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37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朱标则与里长说话:“既然还用,陆续在城内把一座座房子都装上暖气,即便有的装的时候到了开春,来年照样可用。

  还有咱们的地方,南京,应天府的冬天其实也冷,只不过不似这般冻得疼。

  之后在各处修的堡,应如此操作,让他们有暖气用,一个锅炉只能负责几十个暖气片?”

  “殿下,暖气需要循环水,循环水是由压力来完成,压力大,锅炉的壁的必须能够承受住。

  蒸汽机便是烧锅炉,无非用蒸汽来推动连杆,造更大的锅炉,一旦出问题,烧锅炉的人很可能就……

  如此眼下还是用技术成熟的锅炉,等咱们试验完其他的锅炉,再陆续安排上。

  其实用上锅炉组的话,一个锅炉组就足够把整个和林城的暖气给供应上。

  这等方式叫集中供暖,当前不具备那个技术条件,过上几年或许行,集中供暖……”

  里长告诉朱标,集中供暖的好处在于节省煤,像现在的暖气片里,有放气儿的位置,从那里可以接热水。

  接多少热水,最后都是烧的煤来提供,不要接,一接热水,锅炉里就缺水,都接没了,锅炉干烧就完了。

  朱樉有了想法:“里长,咱把锅炉拿出去,是不是可以为别人提供热水?”

  “殿下聪慧,正是如此,洗澡能用,喝也行。”里长笑着点头。

  “赶紧造,他们现在喝水不容易,河面一结冰,他们得凿冰取水,那水都是凉的,之前没有煤,谁舍得使劲烧柴火和牛羊粪?

  那是留着做饭的,喝一口热乎的水,便不那么冷的,尤其住在城外帐篷中的将士。

  他们又要去挖矿,又要忍受寒冷,总喝凉水,会生病,不能因此非战斗减员。”

  朱樉心疼将士,城里无法装所有的人。

  城的东西二里地,南北四里地,人全挤在城里,活动不开。城里有城墙和其他建筑帮忙挡风,外面只有帐篷,帐篷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况中,不烧火,里面的温度跟外面差不多。

  外面至少还有光,里面又黑又冷。

  里长应下:“大棚已经建了一百亩,种的蔬菜,一亩可提供至少两千斤,陆续采摘的话,到罢园,能有个四千斤。

  咱采取轮番播种的方式,年前大家开始吃,每天一个人吃个半斤就很好了,再给外面的牧民一些。

  工匠抽调出来,一个是冶炼铸造立炉,一个是打铁片做炉筒,锅炉只能分出来五百来人。

  帐篷保暖比热水更急迫,最近不少人在喝药,多亏咱们药带的多。”

  里长对此没有太好的办法,十三万人在运转,大家已经很努力了。

  太子府、秦王府的护卫之前不是学会了吹玻璃嘛!结果吹得头晕眼花,终于把大棚玻璃供应上。

  然后从煤矿和铁矿那里到和林城,中间建了一个个临时的棚子,里面烧土灶,天只要没彻底黑下来,运输队伍不会停。

  即便这样,还是忙不过来,冰中抓鱼的始终在持续,朱闻天也没想到大家这么执著。

  往下游的方向出去八十里,要不是有爬犁在冰上走,当天都回不来。

  和林城外一大片的雪地上堆着鱼,之前还有人上秤称一称,之后没人理会,只管把鱼送到那边堆着。

  按照朱闻天的估算,差不多有一百六十万斤了,他们依旧不停。

  因为牧民说了,本地即便到了三月份,冰雪仍有。

  他们说的是农历,换成公历是四月份。

  刚进腊月,距离三月初一还有三个月呢!

  趁着鱼傻,赶紧捕捞,那样吃鱼可以吃三个月,鱼也是肉。

  尤其队伍里很多人是江南的,他们从小就吃鱼,不过都是吃鲜的,现在冻的属于稀奇东西。

  朱标吃了几口饭,喝口汤:“确实应该先解决帐篷取暖的问题,炉子别处用不起,咱们是自己采矿,自己打造。好歹咱们是战斗队伍。”

  “是战斗队伍,即便工匠亦属于战斗后勤序列。”里长附和。

  队伍的强大在于没有老弱病的人,打仗的军队也没有女人。

  与十万寻常百姓不一样,组织性和纪律性强,一声令下,他们不偷懒,还有力气。

  “等吃过饭到外面看看牧民们如今怎么样了。”朱标说完示意大家快吃饭。

  饭后,一群人简单收拾一番出发。

  牧民们帮忙捕鱼,城外的牲口他们也跟着归拢一番,这样他们就有鱼吃,心安理得,干活了。

  不过他们不愿意吃煮的,腥,一般会烤,然后用手揪下来鱼肉蘸盐吃,年岁大的和孩子,才会喝鱼汤。

  烤鱼吃还有一个方便的地方,不清理内脏,直接烤,吃完了,内脏扔掉。

  煮的话得提前把鱼化开,开膛破肚,取出内脏才行。

第532章 但求读书人生转

  大家吃鱼的时候,内脏不吃,有人去收,拿回来喂家禽。

  和林城中有家禽,没有猪,家禽为北元皇帝等人提供蛋和食物,生活比较奢侈。

  徐达等人接手后,继续养着,然后蛋被他们给吃了。

  哪个将士生病了,就给煮个蛋吃,对于大家来说,蛋是好东西。

  太子队伍抵达,那些家禽被接收,包括之前的蛋,看一看还能孵化不?对着灯照。

  不能孵化的就让人吃,能孵化的交给下丘村。

  在春节前,小鸡、小鸭、小鹅都会出来。

  下丘村有办法让它们被族群中的‘母亲’收养并教导。

  鹅的数量少,鹅和鸡鸭不同,它不吃荤的,只能喂草,冬天吃干草,再喂水,没有水时鹅吃雪,影响产蛋。

  北元养鹅为了吃,不指望鹅下多少个蛋,而且他们的养殖技术根本比不了下丘村。

  下丘村接手这些天,家禽产蛋量直线上升,缺钙的补钙,缺蛋白的补蛋白。

  鹅吃上了青贮,本来青贮是徐达他们按照要求在此建的青贮池喂牛羊骆驼的,有时马也吃两口尝尝鲜。

  青贮对于反刍的牲畜最好,马要差很多,没有青草的时候,青贮算是青吧!

  于是当朱标等人在牧民帐篷区走动时,便见到了赶着马拉爬犁收鱼内脏的人。

  吃鱼的牧民把内脏放到帐篷门口,冻硬了,收的人用铲子铲下,装桶里带走。

  “太子殿下、秦王殿下、里长、铃儿姐、憨憨哥。”

  大家来到小宝宝他家门口时,里面的女孩子正好出来,笑着与大家打招呼。

  她就见过太子和秦王一面,居然能够认出来。

  “小豆豆怎么样了?”小丫头最关心小宝宝,这小宝宝的病太难治了,自从第一天过来后,总能遇到特殊状况。

  疹子、感冒、咳嗽、惊厥、拉肚子、鹅口疮、咽喉红肿,就这几天,下丘村的人一个接一个处理。

  连方溃都说,这就是遇到下丘村了,换个情况,比如自己,都未必能把孩子保下来。

  “好了,现在都好了。”女孩子露出笑容。

  她先进去看看,打来帘子让众人跟进去。

  帐篷里的立炉还在,没还给下丘村,并且下丘村又借给他们一个煤油灯,提供油。

  小宝宝的病一个连一个,必须照看好,死了下丘村的人心里不舒服。

  小宝宝刚喝完奶,因为正在拍奶嗝,他感觉到有人进来,一扭头,瞧见憨憨,在母亲怀里挣扎起来。

  朱闻天赶紧把外面的军大衣脱了,接过小宝宝继续拍,军大衣凉。

  北方冬天从外面进到屋子里,第一件事情是脱外面的大衣、脱鞋。

  所以北方和东北冬天烧炉子和火炕的屋子里气味不怎么好,脱鞋脱的。

  “嗝,呃!哎!嘿嘿!”小宝宝高兴,咧嘴笑,身子一蹿一蹿的。

  朱闻天拍完奶嗝,开始慢慢按摩,从头开始,然后小脚,宝宝躺在下丘村给做的婴儿床上,眼睛看着棚顶,嘴微微张着,放在身体两边的胳膊不时抬一下。

  他穿的小衣服也是下丘村给的,看上去比之前可爱多了。

  帐篷中同样干净许多,尤其是其他人的脸和手,皴消散下去,干净了,不是黑黑的,还有淡淡的兰花香味,是兰花香皂的味道。如此一番样子,人更自信,男子把下丘村送的干果摆出来,女子在那里煮起奶茶。

  所用的茶是发酵的红茶茶砖,朱标带来的,给将士们用,将士们在这边会喝很多奶,饮食方面不习惯,用红茶来增加维生素和助消化。

  牧民们更需要,就给他们一些,还有盐,盐更珍贵,和林附近没有盐矿和盐湖。

  以前北元占的地方有盐,甘肃那边,还有山西部分地区。

  当然,元朝的时候所有盐都是国家的。

  然而在此地周围生活的独立牧民却没有,他们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获得。

  盐碱地在大漠的地方有,野骆驼、野马、野驴和其他动物会去舔食。

  人不能吃,因为他们不是憨憨,不懂得怎么把高碱低酸的碳酸盐变成能吃的氯化钠。

  碱式碳酸盐加盐酸,就可以得到氯化钠,简单不?他们偏偏不会。

  朱标一来,军队放心,牧民们拿到了珍贵的盐。

  牧民对大明的认同感一步步坚定,至少跟着大明可以有茶砖和盐。

  奶茶的味道并不适合所有人,女主人煮了一大盆,分给众人。

  朱樉看一眼下丘村的小伙伴们,见他们都喝,也咬咬牙,小口抿着。

  朱标心理上是抗拒的,却不得不装样子,他喜欢喝下丘村的绿茶,尤其是嫩芽做的,嫩芽还能吃下去。

  又是茶,又是奶,又是盐的,喝上去口感……

  可这就是人家牧民最好的东西了,人家能喝,你就得喝。

  “等开春了,你们跟我们一起走,不是让你们离开,是带你们到其他的地方看看。

  既然整个地方都被咱大明占据,你们应该知道别处有什么东西。

  盐和茶在其他的地方很便宜,再过上半个月吧!太子殿下会赐给大家铁锅。”

  里长与男子说话,男子现在能勉强沟通了,他在拼命学。

  他不能指望别人会说他的话,他有求于人,只能学别人的,以前他就是倔。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