旁边有侍从捧着托盘,上面是蹀躞带和软甲。

  软甲可以防御刀剑利器的刺击,蹀躞带则是代表着武官身份的装饰。

  三至六品的官员,才可以用犀角材质。

  宦官噙着笑意道:“请接旨吧。”

  李观一按下心境,抬手接东西,宦官却不松手,噙着笑意看着李观一,李观一也看着他,宦官眼底都有些惊愕,有些不愉,旁边香风拂过,薛霜涛踏前半步,摘下了腰间的一枚玉佩递过去了。

  那玉佩的成色很好。

  宦官脸上笑意温缓,一下松开了手。

  夸赞道:“郎君有才气,薛小姐也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