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915章

作者:东鸭西楼

  若是误导了陛下的心意,我等难辞其咎!”

  胡惟庸明面上是怕领会错皇帝的心意,但他话中的怨气,大家伙心知肚明。

  中书省,大明的最高行政机构,一朝宰相,却要从报纸上看到皇帝对新政的想法,这实在有点欺人太甚。

  大家伙的目光,都集中在老朱身上。

  朱元璋神色不变,但朱标的道行浅,都有些坐立难安。

  他理解朱元璋的想法,关于吏治改革的事,一开口肯定会受到百官反对。

  按照以前的做法,是皇帝先找几位重臣商量,然后被反对,

  在双方拉扯,被百官用民心的借口“规劝”,经过一系列的对抗之后,

  由双方拿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可如今,朱元璋多了另外一个选择。

  就是借助《日月时报》这份报纸,先将政策丢出去探探口风。

  这口风既是官员的口风,也是民间的风向。

  将近十年推广简体字,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真有一批人,他们能独立读书看报。

  这些人,不再是精英阶层,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给报社投稿,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朱可以通过报社的渠道,进行民调。

  也不用再被人以民心为借口裹挟,产生误判。

  “胡爱卿说的是改革的事吧?

  朕还没想好呢,那天妙云那丫头来采访,朕就顺口说了!

  不过今日大家聚在这里正好,朕经过这几天梳理之后,也大概摸清楚了思路!

  现在,朕倒是可以跟诸位分享一下!

  朕准备,改革吏治,且准备规划北方工业的发展……”

  老朱心中早就有腹稿,开始诉说起来。

  关于改革吏治的事情,果然一说就激起千层浪。

  这件事,主要还是朝廷为了整合基层。

  如果说里甲制度,是皇帝绕过县一级别基层官员,团结士绅的话。

  这一次,吏治的改革,动的就是基层士绅长期把持地方政权的局面。

  地方的豪强,士绅,看似民,但以宗族,宗亲的身份,他们对地方上隐形很大。

  没有地方配合,一个县令下乡,是很难处理好具体事务。

  单单只是一个不配合,就已经让许多人难受。

  而长期妥协下来,或者说,因为大宗主掌握了更多的资源,自然而然的,地方上的吏,也逐渐被大族所控制。

  这些人,看似不显山露水,但很多朝廷的政策,就是需要从他们那里执行,如果他们曲解,或者偏袒某些人的利益。

  朝廷所谓的改革,自然也无从谈起。

  而大宗族,士绅是什么?

  不就是站在奉天殿中的各位大人吗?

  “臣以为不妥!”

  胡惟庸还没说话,汪广洋首先站出来。

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

  奉天殿内的氛围,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朱元璋对此早有预料,只是微微笑道:

  “不知道汪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臣觉得陛下想要改革的心是好的,可是手段太过激进!

  地方上的事,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惯例,既然老祖宗行了千年的法度,自然有他的道理!

  妄变祖宗之法,不可取也!

  陛下变法,若是激起民愤,导致天下不稳,岂不是不妥?

  臣以为,陛下当收回成命,三思而行!”

  “臣等附议,陛下三思而行!”

  汪广洋说完,已经有不少的官员开始走出来,反对朱元璋的改革。

  老朱也不生气,只是冷笑。

  这些年,类似的桥段已经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他朱元璋何曾妥协过!

  “这段话,朕听得耳熟呀!”

  朱元璋的开场白,有一丝揶揄之意。

  “当年朕改革商税,你们这样说!

  南北分榜,你们也这样说!

  这前前后后,大概有四五次了吧,汪爱卿,朕倒是想问你?

  每次你们都说民心大变,可是哪次有了民变?”

  汪广洋被老朱一席话,说得面红耳赤。其他官员,也一时没了言语。

  以民心挟君王,乃是文官们惯用的手段,大家伙每次反对皇帝的意见,总不能说皇帝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可是随着老朱的改革深入,这一招变得越来越难用了。

  果然,朱元璋道:

  “朕让报社那边给朕做了个民调,似乎和你们说的不同……”

  民调,民调,又是民调?

  汪广洋的脸色涨红,似乎要发作出来。

  他本是一个不惹事的人,可是老朱这些年的做法,却越发让他忍受不住。

  那些愚民,懂个屁?

  他们也配对天下大事指手划脚?

  这句话藏在众人心中,但谁都不敢脱口而出。

  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文彦博那样说出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这类句子的勇气。

  老朱也不是宋神宗那种没有多少威信的皇帝。

  胡惟庸见汪广洋被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主动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汪相说的有道理!

  哪怕就如陛下所言,此事是对的!

  但这套惯例执行了千年,您说根深蒂固也罢,说积重难返也行。

  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就是民心!

  陛下,改革虽然好,可是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恐怕会影响天下安定呀!”

  胡惟庸的话,让奉天殿内,再次针落可闻。

  他这话不可谓不重,甚至已经有点警告的意味。

  朱元璋也不接话,身为一个英明的君王,他脾气虽然不好,也是杀伐果断之人。

  可政治这种东西,终究讲究利弊权衡。

  稳定,就是君王对于天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才是繁荣。

  老朱现在动的,是华夏千万士绅隐藏的利益,等于得罪天下豪强。

  这些人,在乱世之时,他们可是支持过皇帝的上位。

  如果真的逼急了,确实可能会天下不稳。

  “朕,自有考量!”

  朱元璋终归没有把话说满,道:

  “正如前面的政策一般,朕会挑选一些地方做为试点,如果合格,再推广全国!

  胡爱卿,你觉得哪里适合试点?”

  老朱轻描淡写,就化解了胡惟庸的攻势。

  还将包袱丢给胡惟庸。

  胡惟庸登时冒出冷汗,这选谁好呢?

  他不管选哪里,都是送命题。

  “微臣觉得,此事交由陛下定夺!”

  他赶紧将皮球踢回去,老朱似笑非笑。

  他转头问:

  “这可不行,朕没找你们商量,你们怪朕……

  现在朕让你们出主意,又都推脱!

  胡惟庸,你给朕一个答案……”

  胡惟庸的脸色登时一阵青一阵红。

  “陛下,要不还是放在浙江……

  反正您也在那里执行过试点……”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