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758章

作者:阎ZK

  鲁有先亲自起身相送,最后看着这位年轻的战将,道:“审时度势,你们都是聪明人,这天下风云四起,是你们的时代了,我这快要五十岁的人,终究是跟不上这波澜壮阔的时代。”

  夜不疑沉默,他素来是凌冽的性子,直接问道:

  “鲁将军,是觉得我们是叛国不忠之辈?”

  鲁有先道:“我知道是陛下对不住你们。”

  “这天下偌大,中原列国都是赤帝的诸侯王,在这之中的叛国,倒也很难说得清楚,于中原的眼中,只要不是叛逃到了突厥或者吐谷浑党项,反过来打我中原,便也不算。”

  “乱世之中,都有立场,我也没有资格评断你们。”

  “身在其中,谁知道对错呢?”

  夜不疑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陈国的莼菜鲈鱼正当时候,我们已遣人带回来,到时候可以为将军做一份将军家乡的菜色。”

  “哈哈哈哈,好啊,我等着。”

  鲁有先目送他们离开,独自站在李观一给安排的院落之中,听着风声四起,他独自站在那里,萧瑟孤独,只喝酒,不去吃肉。

  饮酒数坛,脸上有醉意,闭着眼睛,似乎听到了来自于故国的风声,他忽是起了性子,拔出长剑,自在这风中舞剑,剑招狂放霸道,自有三分豪迈。

  最后一剑刺穿被劲气搅乱的落叶,平平端在身前,收回来放在眼前,鲁有先手掌轻轻拂过长剑剑身,看到上面自己的眸子,和鬓角的白发。

  他忽然想到了过去的事情。

  年少时候的沉闷少年,从军入伍,征讨天下。

  年轻时和邻居家的姑娘成亲,驻守一个一个城池,守护一地一地的百姓,他最喜欢的,就是脱去甲胄,只穿常服在自己驻守的城池里去散心。

  看着百姓生活的模样,听着太平安定之声,只是可惜。

  记忆中的故乡故国已经逐渐模糊不轻了,如此刻所见大陈大势已去,难以挽回。

  鲁有先手掌抚摸着剑身。

  识时务者为俊杰,天下风云大变,自没有什么对,什么错。

  有审时度势者,也有坚持自己的。

  若是这天下,皆是审时度势的俊杰,岂不是太过于乏味?!

  这天下大势汹涌巨大,如同浪潮,而我不过只是一介螳螂挡车之辈,不自量力。

  那就不自量力罢!

  “诸君,自去做那审时度势的良才!”

  鲁有先抬起手中这把长剑,仿佛新铸的剑锋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天下防御无敌的神将微微垂眸,似乎又回到了年少的时候,看到自己成长起来时的祖国。

  大陈啊,大陈。

  有琴音笛声,佛道儒墨各家,文化鼎盛,天下第一,兵戈之强,四方皆惧,百姓安居,即便是沿街叫卖的摊贩也能谈论诗词。

  大陈啊,这样灿烂的名字,这样恢弘的过去。

  这个名字的结局。

  不该用阴谋鬼祟来作为结束!

  将军的鬓角终于还是见到了白发,耳畔又听到了年少时候的歌谣,他微微笑了笑,然后猛然用力,剑锋如同撕扯开敌人的身躯一样轻易撕扯开了他的咽喉。

  一腔热血,喷薄而出。

  长剑染血,抵着地面,将军扶着剑,这一次没有跪下去。

  拦突厥,抗应国,镇江南,战西域,平狼王,截断姜素,以五万军力防御抵抗秦武侯三十万大军两个月时间,鲁有先的一生到了最后。

  最擅长防守的神将,最后一战却是开城投降。

  守城为国,开城为民。

  是战——

  周柳营,夜不疑,周平虏,宫振永等大小四十余将,皆臣于秦武侯,骁勇善战,赫赫战功,秦武侯知人善任,君臣相合,实则美事,以传千里。

  陈大将军鲁有先。

  殉国。

第106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终不归

  鲁有先之死时,瑶光观天象,见天上的巨门星星光大亮,旋即摇摇欲坠,李观一知道不对的时候,守在鲁有先府邸外面的兵士们嗅到了血腥气。

  一部分人前去禀报李观一,另外一部分人以两刀盾手,两枪手,又有一名精锐刀弩手在后的五人阵势,走入院落之中,见到的只是那鬓角白发飞扬的将军肃穆而立,鲜血喷出。

  鲁有先殉国的消息传到天策府当中。

  周平虏赶到的时候,见到了那位肃穆将军的最后一眼,这位谋人第一的年轻谋士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略有失魂落魄之感,许久不能回神。

  破军看着鲁有先,最后也只是道:

  “好一个鲁有先,好一个【拙】将。”

  “好一个守城第一,一直到死,都不曾败了这份名头。”

  破军看旁边道心都被鲁有先冲击到了的周平虏等人,知道这些陈国的降将,是被鲁有先的壮烈选择给冲击了内心,破军拍了拍他肩膀,道:

  “这天下偌大,有如君这样愿意驰骋于天下,为中原求太平的。”

  “也有如鲁将军这样,纵然身死,也要殉国的。”

  破军顿了顿:“这样很好。”

  “天下乱世,群雄蜂拥,豪杰并起,皆有自己的所求和道路,男儿至死也不回头,这天下才算得是精彩绝伦,纵是与我眼底,不过愚忠,可也是风骨凛然。”

  “只是可惜,如此良将,竟是在陈鼎业的麾下。”

  周平虏低声道:“鲁有先将军今年四十九岁,他年少从军的时候,陈皇才刚刚出生没几年,他见过陈国最鼎盛的模样。”

  破军道:“可惜,可惜。”

  天策府找到了最好的木材打造的棺材,将鲁有先尸骸收敛,李观一看着肃穆闭目的名将——他和鲁有先相识很早,那时候的鲁有先,担任的是陈国都城左近未城的最高统帅。

  李观一的第一个官职校尉,就是薛道勇老爷子和鲁有先争吵一番得来的;而第一个险些将李观一和麒麟逼迫入死局的,也是这位鲁有先将军。

  李观一都已经从江州城回了关翼城,鲁有先竟然判断出李观一有问题,提前拦截,若非那时候的鲁有先也只是六重天的名将,若非那时候的关翼城中只是常备军。

  若非是没有祖老用性命截下那一缕生机。

  李观一和麒麟,怕是难以脱险。

  李观一没有想到鲁有先会自杀殉国,但是却又觉得,这才是这位将军会做的事情,天下乱世到了如今这样,也不过只是英雄杀英雄。

  “将军且休息吧,一番恶战。”

  “如此乱世,你可以安睡了。”

  李观一双手捧着此剑,放在鲁有先身躯旁边。

  而后亲自举行了鲁有先的葬礼,城中百姓都来相送这位将军最后一程,男女老少哭泣者极多,明明是盛夏的使节,可是满城的纸钱飞舞,犹如白雪皑皑,笼罩此城。

  李观一亲自扶灵,将这位当代神将,埋葬于镇西雄城之外的山上。

  青山隐隐,碧水长青。

  李观一拈起一捧土,增添在鲁有先的坟墓之上,道:“就让鲁有先将军,永远看着这城池百姓,安居乐业吧。”

  破军看着李观一,道:“若是文鹤在,一定会笑着问一句,主公将鲁有先埋葬在他投降殉国的地方,岂不是要让他世世代代永远看着这地方?”

  “也未免太过于阎罗地狱了些。”

  李观一道:“地狱笑话?”

  “或许如此吧。”

  他看着这沉肃的墓碑,墓碑的碑文是他亲自刻录的,上面写着【陈大将军鲁有先之墓】,李观一道:

  “但是,若是当真还泉下有知,我希望让他看看,这一座他拼尽全力修筑的边城,将会失去边关要塞的作用。”

  诸将微怔,看着墓葬前的李观一起身,他鬓发微扬:

  “十年之内,这镇西雄城,将会成为内城。”

  “天下百姓,来往如梭,此城繁华,不用再出现如今这样的恶战,我想,鲁有先将军泉下有知,当会喜欢那样的未来吧。”

  破军轻声自语:“让本来的边关要塞,成为内城。”

  他忽然轻笑:“主公,你有的时候说出的话,轻描淡写,却又实在是吓人得紧,鲁有先会不会开心我不知道,但是,要做到那一点的话,我们如今的势力,可还是远远不够的。”

  李观一看着破军,道:“狼王战死沙场,鲁有先城破自尽,活佛金身圆寂,萧无量断臂废功,我们一路走来,击败诸多敌人,也有许多朋友死去。”

  “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目标。”

  李观一看着自己的手掌,这本来抚琴的手掌,早已是满手血腥,道:“我们击败他们,胜过他们。”

  “乱世之中,我们走到这一步,不知道踏碎了多少人的梦想,不知道粉碎了多少人渴望的那个未来。”

  他的手按在鲁有先的墓碑上,道:

  “我们已不能够就此止步了啊,先生。”

  “天下大势,汹涌磅礴。”

  “手中染遍这英雄之血,不走到最后,安能罢休?不走到最后,岂能罢休?!先生,这踏破天下,败尽群雄之后的那一个结局,可愿继续同行下去?”

  破军看着眼前的神将,微微拱手,微笑道:

  “敢不从命。”

  李观一将鲁有先的虎符,腰牌,并诸多物件,收拢整理,然后派人送入陈国之中,只交给了夜重道他们,只明言,是鲁有先将军遗物,让他们送回陈国。

  夜重道,周仙平等皆是慨叹,见城墙之上,诸麒麟军守军威风凛凛,士气如虹,只看这样的士气和军心,已是天下强军,知道此刻麒麟军有后方辽阔西域作为缓冲,占据此城,陈国援军不是对手,只能够后撤三十里戒备。

  天策府众军也未曾立刻逼近,双方中间间隔了数十里缓冲,各自收敛百姓,未曾交战。

  暗中提议鲁有先杀民为军粮,死死撑住的那个将军,哪怕是投降之后,仍旧不甘,因为麒麟军要修整镇西雄城,把百姓暂且安顿在城外,故而心中生出一个计策。

  暗中鼓动诸多降将,欲在日落的时候,以火油焚尽百姓所住的帐篷,把这十数万人齐齐焚了,灭了秦武侯的仁名,趁乱夺马奔逃。

  为樊庆所察觉,证据确凿,在镇西雄关百姓面前,公布其罪之后,按其罪行,判处了斩首之刑,麒麟军又治理了这一段时间,趁乱欺压良善的恶人混混,以及军中恶汉。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