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60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旁边有人点燃蜡烛,朱标把漆封在上面烤一烤,拆开信,从中取出来一张纸条,就是纸条。

  他盯着字条上的字看,眼睛变大,上面写:明年,即洪武四年,陕西、河南、山西及直隶常州、临濠、北平、河间、永平旱。

  他的手在颤抖,咽了下口水,深呼吸,十几息过去,他稳定下来。

  不急,明年,不是马上哪里要地动,明年为何有这么多的地方干旱?都是种小麦的地方。

  “殿下,还有这个。”朱太四递书和题本,他很好奇纸条上写了什么,偏不敢去瞅。

  朱标把纸条重新装回信封,揣怀里,再看题本。

  题本中的内容便是书的用处,怎样养好牲畜,牲畜都得什么病,提前预防手段及病了如何医治。

  县中已经抄了一份,送去府城,宁国府估计很快要开始派人到村子和市场教。

  朱标放下题本,再看书,兽医治疗。

  他想起来三黄加白散,翻书,有目录,对应同样的病症,翻到那一页,果然有此方。

  “传世珍宝啊!此书将使我大明每年少死无数牲畜,加上青贮,即便北方冬日草枯,亦能使牛羊不掉膘。”

  朱标评价一番,把东西带上,准备去找找父皇,走出几步,他停下:“有吃的吗?”

  “回殿下,有,老鸭汤和馒头,一百份,好吃!”朱太三说着吧嗒下嘴儿。

  “好,分一分,剩下的送进后宫。”

  朱标没想着再给手下吃,你们在村子已经吃过了。

  何况你们平时在村子,保证没少吃,今天中午吃点别的饭菜吧!

  ……

  朱标见到马皇后时朱元璋还未下班,今天船速度快,用了专门的快驿旗帜。

  其他的船只看到后能主动避让的必须避让,不能主动避让的尽量保持位置别动,让快驿船只好判断。

  此时江上与入江的河上船只多,秋收后交田赋,眼见年末,运东西到南京卖。

  “标儿来了,学习辛苦啊!”马皇后看到大儿子高兴。

  “学习不苦,娘,村子送来了老鸭汤和馒头,还有一本管牲畜的医书,以及明年多地干旱的漆封信。”

  朱标把题本、医书、信放到桌子上,老鸭汤需要加热,用砂锅盛放的,砂锅还是宫里所送。

  村子一送菜,有时带器皿,朱元璋怕村子不够用,村子还要四处去买,干脆送,宫里的餐具好。

  马皇后没管老鸭汤和医书,先拿信,抽出来看:“就一张纸条?咋这么多的地方旱?老天爷不开眼啊!”

  她根本没去怀疑纸条上所写的事情是否是真的,下丘村去年风调雨顺时打井,与其他村子言说干旱。

  今年果然旱,重八都到郊区祭坛踩七星步去了。

  显然高人会看天象,比钦天监的厉害很多。

  “孩儿不知该如何应对,那边多种冬小麦,明年干旱,春夏歉收,打井能否来得及?”朱标苦恼,知道明年干旱,怎么办?下丘村打四口井,村民听话。

  换成其他地方的人,告诉他们要旱,他们不信,等真旱了一切又晚了。

  “我拿黄瓜和鸡蛋炒个菜,你父皇喜欢上陈醋萝卜皮了,拌一个。”

  马皇后一时间想不出好主意,干脆先把菜做了,今天省事了,要不还得再炒两个菜。

  除非实在累了,才让光禄寺的来做,他们做的哪有自己做的好?重八爱吃自己做的。

  等砂锅里的老鸭汤热好,朱元璋到家,马皇后帮忙换衣服。

  “路上听说了,下丘村送来老鸭汤和馒头。妹子,有烦心事?”

  朱元璋笑呵呵说着,突然发现自己婆娘皱眉头,再看站在那里的大儿子,同样一脸愁容。

  马皇后服侍他洗完手,在桌子旁坐下,才说道:“那人来信了,上漆封,在这。”

  “出什么大事了?”朱元璋也不笑了,拿过信看,一张纸条,看完他闭上眼睛。

  过一会儿他睁眼:“打井,衙门组织人手打井,把钦天监的监正苏日那木喊来,嗯!吃完饭的,不怕!”

  朱元璋说的苏日那木是回回人,今年他走七星步之前的钦天监叫回回司天监。

  之前的朝代相关位置也有回回人,他们的天文好,有回回历。

  干旱了,回回司天监一点忙没帮上,结果他走完步的第十三天就把回回司天监改成钦天监,监正换成现在这个。

  砂锅的盖一打开,香气冒出来,朱元璋闻闻:“比光禄寺的香,那人也是个好吃的,下丘村的馒头瞧着怎么比宫里的白?”

  马皇后忍不住笑了,其实馒头差不多的,宫里的面粉白着呢,重八就是觉得人家村子的好。

  一顿饭大家高兴地吃完,钦天监的苏日那木被喊来,行过礼,就听陛下问:“明年哪里有干旱?”

  苏日那木:“……”

  这上哪看去?若问明天有没有雨,还能凭经验看看云和风什么的猜猜,直接问明年干旱,谁能知道?

  “臣,不知。”苏日那木说实话。

  “你回钦天监问问其他人,若有知晓者,重赏。”朱元璋也不为难对方,让其回去找找人。

  苏日那木带着一肚子疑问回钦天监,告诉自己的手下们这个消息,谁能看出来,陛下给好处。

  众人听完立即抛之脑后,这赏拿不到,当我们是神仙?有那本事,我能在这呆着?

  ……

  下丘村中,朱闻天没那么大的烦恼,他跟着里长为李知县等人送行,送到村口。

  李知县要回去了,回到县城拿别人抄完的书,再去除了下丘村之外的二十一个村子。

  村子里养牲口,他得上门教,教简单的、常见的。

  其他的只能等村民的牲畜生病后对不上症状,或难以判断,到县衙门找人问。

  村民基本上不识字,想让他们把整本书背下来可难喽!

  官员们赶两辆车走,车上是村子给的礼物,吃食、香皂、肥皂,还有冬天干冷时用来抹嘴唇和手的甘油。

第72章 皆因贫穷才自研

  立冬节气刚过去几天,朝廷下令,一群地方由官府组织打井,百姓们叫苦不迭。

  眼下的情况,再过上半个月,河面能够行人了,这可怎么挖?

  挖浅了没用,明年真干旱,浅井必然会枯,往深挖?大家今年不过年了?

  朝廷硬压下来的任务,地方官府告诉百姓明年不服役,把劳役提前用,百姓才心中好受一些。

  朱闻天得到消息,太子又送来好的木炭,顺便提一句,说早告知就好了。

  朱闻天绝对不信,去年告诉你们,你们难道会立即安排?别骗人了。

  这是自己用干旱、套种、多种一茬、冰糖方子、香皂方子、葫芦吊、青贮、救命药、一百个当下没有的药方、牲畜治疗方法换来的信任。

  这更是用大明第一村富裕情况得到的认可,并非说几句话就行的。

  等明年春天出现旱情,自己就可以提前说,洪武五年,山东旱,继续打井吧!

  至于徐达又要出征的事情,没想好是支持给打辅助,还是等大明再积蓄些实力先阻止。

  朱闻天知道,自己只能趁现在改变下大概情况,否则改变太多,后面的历史也跟着变了,天灾除外。

  能被记录下来的天灾皆为大的灾害,有自己在,哪一个都可以提前告知。

  换成小的,要看自己以前是否看过当地的县志,没看过的只能表示遗憾。

  自己再聪明、再天才,依旧有不知道的,而且很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如是想着,朱闻天去看玻璃窑,今天烧玻璃,复加稳的炉子砌好了,吹玻璃用的工具和槽子也全部完毕。

  玻璃器皿是吹出来的,烧好的玻璃再加热,有的直接能吹,有的需要模具,跟吹糖人的模具一个原理。

  区别在于一个温度更高,一个可以吃,一个需要慢慢退火,一个天热会融化。

  里长带一部分村民围观,烧琉璃,自己村子居然能烧这好东西。

  琉璃的东西在宣城和当涂有卖,金银铺子、打首饰的大商铺里可以看到,价钱昂贵。

  有簪子、手镯、挂佩、葫芦装的琉璃瓶子等,其中洋人带来的看着更漂亮一些。

  村子里有钱了,倒是想买过,憨憨不允许。

  果然,若真买来,就得像小丫头买冰糖后的那种委屈一样。

  谁能想到这东西村子的守村人憨憨也会,太神奇了。

  ‘汪,汪汪汪……’一阵狗叫声传来,里长蹙眉,朱闻天立即不出声了,站在一旁傻笑。

  不长时间,朱太一四个人走过来,村民立即笑脸相迎,其实他们想让对方赶紧离开。

  这里是山神庙的范围,周围放的狗,只要外人来便叫唤。

  憨憨总在庙里教孩子读书和制作东西,绝对不可以叫别人发现,狗一叫,憨憨就装傻子,孩子们自己读书。

  “里长,大家这是忙……什么呢?”朱太一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热情笑容中的拒绝之意。

  见四人到近前,里长无法驱赶,笑一笑。

  “这不是去县城看到琉璃的首饰和玩物漂亮,孩子们吵嚷着要买。

  你也知道村子的情况,穷,哪来的钱给孩子败坏?

  后来大家琢磨琢磨,就跟孩子要吃冰糖和想买圆香肥皂一样,咱们自己烧琉璃吧!

  但凡有旁的法子,村里也不至于抠搜成这般,都是穷闹的,唉!”里长说着摸摸旁边憨憨的头,憨憨:“穷,嗯,嘿嘿嘿嘿!”

  朱太一四个人:“……”

  他们很想问,你们确定你们是穷?莫要侮辱这个字啊!

  冰糖贵你们就自己做冰糖,皂荚的肥皂贵你们便做更好的香皂,现在琉璃贵你们居然会烧?

  咱大明还有更贵的火器、火枪什么的,摆出来卖你们,你们能不能因为嫌贵,从而自己造?

  如是思忖着,朱太一附和:“下丘村不容易呀!那个琉璃……”

  “这不出来了么!”里长回身让开位置,在热浪中,液态的玻璃流到专门的池子里。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