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579章

作者:阎ZK

  少年郎从怀里掏出一物。

  放在九色神鹿身前,竟是自有玄妙气运,悬浮在空中,却是个白莹莹,光耀耀的宝珠,其中神韵澄澈,堂皇正大。

  九色神鹿神色凝滞,声音都卡壳。

  “这,这是……”

  “党项国的。”

  “是啊,党项国国运那一条大白蛇颔下之珠。”李观一本来还打算看看九鼎烧不烧这玩意儿,不过好像九鼎不是什么东西都吞了的,李观一有些遗憾。

  又发现这玩意儿有实体,卖掉吧,舍不得。

  只好留着。

  指不定哪天有用的,这玩意儿一看就贵!

  九色神鹿的嗓音都有些发僵:“那白帝是……”

  先前澄澈热烈的少年垂眸,手掌按在剑柄上,风吹起他袖袍和衣摆,微笑回答:

  “是我杀的。”

  九色神鹿心中惊悸。

  那少年身上,先前那种澄澈,和此刻无形的一股压迫汇聚在一起,那眸子一侧倒影阳光,一侧倒影阴雨。

  是中原真正的帝君。

  王霸道杂糅之。

  九色神鹿看着李观一,询问道:“你说这天下,你自己是对弈的棋手么?”李观一看着九色神鹿,笑着道:“不,我不是棋手,我是第一枚棋子。”

  李观一踏出一步。

  李观一自山而落,袖袍翻卷烈烈,大笑着:

  “我当是那第一枚,过河之卒!”

  “天地生我来此世,就是要我开此先河。”

  “我若覆灭!”

  “后来者,无穷!”

  轰!!!

  李观一袖袍翻卷,凌空踏空,宗师已可借助自身武功手段,短时间内飞腾,消耗颇多,却又恣意洒脱,先前堂皇之意,霸道之气散开,只如一少年。

  李观一心神澄澈明净,九色神鹿注视着他,道:

  “……赤龙。”

  “这一次,是你赢了。”

  “你终于,说服了我。”

  九色神鹿吞下那珠子,凌空飞腾,追着李观一而去。

  这一日,李观一,踏足七重天。

  称宗师。

  距离盖世名将前三十,只差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

  百废待兴的时候,长孙无俦回来了。

  带着李观一和阿耆尼城最需要的东西!

第25章 霸业以定四方,当得神射将军

  长孙无俦的回归,得到了麒麟军上下的热烈欢迎。

  秦武侯麾下的一票人都围绕上去。

  一一询问之前让着长孙无俦带着的东西,等到得了各自希望的玩意儿,就轰然散开来,其中许天戈得了自己需要的那些种子,念叨着恰逢前一段时间天有祥瑞,水流增加一部分。

  虽是后来逐渐收缩,但是却也比起原本的水准要好得多。

  或许可以种些不错的东西。

  樊庆亲自招待那些来自于李昭文麾下的战将。

  打算先是把思想提纲准备好,把这些国公府之中的悍将们,变成拥有同样志向和抱负的人,然后才能够将麾下的同袍交给这样的人带领。

  破军看到了长孙无俦掏出来的,李昭文亲自撰写的盟约条例,大喜,乃自归去研究去了。

  李观一则是看到了这六箱财宝。

  九色鹿看到少年君侯眼中那清澈的梦想,王道和霸道兼具的坦荡从容一下子糊掉了,被金色的光芒笼罩起来,少年的嘴角勾起,根本放不下来。

  李观一,神清气爽!

  “这样许多的金银器物,做的好的话,可以让阿耆尼城的人们能在秋日好好生活,避开夏末秋初激烈的天气气候……”李观一伸出手抓起一把器物,眼底明亮。

  李观一好奇:

  “不过,为什么送来这许多的金钗玉簪?”

  长孙无俦心中一动,往前行礼,道:“联盟的约定,是国公爷给的,至于这些金银玉器,那是二公子自己的私藏,亲自让我送来给您。”

  李观一讶异:“二郎私藏?”

  长孙无俦已是努力去暗中提点了,这许多女子所用,金钗玉器,难道便不能想到吗?

  李观一若有所思,笑着道:“原来如此!”

  “我说嘛,二郎他眉清目秀,气质不凡,生得好看得很,原来是这样!”

  长孙无俦眼底亮起。

  哦豁!

  李观一抚掌道:“竟是得了这许多女子芳心,被馈赠了这么多的金钗玉簪啊!”

  长孙无俦心塞若死。

  压力大到头痛,胃痛。

  “啊,呵,呵呵……您说的是。”

  长孙无俦再度放弃,李观一将这许多东西接下,又收了长孙无俦带来的,给于李观一的回礼,李观一握着这精美的折扇,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整个阿耆尼城,就在这个时间段,进入了快速提升的阶段,有破军亲自在,那双方的同盟条例之中,李观一是断不会吃亏。

  双方签订了互市,同盟等大小的约定。

  等到李观一有时间前往镇国公所在西意城中,自可以和国公府亲自签订同盟契约,而在这之前,因为破军之计策,以及李昭文之帮助,这同盟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渐发挥效力。

  来自于阿耆尼城的皮毛,果实,藜麦,送往西意城。

  而边关诸城,来自于中原的粮食,陶瓷等器物也传递来此。

  双方互市,经济流动,李观一下诸令,以鼓励农桑,刺激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樊庆为将,以李昭文麾下送来十余位将才为副将,裨将,分率军武,横扫周围。

  只一月时间,李观一即收服原古代阿耆尼国全境。

  南北五六百里,东西四百里。

  其中大小城池,镇子,村落,皆入李观一麾下。

  轻徭薄赋,破军乃勘定律法,却和江南不同,为宽刑轻罚,乃曰:律法乃维系秩序,伸张旨意,不可离于人情,不是刻板不变。

  江南世家跋扈,需得以霄志之才,严刑峻法令其遵纪守法。

  西域之风粗犷,需以宽刑轻简之律,令其慢慢适应。

  李观一点头,问道:“先生懂律法?”

  破军微笑道:“略懂,略懂。”

  后李观一和破军闲谈的时候,说起天策府的诸多人物,破军道:“文灵均擅大势,积蓄磅礴大势的情况下天下莫可与之争锋;文鹤表面上擅谋己,实则是谋天下之才,擅长民心。”

  “可保自己,也可保天下之民。”

  “元执计谋巧变,擅长军势,可以主导十万人级大战。”

  “霄志冷静,擅律例政法。”

  “晏代清心思清净细腻,擅长内政统筹;房子乔温和沉静,智谋巧思繁多,杜克明果敢坚毅,能立刻做出决断,魏玄成目光老辣,可知人之不足。”

  “此皆天下一时之俊彦,能被主公你收入麾下。”

  “加上学宫那一批学子,才能支撑江南地域繁华。”

  李观一道:“只是运气,不过,破军先生你擅长什么?”

  紫瞳谋士喝茶,没有激动,只是道:“我?”

  “我都懂一点。”

  李观一大笑。

  如是三十余日,乃定一疆域,收拢各城,只是西域多少是有些地广人稀,人口不能够和中原相比,李观一又以潘万修,公孙怀直为官,扩建城镇,化为新城。

  普及坎儿井的结构方式,公布于天下。

  所部鼓励农桑,轻徭薄赋,允许应国,陈国奔逃的中原百姓进入,又收拢流浪的部族。

  允许那些在这辽阔大地上逐水而居的百姓来到阿耆尼。

  凡僧尼道修行之人,若可以自食其力,可来此城。

  若想不劳而获,宣称佛陀者,请往他处。

  若有那些个撒泼打滚,施展诸多神通来装点门面的所谓修行者,自有那中土活佛亲自调教出来的棍僧十三问候。

  这一位肩膀肌肉宽阔,弘二头肌极端发达,手中一根碗口粗细水火棍的光头大汉,手中一个咕咕咕冒气的大茶壶和你谈佛论道的时候。

  你最好是真的想要和他谈佛论道。

  李观一又把金银,器物的三分之一交给樊庆,让他前往其他地方,把所谓的农奴,奴隶救回来,樊庆看着那一箱一箱的金银,道:“这些金银实在是太多了。”

  李观一道:“所以,要把他们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