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455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作为一名学霸,名动四方的小郝探花,郝运肯定要扒一层皮的。

  改进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所以歌曲,他会和张亚冬、朴述、周杰轮讨论修改。

  剧本他也会找行业内的大师们交流。

  一边薅属性一边交流,不然对不起他挂壁的身份。

第467章 想给《团长》找个爹

  “另外,就是如何处理历史与文学、虚构与史实的关系,我觉得这是创作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郝运给刘河平满上茶水。

  两人已经聊了一个上午。

  刘河平本来是打算见一见郝运,说点高端的东西,让他感受到智商上的差距从而知难而退,没想到郝运这聊起来丝毫不见怯意。

  你说啥他都能跟你聊得有来有往。

  本以为这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所谓“名作家”,就像近两年流传很广泛的那个韩涵,据说是父亲代笔还是什么。

  明星更容易干这类事情。

  因为他们非常有钱,轻而易举的就能找到编剧、作家、创作者之类的人物组成团队,随时向他提供作品。

  只要你钱多,什么人都能找得到。

  然而,通过半天的交流,刘河平的额头都开始要冒冷汗了。

  不只是郝运言之有物,脑子里真的有东西,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人像郝运这样懂他,了解他,知道他心中所想。

  他甚至都开始后悔没有早点见郝运。

  郝运早就说想见他,从别人那要到他的联系方式打过招呼。

  刘河平一开始的时候是拒绝的,后来被缠的没办法了,才有了这次见面的机会。

  早知道聊的这么愉快,俩人早就成了忘年之交了。

  今晚别走了,咱们抵足而眠。

  当然,到点了得先吃饭。

  刘河平也不太会做饭,一般都是出去吃。

  而郝运的处理方式就比较的简单粗暴——他直接让旁边饭店的人把饭菜都送过来。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一边吃一边聊,酒也不能少喝。

  酒过三巡,刘河平差点就拉着郝运一起拜把子了。

  跟刘河平混熟了之后,郝运还有一个收获。

  那就是《大明1566》他可以去凑热闹,不管是副编剧也好,副导演也好,或者随便拿个什么角色,只要他有空都可以在剧组待着。

  毕竟,刘河平可不止是编剧那么简单,他还是《大明王朝1566》的制片人。

  表面上看,是刘河平与导演张离惺惺相惜,承诺要写出一个比《雍正王朝》更好的剧本,但其实《大明王朝1566》有着更复杂的创作背景。

  这个更复杂,一般不会拿到台面上说。

  而这个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东西,也正是郝运心心念念的。

  他靠近刘河平,以文会友,就是为了这东西。

  2003年,海瑞故乡琼山撤市设区并入海口。当时中记委书季吴先生到海南,突然决定去海瑞故居参观。

  在那里,吴先生呆了一个上午,在与当地岭导谈话中提到:现在我们仍然需要突出海瑞精神;应该到海南来,应该看看海瑞墓。

  又问,海南为什么不宣传海瑞呢?

  在这种背景下,琼省副书季找到湖南同乡刘河平,请他来写一部关于海瑞的电视剧。

  所以,《大明王朝1566》的背后是中记委和琼省。

  项目的定性为文化建设。

  这个词很有力气,有了他们的支持,作为重大历史题材的《大明王朝1566》的选题立项都变得异常简单。

  不仅如此,拍完了过审也很简单。

  至于上映之后……那就要看市场的反应了。

  能够顺顺当当的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是郝运最想要的一个保证。

  郝运没事就跟刘河平取取经,问问怎么才能给《团长》找个爹。

  找什么样的爹比较合适。

  “其实,你这个题材虽然可能有点敏感,但是只要按照这种谨慎的态度去拍,大概率是不会出任何问题的。”

  刘河平对于郝运这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竟然有这样的“前卫”思想,感到非常哭笑不得。

  不过,经过这一番讨论,他也能够觉察到郝运是个多谨慎的人。

  “我最怕的是,我辛辛苦苦拍出来,结果上不了,或者必须得反反复复的改才能上。”

  郝运不想改的面目全非,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他也想有自己的坚持。

  “咱们之前就讨论过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真实?我们拍的影视剧它是不是历史,是不是真实?

  这个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我编剧的作品被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诟病,说我不尊重历史,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写出的故事要表达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有些研究历史的人,他们只为了吃饭,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研究历史。”

  刘河平和郝运聊得很投机,所以就讲得比较真切。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郝运悠悠的来了一句。

  “这是黑格尔说的,但是这话翻译的有问题,准确的说应该是,历史总是在人们认识到它的本来面目之前不断的重复运动着。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历史在完全被人认识到之前的确会不断的以‘重蹈覆辙’的形式上演着,但它的确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把握。”

  刘河平不太喜欢历史学家,但是不否认历史学研究的意义。

  只是他们是影视剧编剧,不应该去歪曲历史,但也不能严格按照历史细节去循规蹈矩。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目的”问题。

  正如郝运拍《团长》,他拍《大明》,首先都要明确一个“目的”问题,为了什么来拍这部电视剧。

  2001年,曾有一部18集的电视剧《海瑞》在央视8套春节档播出,但在当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刘河平做《大明》就加强了海瑞的反腐精神。

  海瑞是当时封建腐敗关场的一个恐怖分子,他走到哪儿,哪儿关场恐怖;海瑞采用的行为方式是自杀式袭击,跟你拼命;海瑞一生全面宣战,临死时一看,原来是跟一架巨大的风车作战,丝毫未能改变封建专制统治。

  但不管他胜利还是失败,至少还有一个海瑞精神在吧?争一分是一分,如果大家都不争了,这个民族就完蛋了。

  同样的道理,郝运拍《团长》,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内核出来。

  这个内核必须正,换而言之,就是你的屁股必须不能歪,你歪了那不管你拍的是不是真实,是不是历史,你这个这个剧都是失败的。

  郝运听他的,就开始整理这个内核的东西。

  内核的东西有很多,整理来整理去,还真整理了不少东西,郝运都给写了下来,写成了一篇后记,最后一句话写的是:

  “我想拍一拍,为什么我们差点亡国,为什么我们没有亡国。”

  关于找爹的事情,刘河平认可郝运瞄准国防大学的想法。

  他的建议是,想办法打听一下谁需要这东西做成绩,然后你再把本子送到人家面前。

  有需求才有价值。

  不能无头苍蝇似得乱碰。

  果然是老江湖,郝运给《团长》的寻爹之路顿时就透彻了许多。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郝运或者去找李梦学学架子鼓,或者找张亚冬、朴述聊聊音乐,或者去找卢金明练练武术,或者找国防大学的李栗去讨论剧本,或者到刘河平这边聊聊天,然后各自关在房间里写各自的剧本。

  甚至有的时候真的就待在刘河平家里不走了。

  反正房间比较多。

  只是这样的四合院郝运不太能看的上眼,他觉得面积实在是太小了,就那巴掌点地方,连个菜都没地方种,根本不能实现豆角、黄瓜、辣椒自给自足。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中旬,天气热得夸张。

  郝运瘫在张亚冬的工作室录音棚里,像是一条搁浅在沙滩上的死鱼。

  “专辑8月25号正式上架,希望这一次的总销量能够破百万。”张亚冬对郝运的新专辑报以极大的期望。

  2004年华语销量第一的是周杰轮《七里香》260万张,是唯一一次挤进IFPI全球销量TOP50的华语专辑。

  年初的时候,光良推出的新专辑《童话》,销量高达120万张。

  郝运这一次出的是完整专辑,加上《那些年》的热度,在张亚冬看来,这是郝运最有可能专辑销量破百万的一次了。

  不然的话,就唱片市场这不断萎缩的屌样,以后破百万的几率会越来越小。

第468章 天后想唱我的歌

  “但愿如此吧。”郝运有气无力的说道。

  这张专辑出过了之后,他也得考虑个人演唱会的事情了。

  就算去掉那两首纯音乐在演唱会上没法唱,他的三张专辑也有了25首能唱的歌,足以支撑一场演唱会。

  而且,他给安小曦、张靓影创作的歌他也有绝对的版权,可以在演唱会上凑数。

  “哦对了,之前给你录《致青春》小样的时候,王妃来这边玩,她想托我向你买这首歌。”张亚冬想起来一件事。

  那天,王妃听了一小段,就兴奋的不得了。

  她本来是打算淡出歌坛了,想要安安稳稳的享几年清福,顺便生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