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362章

作者:阎ZK

  乃和李观一谈论天下的局势,道:“主公你现在夺取了江南之地,此是霸业之初,但是却绝对不能够在此地止步。”俊美青年神色沉静,伸出手在桌子上指了指,道:

  “江南之地,虽然是要冲之地,又有天险,任何人占据这里,都可以威风八面,声势大涨,但是却唯独不是王业之处,正因为此刻这地方四通八达,才需制衡各处,加上有什么世家纠缠,想要在内维持稳定,在外震慑四方,已极难了。”

  “往外攻杀,几无可能。”

  “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以水军守住关隘,应国陈国十万大军都未必能把江南吞下,但是一旦主公想要往外出兵,也会受到应国和陈国同时的攻击打压。”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江南皆局限。”

  破军沉静道:

  “无他,这里是交通之要冲,主公你去各处容易,各处压你也容易;再来,主公之地江南没有广袤区域去蓄养战马,更不必说龙马这样的异兽。”

  “天下浩瀚,天下角逐之一的力量,一定是成建制的骑兵军队,凌平洋手中的那五百岳家军精锐重骑兵,算是一线顶尖兵团的水准。”

  “我今日看了,若是选五百虎蛮骑兵,五百麒麟重骑。”

  “彼此对冲,恐怕胜负也在六四之间。”

  “但是,一旦他们的战马折损,江南之地,竟然没有能够给他们更换的。”

  “一旦他们失去那种胸膛就有八尺之高,几乎为龙,能够承载数千斤的沉重,披着坚硬具装,顶住箭矢和刀剑的声音还可以放胆冲锋的坐骑,这一支军队又要失去多少战力?”

  “而主公的麒麟军步兵虽强,但是若是没有重骑兵在,就会陷入被动,对方的顶尖骑兵不断的纠缠,切割迂回,会让步兵士卒极为疲惫。”

  “江南能有霸业,却难霸天下。”

  “主公您之后,需舍弃江南,奔赴西域之地。”

  破军手指一扫,目光沉静冰冷,微笑道:“契苾力的黄金弯刀骑兵已成,摄政王这一头老狼王的武功被废,他不顾自己的寿命强行重修,导致他时间不多,他击破党项,却没有时间把所有肉都吃干了。”

  “契苾力已在那里逐渐壮大,主公您去了,就能有一支骑兵用,还有李昭文……”

  李观一认真倾听,自然地询问道:

  “我入西域,带何人比较好?”

  破军微笑道:“不知道主公气魄如何?”

  李观一道:“先生,皆是上策?”

  破军回答:“皆上策。”

  李观一回答:“那我要,上上之策!”

  英武浩大的主公,恣意狂傲的谋臣,两个人相对而坐,灯烛的火光在晃动着,手中有茶,就以你我的大愿和野心为酒。

  破军的嘴角微微勾起来,他畅快地大笑着,然后回答:

  “带一两员将军即可!”

  “主公,孤身入西域!”

  破军说出了当代所有将军都会不认可的战略。

  他其实是个激进,张狂,且冒险的谋士,展开双臂,脸上带着一丝微笑,道:“要什么补给,后勤,军队呢?主公,您仔细想一想。”

  “那可是短短数年之间,连续更迭数次的西域。”

  “吐谷浑到党项,党项到摄政王。”

  “纷乱至极了!”

  “有名将,有根基,有纷乱的时代,还有一支黄金弯刀骑兵,您需要的,只是亲自过去而已!在这样的时代,最是适合英雄崛起,拉起一整支军势。”

  “以黄金弯刀骑兵来带路,您这样的名将驰骋于西域之中,就以西域三十六部为补给,以西域三十六部为兵团,这天下,皆要沐浴大日的光。”

  “至于您现在的班底,则是在江南积蓄势力,等到我所说,天下大变之时候……”破军的手指重重点在了西域的地图之上。手指猛然一滑,直接将西域,江南联系起来。

  “党项人和西域的圣山就在这里,冬日天寒的时候,这些大山白雪皑皑,被成为圣山,春日天暖,冰雪融化,顺着这山流淌下来,就是大江,自西而东浩浩荡荡而去。”

  “占据这势力——!”

  破军的声音沉静,他起身,俊美的谋士走到那少年主公的后面,弯下腰,从旁边伸出手,指着桌子上的地图,道:“自此,有关中之平原,又有水域运输兵员,战马,兼资平原之殷富,冯江河之险阻,西南前去诸夷,取太平公之声望。”

  “于是,天下大业可成!”

  “自此,应国占据群山之北,中原之地。”

  “主公之势力,则背起于关中,和应国交锋之地,占据西域,西南,顺江河而下,直抵江南,又有天下一流水军来回运送兵员后勤,如此长的战线,足以拖垮彼时的陈国。”

  “而陈国,只在主公和应国中间夹缝之中罢了。”

  “此二分天下之计,陈国,不需要存在。”

  他坐下来,看着李观一,微笑道:“不知道,主公是否有这孤身入西域,开边关万里之疆域的气魄呢?到了那个时候,麾下万里之地,就不必警惕戒备于应国了。”

  “如此,才乃是成【王】之基业。”

  李观一回答道:“自该如此。”

  “多谢先生!”

  破军乃大笑,道:“不必。”他沉默了下,坦然询问道:

  “只是不曾想到,主公的谋主已定下来了。”

  “那我回去之后,谁是麒麟军谋主?”

  李观一道:“元执先生是我好友。”

  “是麒麟军的谋士。”

  “也是我的左臂右膀。”

  “但是先生……”

  少年举起杯子,微笑道:“破军先生不同,先生不是麒麟军的谋主,过去不是,以后也不会是。”

  李观一看着破军,道:“你只是李观一的谋主,自天下过往,古往今来,列国如云,谋臣如雨,往后还会有更多的智者,军师,我们麾下会有不同的军队,他们都会有谋士。”

  “但是从过去到现在,乃至于不知道是天下喝骂还是天下惊惧的那个未来,独属于李观一的谋主,有且仅有先生一个人。”

  破军咧了咧嘴,乃大笑。

  李观一又道:“我也为先生准备了一柄剑器,只是还未彻底铸造完成,是用大祭比武时候得到的那材料打造的,希望可以打造出一把宝兵,至少是玄兵。”

  “只好让先生多等一等了。”

  主公大祭比武时候得到的东西,亲自打造!

  流传后世,玄兵!

  破军的嘴角勾起,压下,勾起,死死压下。

  最后他从容不迫,道:“这,主公倒也是,噗哈哈,不,不必如此用心!”

  李观一笑着道:“应该的。”

  他确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准备的,但是以李观一的秉性,倒也是不会这样直接地说出来,但是在破军来之前,那银发少女告诉李观一。

  若是和破军一脉相处的话,最好就是有话直说。

  这帮家伙很会胡思乱想。

  来自于初代瑶光笔录里面的劝诫。

  破军心中大为开心。

  “哈哈哈啊哈,主公唯一的谋主,主公亲自铸造宝兵!宝兵啊,比那帮家伙的高一个级别。”

  “瑶光啊瑶光,你有吗?主公亲自铸造的宝兵啊!”

  “哼哼哼,我果然已胜利了。”

  “瑶光啊瑶光,你拿什么赢我?”

  破军乃大得意,于是离去,离去之前听闻李观一说江南世家之事,破军道:“江南的世家啊,这帮家伙确实是不好处理,在那里盘根错节数百年,又因为之前,江南十八州的战阵,彼此联系尤其厉害。”

  “主公打算用文鹤这样的谋臣没有问题。”

  “然而天下的正道,皆是一阴一阳,以正合,以奇胜,江南之地,尚且未曾有新的律例是吧?”

  破军笑了笑,道:“我这里为主公留下了一个人。”

  “霄志,学宫之人,法家儒家弟子双修。”

  “为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我将此人叩住,就等待主公你来,可以先遣其归于江南,先定下律例,江南世家这些年来越发骄横起来了。”

  “自以为江南十八州能存续下来都是他们的功劳,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对这样的人,就得要狠狠收拾,世家这种人,一直对他们好的话不行。”

  “因为你一直对他好,后面变得稍微差一点,就会被认为怠慢,还是律法狠狠得收拾比较好。”

  第二日,那位霄志就来了,然后和李观一一番商谈,发现了李观一的小本本,见到上面记录之事,又听说那个赵大官人已给收拾了。

  于是见到李观一的本子上赵佼的名字已被朱笔勾掉了。

  于是霄志觉得,这是个和自己一样记仇的人。

  加上破军一激,元执也在,李观一直接用人不疑,把江南一地律例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霄志。

  霄志缄默,这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扬了扬眉,调侃笑问:“全部交给我?不去交给那些老一辈?竟然如此相信我……”

  “不知道要如何做?”

  李观一想了想,道:

  “律法严明,不苛责百姓,不宽待世家。”

  霄志咧了咧嘴:“主公,受到过世家的气吧?”

  “主公放心。”

  霄志点头,眯了眯一双如同刀锋般的眼睛,笑得开心无害。

  然后转头把江南世家的名字记录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李观一有的他转移誊抄记录下来。

  李观一没有写的,他多增加。

  一州之地的律例主持重订,对于任何一个法家天才都是一件值得期许的事情,尤其是还是个年轻人。

  一出世就要主持一地的律例。

  而不用在那帮老学究屁股后面吃灰,霄志心中痛快!

  于是拍马而去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