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750章

作者:东鸭西楼

  百官望向汪广洋的表情,微微有些变化。

  这老小子出头不出,和稀泥倒是有一手。

  有官员求情,皇宫里的朱元璋沉默了。

  侍卫识趣,也呆立在那里,不再拖着朱樉走。

  官员们陆续前进,进入奉天殿。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

  官员们见过皇帝之后,胡惟庸主动说:

  “陛下,昨日一案,虽然秦王殿下也有责任,但殿下也是受了蛊惑!

  臣听闻,此事乃是清心观真人张异,仗着和秦王殿下关系好,欺上瞒下,仗势欺人!

  他以秦王的名义,威胁锦衣卫的人,让他们带着观音奴出去!

  臣觉得,此人一定在这场行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臣觉得,张家是前朝旧臣,保不准念旧,配合那位郡主逃走!

  请陛下彻查龙虎山,还有跟龙虎山有牵扯的锦衣卫人员!”

  其他官员见胡惟庸开口,直接将火烧到清心观那边。

  众人若有所思,胡惟庸和清心观的矛盾,应天府何人不知?

  只是后来,这位宰相大人,愣是没多看清心观一眼,仿佛这份仇恨,已经消散。

  只是此时,他们方才明白,胡大人一直在等,等一个能让龙虎山倒霉的机会。

  此时,机会已经来了!

  纵容前朝郡主逃离,那是天大的罪过。

  且此时,胡惟庸用言语护住朱樉,朱元璋势必要找个人来堵住其他人的悠悠众口。

  “陛下,秦王殿下掌控锦衣卫总共也没几天时间,其中的事务能不能掌握,都是未知数!

  所以此事殿下有错,也只是因为他错信他人!

  殿下您责罚他思过,也就是了!

  可那狐假虎威的张真人,还有负责的锦衣卫吗,都不能轻易放过!

  三年前,陛下已经整顿过应天府,如今却还有这么多潜伏的奸细,一定是朝中有人接应!

  可应天府上下,都被锦衣卫查了个遍!

  这次出问题,却恰恰在锦衣卫中!

  所以臣觉得,这锦衣卫内部,也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

  胡惟庸侃侃而谈,一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从袖口中,拿出一份奏疏。

  “锦衣卫乃是凶器,然如果这凶器靠不住,反而会伤了陛下!

  臣恳请陛下彻查锦衣卫,如果其中真有渎职行为,请陛下裁撤锦衣卫!”

  将责任推到张异身上,乃是私怨!

  而主张裁撤锦衣卫,却是从百官之首的角度,去为文官集团谋利!

  从锦衣卫成立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因为锦衣卫而落马,降罪。

  让皇帝裁撤锦衣卫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

  但历任宰相,包括李善长,对于反对锦衣卫这件事上,大家都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

  毕竟谁都知道锦衣卫的出现,是在预防哪些人。

  可是锦衣卫是皇帝的刀,想让皇帝放下屠刀,谈何容易?

  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御史,大多数高官在这件事上都是遮遮掩掩。

  如胡惟庸一般当众请求彻查锦衣卫者,他是第一人。

  官员们明白,起风了!

  这场因为锦衣卫失误而导致的风暴,他们必须推波助澜,变成陛下无可阻挡的大势。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觉得胡相说得有道理,锦衣卫护持的乃是陛下的安全,若是锦衣卫中间有问题,就等于陛下的安危,不得保证!

  陛下也好,太子也罢!

  都事关国体,请陛下裁撤锦衣卫……”

  “请陛下彻查龙虎山,裁撤锦衣卫!”

  整个朝会,突然变得舆情汹涌,在胡惟庸的带领下,所有的官员都如斗士一般,朝着皇帝发起冲锋。

  朱元璋面对突如其来的局势,脸色也是发黑。

  他固然有心理准备,可是胡惟庸能让百官齐心协力逼宫,这是出乎他预料之外的。

  且,这次和眼前不同。

  这确实是锦衣卫【犯错】了。

  可是所谓的错误,皇帝自己心知肚明,他本意是布局北方,自不能自断手脚?

  可是,这汹涌的舆情,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君王并非能为所欲为,哪怕是他这位开国皇帝也是一样。

  就如朱樉犯错,他不得不罚一般,锦衣卫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他也必须给官员一个交代。

  老朱深吸一口气,望向汪广洋。

  但汪广洋还是让他失望了。

  此时,朱标站起来,说:

  “父皇,儿臣有儿臣的看法!

  儿臣认为,胡相说的有道理!

  但胡相的道理,是建立在他所认识的真相之上!

  所以儿臣建议,此时先缓一缓,待事情查清楚再说……

  不过,此案涉案的人,确实应该彻查!

  清心观真人张异,锦衣卫指挥同知毛骧,还有负责看守清心观的一干人等,当全部拿下……

  但此时当务之急,乃是搜寻逃犯的线索!

  若是让对方逃了,我大明才真是颜面扫地……

  如果此时处理锦衣卫,实属不智!”

  老朱闻言颔首,大喊一声:

  “来人!”

  外边的侍卫进来。

  朱元璋道:

  “着人拿下毛骧和观音奴一案涉案人员,全部下诏狱!命凌说,全力追查前朝郡主王敏敏的下落……”

  朱元璋不给百官反应的机会,干脆利索的下了决定。

  抓捕张异,拿下毛骧!

  一个锦衣卫的副统领落马,胡惟庸心心念念的张异,也终于被皇帝拿下。

  这个结果,虽然不是所有人心中期望的最好的结果。

  但此时,肯定已经能算是文官集团的胜利。

  而主动谏言的胡惟庸,迅速积累了属于他的威望,对比汪广洋。

  其他官员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是欣赏有加。

  老胡做完这件事,却低调扶手。

  他也谨记李善长的嘱咐,见好就收。

  宰相是君王和大臣中间的平衡者。

  他可以为百官争利,也不能让皇帝记恨上自己。

  对公不对私,哪怕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跟张异的仇恨,但在这件事上,他最多算是顺势推上一把。

  绝不是以权谋私。

  朱元璋用抓捕张异和毛骧,堵住了百官悠悠众口。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胡惟庸一眼,见他的表现,老朱也是颇为欣赏。

  胡惟庸报仇,他不奇怪。

  但胡惟庸守住了臣子的尺度,这一点他仿佛做得比李善长还要好。

  是个知分寸的人,朱元璋微微颌首。

  他再看汪广洋,又是叹气。

  汪广洋的性子,只能做谋士,却做不得宰相。

  他原本以为,从浙江回来之后,汪广洋多少会好些,但实在好的有限。

  老朱心中默默记下一笔,却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他望向清心观,却在想他应该是什么反应?

  清心观!

  张异依然在认真回信。

  他身边,站着朝天宫的观主邓仲修。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