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53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朱闻天这次不单字蹦了,他目的明确,赚钱,当然也要记录历史,尤其是村子的人,都照照相。

  村老从他‘清醒’过来后,还都活着,留一些纪念,将来有人‘老’了,可以有黑白七寸的照片摆在那里。

  不过不限制,因为七寸照片指七英寸,对角线的距离,特殊用途的比例固定。

  “比画的好,回头给咱们都拍一个,这一张要多少钱?”里长依旧小心翼翼地捧着。

  “材料成本现在是二十……就算二十文吧!以后会便宜,同一张照片,洗出来的越多越便宜,胶片可以洗很多。”

  “啊!”里长单手捏着,原来才十文,几斤米钱,还以为多贵重呢!

  “里长还有技术成本呢!”小丫头觉得被轻视了。

  “自己人算什么技术?那可算不起,咱都是憨憨给的技术才有现在的好日子,守村人管村子要钱作甚?都是他的。”

  里长不理会,自己用考虑的只有材料成本,人工都不计。“这玩意儿能印?咱瞧着是平的,这可咋印?”里长用手摸摸相纸,留下了指纹。

  “暴光的相纸不一样,换一种就能用在印刷上了,排版的时候留出位置,不过只能是黑白的。

  现在百姓用的户籍是文字描述人长的什么样,按照这个来说,咱们村子可以化装,躲开官府的审核。

  包括那个路引,咱们都能造假的,很容易,咱们可是储备了货币印刷的技术。

  目前不急,咱先给夷人照相,黑白的,彩色的以后升级再给他们,底片咱留着,他们又不知道有底片。

  等以后他们的照片没了,回来想要的话,再收他们一笔钱,里长你想想,拍照可谓是瞬间即永恒。

  从他们手上赚到的钱多了,还有大明的富贵人家身上赚,就是给百姓留照片户籍的资金。”

  朱闻天根本不想从其他方面拿钱出来为大明百姓换户籍,依靠这个手段来捞。

  户籍没有照片,就说一个人额头什么样的、眼睛、眉毛、鼻子、嘴,这怎么能够确定一个人?

  人家化个装,很容易就躲过去了,甚至都不用化装,负责入籍的人记录的时候自己估计都茫然。

  这要是贴张照片,上面落钢印,看着就觉得是那么回事儿。

  什么一寸二寸的,可以多给洗出来几张,底片留着,万一谁犯事了,发海捕文书,把底片找出来洗或印报纸。

  呃……化装还是能躲,不过更麻烦,不是所有人都会化装的。

  里长听了觉得没问题:“现在作甚?你们咋出来了?”

  “快到晌午,得吃饭啊!陛下那边结束,赐宴你觉得会在哪里?你不会是没安排吧?”朱闻天焦虑了。

  “都忙着呢!我说你们,咱知道得到村子吃,走,我把这个拿着给陛下瞧瞧,按你的说法,这钱咱赚不到。”

  里长一听卖夷人什么的,就知道跟村子无关。

  “咱开个照相馆,这钱难道还有人跟咱们抢?就开在之前镶牙、拔牙的地方的前面,那块地方得留着。”

  朱闻天还是要赚一笔的,甚至提供上门服务,只限南京城,应天府其他的地方不去。

  要么就是原来村子所在,最多去宣城县和当涂县,或者找人去拍摄,村子提供相机与材料。

  “稍后再说。”里长心比较乱,这个相片对他的冲击太大,就是真人啊!

  ……

  果然,晌午到来,朱元璋带着一群人也到来,那边结束,他眼圈也红红的,显然跟里长一样,与祖宗们说话的时候比较激动。

  参与祭祀的人没有大臣的家眷,家眷们刚刚洗完手,准备吃饭,之前和村子的人聊天,孩子们都玩疯了,这里居然有个皇孙的游乐场。

  做梦都不敢梦的游玩地方,在此地是平常的东西,地上的轨道,空中的索道,以及大量的玩具。

第791章 贸易根源发配处

  “咱还琢磨着累得没有力气吃啥,结果还是村子贴心,羊汤好,主食都不错。”

  朱元璋换了身常服吃饭,皇帝的服装怕弄脏了,不好洗。

  那一身衣服值钱,绣工一点点绣出来的,举行祭祀,属于大型活动,衣服穿完得立即换。

  包括群臣的服装,专门带着过来,朝廷发,如果辞官,衣服要还回来。

  除非是带着品级、爵位离开的,那么衣服就跟着,人没了的时候一起入葬。

  朝服漂亮又肃穆,仪式烦琐又庄严,这就是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众人昨天晚上折腾那么晚,然后眯一会儿起来又一上午,有人都偷偷含村子提供的救心丸了,就是有蟾酥的那个,对,此药是最重要的成分。

  现在农历正月初一,阳历二月二十,雨水是二月十八,南京那个潮啊!

  吃什么是个问题,下丘村选择羊汤,同时做牛肉圆葱的烧卖、馅饼、回头,另外有小花卷和煎的馒头片。

  小孩子牙口不好的又要吃辅食的,有糊糊汤、鸡蛋羹、松软牛肉饼。

  牛肉饼最有技术含量,正常的搅拌牛肉的时候都要朝着一个方向,尤其是打牛肉丸的时候,要绞劲,吃着口感好。

  换成给孩子们的,反其道而行,怎么散就怎么做,大人吃起来口感特别差,宝宝却喜欢。

  至于说牙口不好,要用馒头、花卷泡汤,或者要吃面条的,不存在,这些有资格参与祭祀的官员,其本身与家人的牙都由村子负责。

  像刑部尚书刘惟谦的母亲年六十二,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牙就剩了四颗,现在满口都是,没钱了摘下来卖,都能活几年,村老中的老妪正在陪着啃羊排呢!

  换牙的孩子没办法,不可能给镶牙,倒是有个侍郎的孩子牙今天被拔下去了,牙活动了等着换,还不掉,干脆……

  晚上守夜吃完东西时拔的,抹了西瓜霜,现在吃东西就有点不适应,说话漏风,却不疼。

  “陛下不要喝得太急,餐厅中舒适,有干燥措施,加热的情况下换气扇转动排风。”

  里长怕朱元璋刚刚劳累完,吃东西快了心脏承受不住。

  “咱与敌人厮杀的时候就没想过,明年咱就有自己的胡椒了哈?”

  朱元璋向碗里舀胡椒粉,喝羊汤放胡椒粉最好,没有胡椒粉的话只能放花椒粉。

  胡椒价格高,从唐朝开始就没便宜过,主要原因在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琼州等地方是流放发配所在。

  认为那里瘴气重,不适合人生活,当地土著、山民等难以治理。

  下丘村之前给出来的办法却是在这些地方种药材、调料。

  然后云南是不行的,人家北元的梁王在,福建、广东、广西、琼州那里,随便种。

  有如甘蔗一般,派军队到福建种,多年生的,年年收割制糖,念头多了看长得不整齐了就按照顺序刨一下再种。

  其实今年已经有一点胡椒粒产出,太少,明年琼州那里才会多,然后进入丰产期。

  里长可谓是今非昔比,一听陛下所言立即明白,绝对不是吃羊汤的问题,胡椒是药,同时还能做胡辣汤。

  “陛下,明年咱就能吃到芭蕉了,现在吃得都是芭蕉干片,船速度不够,有了蒸汽机船,可以过去。那里以后不能作为被流放或贬谪官员的地方,尤其是崖州,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不潮,除非特殊情况。

  那里的芭蕉好吃,唐朝李商隐写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里长好像说吃的东西,芭蕉,一般的地方没有,比如南京就种不了,除非放在大棚里。

  “这是什么?”朱元璋皱眉,一扭头看曾鲁。

  “陛下,李商隐看着是写情诗,其实他是跟当时的皇帝表达,当时长安的丁香好,却没有芭蕉,李商隐被贬到崖州,故此才写芭蕉与丁香。

  同时还有一首诗则是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石州在晋王殿下封地左近,离着长安不远的。

  他借着这个向当时的皇帝说他想回长安,当时唐朝的整体并不好,还受安史之乱的影响。”

  曾鲁给朱元璋说情况,李商隐可不是简单地想什么女人了。

  “那将来往那流放呢?”朱元璋听懂了,同时开始发愁。

  群臣:“……”

  陛下你为什么非要琢磨这个,咱们目前为止都很努力的,而且不贪,你给得多。

  你非要把咱们给弄到哪个地方去?琼州去不了了呗?那里的环境好,养人,两广两湖又要成为种植区,福建甘蔗和贸易。

  “宜长,你说何处比较好?”朱元璋又问里长。

  里长:“……”

  他后悔了,早知道不说这个话,现在说哪里能够发配人,岂不是得罪满朝文武?

  于是他回答:“陛下,西北,西北种葡萄的地方和高原地区,那里一般人受不了,干旱、高原反应、寒冷、炎热。”

  里长指明路线,就是新疆和西藏那里,海南不行啊!海南好着呢!

  同时草原也不行,草原一样资源丰富,尤其是和林,那里正在建设。

  云南,云南适合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东北还用说嘛!好东西多着呢。

  就剩下没有机械化种棉花的新疆和没有旅游业的西藏了,把人扔过去,估计有的人都到不了地方就高原反应挂了。

  “成,不错,给咱加点汤,多亏之前就倒了一点汤,不然你说扔不扔?扔了连着调料一起没,不扔又凉了,难道坐到灶台上去热?”

  朱元璋满意了,目光扫视群臣,让加汤。

  大家的汤都不是满的,连着干货一起,才三分之一,喝一点加一点,就不用浪费,胡椒粉还是不怎么便宜。

  朱元璋就等着自己大明产的胡椒出来,以此来压夷人的胡椒,咱大明有了,而且很多,你们凭什么卖那么贵?

  就像冰糖,之前你们从外面弄来,现在得从咱这里买,什么珠宝的咱先不要,给粮食,还有药材,黄金白银也成。

  珍珠呢!等咱那边人工饲养的出来了,就不缺药用的,休想提价,咱不买你的。

  贸易就是如此,你没有就贵,有了便宜。

第792章 福利增加局势布

  村子的人过来为大家添汤,众人都沉默着,考虑西北地方被流放过去的后果。

  里长不愿意让场面尴尬,就是冷场,他把憨憨跟小伙伴们的照片拿出来。

  “陛下你看,村子里有了新技术,可以卖大钱,亦能进行户籍新登记,这样……”

  里长讲解照片的作用,比画画还真,让朱元璋看完,再叫其他大臣瞧瞧。

  这下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大家都刻意不去想官员流放地的问题。

  最后照片又回到朱元璋手上,他摸着:“跟真的一样,摄魂之法?”

  “重八,并非摄魂。”一直未出声的马皇后开口:“守村人憨憨和村子最强的队伍,另一种画画的本事,或者说技术。”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