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060章

作者:阎ZK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秦皇在一开始时期就推行的军备改装,就算是秦皇贫穷,但是秦皇的钱都是砸在了关键的地方的,他对自己花钱的时候,抠抠搜搜,恨不得拉着南宫无梦跑去打劫沙盗。

  但是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从不曾迟疑过。

  石达林,雷老蒙这些麒麟军的老家伙们,为麒麟军的精锐们准备了随身的药囊。

  里面有侯中玉最强的五类药粉。

  只是这个时候,效力已经强过了当初的侯中玉时期。

  后来者继往开来。

  在侯中玉止血散的基础上,在老术士的指点之中,成功让麒麟军的标配制式药囊更新迭代,或许使用的时候,极为刺激,极为剧痛,但是效果也极好。

  至少可以强行止住伤口的鲜血。

  而那种几乎是刻意保留下来的,强烈的剧痛,也刺激精神,一阵一阵的阵痛让负伤的伤员意志得以清醒,无法睡过去,在伤势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咬着牙保持清醒,和昏睡过去,几乎就是决定生死。

  麒麟军大批的伤员被带到了后方。

  雷老蒙,石达林等人几乎不眠不休,去给这些伤员疗伤,回归后方之后,九色神鹿的祥瑞之光几乎不曾停歇下来,这些麒麟军的将士们,只要抵达后方,活命的概率就会翻倍。

  而战死者。

  按秦皇的要求,皆带回来故国。

  死,亦要归于故土。

  苍龙舰穿破了江流,怒鳞龙王站在这一艘宝船的船头上,绯色的麒麟云纹旌旗在风中狂舞,大船之中,带着伤员,带着战死牺牲的兄弟同袍。

  怒鳞龙王看着背后的这些人,轻声道:

  “回家了,诸位……”

  怒鳞龙王高呼道:

  “麒麟军将士,归国。!!”

  而樊庆,即便是断臂之后,仍旧没有离开前线战场,已战至于此,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再回头,也不能够撤回来了,在宇文烈战死,姜素在战场之中被阵斩,高骧投降之后。

  整个应国的大军,几乎就已经化作了溃军。

  他们不再有战意,也知道没有办法再击败秦皇,但是,在每一次时代变革的时期,在新的时代去代替旧的时代的,巨大的波涛之中,总有投机取巧的人。

  他们看不到时代的未来,亦或者说,就算是看到了时代的方向,仍旧还要遵循着自己的欲望,遵循着自己的执着,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不愿意投降,不愿意交出兵权,也不愿意为应国赴死殉国。

  他们打算窜逃到山川之中,去营造自己的势力。

  只是破军和文清羽早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发展,麒麟军的阵势,以及元执的八门金锁阵将整个天下化作了战场,四方都是秦的大军。

  几乎是每一个方位都是麒麟军的某一支主力兵团,有名将出手。

  溃军之中就算是也有名将榜前一百的存在。

  但是麒麟军中,名将更多。

  大军对峙,士气是一个极为巨大的影响力。

  此刻的应国军几乎全部处于士气低迷的状态,面对着士气如虹的麒麟军,就算是一比一的兵力都不会是对手,再加上麒麟军裹挟大胜之姿,怀揣着平天下之志向,而他们的对手只想着偏安一地,能支撑一会是一会儿。

  几番对比之下,胜负其实已经定了。

  在破军,文清羽,晏代清等人的谋算之下,麒麟军中,将士奋勇征战,在这种巨大化的八门金锁阵收拢,围杀之中,将溃军彻底绞杀平定,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独臂的樊庆踏上战场,开始对应国军队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心理攻势,不断劝降,削减战意,大量的应国溃军投降。

  有仍旧不甘心,以及应国的死忠之辈,则是被彻底围杀。

  越千峰挥舞战戟,放声大笑,赤龙法相在战场之上舒展自己的身躯,伴随着他的狂笑,一个个苦苦支撑的应国战将口喷鲜血,落在地上。

  “只是吐了这么点血就不能打了?!”

  “汝等莫不是在消遣老子!”

  “才吐这几口血,不是相当于才刚刚战场热身吗!?”

  “来,接着打,接着打!”

  秦皇的命令和这些溃军们的想法完全不同。

  按着他们的想法,按着往日青史中那些霸主君王们的选择,在击败了敌军主力之后,秦皇就会暂且偃旗息鼓,但是这一次秦皇却似乎是要彻底打完这一仗。

  要打到完全胜利的那一天。

  在简单疗伤之后,秦皇李观一再度亲自踏上战场。

  伴随着秦皇亲自踏上战场,伴随着麒麟军不断击溃溃军,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就导致剩下的那些溃军的军心,士气一日比一日往下跌坠。

  樊庆和麒麟军发动了百姓。

  百姓为他们指引道路,又有七八年前在西域士气,就由银发少女亲自引导完成的【奇术星象普及】,麒麟军在追踪,辨认方向这一方面的特性,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支军团。

  天空之中,来自于草原的神鹰祥瑞掠过长空。

  那双眼睛轻易寻找到一个个藏匿起来的兵团。

  之前所做的每一步准备,都在这最后的大战之中,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这十余年间的一次次布局,准备,推动了最后的胜负之局。

  麒麟军和秦皇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加上樊庆的招降,几乎算是心理层次上的【围三缺一】,让许多士兵在夜间逃离本营,前去麒麟军中投降。

  当有一个人逃跑的时候,他就可以带动十个人。

  十个人逃跑的时候,就足以带动百人。

  百人逃窜,就会让一整支军队彻底崩溃散乱,而这不同地方,不同战场上的投降之人汇聚在一起,就化作了名为时代趋势的洪流。

  大势汹涌,已成波涛,波涛朝着前方汹涌扑打下去的时候,便是势不可挡。

  三百年乱世,天下人心思安思定,岂一人所能抗衡?

  一支支溃军投降,认输了,最后的叛军负隅顽抗,藏匿于山中,死不投降,进入九月末的时候,天上下起一场大雪,大雪封山,也封了道路,四处冰寒,缺少后勤补给,终于对这最后一支兵团的士气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

  秦皇亲自率军,岳鹏武在左侧,越千峰为右侧,齐齐攻击。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

  以应国最后的兵部战将被斩杀为代表。

  应国最后一支反抗溃军彻底被消灭,自六月末至九月末,这一次赌上了天下和未来的浩大合战,耗费百日时间,最后的天下恢复了大体的平定。

  而在这个时期,文清羽仍旧把东都城围了起来。

  这家伙算得天下第一谋己之人,几乎把城里面那些人的计策都算尽了。

  至于如何算得?

  只需要把自己带入到城内的情况,然后想想看自己会做什么事情,再把这些事情全部堵死就可以了。

  很简单的。

  秦皇亲自前去东都城。

  这一战在整个天下的历史上,都被列为第一等浩瀚的大战,但是兵家和史书上的浩瀚,往往也代表着长时期的混乱和厮杀,代表着战场的绝对残酷。

  双方都次第投入了百万级别的大军,即便是占据了绝对战略优势的麒麟军,在此战之中的死亡人数也接近了十之一,接近十万人战死在这平定天下的大战之中。

  受伤人数则是抵达了极惊人的十之三。

  而应国大军的伤亡数字则是更高,这辽阔的天下,几都被那死亡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彼此都已经付出了这样巨大的代价,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牺牲,才走到了这一步。

  这就是人心,就是汹涌无比的大势。

  当最后,麒麟军的主力在扫平了四方的溃军之后,汇聚在了应国都城东都城之下。

  东都城的大门仍旧死死闭锁着,麒麟军,太平军,岳家军,天策府,一面面绯红色麒麟云纹旌旗将整个东都城都围绕起来了,像是汇聚在天下的烈火,要将旧日的世界焚烧。

  秦皇骑着神驹,战马的马蹄踏在大地上,发出肃杀的清鸣,他带着大军抵达这里之前,高骧曾经前来拜访,请求秦皇留下姜高的性命。

  这个虽然在天下有极大的名望,但是几乎都在北域关外,未曾参与中原之战,唯独参与的关键战役就是最后之战,以及狙杀大汗王的神射垂首,恳求道:

  “姜高并非如同姜远那样的性子,倒不如说,他是被姜素的计策逼迫着,不得不站起来,背负这个天下和应国的人,陛下的武功天下无敌,又有大军,以刀剑和兵马去平定天下。”

  “您这样的武功,青史之上也没有可以和你匹敌的。”

  “姜高他大势已去了,也断然不可能对陛下产生任何的威胁,就请您留下他的性命,当做是这乱世天下的结束吧,就让这应国曾经的帝王,来生活在您所开辟的太平盛世之中,不也是一种太平的气魄吗?”

  而当秦皇亲自抵达东都城的时候,这一座雄伟城关的大门却缓缓打开来了,身穿着皇帝衮服的应帝姜高出现在这东都城的城门之前,他看着前方的秦皇。

  一只手提着一壶酒,一只手则是攥着一个,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着的印玺,这明黄色的绸缎上有着暗金色的苍龙纹。

  当姜高走出来的时候,麒麟军立刻戒备,在那绯色的麒麟纹旌旗之中,一位位当代顶尖名将,各握兵器,或恃豪勇,一股股悍勇之气冲天。

  姜高的神色沉静,他看着那烈烈的大纛之下,骑乘龙驹,身穿墨色的甲胄,披着绯色文武袖战袍的君王,看着他眉宇泠然沉静,裹挟着灭国之威而来。

  当真是有开国帝君的气魄了。

  不——

  他本来就是开国之君。

  姜高深深吸了口气,他坦然笑着,于千军万马之前,朗声笑道:“秦皇陛下,年少之约,可还记得?”

  “可能与吾,共饮一杯否?”

第22章 平天下!

  东都城外,大军汇聚,绯红色的麒麟纹大纛翻卷着,将这一座应国的都城团团包围了,天下最强的战将们几乎齐聚一堂,大势汹涌,应国都城已是必破。

  但是没有强行前攻,而是退了五百步之地。

  而在应国都城和大军之间五百余步最中间,立下了一个简单的台子,大纛就插在旁边,犹如大伞,亦如翻卷落下的云气,秦皇骑乘神驹而来,平静坐在那台一侧。

  应帝姜高坐在对面,坐在大应国国都之前。

  姜高把印玺放在旁边,然后取出两个杯盏,将这一壶酒倒在了杯盏里面,酒液色如琥珀光,姜高看着这酒盏里面的美酒,道:“十几年前,那时候的陛下还只是十三岁。”

  “那时候故陈仍旧在,南陈江州城,烟雨朦胧仍旧是好风光,让人迷醉不已,那时候的我已做了许久的东宫太子,陛下也还是陈国金吾卫,开国县男的爵位,算得后起之秀。”

  “那时候的我还想要招揽你,只是可惜,因为远儿的原因,我们终也没有能够真正的好好的聊一聊,在陈国大祭那一场事情之前,我记得,我还希望能够和你喝一杯酒。”

  李观一看着眼前的姜高。

  看着眼前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