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339章

作者:一桶布丁

  学习让人快乐。

  主要是跟大佬做学术探讨这块,她还差得太远。

  彰显出了她这个数学学会荣誉院士的含金量,几乎为零。

  更让小苏同学理解了,如果一个人的头衔荣誉称号比正式称号多,那这人有没有学问是个未知数,但肯定很有钱。

  乔泽电脑前视频很快接通,让他意外的是,对面出现了两张面孔。

  爱德华·威腾也在,两人的表情看上去都很严肃,甚至有一丝愧疚。

  先开口说话的是洛特·杜根。

  “乔教授,今天的新闻让我很意外。虽然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这种事情……”

  乔泽能看到小老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愧。

  于是简单回复了一句:“不必。”

  不过乔泽其实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整套剧情其实是个很无聊的故事。

  豆豆监测到有太多人对材料学模型有着觊觎之心,然后利用人性的贪婪,来满足人工智能的贪婪。

  其本质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交换,交换的程度以及各自付出多少,取决于双方理智对于贪欲的把控。

  但在这一点上,很少能有人能跟人工智能比。

  就好像炒股。

  哪怕严格制定了止损线,但只要止损线没成为制度,一般人都很容易将这下限跟预期一再下调,直到满盘皆输。

  这也是豆豆的绝望希望循环论基础。

  “哎,威腾教授刚从CERN回来,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说实话,我们并不相信发言人的那套说法。我们探讨材料模型……总之,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们愿意联系更多的人帮你发声。”洛特·杜根艰难的说道。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个很愚蠢的行为。

  说实话,国家科学基金会跟总统科技顾问办公室共同推出了一个关于计算材料学的项目,大家都是相信的。

  计算材料学本就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以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大型计算机机群为载体,来计算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质、性能表征参数等数据为目标的一门交叉学科。

  这项学科的终极目标大概就是构建一个现在华夏正在使用的材料学模型,利用超算来完成大部分实验室工作,从而缩减新材料的研发时间跟投入,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

  但美国这块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

  要说乔泽盗窃了他们的成果,这话学界是真不太相信的。

  尤其是站在洛特·杜根跟爱德华·威腾的角度,他们还希望能继续跟乔泽这边的西林数研所交流下去,甚至能更深入的交流更好。

  这个抄袭说蹦出来,这就让人脸红了。

  “不必。”

  乔泽再次说道:“如果你们只是想聊这些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下去了。如果你们依然觉得愧疚,就给西林数研所主办的期刊《数理新发展》投稿两篇高质量论文吧。”

  乔泽这个邀请让对面两位大佬同时愣住了。

  尤其是洛特·杜根,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他好像还是《数学年刊》的主编。

  严格来说,《数理新发展》的定位,是要抢《数学年刊》的风头。

  不过乔泽亲自约稿,而且是在这种时候,不答应下来,似乎显得今天的道歉很没有诚意……

  “《数理新发展》我有订阅,但好像目前发表的都是中文论文……你知道的,乔教授,我们不太懂中文。”

  “《数理新发展》是中英双刊,中文部分我找人帮你们翻译跟润色。”乔泽言简意赅的给出了解决方案。

  没办法,《数理新发展》是要办成世界级顶刊的。

  但目前为止,还没收到过几篇华夏之外学者投的论文。

  偶尔有,质量也无法达到。

  现在《数理新发展》的论文基本上全靠西林数研所的关于乔代数、几何的相关论文撑着。

  下载量其实还挺高的,引用量也很可观。毕竟现在这个全新的数学研究方向,西林数研所是绝对的权威。等到未来关于超螺旋坐标系跟量子蕴含理论的论文出炉,效果大概会更好。

  在其他人看来,已经对这份期刊的发展很满意了。

  毕竟创刊才几个月。

  而且全世界对于乔代数、几何以及超螺旋坐标系、量子蕴含理论的都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人都还在学习过程中,这个阶段收不到高质量论文是正常的。

  对于动辄已经运营几十上百年的学术期刊来说,才几个月的《数理新发展》还如同一个婴儿。

  按照计划,大概两年后投稿才会逐渐增多。

  因为那个时候乔代数几何大概也成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方向了。相关论文能发在《数理新发展》上,才算是权威认可。

  但乔泽还是觉得慢了。

  同时乔泽还认为如果一部理学期刊,全是单一方向的内容,也很难说是成功。

  所以有了机会,他是不介意拉一些大咖来发稿。

  同样是简单高效的交换。

  既然你们心怀愧疚,那么用高质量的论文,来换取原谅,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划算。

  “那……我正好近期有篇文章。”洛特·杜根犹豫了片刻,然后看向身边的爱德华·威腾。

  爱德华·威腾无奈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学生的论文可以吗?”

  虽然这并不在计划之中,但乔泽既然开口了,今天这种场合拒绝,就显得专门发视频道歉,像是在作秀。

  “只要高质量论文,你们投的论文我会亲自审核。”乔泽点头道。

  庞大的压力顺着网线传递到了大洋彼岸,当乔泽这句话在房间里炸响,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无奈。

  这意思大概是虽然是约稿,但如果质量不达标,一样会打回。

  打回其实也无所谓,会不会对他们的学术水平有质疑?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后悔专门来道歉了。

  真是欠的……

  谁懂功成名就了,还得收到家庭作业的心情?

  眼见对方两人没有异议,乔泽便决定终止这次谈话。

  “就这样说定了,期待你们的投稿。再见。”

  然而没等乔泽点下关闭按钮,爱德华·威腾突然叫出了声:“等等。”

  “嗯?”

  “是这样的,乔泽,我们在8.5TeV能量强度,电子束流强度约为0.8 Ampere下进行了多次试验,拿到了一些数据,让我有了一个构想。我们可以根据引力子的特性,制造专门的引力子传感器。但现在有些问题,你认为灵敏度能达到多少能探测出蕴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粒子产生互动的详实数据?”

  乔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思考了片刻问道:“你们可以持续产生希格斯粒子?”

  爱德华·威腾立刻答道:“碰撞能量控制在10 TeV,电子束流强度保持在0.8Ampere,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观察到希格斯粒子。这也是目前对撞机能长时间保持的极限。”

  乔泽在心头计算,随口问了句:“所使用的加速器半径是多少?”

  “约四公里。”

  很快乔泽随口报出了一组数据:“我认为要让识别效率达到90%,其时间分辨率至少需要达到0.3纳秒,灵敏度则至少需要达到0.01μN,才能满足要求。”

  爱德华·威腾微微皱起了眉头:“要求这么高?”

  乔泽没有接话。

  对方只是问他一个建议,至于设计出这种传感器难度有多大,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如果降低些要求呢?”

  “实验结果的意义变小,又或者引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持。这方面你们落后了。如果能引入我们的人工智能程序,更新算法,也许能弥补测量精度的不足。”

  乔泽很中肯的给出了建议。

  当然这个建议肯定是不可能通过的。

  爱德华·威腾扯着嘴角笑了笑,说道:“其他没什么事了。”

  “哦,那挂了。”

  随后乔泽很自然的挂断了视频。

  ……

  美国,普林斯顿,洛特·杜根的办公室,爱德华·威腾看着已经观点的屏幕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哎……”

  “早跟你说了不用试探了。他不会在意的。”洛特·杜根波澜不惊的说道。

  其实爱德华·威腾也没什么坏心思,他本以为乔泽会对验证蕴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粒子反应有兴趣,所以提出了这个引力子传感器的开发项目。

  本意是想把乔泽拉到这个项目中来。

  有了乔泽的加入,许多工作能减少许多。

  但很显然,乔泽对这件事并不是很感兴趣。

  “这是个补全理论的好机会。如果他愿意出一些力,能少走很多弯路。这是件好事。”爱德华·威腾强调道。

  “但他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可能不屑于用这种方式来补全这套理论。爱德华,你还不明白吗?他不是那种传统的数学家,同样也不是传统的物理学家,他的思想很奇怪,如果可以他更愿意靠想象力来解决问题。”

  洛特·杜根耸了耸肩,说道。

  “想象力?”

  “有时候我觉得他就像弗里曼·戴森,不,这么说其实对乔泽并不公平。因为他甚至要比弗里曼·戴森更为优秀。他大概根本不屑于用验证的方式去补全他的理论。你也看了那个视频,他说了,接下来他会花大概半年时间补足这套理论的数学结构。呵呵……半年。”

  “戴森教授么?”爱德华·威腾笑了笑。

  这个形容,让爱德华·威腾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评价。

  弗里曼·戴森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非传统的思维方式而闻名。

  对于大众来说最耳熟能详的,大概就是他设计出的那套恒星能量利用系统——戴森球了。

  很多科幻作品中,都会出现这个东西。但实际上,戴森球的结构也的确曾在学术界引发过广泛的讨论。这位著名的理论物理跟数学家四年前与世长辞。

上一篇: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