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041章

作者:阎ZK

  ……………………

  天策府中,聚集了许多人。

  除去了岳鹏武因需要镇压镇北关,不能够分身来此,其余的麒麟军核心成员,皆已在此久侯,按照文武分列,一位位皆是神色肃穆,眉宇之间,隐隐激动。

  岳鹏武不在,越千峰就自在武将一侧的最高。

  文臣这边第一则是破军先生,紧随其后的就是晏代清。

  李昭文,陈文冕因为其身份不同,并不按照寻常文武分列,而是在旁边,另给座椅。

  在往日,麒麟军天策府召集群臣诸将的时候,彼此之间,都有许多话语要说,气氛大多都是紧绷当中,带着一丝丝的轻松,彼此虽不至于谈笑,却都还能谈论事情。

  可今日似乎不同。

  这一位位的,根本连谈天说话的兴致都没有。

  却只见得越千峰双目闭合犹如猛虎,陈文冕肃杀苍狼,萧无量腰扶宝剑,王瞬琛轻抚战弓,燕玄纪犹如山峦,契苾力神色沉沉如大漠苍狼,樊庆沉静安宁,夜不疑,周柳营各呈爪牙锋锐。

  破军倨傲一如既往,晏代清闭目不言,文灵均笑意微收,房子乔笑意沉静,庞水云手拈白须,元执仍旧如剑客游侠,风啸独自饮酒,周平虏轻翻卷宗,霄志想着名单,魏玄成,杜克明神色肃穆。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七王阿史那率领诸多将军镇守于北域草原;岳鹏武率领凌平洋,韩再忠,杨兴世等镇守于镇北城,而文清羽则是化身为塞北晏代清,和原世通,薛天兴在北域关。

  可是此刻留在了天策府的阵容,仍旧已可以说一句,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他们麾下还有其他的年轻,骁勇,只是未曾在天下闯荡出足够强横名号的战将。

  就只等待着这一场大战,登上千秋青史的舞台。

  李昭文坐在一侧,一双凤眸微扫过这阵容,心中禁不住隐隐赞叹,这里的每一位都是在这乱世之中留下了自己战意和痕迹的名将,如今汇聚一堂,所求的却不只是寻常之战。

  能够令他们,都在这个时候,如此缄默的。

  唯独那一种大战了。

  此地的呼吸声音越来越深沉细微,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只是保持着一种平静安宁之感,在这样的安静之中,有一种淡淡的肃杀质感,逐渐累积,逐渐厚重。

  脚步声忽然传来。

  李昭文注意到了,这些悍将,名臣的眸子忽而亮起。

  刹那之间的气氛却似是更为低沉,犹如猛虎成群,蛟龙低吟,他们齐齐看向门口方向,这等气魄瞬间的叠加,足以即将寻常的战将骇得肝胆裂开。

  哗啦一声,大门打开来。

  文臣武将齐齐起身。

  武将垂首,文官行礼。

  齐齐道:“陛下!”

  李观一只穿一身寻常我的圆领袍,自这天下最强的一批文臣武将当中穿行而过,神色沉静,道:“诸位,请起。”

  “诺!”

  李观一坐在上首处,李昭文的座椅比他的位置更低一些,却只微笑道:“观一。”李观一打了招呼,就已落座。

  目光扫过前方,道:“诸位也知道为何来此,此番姜高诛姜远,应国大势变化汹涌,姜高上位之后,大刀阔斧,将姜远原本的政策尽数修整,不日当有大战。”

  “诸位觉得,该如何?”

  众人对视,越千峰道:“事到如今,我等皆知要战,应国也知道要打,恐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打这一仗,以及,要如何去打。”

  “吾等只是战将,做这个决定的,只有陛下你。”

  “麒麟纹旌旗所指之处,吾等自奋勇争先而去。”

  李观一道:“好,那我觉得。”

  “三日之后,便即开攻!”

  即便是越千峰也未曾想到会是如此之快,神色隐隐骤变,下意识道:“三日?”

  秦皇道:“破军先生,早已有调动兵力,足以。”

  “轻骑简行,出其不意。”

  “这一战和往日不同,往日这天下大战,皆是诸多势力之间的制衡之战,需慢,需缓,而此刻不同,此刻已是最后一战,你死我活。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

  “对,诚然,如同诸位所想象的那样,若我等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兵家粮草,会比起现在更扎实更厚重。”

  “但是应国也会不断恢复被姜远所消耗的元气。”

  “我等积累粮食,积累兵甲人力,到底积累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

  “要不然,积累一万年么?”

  众多臣子,武将的神色都肃穆变化,他们意识到了秦皇的决意,那高坐的君王起身,少年时候的神采飞扬,已经化作了一种俯瞰天下的沉静感,他道:

  “兵甲,粮草,只需有此一战,便可。”

  “天下大势如此,所有人都觉得,时间不站在我们这里,觉得我们在五年之后,十年之后,都会更强大,但是这是一种麻痹,因为在我们的压迫下,在这个未来的压迫下,姜高和应国,也会迎来一次新的快速提升。”

  “未来的变数,太多了。”

  “我们要现在。”

  “在姜素,应国觉得,我们会选择休养生息的时候,我们出击,便是占据了先机,而此刻,应国的国内民心动乱,天时地利人和,我等占据天时和人和,军心如铁,是最好的机会。”

  李昭文看到,越千峰等人的眼底有一丝丝火焰逐渐汇聚起来了,而这样的火焰,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轻的君王而燃烧起来了,秦皇握着腰间的剑,嗓音沉静:

  “我年少的时候,初学兵法,那时候只是会背诵一些,兵家先贤的名著名句,就自以为知兵,引人发笑,现在经历了这许多的征战,倒是有些明白过来。”

  “说佛门道门,三重境界。”

  “我见兵法,亦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知道敌人,并且可以和敌人在战场上拆解,见招破招,率领军队于战场上驰骋,便是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是知道自己。”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大势和战略,胜不贪功冒进,败不自怨自艾,克制冷静;若当年宇文烈等人,便是求战场的胜利,却失去了战略的判断。”

  “能够知己知彼,几可以百战百胜。”

  “但是,我近日却慢慢明白了第三重的境界,便是引导敌人。”

  “引导敌人的思绪,引导敌人的判断,以为己方的战略创造出足够的机会,如此才能够在绝地逢生,才可以以少胜多,才可以得到大胜!”

  “如今,天下人皆以为,我大秦会休养生息。”

  “我等却偏要借助这个认识,迅速出兵。”

  李观一抬眸看向前方,在他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变得虚幻,仿佛化作了那一座天下,纵横交错,天下的英雄驰骋于上,犹如黑白二色,刀剑鸣啸,不断碰撞。

  突厥,西域,西南,中原,狼王,陈皇,应帝,赤帝。

  英雄角色,此起彼伏。

  道尽了这天下风流壮阔。

  他仿佛见到了姜高,见到姜素。

  剑鸣的声音炸开,秦皇提起剑,剑锋从剑鞘里鸣啸着升腾而起,将这八百年壮阔风流斩碎,兵主神兵提起,指着前方,剑身的两侧,倒映着文武百官的双瞳烈焰。

  秦皇道:“天时地利人和。”

  “我等已占据其二,天下偌大,八百年赤帝,三百载乱世,今次,就将会由我等,一剑扫平!”

  他的声音顿了顿,道:“事物总是在矛盾曲折中提升。”

  “天下万物归墟,轮回,断然不可能有万世太平,但是,我等要留下万世太平的火种,留下一个,千百年前从不曾有人留下的火焰,这一次,就让我们给后来人做个榜样。”

  众人下意识抬起头,看着那秦皇。

  秦皇微笑道:“我们这数年来讨伐的人,他们的先祖也曾经是英雄,我们的后人,或许……不,是一定会腐烂!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挣不脱的。”

  “但是,不要怕,诸位,他们会化作我们厌恶的模样,但是这天下终究还有无数人懂得我们的理念。”

  “法相,是意志和天地的共鸣。”

  “传承我们意志的,才是我等的后来者!”

  “诸公,放心前行。”

  “我等的意志,自有后者继承,且看,后来者无穷!”

  秦皇脸上的神色柔软温和,轻声道:

  “这样的话,就算是后来,八百年后,我们的末代也已荒乱了,仍旧还有后来人,拿起我们的剑,再度开辟新的时代,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开万世之太平】。”

  “但那毕竟是太遥远的事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开天辟地的事情,就由我们来!”

  “诸公可愿与我同行。”

  “做这个,万世第一等风流的事情?”

  越千峰等人的心脏猛烈地跳动。

  天下一国,四海一统,四方太平,这瑰丽的,荒唐的,不可思议却又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吸引他们奋不顾身的荒唐的梦,现在就在眼前了,触手可得。

  可要同行。!

  可要同行!!!

  面对这样的邀请,面对这个人亲自邀约。

  他问,这个荒唐美丽的梦,可要一起亲手开辟。

  又有几人能拒绝?

  他们感觉到胸膛中的壮阔,他们几乎是本能起身,整齐划一,朝着前方踏出一步,刹那之间,龙吟虎啸,虚空震颤,肃杀的气息冲天而起。

  他们神色肃穆,然后手掌叩击心口。

  他们整齐划一垂首,道:“诺!”

  那一瞬间的肃杀之气扑面,李昭文下意识握紧了自己的剑,一双丹凤眸子微敛,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凝聚和冲击,然后她就看到了,那个谦逊的,温和的,素来不以权势压人的秦皇。

  这一次,给出了诸臣子渴望的回应。

  五尊法相出现,旋即化作了纯粹的金色的神龙,就缠绕在那秦皇的身边,袖袍垂下,他双手按着那柄暗金色长剑的剑柄,垂眸。

  他站在时代的顶上,可是从李昭文的视线看过去,却见到秦皇仿佛站在时代的浪潮之前,身影落寞却又孤独。

  带着一腔勇武,面对着不可战胜的敌人,发动自己的决意和冲锋。

  轻声道:

  “朕,与诸公同在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