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第101章

作者:努力练琴佐老师

  但是就算这样的抵抗,面对此时此刻火力全开的秦弦,以及他身后的陈秋,还有海城音乐学院学生第二乐团。

  他真的有反抗能力吗?

  很明显,他完全没有。

  现在的陈秋,以及他手下的二团,简直恐怖到了极致。

  这个音乐的表达,这个音乐美感的诠释。

  已经超过了学生乐团,来到了职业赛场。

  赵一忍着自己嘴角想要扬起的笑容,冷静地看着面前的海音二团,转动着手中的水笔,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为平稳一些。

  随后,他想到了什么,借着自己视角的余光看向隔壁的余涂,却发现余涂已经满脸笑容地在手中的分数登记表上,写下了自己给的成绩。

  等分数写完后,他便将手中的分数表格反过来倒扣在桌上,双臂环抱,看着远处的乐团,脸上带着一股难以理解的笑容。

  好像是高兴自己的理解没有任何问题?又或者是高兴其他什么?

  余涂的表情很难去理解。

  虽然经常说最了解你的永远都是你的敌人,可是面对余涂,赵一还真的不太了解。

  余涂不仅对于他,对于很多人而言,他都是一个谜。

  他很少在音乐厅之外的地方出现,每次出现也都如同一个小老头那般,让人难以理解他在想什么,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

  但是在他演奏以及经营乐团的时候,他便会变得如同魔王一般,浑身上下都充斥着号召力以及威慑力。

  他对于音乐的诠释,也是同样如此

  没有任何人能理解他,他做的每一个动作看上去似乎都没有任何意义,却又好像满含深意。

  毕竟,如果他真的一大堆多余操作,那么他也不可能成为京城这边的第一指挥,更不会成为华国的第一指挥。

  因此,在看着余涂如此怪异操作的时候,赵一只是想了片刻后便不再理会。

  他现在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面前的海音二团的身上。

  他真的很好奇陈秋以及秦弦,究竟能够将这一首作品诠释到什么样的程度。

  他面色如常地摸索着手中的水笔,将其不停地旋转,正如同他此时此刻的内心,无法平静。

  不仅仅是他,还有音乐厅里面的其他人。

  例如更远处的李天,例如其他学校的学生,又比如某些路过的指挥系老师。

  他们所有人全部都愣在原地,听着陈秋以及秦弦两人对于这一首协奏曲的诠释,感受着秦弦指间那股无与伦比的美感。

  秦弦演奏的速度并不快,他的速度在很多很多的版本中都属于慢的。

  但是正是他手中的这份缓慢,才让他对于音乐的美感以及音乐之中的张力拉扯到最大,拉扯到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如泣如诉,美妙绝伦,这正是众人对于秦弦诠释的唯一感触。

  而陈秋带领的乐团不仅没有破坏这一份美感,相反,他还在带着乐团给予秦弦反馈,让一波又一波的情绪,顺着他指尖的指挥棒,落入秦弦的手中,将其以更为绚烂的姿态释放出去。

  如此表现,如此诠释。

  几乎折服了在场所有人。

  然而他们都知道,这个绝对不是终点,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最漂亮,最美的地方并不在第一乐章,而是在第二乐章。

  秦弦如此迟缓的演奏,那么在第二乐章慢板乐章的表现,必然更加缓慢。

  音乐之中的美感,也会被秦弦演奏的更为疯狂。

  期待的情绪在众人的心中回荡,特别是那群对门德尔松有了解的观众。

  第一乐章就已经如此漂亮,如此忧愁,如此美感,那么第二乐章,将会变的多么恐怖。

  第一次!

  很多人第一次在第一乐章没有演奏完的时候,就开始期待第二乐章。

  这种情绪在第一乐章接近尾声的时候,变的更为强烈,几乎要占领他们心中的一切思绪。

  伴随着秦弦越来越快,越来越迅猛的情绪,第一乐章终于走到了尽头。

  秦弦将手中的琴弓抬起,看向陈秋。

  陈秋此时此刻也握拳将音乐最后的尾声拉扯住,看向秦弦。

  两人的视线交错,同时点头。

  第二乐章,最为绚烂以及柔美的慢板,正式开始!

第83章 完美!

  和很多的作品完全不同,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的乐章进行之间并没有停顿。

  因为当时在门德尔松的时代,乐章以及乐章之间实际上是会进行鼓掌的,这种鼓掌经常会让音乐之中的情绪中断,损坏音乐的完整性。

  因此,为了让观众不再鼓掌,再加上作曲家他们又不好直接对着所有观众开口,提醒他们不要鼓掌,门德尔松便想到了这种方式,来阻止观众鼓掌。

  既然你们会在音乐暂停的时候鼓掌,那么如果自己音乐一直不停呢?那么你还会不会鼓掌?

  门德尔松经过研究,便让乐章与乐章之间完全相连。

  而为了让乐章的独立性体现出来,他便选择让乐章之间的链接尽可能薄弱。

  因此,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便以这种方式呈现在众人面前。

  后续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乐章以及乐章之间不得鼓掌,也逐渐成为了音乐会的规则。

  陈秋自然而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他的手掌紧握,将音乐完全握在掌心,让乐团内所有人的声音消散,只留下最后一点点的巴松管,也就是低音管身上。

  在和秦弦视线交错确定之后,他的所有注意力便放在了巴松管之上。

  他紧握着指挥棒的手臂,将指挥棒点向最远处的巴松管,缓缓地向着外面拉扯而出。

  音乐厅内变得格外寂静,只剩下巴松管的声音,连接着第一以及第二乐章。

  一股看不见的桥梁地基,伴随着陈秋指尖的指引,将第一乐章以及第二乐章进行链接。

  地基已经出现,陈秋手中的指挥棒再次挥动,飘向远处的长笛。

  长笛的声音响起。

  随后便是小提琴。

  再往后,整个乐团终于再次复苏。

  在这温柔悲婉的音乐之下,陈秋的手臂挥动,如同大海一般,让音乐如同浪花一般,一波一波地进行向着远处推进。

  陈秋与秦弦没有交流,在音乐即将到秦弦小提琴走进的位置,陈秋仅仅只是看了秦弦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而秦弦似乎接收到了陈秋的提醒一般,他已经将小提琴夹在肩膀之上,眉毛略显忧愁地伸展,看向自己面前的小提琴,嘴角缓缓上扬。

  嗡……

  小提琴的声音在此时此刻响起,如同对着某人倾诉一般,哀婉之中带着令人难以言喻的忧伤。

  秦弦此时此刻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面前的小提琴之上,他看着自己手中的小提琴,就如同看着自己的爱人一般,嘴角的笑容逐渐扬起。

  如此音乐,很是漂亮。

  此时此刻已经到了慢板乐章。

  慢板乐章顾名思义,就是速度比较慢,偏向于抒情的乐章。

  这样的乐章,相比较第一第三乐章那种偏向于看技术的乐章,他其实更偏向于演奏者他对于音乐的理解。

  如果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足够,那么第二乐章将会是全场最为耀眼的光芒。

  如果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略显粗糙,那么第二乐章将会把他的薄弱点最大程度地给丢在在场的所有人面前。

  毕竟音乐的尺度已经拉扯到了最大,你就算技巧再怎么华丽,伱在这些几乎是拿着放大镜看音乐内容的地方,你技巧再强也没有办法让音乐的表现更上一层楼。

  技巧对于很多人而言只是一个敲门砖,虽然有些曲子可以力打砖飞,但是越往上,就越看演奏者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

  像是那些最顶级的专业比赛,大家的水平实力差距其实并不算特别大,大家的区别就是在于在演奏之中谁犯的错误更少,谁对于音乐的诠释更漂亮一些。

  而秦弦,他作为海音这边入学的第一名,他不管是技巧,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内容,自然而然没有任何问题。

  特别是面对这种纯粹看音乐理解,并不需要特别多技巧的地方,秦弦对此更是如鱼得水。

  这一首作品,自从上次期末考试之前他就已经开始研究了,一直研究到现在。

  和之前不停地被追赶着,逼迫着他去练新曲子,没有时间去抠音乐的细节的日子,根本不是同日而语。

  再加上身边还有陈秋的存在。

  因此,秦弦的表情格外的放松,他彻底沉浸在自己所构建的音乐世界之中,放弃了对于外界的一切感知。

  他彻底沉沦于音乐之中。

  而陈秋也同样感觉到了秦弦对于音乐的诠释,感受到了他此时此刻的状态,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不错。

  他所期待的就是这一点。

  他为什么那么放纵秦弦,一直对着秦弦说,要他演奏出他自己来。

  原因就很简单啊。

  因为秦弦他可以做到。

  他在演奏出他自己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是最强的。

  他彻底沉沦在音乐之中的时候,他对于音乐的表达以及诠释,是他之前畏畏缩缩时候的数倍。

  当他开始享受音乐的时候,他的音乐之中就开始有了光芒。

  不仅如此,他的音乐之中还存在着一种依赖。

  他的演奏并不会特别的自我,类似于那种绝对的独奏演员的那种自我。

  他的演奏在自我之中,会自动适配着周围的乐团。

  所有的一切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陈秋选择秦弦的原因。

  秦弦或许并不是什么顶级的独奏演奏家,他也很难在世界比赛上获得奖项,成为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