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第292章

作者:努力练琴佐老师

  不仅仅是余涂,还有其他很多人和他一样,听出了这一首作品的细节,并开始放弃继续找茬的想法。

  秦弦演奏的太好了,陈秋配合的也太好了。

  你就算是一些老乐迷过来听,都很难找到一些错误。

  在此时此刻,秦弦将快板转为行板,将作品从G大调,转移到了g小调。

  而陈秋也以秦弦为中心,让弦乐内众人帮助他构建铺垫音乐的细节,去尽可能完善音乐之中的一切。

  管乐器在后半部介入,以长音符润饰,去给音乐增色,增加更多属于管乐部分的表达。

  管乐与弦乐的结合,这才成就了管弦乐团的名号。

  即便在场的管乐全部加起来也就6人,长笛圆号双簧管各两人。

  但是这些管乐的声音加入音乐之中,直接让音乐的色彩翻倍。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以及另外一只手在快速挥动,尽可能将音乐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提示到位。

  他缓缓抬起手臂,推动着音乐的前进,将音乐之中的张力进行拉扯。

  让乐团部分如同紧绷的弹弓一般,将他们的力量注入秦弦的小提琴之中,向着舞台下众人击发而去。

  在行板过后,便是小快板。

  音乐也从刚刚行板上的g小调,重新回到了G大调。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所用的并不是之前的常规G自然大调,而是转变成了G大调中的民歌调。

  虽然是G大调的音阶,不过音乐之中的那股斯特拉斯堡特有的曲风调性,直接将音乐的表达变得更为有趣。

  秦弦手中原本是偏向于德奥那种古典主义的表达,在此刻,居然也演奏出了来自于法兰西乐派的纯粹与透明。

  如此细腻的转化,听的舞台下的人不由得呆滞。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秦弦居然能将音乐转化的这么漂亮?

  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莫扎特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别名斯拉特斯堡协奏曲。

  可惜,并没有人将其当成一回事。

  毕竟说到底,这个就只是一个别名。

  作品之中虽然用了很多斯特拉斯堡的民俗风味小曲,但是大家都是正常地去按照自己的习惯演奏,将音乐的味道交给作品本身,并不会专门去调整自己的手法,让自己的演奏更为贴近斯特拉斯堡那边的风格。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

  秦弦居然将这个风格的作品给演奏了出来!

  他甚至还调整了音乐的演奏手法,让他的音乐更为贴近法兰西那边的感觉。

  并且这个还不是最为细节的。

  最细节的是……

  秦弦他并没有直接将风格变成法兰西去演奏,而仅仅只是贴近。

  因为斯特拉斯堡本身就在德法的交界线上,与德意志的城市隔河相望,因此本身这个地方的风格就应该是属于两者交融的感觉,而并非是纯粹的法兰西风格。

  是因为秦弦并不熟悉法兰西风格,误打误撞演奏出来的吗?

  很明显,并不是。

  能够注意到这个细节,并且将自己的演出风格改变的人,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

  这完全是秦弦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后,然后进行的改变。

  而更让他们惊讶的一点是,陈秋带着乐团的人也同样配合着秦弦的演奏。

  陈秋他控制着乐团内的众人,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演奏着音乐,然后缓缓进行融合。

  就如同法兰西与德意志的边界线一般,两者泾渭分明,却又相互交融。

  

  如此表达,直接震惊了在场几乎所有的评委。

  坐在最中间的赵一第一次呆立在原处。

  他听第一乐章的华彩,他没有吃惊。

  他听第二乐章的音乐美感,他也没有吃惊。

  但是在听到这个第三乐章所特有的斯特拉斯堡法兰西风格的时候,他吃惊了。

  和在场的很多人不一样,赵一是去过斯特拉斯堡的。

  他当时带着乐团去参加巴登巴登音乐节的时候,因为巴登巴登靠近法兰西边界线,再加上斯特拉斯堡是法兰西的第七大城市。

  因为他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去斯特拉斯堡逛了一圈。

  当时在街边也听到一些本地的音乐片段,不过他当时没有怎么多想,就只是当成正常的街头表演,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能够在秦弦演奏出这个片段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时在斯特拉斯堡街头的场面。

  “这个细节的把控……”

  赵一皱着眉头,视线在秦弦和陈秋之间来回切换。

  他不知道是秦弦带着他回忆起了斯特拉斯堡,还是陈秋在引领着他回忆。

  因为在他的感知之中,秦弦和乐团紧密相连,你根本不知道是乐团成就了独奏小提琴,还是独奏小提琴成就了乐团。

  又或者是……

  两者相互成就?

  赵一注视着秦弦不停移动的手指,最终将他的视线停留在陈秋之上。

  面对着两人相互配合,合而为一的演奏,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在面前的纸上写下了一个分数,随后将纸面倒扣,与其他的评委一样,开始欣赏起陈秋等人的演奏。

  虽然最近因为陈秋剥削赵梓潼的事情,他总感觉陈秋有些不对劲,看陈秋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陈秋这一首作品指挥的很好,他手下的那位小提琴首席演奏的同样很好。

  整个乐团就如同整体一般相互交融,相互交错,彼此之间相互扶持。

  这样的演奏和之前其他乐团的演奏相比,让其他的乐团显得相形见绌。

  果然啊……

  只有这个才叫做乐团。

  只有这样的演奏才叫做交响乐!

  赵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手中捏着的圆珠笔在手中不停的转动。

  他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陈秋所处的位置上,将自己代入陈秋的位置,去跟着陈秋一起指挥。

  他在思考,如果自己指挥的话,会指挥成什么模样。

  然而他试着试着,便放弃了。

  陈秋的指挥并不适合他。

  陈秋指挥之中的细节太多了,甚至能提前注意到每一位演奏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提前做出提示。

  这样的指挥虽然可能最为稳健,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最强的。

  但是这样的指挥太累。

  如果是他年轻的时候他还有可能会这么去带着乐团演奏,可惜他现在已经老了。

  看着陈秋以及秦弦那年轻的模样,赵一不由得垂下眼帘,低着头陷入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这才对着自己轻笑一声,如释重负一般地抬起头,看向陈秋,对着自己轻声道。

  “这么努力地带着这支队伍,是打算将这个队伍做成自己的基底,然后打造出属于你自己的乐团吗?

  有意思,很有意思,没想到你居然能做出这样的音乐以及乐团来。

  不过既然如此,如果你想要这个位置,乃至于更高位置的话,那么就来拿吧。

  我在这边等你,等着你向我发起挑战的那一天。”

  在他的视线下,陈秋似乎听到了他的声音一般,嘴角不由得略微上扬。

  而在陈秋的身边,秦弦也在肆意地挥洒着他对于小提琴的理解。

  音乐已经进入了终章。

  秦弦的小提琴琴弦平稳地颤抖,温柔的三连音分解着和弦伴奏。

  在这最后的时刻,音乐重新回到了一开始的快板主题,G大调的位置。

  不是g小调,也不是民风曲调。

  就是一开始他们所演奏出来的G大调!

  秦弦手中的琴弓在此刻,不由得加速。

  他与乐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如同一开始的那般交融,而是逐渐分解开来。

  因为在最后的时候,乐团与秦弦需要相互追逐!

  两者如同双龙一般,争夺着最后的桂冠。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轻颤,控制着乐团情绪的提升,让音乐围绕着秦弦旋转,碰撞,对抗。

  明明是几十个乐器与一个小提琴的对抗,似乎秦弦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但是在陈秋的手下,乐团之中的一切充斥着暴虐与张力,似乎想要将秦弦吞噬,但是却又能保持的不喧宾夺主。

  这样的表现直接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能这么演奏。

  他们也想不到秦弦和陈秋之间的配合能这么漂亮。

  音乐在无限的攀升,气势似乎在不断的蔓延。

  可是音乐声音,却越来越小。

  如此强大的反差感让众人的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丝的空落。

  但是他们却只能见证着这一首作品在双簧管与圆号的音响下平静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