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跳舞
外号“大脚”。
·
离开机场,乘坐出租车抵达市区的一家酒店,哈维用护照办理了入住,回到房间里。
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哈维从一个临时的邮箱里接收了一封邮件。
邮件的内容是用西班牙语写的。
附件里,是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一个人像:一个五十来岁的华人老头,头发梳的锃光瓦亮,一身对襟开的中式短褂。
第二张照片,则是半块玉牌。
哈维仔细的看了看这两张照片,然后把邮件删掉了——对于一个精神力强大的念力系高手而言,他已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拿起手机来,拨通了自己的一个熟悉的中间人的电话。
“我抵达了。”
“好的哈维,华夏的天气怎么样?”电话那头,中间人笑得很轻松。
“见鬼的天气!也不知道这里的食物好不好吃。”哈维嗅了嗅鼻子:“我不喜欢这里的天气,赶紧把活儿干完了,拿钱回去吧。”
“委托的邮件你看过了,找到那个人,拿到那件东西你就可以回家了,我的兄弟。”中间人笑道:“三百万M元,easy money,不是么?”
“当然。”
“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情,哈维!”中间人的语气稍微认真了一点:“华夏是一个管控很严格的地方,你在其他地方习惯的那些小趣味,在华夏可别乱来,惹出大麻烦!我可没办法帮你收拾!”
“你他妈的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上次在芝加哥,你弄出来的那种事情,可不要再来一次!想要女人,花点钱,兄弟!别他妈的弄那些恶心的事情出来。你知道不知道,上次我派出去的清道夫,收拾你弄出来的现场,差点就吐出来了!”
·
哈维抵达的两个小时后,陈诺就得到了消息。
很简单但是很笨的办法。
他上辈子就认识这个混蛋,知道他几个常用的假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阿隆索·罗德里格斯。
委托是他通过其他渠道释放出去的,找的哈维的一个中间人——避开了章鱼网站。
然后,陈诺让磊哥拿着哈维的画像,守在机场,以及金陵城的几个酒店大堂里等着。
用这种看似很笨的撒网的方式,等到了哈维。
这个年代,国内的外国人还没有像后世那么多。哈维的外貌又很扎眼。
守株待兔的法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人。
·
陈诺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筷子在吃饭。
这是一家在汤山的小饭馆,饭馆坐落于一条不太宽阔的街口。
坐在饭馆里,斜对面,就是李青山的那家温泉度假馆。
“让你的人都撤回来吧,别接触那个家伙。”陈诺对电话那头的磊哥交待道:“那个家伙很危险的,是个变态。”
·
孙可可把刷题册子交给了补课的老师,然后脸色忐忑的坐在老师的面前等着。
老师仔细的翻看了一遍,脸上露出几分欣喜。
“可可啊,最近进步的非常快。”数学老师笑道:“过几天,我找人弄了几套模拟卷子,你回头再试试吧。你的底子不好,但是最近这些日子进步倒是很快,这么下去,我觉得老孙肯定会很惊喜的。”
孙可可松了口气。
数学老师定睛看了孙可可,摇头道:“最近是不是休息的不太好,我看你黑眼圈有点重,而且人也瘦了一圈了。这么下去不行,你还有高三一年要熬的,早早把身子熬坏了可不行。”
孙可可笑了笑:“老师,我其实感觉挺好的,每天精神也不错,就是最近睡得不太好,总睡不着。”
“紧张起来也好,但是不能过度。”数学老师摆摆手:“早点回家吧,我回头跟老孙打个电话,说说你的情况。
你数学方面提高的很快,其他的功课我和老孙沟通一下,然后看看你下一个阶段补习的重点放在哪里。”
第186章 【鸡母鸡啊?】
这个世界上,人都是要干活的。上到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
一个普通人不干活,会饿死自己。
一个老板不干活,企业会垮,就该破产重组了。
一个皇帝不干活,江山要亡,就该改朝换代了。
哪怕是号称时间很自由的职业,譬如网络作家,里面某些极其懒惰的少数,平日里再怎么偷懒,该干活的时候也还是要更新的。
陈诺知道,在十几年后,回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叫“财务自由”,被很多人立为目标——但其实这个梦想是一个骗局。
所谓的财务自由,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有了足够的钱,这些钱的被动收入,比如说存银行的利息,或者投资收益,就能满足你的基本生活开销——这种时候,你就可以不用再每天劳心劳力的工作了。
但其实这是一个骗局。
因为,经济学家会告诉我们,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停的生产创造财富的。
那种人人都可以财富自由的生活,是不可能成立的。
如果说一个社会,人人都财富自由——大家都能躺在财富上坐吃等死的话,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大家都一起死掉了。
因为没有人工作创造财富。
所以,李青山也是要干活的——虽然从资产标准来说,他拥有的财产早已经达到了“财富自由”的标准。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辆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你根本不可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可能就会撞的车毁人亡。
所谓的穷人富人,所谓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所谓的生活质量,其实区别无非就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时候,富人开的是顶配豪华车,全景天窗,真皮带按摩功能的座椅,以及还有车载冰箱。
而你,可能就是开了个五菱宏光。
·
李青山不但干活,而且很勤奋,很努力。
到了五十七岁的年纪,身为一个男人,对女色方面的欲望其实已经非常少了。李青山同样也是如此。
除了前些日子腿刚好的时候,出于补偿心理,狠狠的醉生梦死了两天后,李青山很快就进入了从前的工作状态。
如果晚上没有女人陪同的情况下,老头子一般来说,晚上最迟不超过十点就会睡觉,早晨六点就会起床。
起来后,会先绕着住处的周围草地遛上几圈,速度不快也不满,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刚刚好身上微微出一点点汗——若是下雨天,就在屋里跑步机上完成这个过程。
跑完了后,洗个澡,准时七点钟吃早饭。
李青山的早饭习惯吃油条加豆腐脑——以前是辣糊汤,不过后来年纪大了,肠胃不太好,医生建议他少吃辛辣,于是把辣糊汤改成了豆腐脑。
江浙一带,豆腐脑是咸的。
油条一尺长,是早上刚下锅的,新鲜的好油,炸到金黄色然后捞出来,沥干净油,放在盘子里端到老头子桌上。
四根油条,一碗豆腐脑。
这就是李青山的早饭。
然后就是看新闻——别觉得夸张,这是每个企业家必备的一个环节。
老头子自认为自己已经不算是个江湖人了,而是一个企业家。
看看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地方政府的新动向,最新最热门的舆论导向等等。
顺便说一下,老头子近两年已经开始看每天晚上国家台的那个联播了——这个习惯从前没有,是在后来结交了一个做政府生意的商业大佬后,跟人学的。
看完了新闻后,老头子会泡上一壶茶,然后等手下把自己手里的产业,昨天的最新动态汇报上来,一个个看完听完,有了什么事情就立刻处理。
这个过程就要做到快中午。
李青山的产业不少,在金陵城最出名的自然是那个号称日进斗金的遮风堂——但其实李青山产业里,最不重要的也就是遮风堂。
甚至这两年,老头子总有想法,想找个机会把这个买卖转让掉——留着遮风堂,对李青山而言,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保留江湖上的名声。
在江湖而言,遮风堂就是他李青山的獠牙,棱角。有遮风堂,他就是江湖赫赫有名的李堂主,道上的人不敢惹他。
没了遮风堂,他就是一个面团团没有牙齿的富家翁而已。
而遮风堂早就不是他的产业里最赚钱的生意了。
除了这个温泉度假馆,李青山涉足了酒店业,他还打算在政府规划的大学城附近开两个连锁旅馆。
餐饮行业也有两家饭馆,一家火锅店走亲民路线,一家做燕鲍翅走高端路线。
朝天宫的古玩一条街,有两个铺子做古董文玩生意——那个其实最不赚钱,除去房租就是干赔!一年也成交不了几单生意,看着虽然数额很大,但其实从账面上看,成本很高。
但李青山却一直没关掉,而是任凭那两家店铺在那儿放着。
而且直接管理古玩铺子的人,是老头子最信任的手下,老七。
为什么,其中的道理不好细说。
李青山还想着,这两年打算涉足房地产——资金有渠道,而且批文他已经在想办法弄了。
老头子看来,未来的时代,房地产会是一个产业爆发的点。国家的福利分房已经结束,房地产行业已经放开,虽然这两年,房子涨的还不快……而且总听说一些负面消息,什么哪里哪里烂尾楼,哪里哪里泡沫了。
这也是李青山,之前不太看得起自己的那个手下王老虎的原因。
那个王老虎,跟了李青山不少年,按理说也赚了些钱,却全都花天酒地扔掉了。
李青山曾经劝他买个房子。
王老虎却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话,跟老头子说:“房子市场都是泡沫,听说那帮房地产商已经块扛不住了!
大哥,咱们再等等不急!
过几年,房子价格肯定大跌!现在买房子都是傻逼!”
——李青山就此觉得,自己的这个曾经的得力干将就特么的是个棒槌!
以前混江湖的时候,这个逼看着很生猛,但现在看来毕竟是没脑子的货。
所以,在李青山瘫痪的那些日子,也只是把自己曾经的得力干将王老虎派去遮风堂看场子,其他的买卖碰都不让他碰。
上一篇: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