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笼 第263章

作者:布谷聊

  祥云上骚动一番后,有道吏大着胆子,走出朝山阳子拱手,话声竟然是催促着山阳子回答余列的问题:

  “道长,我等亦想知道刚才问题的答案,请道长讲法!”

  山阳子沉吟着颔首,开口回答:“汝等所欲知晓的更上一层者,其非仙亦非神。

  仙者,由人所化,尚且属于生灵之类,虽超脱于凡俗,可得长生,但并未超脱于灵性,未得不死。神者,即便是古之先天神明,也不过是于灵气中自行诞生,和人之魂魄并无根本的区别,只不过前者的跟脚高超,类似于豪门大族,后者则卑微,类似于贩夫走卒。”

  “至于此更上一层者,究竟为何物……”山阳子缓缓吐出:

  “吾亦不知也。”

  听见山阳子的回答,一众道徒、鬼神、道吏,都是面色惊疑,有些不知所措,仅仅少数几人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情况,神色比较平静。

  余列身为提出问题的当事人,面上保持着平静,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古怪:“我这是第一天上课,就把老师给问住了?”

  有道徒还怀疑山阳子是否在说笑,又或者是否在故意给余列造势,两人私下里有过一腿。

  山阳子将在场众人的神色都收入眼中,他并没有露出不愉之色,反而细细阐述:

  “贫道虽然不知更上一层者为何物,但是却可以给汝等指出一条明路。准确说,是前辈先达,给我等指出的一条明路。

  此路即是帝君挽天倾后,又组织万千道人,搜罗三千世界,方才编纂而成的四九玄功。玄功编成,当今仙道,只需按部就班的完成三十六次蜕变,即可羽化飞升,得证大道。

  此飞升之后,即是汝等所求的更上一层境界。至于飞升之下,其实都属于同一层次的生灵,仙神人妖,其位格迥异,但皆为自我之生灵,未能超脱,为大道之演化而已。”

  阐述完,山阳子还补充了一句:“这一法子已经得到了实证,汝等不必怀疑。帝君羽化飞升时,顺手将我山海界的本源重新拔擢,近似大千世界。

  此等道法威力,非人力也非仙力所能为也,其超脱宇宙,不可估量。”

  众人得到了山阳子的讲述,心中的惊疑稍定,转而思绪沸腾起来:

  “竟然是飞升,飞升之后才更上一层,如此说来,此更上一层者,就是‘得道’吗?”

  “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修炼即可。我山海界的仙道,果真超脱于万道,许帝君伟哉!”

  余列听得后,心间也是恍然,暗道:“山阳子道长今日的这番言语,其实在道书中老早的就提过,只是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些缘由。

  四九玄功果真是在参造化,其简约而不简单,不是‘吃来吃去’一词可以概括的!”

  当众人思索感悟时,那祥云上的山阳子忽然站起了身子,他的下身从道袍中露出,并非双腿,而是四只蹄子,蹄子绸缎之下生长有白毛,华贵而精细。

  山阳子的上半身倒是毫无异样,整体看来只是于骑跨在一头白羊背上。

  对方笼着袖子,继续开口:

  “既然今日有弟子问出了根源问题,那么贫道不妨便再讲的清楚一些,方便尔等修真求道。至于能悟得多少,尔等自行思忖。”

  此话一出,躁动的道徒们立马变得安静,一动不敢动。

  那些跟随而来的鬼神、道吏们,也都是立刻收敛精神,竖起了耳朵聆听。要知道他们当中都不少人,今日之所以过来,为的可不是捧场奉承山阳子,而是为了蹭课!

  因为在新道徒们入宫后,其第一堂课都是由道士中的厉害人来宣讲的,有时甚至还是五品的道师!

  并且第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不仅会涉及根本道理,因为道徒们的境界低微、道法实践都不多,道士道师们的讲述还会格外的浅显直白,不会用那些玄之又玄的话来忽悠人。

  这种课程对于道徒们来说很有帮助,可开拓眼界、洗心革道,十分重要,对于道吏们而言,亦是大有裨益,不容错过。

第287章 实证之学

  山阳子道士先是将灵气的品级详细论述了一番:

  “灵气者,为仙道之本源,品类方面,有五行之分,轮转而蕴藏于天地间;品质方面,亦有分级,此分级和仙道九品恰好重合。

  草木虫豸者,魂魄中所蕴含灵气,最为粗略,不入流,凡人野兽者,魂魄成形,灵魂即是第九品灵气,道徒体内灵气即为第八品,道吏即第七品……依此类推。

  每一品级的生灵,维持生机所需要消耗的灵气,可以往下面就将。但是如果想要强大自身,要么花费偌大的气力,以日精月华对体内的灵气进行打磨,缓缓的将之晋升为更上一层,要么就是吞服更为精纯之灵气。

  因此上品灵气对于下品生灵而言,是为大补药也,得之修为可迅速进展。”

  余列听见这话,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灵气之中的具体分级,居然多达九品,恰好和生灵的性命层次一致。如此说来,我辈修炼的实质,就是在于淬炼体内的灵气,使之质地发生蜕变,然后以灵气再去蜕变肉身魂魄!

  这一点就是炼气的真谛,真气对于道人重要性的原因!”

  余列脑中的思绪繁多,很快就又延伸的想到:

  “如此说来,我先前所考虑的没有错。如果想要快速的增长道行,苦苦打磨体内的灵气是不行的,服用灵石也是不行的,因为道徒只能使用次品灵石,次品灵石中的灵气多半也是八品层次,而只有使用道吏用的下品灵石或七品丹药,才能飞速的增长。

  如此说来,炼丹一道,其能以八九品的药材而凑炼出七品的丹药。此一过程,近乎于天地间亿万年的打磨,或人体的修炼,是在丹炉中提升灵气的品质了,此也是丹道的真谛?”

  诸多念头在余列的脑中窜动:“那么为何道庭非要限制道人们,让我辈不可使用更高一品的丹药、灵石?”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心中跳出:“莫非就是如山阳子道长最开始所讲述的,我辈道人也只是食物网链中的一个环节。所有下层的修道者,对于上层的修道者而言,除了是后辈之外,其实也是用来提炼天地间的灵气,以使得天地间整体灵气提升的工具?”

  但是还没有等余列更细细的琢磨,山阳子口中又开始讲述另一个修道之理:

  “何为修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而已。此话甚是玄妙,贫道在此只提两句话。

  一者天道。其只不过是造化、自然、宇宙等实质之物,固有之物,早已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规则。我辈修道,只不过是去发现这些已有之道理,稍加运用而已。

  二者执天之行。尔等若是彻底明白了唯物之理,便应当知晓,任何道法者,越是合乎自然、合乎天地间已有之规则,方才能发挥出越大威力。任何人为、人心方面的臆想,都不过是幻想,敌不过现实真理之一击。”

  这番话说的又有点深奥了,虽然大家隐隐感觉山阳子已经是将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解,但是大家还是感觉玄乎。

  余列这个被对方称之为“道种”的,他也是如此感觉。

  好在这时,山阳子又开口:

  “譬如有道徒说,既然修行之真谛是吃来吃去,只不过一个‘吃’字而已,那么前辈先达所著之经典又有何用?不过一堆繁文缛节、假道理一堆?”

  山阳子笑了笑:“那么贫道问汝等。

  汝等为何偏偏就觉得,吃来吃去、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此等亘古以来即存在,由天地自然演化而成,且周行不殆,亿万年不废,并促使生灵一步步臻至上品的规则道理,竟然会显得粗陋?

  而又偏偏觉得,区区仙道三万年,甚至仅仅是百年前的某个老学究,运用了自己不过几十上百年的人生所研习出的‘道理’,而不显得粗陋,反而显得精致巧妙?”

  对方笑罢,肯定的言语道:“此两者,前者无为也,后者人为也,层次不可比较。

  且后者,我辈繁复冗杂的仙道规矩,即便编织的再是精妙、再是深奥玄妙,其具体而言,也只不过在重复的对前者进行阐述。大体都逃不脱弱者为强者所用,愚者为智者所驱使,少数为多数所奴役,腐朽者为崭新者所淘汰……种种道理。

  人或物者,越是合乎天地自然,遵循自然之真理,不拘泥于腐朽,能因时而变,则越是生机勃勃。

  只不过人心毕竟不是天心,难以‘看见’道理,而只能去悟。这里面难免会兜兜转转、绕来绕去,需要长篇累牍的记载,因此先贤所著的经书典籍中,九成九都是在兜兜转转。只是往往不如此,便寻觅不到真正道理,也讲述不出去。”

  山阳子顿了顿,总结道:“尔等刚才所说的‘吃来吃去’一词,听起来确实是粗鄙了,还是以‘服食’二字代替,较为妥当。

  此以形补形,掠夺他物之智慧、生机、造化、积累为吾所用之道,虽赤裸裸,但实则是前辈先达们屡屡碰壁,吃尽了苦头后,为我辈后人所指出的明路。”

  对方玩味的打量着在场的所有道徒:

  “汝等平时的时候,可以去讲究什么繁文缛节、大道玄理,但是等到斗法时,还不照样是谁的法力高,谁才能活下来。如果汝等所谓的大道玄理,真个正确,那么斗法之时,汝等的法力也会必然高超、法术也必然强悍,活下来的就该当是你。此,即是实证也。

  实证者,方才是检验道理的唯一途径,颠扑不破。”

  听见这个,那些本是懵懵懂懂的道徒们,心间也是隐隐的被触动,不少人面色都是潮红起来,口中念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难怪当今仙道是以曾经的旁门左道为主流,却反而发扬光大,臻至鼎盛。所谓的旁门左道、正统真道,其都是人为之分,只有越是合乎天地间本质规律者,方才是越接近大道,并无所谓旁门正统之分,只有或近或远而已!”

  “吃来吃去、不,服食之法,就是一方更接近自然、合乎天理的真法!”

  瞧见众人脸上终于流露出触动之色,山阳子面上轻轻一笑,戛然而止的停止了叙说。

  此人挥了挥衣袖,道:“此番讲道,便到此为止。

  今日絮絮叨叨,一不留神竟然说了这么多话,再多说下去,反倒是惹人生厌,导人迷障了。”

  话说完,山阳子就晃动身子,飘然上升,似乎片刻也不想停留。

  就在这时,余列却忽然踏出一步:“道长请留步。”

第288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

  山阳子演道讲法结束,便要离去,余列张口一呼,将对方给叫住了。

  山阳子低头看了一眼余列的魂魄,笑道:“尔等放心,刚才承托给尔等的好处,左右的鬼神自然会交付于尔等。”

  此人是将余列当作是在讨要好处了。

  余列连忙行了一礼,厚着脸皮道:“道长大气。不过弟子斗胆,是希望能得到道长的指点。求道长指点弟子挑选几门有益于修炼的丹方,或是给弟子介绍几个炼丹的道长,方便弟子前去求教。”

  山阳子听见,微微一愣,正要开口说兑换功法丹方等事找周围的鬼神便可。但是他瞧了余列几眼,感觉还算顺眼,且刚才又夸赞了余列为“道种”,便点点头,示意余列继续说。

  余列面上欣喜,当即将自己的情况和要求,传音到了山阳子的耳边:

  “弟子道行十一年,修炼呼吸法为金石毒火呼吸法,所擅长技艺为炼丹中的血肉丹法,本命法器已经修成,欲要在五年之内突破为道吏,手中有丁级道功一枚……还请道长赐法。”

  他拱手长揖,恭敬至极。

  山阳子琢磨着余列的情况和要求,暗道:“五年内就想修成道吏,志气不小啊。”

  不过山阳子倒也没有嘲笑余列,此种情况在道宫中虽然不多见,但每年还是可以瞧见几个的。而且年轻人本就应该有点志气。

  琢磨一番后,山阳子开口:“你所求之丹方,贫道手中暂且没有,毕竟贫道并非丹道中人。”

  没等余列露出失望之色,对方又言语着:“不过贫道认识宫中一位擅长炼制丹药,且还懂得你之呼吸法的道友。你大可以过去找她一找。”

  话说完,山阳子从袖子中取出了一根白色毫毛,将之轻轻拨落到余列的跟前:“持着此物过去,看在贫道的面子上,与你兑换一门丹方当是不成问题。若是你运气好,指不定还能得到几手指点。”

  余列捧住白色的毫毛,欣喜的呼道:“多谢道长!”

  其他的道徒瞧见这一幕,眼中都是露出羡慕之色。并且他们也立刻就意识到了,找六品道士指点修炼,和找七品道吏指点修炼的价值可是完全不一样,机会不容错过。

  于是站在余列身旁的十一个道徒中,也有人晃动着魂魄,走出来朝着山阳子高呼:“弟子亦求道长指点门路。”

  “还有我……”

  十一个道徒中,有六个都是走了出来,争先恐后的想要请教山阳子。

  但是山阳子对待他们的态度,可就和余列截然不同了。

  对方仅仅是瞥了一眼道徒们,便轻轻一挥袖袍,道:“尔等境界低微,魂魄长时间留在外界也有害处,且都回去吧。”

  呼呼!

  风声一起,包括余列在内的十二个道徒,全都感觉身子一跌,猛地下落,等他们再睁眼时,顿觉身子沉重了很多很多,已然是身处于地面,魂魄回到了各自的肉身。

  山阳子最后交代道:“鬼神听令,本堂讲道结束,尔等记好功行点评,集合成册,汇入宫中三十五岁以下的道徒榜单中。

  一应杂事,也交由尔等了,好生回答新晋弟子们的疑难问题。”

上一篇:重生幕后贵族法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