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别浪 第824章

作者:跳舞

  这样,你无懈可击,才不会出现好事变坏事的局面。”

  刘打工人顿时眼神一凝:“你说的没错!

  虽然上次靠陈诺帮忙使劲,我坐上了这个位置,但眼红的人肯定也还有。

  没错没错……是要防着人泼脏水的。”

  刘慧笑道:“我教你个法子。”

  “嗯,你说你说。”刘打工人立刻摆正了姿态。

  “这个事情,是你负责联络下来的,陈诺那边肯定是认你说话。

  所以,在学校方面,你的功劳已经是第一位的,再怎么都跑不掉了。

  我的意思是,这个事情,既然头功已经是你的了,那很多事情,就没必要把在手里不放。

  和陈诺他们那个车行的来往,财务统计方面,你就交给学校的财务处去做。

  实际销售数量统计,还有最后生成的返还金额,助学金的金额。

  这些东西,你其实没必要插手,都让学校的财务处去做就好了。

  做好了,你的功劳是实打实的,跑不掉!

  万一中间出了些金钱方面的问题……也跟你没关系。”

  刘打工人听了,立刻竖了大拇指:“高明啊,小慧!你这个是稳当的法子!”

  兄妹两人又说了会子话,刘昂忽然又想起一个事情来,语气古里古怪的:“对了,陈诺还交代了我一个事情。”

  “什么?”

  “那个,这个事情,我明天肯定是要和校领导汇报的,老孙也肯定是要知道的。

  不过陈诺跟我讲了,在学校方面,别提他。

  尤其是老孙那儿,就别说其他。就当是没他这个人儿,对外就说这个事情是我和张林生弄出来的。

  好像……陈诺不想让人知道,他回金陵了。”

  顿了顿,刘打工人低声道:“你说,这个小陈诺,之前不是和老孙的女儿处对象么?

  怎么弄的现在偷偷摸摸的,连老孙那儿提都不能提?”

  刘慧想了想,摇头道:“别人家里的私事儿,你我怎么知道?

  我劝你啊,这个事情就按陈诺说的做,别节外生枝,也别瞎打听。

  老孙毕竟是校领导,你在人家手下呢。

  没事打听涉及到领导家的隐私,这种是大忌。”

  刘昂点头:“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我在学校肯定是一个字都不说了,也就在家里跟你聊聊。”

  兄妹两人说了会儿话,才散了,各自回房睡觉。

  回到房里的刘昂,躺在床上,心里却是此起彼伏,一会儿想起了吴蓓蓓的事儿,又有些堵心,再想起这个项目,又有点雀跃。

  这一晚上啊,也就这么昏昏沉沉的,其实没怎么睡好。

  ·

  刘打工人第二天到八中上班,把事情跑去校长那儿说了一下,校长挺了觉得也挺好。

  实惠,不花一分钱,给全校教职工谋点福利,还能惠及学生。

  而且,这个事情,还附加了另外一层含义。

  张林生是八中毕业的,如今做了生意当了个老板。

  这个事情,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优秀毕业生,事业有成后,回馈母校”。

  怎么说都是好听的。

  这个年头,还不流行什么企业在学校里赞助买名声的事情。

  学校方面,对这种事情还没有什么警惕心。

  若是在十几年后,你一个小公司想在学校里赞助点钱就买名声,弄个什么助学金——根本轮不到你好吧。

  ·

  刘昂这个人,虽然略有点小小的市侩加老油条,也有点喜欢占小便宜,但骨子本性不坏,大的坏心思其实是没有的。

  做事的能力不讲多高,但胜在扎实。

  不然的话,八中改制之前,他在学校当教育集团外派的蹲点人员,待了两年多时间,各种跑腿的苦力活也都干的。

  做事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得了这个事情,他按照陈诺留下的电话,和张林生联系了一下后,当天下午,就自己蹬着自行车跑了一趟大明路,去车行里看了一下。

  看见实实在在的店铺,和偌大的面积,装修也还都挺不错的。

  然后还参观了仓库和后面的修理间,配件房什么的。

  同时,刘打工人还留了个心眼子,一下午时间,在店里和张林生喝茶说着话,聊着事儿,也偷偷的心中暗暗计算。

  一下午时间,店里卖出去了六台车。而且听说,现在还不是旺季。

  心算了一下,就按照一天平均卖六台车,一年怎么也有个两千辆。

  一辆车毛利三百块左右的话,一年两千辆车,毛利也有个……六十万?

  就算去掉房租,水电,还有人工。就算它折掉一半吧。

  一年的纯利润三十万?

  听说陈诺他们在金陵这样的车行,有四个!

  我去,妥妥的年收入过百万了啊。

  难怪这个小子这么财大气粗啊!

  不过,心中盘算出了这条后,对这件事情倒也彻底放心了。

  人家都年入百万了,这么有钱,没必要在八中的这点小事情上坑自己的。

  于是,刘打工人这才心放进了肚子里,甚至婉拒了张林生留他吃晚饭的提议,开开心心的骑车回去了。

  再过了三天,刘打工人在学校里,把事情通告了全校教职工后,很快的,让他满意的是,这个不大不小的福利,倒也颇受欢迎。

  有的是最近本来就有买车计划的。

  有的是心动了很久,处于买与不买两者之间的,但是眼看有这么一个大的优惠,就忍不住动心。

  还有的虽然原本没有买车的计划,但是这个福利,自己用不上,拿回来,送给亲戚朋友,总有想买车的,也可以当人情送出去的。

  然后,没想到,这个事情,忽然就弄的更大了。

  “啥?数量不够?”

  “对啊,人事那边和我说了,说我们做事情考虑不够周全啊。

  这种福利,不能就紧着在职的教职工啊。

  还有离退休的人员呢?”

  校务处的一个手下工作人员和刘昂汇报的时候,刘昂才恍然。

  自己确实是疏漏了。

  八中之前是公立学校!有很多离退休的老职工的。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比如当初陈诺还在学校上高二的时候,那位原本的班主任吴老师——就是之前经常摔坏腿的那位。

  “哎,你说那群老头老太太的,腿脚都不好了,还骑什么电动车啊,在家待着不好么?”

  “人家说了,用不用是家里自己商量的事儿,但这个福利给不给,那就是学校对待离退休人员的态度问题,咱们要一视同仁才行。

  再说了,人家拿了,就算自己不买不骑,拿去给儿子啊女儿啊用,也是用得上的。”

  刘昂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其实放在十多年后,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种现象了。

  但是在九十年代末,和千禧年初,还是很多单位会把这种福利看的很重要的。

  这种集体打折优惠,购买某个家用大件的事儿,往往都是很受欢迎的。

  一个单位若是忽然能组织职工集体购买个大件的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机啊冰箱啊什么的,能有一个很好的优惠,往往反应都非常好。

  电动车,也算是一个这个年代很实用的大件家电了。

  然后,统计了一下离退休的员工的购买意向后……

  又过了两天。

  刘打工人再次接到了电话。

  这次打来的是教育集团里的一个同事。

  “给你弄几张打折券?”

  刘打工人有点意外——他没想到这个东西这么受欢迎。

  再一想,也对。

  八中其实和教育集团算是一个单位了。

  有点什么好的福利,内部都会消息传出去。

  教育集团的员工就不是普通人了?

  老总们可以坐小车,经理们可以收入高打车。

  普通员工还不是天天上下班蹬自行车挤公交车的?

  电动车也有需求的。

  最后,一周时间,刘打工人把手里统计的数据一综合,有点懵逼了。

  “是不是,有点弄大了啊?”

  ·

  晚上回家,刘昂和妹妹刘慧商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