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336章

作者:阎ZK

  他喝了口烂渣茶,一点也不在意这些细节,询问道:“将军觉得,该如何?”

  李观一想了想,沉声道:“去江南十八州的州府城池。”

  “那里是慕容世家所在之地,是江湖之中的武林圣城,物产丰厚,各大商会来往,应可以缓和一时之危,然若是离开东渡城,也担心,东渡城继续遭遇陈国侵扰,若是分兵,则削减自身之力。”

  “于此困惑,请先生教我。”

  他起身,一身戎装甲胄,就拱手一拜。

  元执口里的茶来不及咽下去,就起身,回了一礼,道:

  “将军不必如此,请坐下。”

  这年轻的游侠儿都有些不自信起来。

  他游学各方,也是见过那些世家贵胄的模样,一个一个的,恨不得把眼珠子长在了脑袋上,哪里会如此地好说话?想了想,道:“将军所言不错,麒麟军此刻,如同烈火烹油,实在危也。”

  “虽然军队意志强大,但是应也是二线兵团的水准,陈国只要汇聚大军而来,以大兵马缓缓推进,后方补给,源源不断,便可以将麒麟军耗死。”

  “但是,如此庞大,却反倒也是两国的弱势了。”

  李观一道:“如此何解?”

  元执道:“将军请看。”

  他伸出手指,沾着茶,就在桌子上画图,把江南十八州的堪舆图画出来了,道:“江南十八州,乃是天下要冲之地,地势犹如一方形,往北则是应国,往南为陈国,溯流而上,转道可达中州。”

  “十余年前,剑狂老前辈裹挟江南十八州脱离陈国,之后江南第十八州声势浩大,但是自从前辈闭死关之后,陈国和应国,虽然不敢直接侵袭江南第十八州的核心区域。”

  “但是却也在南北两侧,缓缓吞噬此地土地。”

  “陈国,于曲水设立了城池治所,又占据春阳城,于拦江津,横当口两处大渡陈兵两万,又建列阳城,阜陵城等诸多城池;而应国,则占据了越城,惠稷,丹杨等数城,又有对应大渡口三处。”

  元执道:“如此,陈国和应国都避开了慕容世家所在的那一片区域,但是却绝不曾放缓自己的脚步,这不怪其他,只慕容世家虽然威名震动四方,却绝对不能够和陈国应国这样的大国相比。”

  “陈国,应国,皆方圆数万里之大国,底蕴深厚,后勤兵员,源源不断,慕容世家是稳不住太大的区域的,将军您也是,您如今虽然兵锋鼎盛,但是后勤不足。”

  “对方的后续之势,绵延不绝。”

  “如今可战之士,只得七千人,其余俘虏虽然有万人,但是在您没有彻底立足之前,他们是断然不会投降于您的。”

  李观一其实知道元执说的意思,就算是七千兵马所向睥睨,但是会有战损,对面是补给和后勤拉满了数万精锐,若是调来一线兵团,也来名将,李观一是绝对顶不住的。

  哪怕赢了又如何,这七千人怕是要拼个空。

  元执一杯茶的时间把局势剖析了。

  李观一沉声道:“依先生的意思,该如何?”

  元执按了下腰间的配剑,道:“只有速战。”

  这个年少杀人就游学四方的年轻人目光闪着光,嘿然道:

  “麒麟军大胜的消息还未曾传开,便是机会,依我说,陈国,应国,虽然后勤之力强,又有庞大国土,数十万披甲之士,是他们的长处,也是他们的弱点。”

  “后劲强,反应慢!”

  “于其未曾反应过来之前,则是大胜之机。”

  “彼虽强,于吾,可于其势盛之时击之!”

  “将军有此精锐,若以元执的观点,就只有一次胜机!”

  年轻谋士吐出了两个字,道:“转战!”

  他起身,年轻的儒家天才伸出手,指着地面,来回勾勒,肃道:

  “顺东渡城而出,先以精锐之士,拔陈国渡口,以水军运兵马,转战江南,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水路,而后汇聚兵力,先拔曲水,再占春阳,扫平陈国之城池,乃顺势北上,驱逐应国。”

  “而后死死卡住所有的渡口。”

  “陈国应国虽大,却因局势,难以在此地投入过多兵力。”

  “把持水路,虽只十分之一兵力,可扼对方咽喉。”

  “于是,乃【坐断大江,虎踞江东】之局,彼时,将军乃有江南十八州整州之地不止,此地乃天下之要冲,自古繁华,其余十七州皆小,依附于此而成。”

  “将军可徐缓而出,扼制流域,商路,则如提纲挈领。”

  “于是可遥控余下州城,名占一州,实占江南整地。”

  “这和只得到慕容世家所在的,狭义的江南十八州绝对不同,所占据的土地,地势,都极重要,该全部控制在手中。”

  “于三百年前卷宗,鼎盛之期,这一大片辽阔之地,乃有民八十万户,计四百余万人。养区区三万人铁军战兵,并不困难,将军,此乃霸天下之计。”

  “您在此地,并不只是是危险,而是那万中无一,一瞬即逝的战机!”

  “如人斗剑,已至于存亡危机之刻。”

  “不进,则亡。”

  李观一:“…………”

  不是。

  破军,你们这些年轻的谋主,一开口就是王天下,霸天下吗?

  他开始狐疑。

  难道这个级别的谋士,天下到处都是?

  会随机刷新在墙角的么?

  元执咬着碎茶叶,这个年轻的游侠儿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灌了满肚子的茶,同样的底层出身,他很明白眼前这位少年郎将军的重点在哪里,他咧嘴一笑,道:

  “可以让您的麾下吃饱,穿暖。”

  “鼎盛时期,可以供养八十万民户的广袤土地哦。”

  “不要说三万战兵,哪怕是十万战兵,咬咬牙,也是可以顶一段时间的。”

  “好,干了!”

  少年人死死看着这桌子上的图卷,陈国和应国的将军们还不知道,这年少的麒麟,打算干一票大的的起因,纯粹是因为后勤跟不上了,再不找到个地方,就会饿死了。

  李观一只是想要得到一位擅长战阵的谋士。

  但是捞出来的却是个直接具备有战略能力的天才。

  元执看着眼前少年将军,他自学宫出来之后,一路溜达到了江南十八州,确定了此地堪舆之后,立刻就选择了东渡城,他知道这里一定会被攻击,也确定,李观一他们大概率出现在这里。

  只是没有想到,这少年将军,竟然如此英武。

  不逊其父……

  元执想着。

  其实,他来此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李观一并不是世家军,不是朝廷军,对于出身的看重,没有那样的严苛,元执垂了垂眸,看那将军沉思的模样,忽然想到了年少的时候。

  十多岁的时候,比这少年郎还年少的时候。

  他拿着剑,在雨夜里杀死了恶霸。

  但是是恶霸先打杀了他的好友,占据了田地和物舍,那时候的他拼尽全力,搜集证据,把恶霸送入牢狱,以为可以告慰好朋友的在天之灵,可是那恶霸还能够无罪被释放。

  于是那时的少年人沉默许久。

  他自己磨了一把铁片子,用两根木板钉住了,就是剑,就这样钝刀子割肉一般杀死了那恶霸,杀了三十二刀,血流如注,回去告诉娘亲的时候,娘亲哭红了眼睛,他才意识到,自己意气风发,却是连累了娘亲。

  娘亲却还是把家里的银钱都塞给他,官差来的时候,娘亲就用后背把门顶住,让他快跑,那个柔弱的女子,怎样有那么大的力气能顶住门的?

  元执缄默许久,他垂眸。

  娘亲有舅舅在,所以还算是安全,但是他的籍上已是杀过人,天下各处大军,不会要这样的谋士,可这些年来,娘亲那哭红了的眼睛让他怎么都忘不掉,或许,只有这样的军队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不是什么杀人的泥腿子。

  他腰间的铁片是剑,是君子的剑器,刚直之风。

  他会成为谋士,有个一官半职,然后风风光光地回家去。

  告诉娘亲,他是她的儿子,他不是什么违逆律例的贼子!

  麒麟军的单兵素质是二线兵团,但是战斗意志比起本身作战素养更强,在名将的率领下,可以爆发出很强大的威力。

  此刻青年谋士呼出一口气,笑意温和洒脱,道:

  “将军,今日已不早了。”

  “你我明日再叙。”

  元执复一礼,转身走出这帅帐,可是才走了几步,却被一只手直接抓住了手腕,力气极大,这年轻谋士微怔,转身,看到那少年将军踏前一步,双目发亮,右手已经顺势按住自己的肩膀。

  “先生,且勿走,今日这大势还是太宽泛了。”

  “且来,和我细细说一说。”

  元执愣住了,他杀人逃亡的那一段时间,早已养出了表面上洒脱,实则警惕的性子,下意识推辞道:“不是,我还没吃……”

  李观一转过头大喊:“雷老蒙!”

  粗狂声音道:“老大,咋么了!”

  少年将军抓住元执就回去,这年轻的儒生完全不是李观一这样的沙场将军的对手,被拖回去,李观一大喊道:“先生还没有吃饭,你没有听到吗?!”

  “拿一桶饭过来,再弄几个菜,一碗红烧肉,一碗炖排骨,还有些青菜,快些!”

  “猴儿酒还有没?”

  “给我弄点!”

  “得嘞!”

  元执哭笑不得,索性坐回去。

  这一日,这少年将军拉着元执彻夜谈论战略。

  元执亲眼见到了麒麟军的素养,以及不伤百姓,不虐俘虏,这才出来,李观一的态度太好,他不自觉将自己的战略尽数都说出来了,如何转战,先攻何城,如何攻,如何进军。

  关键词只有一个——【速】!

  所谓的兵法,说到底就是在敌人不曾预料到的时间,在不曾预料到的地点,出现在最要害最致命的地方,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意思。

  而基于过去十多年的局势。

  陈国,应国,皆不曾料想到,慕容世家胆敢反扑,两国城池,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攻击强而防御弱,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江南第十八州这一片辽阔土地上练兵。

  【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