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374章

作者:阎ZK

  八百年江湖快意,至此到了极处,已经盛传,这将会是整个江湖最大的一件事情,唯在那江南之地,慕容家里,留在此地的慕容秋水听这个消息之后,却是安静坐着许久。

  慕容秋水琴音纷乱。

  “爷爷要走了。”

  这位年少的时候就以琴音名动于一方的女子低声说,心中说不出的悲伤,她的手掌按在琴弦上,一时间却拨不了琴弦,发不出琴音,她了解慕容龙图。

  有的男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求活。

  他们此生,等待着如何死去。

  死亡不是终点。

  慕容秋水抱着琴,她的心纷乱,在天下江湖崇敬且等待着那一战,赞许这剑狂的时候,慕容秋水却只觉得悲伤,天下的剑狂,剑道唯一的神,对于她来说,还是那个背着她在春日江南踱步摘花的爷爷。

  可是她又清楚地知道,慕容龙图是个怎么样的人,他渴求亲情,但是亲情不是他的全部。

  慕容秋水在慕容家踱步而行,最后驻足在了那个院子,站在门口,却忽而恍惚,她想到了小的时候,青衫剑客让她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如一寻常老者带着孩子般玩耍。

  那时候的慕容龙图身材仍高大,带着温和的笑,并不如传说之中仗剑而行,张狂霸道的剑客之巅,他会用握剑的手拿着玩偶,陪着孙女和外孙女玩耍。

  会笑着去买糖葫芦,也会钓鱼看水面涟漪泛起。

  会看着两个孩子玩耍,然后抚琴,他的琴音悠扬而温柔,并不如剑般霸烈,慕容秋水说什么音调,他都可以扩大为一首曲子,擅工笔小画,然后把画折成船只,顺着溪流流下去。

  船只在水流里散开,但是纸上的笔墨晕染开,画的神韵却不散,反倒是多出一种如同云雾缥缈的感觉,那时多有文人蹲在下游,伸手捞船为画,是江南道的美事。

  慕容秋水站在这院子前面许久,慢慢走进去。

  到了盛夏,温度颇高,却又潮湿,荷塘里面的荷花大开,柳树成荫,蝉都倦了,懒得去叫嚷,只是有一嗓子没一嗓子地喊叫,吵人心烦。

  慕容秋水捡起来一块石头砸过去,那蝉哐一下落地。

  老司命给她解决了法相问题之后,她倒是松缓许多,元神恢复了五重天,能随意运转,武功什么的没有修行过,可准头还算不错。

  慕容秋水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尘,略有三分得意地道:

  “让你再吵嚷!”

  她可不是伤春悲秋的软弱性子,此刻想到一老一少,只是恼他们两个去中州,竟然不带着自己,踱步走来的时候,却注意到那一棵老树下面的木剑。

  在两百年前,慕容龙图想要学剑,却被那时候的慕容家主斥责,用细长的竹子在脊背上鞭笞数十,以示为惩戒,慕容龙图不甘心,他不碰什么宝剑,利器。

  只是用一块大石头,把本来作为烧火木柴的树心,一下一下敲击出来的剑的模样,之前也带李观一看过,老人说他年少的时候握着这自己一下一下敲出来的木剑,就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的剑客。

  可后来,血仇家恨,手里提着能杀人的剑驰骋江湖。

  夺回自己家族铸造的玄兵。

  又剑挑群雄,踏平天下剑门剑派,最终可以驾驭九十七柄玄兵,纵横天下,至于不败之境,可是仔细想想,两百多年,除去五岁时候握着这把剑,再也不曾握住这一把让年少的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的,最粗糙寻常的木剑了。

  这剑如今也还是架在那树桩上。

  本来就是木头的材质,而且还是最差最次的那种。

  名贵的木材会作为精美的器物去提供给贵胄所用;中等的木材会用来做成串珠,送给世家和佛道,笔直的大木头会成为宫殿的柱子,而结实的寻常木材会成为屋子的房梁。

  最差的普通木头,扭曲不成器的会被砍下来作为柴火。

  这就是一根要作为柴薪的木心,不是什么好的东西,商人,匠人,以及樵夫,都不看好它。

  两百年的风吹雨打,已发芽了。

  甚至于有鸟儿,就站在那木剑的剑柄位置,低下头,在老木头中间捉虫子吃。

  得得得,得得得。

  这剑既不是天材地宝所造,也没有经历过淬打,若非是慕容龙图,这粗糙的木剑就不够资格放在这里,慕容秋水有些担心慕容龙图,听闻慕容龙图还剑江湖。

  那一天去天下第一楼,只是带五十五把玄兵。

  又有人说,慕容龙图已不必再用玄兵,但是境界和战力是不同的,慕容秋水知道,即便是早就已经突破约束,不受到定式拘泥的剑客,手中如果有一把锋利的神兵,战斗力也会更强。

  挑战四大传说,六位宫主,十大宗师。

  手中没有趁手的兵器该怎么办?

  慕容秋水叹息,她的目光从这把平平无奇的木剑上扫过,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同,转身离开,想要寻些兵器剑器,可是慕容家只可铸玄兵。

  风吹而过,木剑背后的树木微微晃动,一枚叶片落下。

  这树叶宽大柔软,恰好落在木剑上。

  已经有两百年岁月,本质只是一块柴火的木剑没有半点变化。

  这一枚落叶自然而然从中间分裂开来,落在两旁。

  淡淡的剑鸣在此剑上升腾。

  那鸟儿仍旧在捉虫子吃,没有丝毫的伤害,风吹而过,万物自然,此剑亦在其中。

  神兵,究竟如何铸造?

  何以称【神】。

  何以通灵。

  ………………

  墨家夫子给李观一写的推荐信,被飞鹰传送到了中州新建的长风楼,在这里虽然是天下的中心,可是朝堂的宗室大族们更看重这长风楼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好处,反倒是很顺利地开出来。

  信被送到的时候,赤帝的后代,姬子昌正亲自考核诸学子们的才学——学宫之中盛传,乃有诸位雄主抵达此地,大丈夫一展胸中抱负,宏图伟业的说辞,姬子昌怎么能不知道?

  他没有去选择直接堵住这些学子之口。

  也没有说把乱传消息的学子给抓起来咔嚓掉。

  而是选择抓住机会,在这个消息传遍的时候,亲自来此,乃出题要诸多学子展示自己的才学,这样的诚恳自然是赢得了许多学子的好感。

  姬子昌对于学宫之中,有盛名的那几位学子自是看中。

  风啸,文灵均,周平虏自是展现自己的才学。

  唯文鹤交出来的答卷,让姬子昌的眼角都在疯狂跳动——

  “嗯?”

  “嗯???”

  姬子昌看着那边的文鹤,是长相普通的青年,他询问的问题是,中州迎来如此变局,文武人才齐聚,该要如何解决,有什么妙计能让天下安稳。

  文鹤回答:“江湖武者皆在,不如下天下奇毒,重甲铁兵推进,把江湖一网打尽,马踏江湖。”

  “如此江湖武者势力大残,天下必会比之前安定许多,江湖武者,仗着一身武功,便即犯禁,国家的律法,以杀人为大恶,江湖之中,以侠客为尊,百姓敬重。”

  “这样的人,得到了天下的名声,却要违反君王的法律;如是则君王之律令不彰,家国威严不在,该杀江湖以正天下家国。”

  姬子昌眼角抽了抽,看了下文鹤的计策。

  下毒,挑拨,军队弩箭一波流。

  这玩意儿,真狠啊。

  要把这一场武道大事,直接变成武道大祭,姬子昌虽然觉得他口中江湖是大弊病很对,但是这样的计策太狠毒,若是没能一网打尽,恐怕前来暗杀的武者,就会连绵不绝。

  不可,不可。

  “此人眼光准确,下手太毒,不能用。”

  “却也不能杀,杀了的话,难免有害贤之名。”

  最后姬子昌嘴角抽了抽,得到了一个结论:

  “养着吧。”

  于是文鹤从容不迫地离开来,众不解,唯文灵均看出了文鹤的选择,叹息:“奉此毒计,令陛下不用你;却也不杀你,文鹤有大才,缘何工于谋身?而不谋国?”

  文鹤面无表情,淡淡道:“我就是这样的男子。”

  把文灵均给憋住。

  文鹤又淡淡道:“诸侯齐聚,天下大变,姬子昌陛下无地无人,只有正统之名,绝对难以善终,跟在他的身边,恐怕要溅一身血,灵均你要考虑好后路。”

  文灵均缄默许久,只好叹息。

  文鹤一个极毒之计,反倒是把自己从漩涡里直接拔出来,保了自身。

  有农家子弟给撵出来了,许天戈不甘心,握着一把粮食,纷纷不平,回到自己的地方,扛起锄头哐哐哐搞地,咬牙切齿道:“陛下为何不听我等?”

  “百姓有地种,有吃有喝又有钱,人心才能安定;人心能安定,社会就会少乱事,百姓的道德就会好引导;士兵知道自己有田有地又有粮,才有战斗力。”

  “我哪儿错了?!”

  “可恶,皇帝,早晚把你种地里!”

  许天戈老农民骂骂咧咧。

  “呵……那自是因为,当今中州,地域不大,而姬子昌陛下,虽然有一些气魄,可是见到应国大帝气吞万里,江南麒麟奋发勇武,他哪里有时间等你慢慢出成果?”

  笑声传来,许天戈看过去,容貌朴素简单的文鹤提起酒,道:“从文灵均那边换来的,要不要喝一喝?”

  许天戈给出农家学派最高的待遇。

  他亲自摘下各种蔬菜做了些菜,就撸起袖子一起在田地间吃饭,道:“文鹤啊,你说,为什么陛下不肯有耐性?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耐得住心。”

  “我奉上了策略,说是背后有田地有粮食,战士心底才有底气,背后丰收,战士的士气才能旺盛,以战士和军队来保护耕田土地,以土地和丰收来维系战士军队的心境。”

  “只有粮食多,百姓才能生活好,百姓生活好,天下安定,才会有更多兵员,军队才能强大起来,军队强大,才能够保护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土地,就可以种更多地。”

  “但是,陛下说——”

  许天戈喝了口烈酒,道:

  “陛下说,农耕和战争,这两个怎么能放在一起的?”

  文鹤温和道:“是,我认可你的说法,唯百姓生活足够好,才能够吸引天下民心,百姓休养生息,生活美满,当自己的土地遭遇侵略的时候,才会超越极限的士气。”

  “天下皆以兵戈征战掠夺土地,却不知人心可贵。”

  “倘若有此一人,可以飨吏士,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天下稽服矣。”

  许天戈醉酒,不由道:“我就知道文鹤你懂我。”

  “文鹤,真乃温良君子!”

  “大好人也!”

  “天下诸侯,谁能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