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44章

作者:牛奶糖糖糖

  263年,七十岁的廖化率军赶赴剑阁,参加阻击战,让钟会不得前进一步。

  在近三十年的征战中,廖化没有犯过大错,还屡建奇功!

  甚至能和邓艾、钟会等名将交手而不溃败。

  故而,他妹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简直太侮辱这位名将了!

  而廖化的谋略才能,毋庸置疑。

  这样的将领,虽然比不上关羽、张飞、姜维这样的名将,但定在蜀汉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而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是蜀汉灭亡之际。

  年纪已过七十,为了兴复汉室,尽心尽力四十余年的廖化,他作为降将,被安排迁移前往洛阳。

  在即将离开故土之时,廖化于路上溘然长逝。

  哪怕是他的英魂

  ——也永远留在了魂牵梦萦的蜀地。

  这是廖化的生涯。

  当然……

  如今要说的是另外的一个故事。

  如今的廖化,仅仅作为关羽主薄,在荆州,远远说不上身份贵重。

  可对于廖立而言,廖化的身份就意味深长且至关重要了。

  从后世《楚国公家谱》中记载的“立公”、“世公”世系推知,廖化与廖立乃叔伯兄弟关系。

  而从远古廖氏得姓以来,世系相承的有两个支系。

  一支相传在“西周”时期,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由伯廖而下,至三国时期的廖立。

  另一支的时间就早了,甚至要早于尧舜时期,黄帝有个裔孙叫“叔安”,得姓廖,由“叔安”之下,至三国时期的廖化。

  在廖家族谱中,始终奉行着“始有叔安,继有伯廖”的说法。

  作为三国时期,廖家“叔安”一派的后人廖化,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廖氏一族中“根”的所在。

  说人话就是……

  廖家是个很讲究探祖寻根的家族。

  廖立之所以傲,是因为“廖”氏家族带来的血脉中的傲。

  而关公竟然派廖化来保护四公子关麟。

  这对廖立而言,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

  意思便是——四公子关麟在长沙郡行事,纵是横行无忌,他廖立不得阻挠。

  “呵呵……”此刻的廖立笑了,“关公是不放心四公子,也不放心我这长沙太守啊,话说回来,若不是‘元俭’你在,依着我的性子,还真不能让这位四公子横行无忌。”

  廖立曾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并驾齐驱。

  历史上的他,自诩才华,又兼之“廖氏”一族的荣焉。

  他敢评价关羽带兵作战无方,白白丢失一方土地;

  敢说马良只擅长和稀泥!

  敢说王连乃流俗之人,使百姓困苦不堪。

  如果说李藐是蜀汉第一喷子的话。

  那这位廖立,就堪称为“蜀汉第一键盘侠”了。

  而能压制住他的人,唯独廖家正根——廖化!

  这是赤果果……“黄帝”血脉的压制啊。

  倒是此刻的廖化,他在笑,“我倒是觉得二将军是多虑了,不过是荆州境内,长沙治所,四公子能闹出什么动静?还要我亲自来护他周全,何况,如今的长沙郡,不是没什么事儿么?”

  “谁说没事儿了?”廖立当即就提醒道,“就在方才还得到消息,东吴的使者诸葛瑾,带着他儿子诸葛恪刚刚抵达咱们长沙境内。”

  唔……

  这话脱口,一下子让廖化谨慎了起来。

  “东吴使者?即便是出使,他也应该赴江陵与关公会晤,如何会来长沙?”

  这件事儿很敏感。

  丫的,你一个使者不去见关公,来长沙干嘛?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离间”、“策反”,这一连串的阴谋。

  廖立倒是替诸葛瑾解释了下,“近来,我听闻,那东吴的大都督鲁肃突然病倒,依我看,此诸葛瑾父子多半是来请那医圣张仲景赴东吴医治。”

  此言一出,廖化一下子来了精神,下意识的脱口道。

  “——张仲景”

  “怎么?”

  “巧了,四公子来此也是为了将此张仲景带回去!”廖化连忙解释。

  廖立眼珠子一定。

  还真是巧了!

  不过……

  在廖立看来,一个形如枯槁、久病缠身的名医?

  引得诸葛瑾前来,目的是医治鲁肃还说的过去,可四公子又是为何而来?也是为了医人么!

  这……

  廖立一边揣着下巴,面色犯难。

  看到廖立的表情不对,廖化连忙问道:“公渊何故如此神色?”

  廖立摇了摇头,感慨道:“这张仲景,怕是他们谁都带不走!”

  啊……

  廖化一惊,廖立则将这张仲景的病症娓娓讲述。

  听到这些。

  廖化不由得凝着眉,沉吟道:“不曾想,这位编纂出《伤寒杂病论》,将天下苍生救下的神医,他如今却是这般‘无人可医’的惨状……”

  廖立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凝眉,俨然……就是他这个“蜀汉第一键盘侠”,对张仲景这个人,也是满怀崇敬。

  廖化继续说。“倒是这段时间,我不在江陵,却听说了许多与四公子有关的事儿……咱们这位云旗公子,可总是能带给人惊喜啊!”

  “呵呵……别是惊吓才好。”廖立语气苦涩,“长沙郡内,如今的这位仲景神医,可受不得半点儿惊吓了。”

  说话间,他的眼睛进一步的眯起。

  一阵迷茫烟雾缭绕于此间,就连气氛都变得冷然。

  ……

  ……

  长沙境内,湘水支流,捞刀河上。

  一艘乌篷船去势如飞,荡开翻涌的波涛,起伏在一望无垠的江面上。

  诸葛瑾与诸葛恪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遥远缥缈的青山,听着岸边,摩挲着锻造兵器的“沙沙”声,还有挂在院落中的磨刀器物,诸葛瑾感慨。

  “这便是罗汉庄,当年关云长征长沙时,其中的罗铁匠将青龙偃月刀摩挲的锋利无比,连带着……挨家挨户都学会了磨刀……如今看来,怪不得江陵城永不缺乏兵刃哪!”

  诸葛恪说,“父亲是想说,东吴没能谋下长沙,是为一大可惜吧!”

  诸葛瑾喃喃,“若当初那湘水为盟的约定……还在,长沙、桂阳归于东吴,那东吴的整盘棋就活了,唉……”

  往事响起,诸葛瑾难免会神伤一番。

  说话间,船已靠岸……

  距离港口不远有一处村庄,这是大名鼎鼎的“张家庄”,因为村庄中大多人都姓张,因而得名。

  而诸葛瑾此行的目的,便是来此……邀得那张仲景出山。

  父子俩租了马,两人并马缓缓而行。

  “父亲觉得……这次有把握将那张神医请回东吴么?”

  “若张神医安然无恙,这倒不难,可如今……”诸葛瑾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话,可他的话吟出一半,却又忍不住长吁短叹。

  “前面就是李家庄了。”诸葛恪索性不再问,伸手指着前方的村落。

  却见得这村落的入口处,竟围满了人。

  摩肩擦踵、人流不息……

  乃至于不远处,香车宝马络绎不绝,纷纷的停靠在一边。

  其中,不时传来男人的争论声,乃至于……还有叫骂声,病者的咳嗽声。

  诸葛恪好奇,驱马行至村落前的驿馆,将马拴好,快步的跑到人群中左顾右盼。

  诸葛瑾也连忙跟上,只是,他年纪大,不能像年轻人般健步如飞。

  “这是怎么回事儿啊?怎生围了这么多人?”

  诸葛恪连忙询问。

  有热心人回答道:“你刚来还不知道,这些都是远道而来向张神医求医问药的!有的是从荆北来的,有的是从交州来的,还有的是从中原,比如……那驾马车的主人便是凉州人……”

  ——『这么多来求医问药的么?』

  诸葛恪微微一惊。

  可很快,他回过神儿来接着问:“那为何他们都不进去呢?难道……张神医是住在村口。”

  “怎么会住在村口呢?”这热心人指了下村口处站着的一干村民。

  其中还有两个精气神十足的年轻人。

  “看到了么,这些都是张家庄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拦着登门求医问诊的,说是张神医病入膏肓,已经无法在医治,那两个年轻人便是张神医的弟子!”

上一篇:我的1991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