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努力练琴佐老师
他们很多人听不太懂音乐,只能听懂音乐演奏的舒服与否。
现在陈秋带着的和声交响乐团,很明显让他们感觉到了舒适。
即便他们完全不懂为什么陈秋带着的乐团能表现出来的音色这么漂亮,不停重复的音乐居然还能这么有趣。
就单纯只是靠纯粹的听觉,他们不得不承认。
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能够在华国的学生乐团之中位列前二,还是有资本的。
不愧是华国前二的乐团!
实力果然强劲!
然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一些普通观众他们在听着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波莱罗的想法。
对于那些经常听古典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很了解。
不,或者说……
对于音乐非常了解的那群人。
他们此时此刻就有些开始坐不住了。
音乐的表达是需要有乐商的。
什么叫做乐商?
乐商其实就是有点像是情商,智商。
是评判一个人对音乐理解的方式。
乐商低的人,他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很明显不太好听。
即便音符完全一样,可他演奏出来的效果就是不行。
这个和基本功,和能力无关。
只和乐商有关。
音乐是需要变化的。
即便一成不变的音乐,每一次的重复都是需要有变化的。
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作品,ABA三段式。
开头给个主题,然后演奏一个过度,最后重复一遍主题。
这样的表现在很多的作品之中都有,这种也算是刚刚学习曲式分析的入门,分析音乐分成多少段。
如果没有乐商的人,他们大概也就是正常AB演奏完,重复一遍A就结束了。
稍微有点乐商的人,他们会在AB演奏完,给最后结尾的A一个稍微不同的感觉,这样也就算完了。
而乐商比较高的人,他们则是会给予音乐一个整体的过度。
A是主题,那么这个主题想要表达了什么。
在B这个过渡部分,A的情绪会发生变化吗?
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最后所重复的A,应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重复的过程。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谁能将重复表现出来的不同更多一些,谁的音乐也会更有趣,更受观众喜欢一些。
即便很多人听不懂,不知道演奏者在背后做了什么,就单纯只是讨论表现,这种变化多的重复,也会更让观众听的舒服。
而现在,他们那群人所听到的东西便是这样。
他们听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音乐。
一个细节处理恐怖到爆棚的音乐。
作为主奏部分的长笛,单簧管,低音管,他们的表现就显得非常有趣。
第一第二长笛的这两位,他们各自出现了两次,给了两种不同的诠释。
从一开始的悠远,到回应。
每一次的呈现,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并不是单纯依靠着乐器音色不同来表达的。
他们是依靠音乐表达的变化来呈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的方式。
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居然还不一样。
就比如说开场的小军鼓。
他是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中的。
他在以一个你很难察觉到的速度,在加强,在加速。
可能从开头到结尾的速度也就加了2-3点,很多人可能完全察觉不出来这样的变化。
但是打击乐他确实是在不停变化的。
而力度就更是如此。
你根本察觉不到他力度的变化。
可是当你恍惚回神的时候,你却突然感觉到一点……
小军鼓的声音,好像变大了?
打击乐的那位在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更为复杂的多样性。
然而小军鼓的强势还仅仅只是开始。
中提琴以及大提琴的拨奏才更恐怖。
他们居然能配合每个乐器的表达,给予完全不同且完全适配的拨奏。
就短短只是第一第二长笛,单簧管,低音管,以及小军鼓五个人,他们就呈现出五种有着细微区别的音乐。
而最恐怖的一点,其实并不是乐团……
在舞台下观众席之中的许多人,不由得将他们的视线看向正站在舞台上,手指略微颤抖,时不时提醒众人的陈秋,不由得缓缓咽了一口口水。
最恐怖的,其实还是陈秋这位指挥。
伱确定,这个是一个学生指挥能做到的?
这个……
就是华国“排名第二”的交响乐团吗?
众人心中略微一沉。
排名第二的都这样了,那么“排名第一”的央中音乐学院将会多强?
众人完全不知道。
他们看着面前的陈秋,以及和声交响乐团,不由得缓缓咀嚼着这个乐团的名字。
海城音乐学院·和声交响乐团……
听着耳边传来的乐团共鸣,看着陈秋对于乐团的指挥,想着乐团的名字。
众人突然明白了这个乐团名字之中,和声的意义所在。
将如此多充满个人性质的音乐表达全部聚拢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整体。
和是融合的和,也是和谐的和。
彼此之间强烈的个性并没有因为合作而碰撞,消散。
正相反,他们在相互协调,帮助,奏出这独一无二,仅仅只属于这个乐团的和声。
怪不得,这个乐团能叫做和声。
他们这个开头的演奏,足以配上……
【和声】之名!
第233章 Harmony!
音乐之中的和声在共鸣。
舞台上的乐器的和声在相互碰撞,摩擦出更为细腻的响声。
在听到和声交响乐团声音的这一刻,舞台后方的两位指挥表情已经彻底不对劲了。
一开始他们原本以为陈秋选择这一首作品会陷入一个极为困难的境地。
可是现在,从面前和声交响乐团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来看。
陷入困难境地的,可能会变成他们。
此时此刻,舞台上才出现了三个乐器的共鸣,他们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
音乐的表现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完美太多。
甚至有了一种如果让他们的人上,他们的学生会直接被和声交响乐团比下去的错觉。
那么,等后面其他乐器也加入这一场共鸣后,音乐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情况呢?
会不会有可能他们才刚刚演奏出第一颗音,他们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如和声交响乐团?
又或者……
还没有等他们开始演奏,他们的表现就弱和声交响乐团三分呢?
他们不知道。
但是从目前陈秋所率领着的和声交响乐团的表现来看,这样可能性并不低,甚至你可以说……
可能性极高!
在他们的视线之下,舞台上的演奏以一个外人难以想象速度凝聚,和声的共鸣正在变得愈发浑厚。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的颤抖非常的轻微,从乐团外众人的视角来看,陈秋手中的指挥棒就好像仅仅只是悬浮在那边,可是在乐团众人的视线下,陈秋指挥棒尖端的每一次颤抖,却蕴含着无数信息。
此时此刻音乐的整体气氛应当如何。
上一篇:娱乐:从练习生开始的顶流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