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第494章

作者:努力练琴佐老师

  不仅仅是和声交响乐团的乐手,舞台下的那些观众也同样如此。

  所有人都在看着陈秋,等待着陈秋下一首作品的开始。

  在众人的视线之下,陈秋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手边的乐谱翻过一页,翻到了下一首作品,也就是今天晚上的最后一首作品。

  莫扎特的38号交响曲。

  【布拉格】

  D大调,K504

  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

  在莫扎特万年交响曲三部曲之前的一首,反响非常轰动的一首作品。

  当时莫扎特人还在维也纳。

  虽然他并没有去布拉格,但是却因为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汇聚中心,因此他通过对布拉格文化的吸收以及解析,最终构成了现在陈秋他们所准备演奏的作品。

  并且这一首作品并非那种完全只是靠猜测以及臆想所完成的布拉格文化作品,在莫扎特完成这一首作品的次年,便被布拉格官方邀请前往布拉格去进行首演。

  并亲自执棒。

  演奏获得了当地居民极为热烈的欢迎,并且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这种热烈给了莫扎特非常多的鼓舞,给了他后续的写作更多的激励。

  甚至可以说这一首作品是莫扎特《魔笛》的起源。

  在第一乐章之中,你可以非常清晰地听到《魔笛》的主旋律。

  因此陈秋除了在研究这一首作品具体的内容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的时间在研究莫扎特的《魔笛》。

  通过在未来演奏出来的《魔笛》来重新回到过去去分析他们之前所演奏出来的38号交响曲。

  两者相互交融去分析理解这一首作品,让陈秋对于这一首作品下的功夫其实要比之前的40号交响曲要更深一些。

  如此多的信息在陈秋的大脑中走过,他看着自己面前的乐谱,思考着自己应当如何演奏这一首作品,视线逐渐变得深沉。

  舞台上的气息甚至变得压抑了一些。

  所有人都盯着陈秋,等待着陈秋的命令。

  此时此刻,舞台下。

  李安国教授摸索着自己的下巴,视线平静地看着面前的陈秋。

  相比较其他人而言,他应该是这群人之中最为紧张的。

  毕竟这一首作品并不像是众人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布拉格的演奏感觉,其次是《魔笛》的主旋律。

  很多很多的信息都需要去思考。

  都去需要去诠释。

  因此这個特别看指挥的成熟程度。

  对于陈秋的技巧他是没有任何的迟疑的。

  在他这边,陈秋的指挥技巧基本上是全国少有的顶级指挥。

  但是乐团呢?

  乐团能够跟得上陈秋的指挥吗?

  乐团能够演奏出音乐的深度吗?

  虽然这一首作品并不是莫扎特晚期的三首交响曲,但是你必须要思考到《魔笛》这一首莫扎特的绝唱。

  这个绝唱让音乐的深度其实是不逊色于莫扎特的晚期三部曲的。

  之前他们所演奏出来的莫扎特40,其实就偏向于年轻的诠释。

  音乐之中年轻的感觉会更为浓郁。

  那种热血以及兄弟的和声感填充着音乐。

  这样的音乐能够让这一首作品正确的诠释出来吗?

  李安国教授不知道。

  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前倾,双拳紧握,等待着陈秋手中指挥棒的挥动。

  目光深沉。

  包含期待。

  在他不远处的吴健海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他的想法和李安国教授并不相同。

  他虽然紧张并且充满了期待,可是他所期待看到的并不是乐团的表现如何。

  他想要听到的,仅仅只是陈秋对于《魔笛》的诠释。

  他想要听到陈秋对于这个魔笛能诠释成什么样子。

  他现在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自己的乐团。

  之前他就听到了《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感觉上他们的乐团可以演奏《费加罗的婚礼》作为他们今年所准备的一场大戏。

  但是如果陈秋弄出来的《魔笛》感觉还不错的话。

  那么他们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思考让陈秋带着他们演出《魔笛》。

  相比较《费加罗的婚礼》而言,他们其实更为的偏向于这一首《魔笛》。

  如果能演奏出《魔笛》的话。

  他感觉自己的海城广播交响乐团说不定可以重新回到过去的层次。

  他的视线充满着期待。

  期待着陈秋的《魔笛》。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观众,他们的心思也差不多。

  他们每个人看着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目光中都充满着期待。

  期待着他们所能演奏出来的每一种感觉。

  赵一,赵梓潼,周钢声……

  每一位观众,皆是如此!

  而陈秋似乎感受到了众人的想法。

  似乎听到了众人对于他们演奏的期待。

  他原本低着的头在此刻也逐渐抬起,看向自己乐团内众人,嘴角缓缓上扬,对着秦弦等人略微点头。

  现在,已经是他们和声交响乐团出场的最后一首作品。

  等这一首作品演奏出来后,他们的首演将会彻底盖棺定论。

  是成为一支顶级的交响乐团预备役,还是仅仅只是一支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学生交响乐团。

  最后一首作品,将彻底决定。

  在众人的视线之下,陈秋缓缓吐出一口气,手中的指挥棒轻轻落下。

  一个非常沉重且缓慢的序曲从陈秋手中的指挥棒中落下。

  这一首作品的引子是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之中最为复杂,最长的慢速引子。

  这个引子是象征着后面的很多细节以及主题。

  因此这个引子,陈秋带着乐团众人排练了很多很多次。

  排练到乐团众人甚至都有一些恶心犯吐。

  但是陈秋却一直都没有满意,一直让乐团众人在继续跟着他去排练,去练习。

  很多人并不太理解陈秋为什么会这么做。

  毕竟很多的细节他们甚至有些听不懂。

  但是毕竟是陈秋。

  所以他们选择相信。

  在他们彼此之间的配合之下,乐团众人练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将这个开头练习了出来。

  跟随着陈秋的指引,将那个感觉给释放出来。

  伴随着陈秋手中指挥棒的落下,在他手下的交响乐团众人手下,一股极为复杂的情绪缓缓涌出。

  复杂,沉重。

  令人深思。

  从巨大的沉思声音中逐渐变得低落。

  随后又是一次沉重的轰鸣。

  这是《朱庇特交响曲》的最初主题。

  如同从天而降的音乐。

  

  陈秋手中指挥棒的落下,管乐以及弦乐在那边轰鸣。

  陈秋手中指挥棒轻轻点向秦弦。

  在那天空中落下的巨大轰鸣之中,露出了一声轻柔的小提琴声音。

  似乎有点像是之前他们在演奏月下小夜曲时候的感觉,但是实际上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之前月下小夜曲时候所演奏出来的感觉,其实更像的是那种在森严铁幕下的游鱼,挣扎着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但是现在在从天而降的音乐之中,秦弦手中所表现出来的柔和音色,则是如同在天幕之下的凡人。

  他在仰望着天空,仰望着苍穹。

  看着天空,目光中充斥着难言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