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286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嘿嘿嘿嘿……”朱闻天算一算时间,自己应该嘿了。

  “那就说定了,看咱憨憨都同意。”

  朱元璋心情愉快,他觉得不管有多少烦恼,跟下丘村接触都能开心起来。

  自己那个婆娘都说了,女人生孩子的时候和生完孩子后,就会有一点难过,生多了就好了。

  她去陪太子妃,太子妃不是,因为有下丘村的妇人陪吃、陪睡、陪聊天。

  下丘村的妇人总能找到开心的话题,同时帮着照看好宝宝。

  随后大家跑到观里,大雨点子砸下来,地面的水上被砸得冒泡,风一吹,一片雨雾扫过。

  “陛下放心,用不上太久,这雨就过去。”里长看看天色,安抚朱元璋。

  “咱不在乎那个,现在下雨,影响地里的庄稼吗?”朱元璋更关心百姓种田。

  “无所谓的,有的地方甚至还希望多来点雨。

  而下丘村那边的水田,更希望水稻秧子被打倒。

  如此可以选出来抗倒伏最好的秧苗,可惜那里一直在套种,有黄麻。

  黄麻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在雨季帮助水稻抗倒伏,同时灭其他杂草。

  之所以需要等水稻分蘖才能移栽黄麻,就是为了避免黄麻与水稻争夺营养。”

  里长在这个时候也不忘了科普,水稻必须先种,等根扎牢靠,而且分蘖了,才能移种黄麻。

  黄麻这个时候争不过水稻,却能争过其他杂草。

  等收获的时候先收水稻,然后再给黄麻追肥收黄麻。

  其实不追肥也行,追肥的过程是为了养地,因为又得种其他的作物。

  说白了水稻本身不弱,若是不追求产量,把几千年育种下来的水稻与杂草种在一起,会发现水稻依旧碾压其他草。

  水稻就是从杂草一代代培育出来的,它怎么可能干不过杂草,只不过对它的要求太高,得结多少种子。

  不然看看,选一片地,把其他杂草和水稻或麦子一起扔过去种,谁的成活率最高?谁的种子最多?

第407章 宣传初提抽文盲

  “方才咱也没吃多少,又溜达这么长时间,现在适合吃什么?”

  朱元璋看着外面的大雨,听着里长说的话,还想喝两杯。

  “陛下,吃烤串和炸串儿,喝啤酒?晌午前咱们吃的,到现在快两个时辰了,天都暗了。”

  里长估算下,陛下之前就没吃多少东西,一直听自己讲解。

  “那就……嗯!解手的地方……等我。”朱元璋说着就要去茅房。

  这里没有专门给他提供的厕所,他就只能去大坑。

  好在大坑也没什么问题,里面有熏香和毛边纸。

  等朱元璋回来,串儿都烤上了,朱闻天在旁边炸吃食。

  他炸闷子,就是做香肠的下脚料汤的闷子,也炸之前海边送过来的蚶子肉。

  蚶子一般在淤泥中生长,它自己长大的时候,寄生虫也跟着它长。

  有的蚶子及这类生物,承受不住寄生虫,就在生长的过程中死去了。

  而有的顽强地活下来,所以海边的人不喜欢吃这种东西,因为就算是煮完了,吃了也生病,因为温度不够。

  现在朱闻天炸,这个温度够,所有的寄生虫都被炸成蛋白质了。

  就算是短时间内能抗一百三十度的寄生虫,在沸腾的油中炸一炸也得挂。

  “都是海产品?”朱元璋一下子看出来情况,这个安排显然是刻意的,那他就得问。

  “本来是没有这个的,其实这些要用来晚上做主打菜的。

  陛下突然想吃,只好拿出来给陛下看看,咱们现在吃的是鲜货,以后吃干货泡发。

  内陆的很多地方,根本接触不到海货,有的能够将将接触到海货的地方,为了能吃点干海鲜,要花几文钱。

  就是火锅的煮啊!把一些很小的小螃蟹,还有牡蛎干、扇贝干、紫菜放进锅里。

  其实真正的隔阂,并不是商品价值定位与流通的隔阂,而是信息交流的隔阂。

  朝廷政令传播受阻,地方教派却能够通过走小路等方式到各处继续传教。

  甚至地方守关、勘验路引之人,也会是某个教派的信徒……”

  里长借着吃海鲜的事情说到百姓被困在一个地方,难以接触到外面情况的问题。

  现在就有白莲教,而且是大明严令禁止的教派,其他的小教派则也不少。

  路引确实在稳定地方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偏偏限制不了教派传播。

  朱元璋面色变了变,他自然知道教派是什么东西,郭子兴就是白莲教的,反元的时候,还有明王。

  他在郭子兴手下做事情,同样遵循着白莲教的那一套礼仪。

  不过后来他的势力大了,开始坚决打击白莲教,不能叫白莲教继续活跃。

  今日里长提出来,他也琢磨灭不完的白莲教是否会给大明捣乱。

  朱闻天炸了一把毛蚶用托盘递过来,朱元璋拿起一串蘸着料吃两个,突然眼睛一亮:“宜长既然说起此事,可有解决之道?”

  他反应过来了,自己琢磨不出来不怕,有人可以提供帮助。

  里长跟着拿起一串蚶子:“陛下可还记得图书馆内部印制的刊物?给学子与生员看,外面的人不可得。

  同时又在印书,印出来的书读着便是‘说话’、‘评话’、‘说书’。

  眼下的教派传播通常以经的方式吹嘘,说哪个神如何如何、怎般怎般,编一个不存在的经过、经历,这种经,与佛经中的是一样的,如是我闻。咱朝廷,可以通过一种手段,让百姓了解到情况,更信任大明朝廷。”

  “是极是极,怎么做呢?”朱元璋认可了里长的说法,却不知道如何操作。

  “把对内的期刊变成对外的,咱们印报纸,找人给各处百姓读报纸。

  许多读书人一直在等开科举的事情,如与夷人贸易,给个前置条件。

  夷人是送来多少粮食才能获得交易资格,读书人自然是教会多少人识字,为多少人读报纸才允许将来考科举。

  无须担心他们作假,鼓励他们互相举报,再把咱内部的刊物当作任务完成好的学子的奖励。

  报纸以后可以往上加商人推广的商品,赚他们的钱,至少在应天府他们愿意花这个钱。

  只要愿意推广的商人足够多,咱报纸印出来的数量多,就可以多赚钱,可以盈利。”

  朱元璋听着,不时点下头。

  里长说完赶紧蘸料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可惜没有油辣子,也没有花生碎,只有茱萸油、花椒油、芝麻、孜然。

  “先印出来一份报纸给咱看看。”朱元璋决定先见到实物,反正整个大明就有一个铜活字印刷的地方。

  “过上两天便能看到。”里长答应。

  说话的工夫,雨停了,避雨的人看看天,有的匆匆离去,有的又买了点吃的,决定吃完后晚上就不吃饭了。

  朱元璋吃了一会儿,感觉身心愉悦,也想起来还有家得回,带着一群人往皇城赶。

  把他送回宫,下丘村的人直接回村子,大家都很紧张,怕出问题。

  下丘村人晚上就在吃海鲜锅,没有外人在,里长跟憨憨吃瓜子、喝啤酒。

  “眼下最麻烦的地方在于百姓识字的人少,恨不能一下子把几千个字塞进他们脑袋里。”

  里长一脸为难的样子,拿过旁边之前炸的闷子吃一口。

  朱闻天喝啤酒:“等打完仗的,将士们撤回来,先在军中进行扫盲。

  等士兵们学会后,把他们派到各地去给当地百姓扫盲,扫盲就是扫除文盲,文盲就是不识字。

  如此,只需一年时间,就可以让大明很多百姓能识字,他们哪怕识字不多。

  等将来的报纸送过去,他们想要看懂,也得问识字多的人。

  关键他们知道怎样学习识字,总问别人,别人显得比他们强,他们保证努力学。”

  里长眨眨眼睛:“为何不让各地方的官员教?”

  “去年的年末的时候,已经统计出来大明的府州县数量和官员数量。

  府州县一千三百四十六,官四千四百九十三。

  大明缺官,一个县看能分配几个官员来带着百姓识字?

  军队人多,一个县派去二十个人,也不过两万六千九十二人。”

  朱闻天用数据说话,不是不想让地方管,是没人。

第408章 运输中转情谊重

  翌日早,朱元璋赐朱宜长的同进士出身文书被太子送来。

  今天小暑,天热,官员放假一天,给很多东西带回家。

  朱标今天自然就不上课,太子妃并不需要他陪同,有下丘村的妇人在。

  下丘村的不少人已经出去忙碌,其他人在村子带孩子。

  绿豆水得继续给百姓喝,等到了秋时天气凉爽再停。

  百姓对送绿豆水的人非常感激,他们在外面做事,找不到喝水的地方。

  有人即便渴了也忍着,并不知道自己要中暑,看到有送绿豆水的,很自然地过去喝一碗。

  到目前为止,应天府没有人中暑。

  朝廷下令,告诉百姓不要喝生水,同时也送凉开水,又为惠民药局节省不少药材。

  朱标一来,村民在煮馄饨,他直接把文书给里长,不需要举行什么仪式。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