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9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虽然早已不再担任大宗正,但吴侯这样说,洛国难道能无动于衷吗?

  只是孙相您是知道的,洛国与楚国之间有弭兵之盟。

  即使天上的星辰坠落,入云的苍山倒塌,汹涌的大河枯竭,洛国也是绝对不会背叛盟约的。”

  双方的官佐都露出了理所应当的表情,即使是孙武也不例外,实际上庆忌和孙武两人本来就没指望洛国能够出兵。

  但孙武还是装装样子道:“太子所言极是,洛国信义卓绝,弭兵之盟在先,这是吴国考虑不周了。”

  实际上,庆忌和孙武想要的是洛国数百年来,在汉阳地区经营出的关系网络。

  这是吴国很尴尬的一个事情,楚国作为汉阳诸姬的毁灭者,在汉阳地区的势力竟然比吴国这个同宗强,所以吴国很需要洛国的帮助。

  尤其是颖国这个颖水之上非常关键的国家,如果吴国想要和楚国在汉阳平原一决胜负的话,颖国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洛瑜沉吟道:“孙相,吴国既然已经回归到了诸夏的世界之中,还受到了天子的册封,以姬姓诸侯的身份镇守东南。

  那么还按照之前的态度对待姬姓国就是不对的。

  颖国是姬姓的国度,吴国也是姬姓的国度,身为同宗却不互相亲近,吴国又怎么能够得到帮助呢?

  洛国愿意为吴侯与颖侯作为见证,签订两国之间的互通友好的盟约。”

  孙武心中暗忖,洛国公室对合纵永远都是这么的敏锐,立刻就能知道吴国想要什么,怪不得楚国这么多年实力如此之强,都被拦在南方。

  不仅仅是颖国的支援,在汉阳平原之上,虽然很多国家都迫于楚国的淫威而呐呐不敢言,但是洛国在暗中还是有很多的盟友。

  在过去的那些年之中,洛国给予了他们很多的支援,现在让他们暗地里支持吴国也是可行的。

  吴国最缺的就是这些小势力的支持,没有这些人,他们就是比楚国还要陌生的外来户,一旦遭遇小小的失败,就会溃不成军。

  之前庆忌曾经问过孙武:“长卿,现在吴国吞并了越国,有千里的疆土,带甲十万,是东南当之无愧的霸主,还有天子亲自册封的镇守之位,可不可以召集一部分诸侯会盟呢?”

  孙武便劝说道:“昔年齐桓公打败莱夷人,难道不比吴国吞并越国更震撼诸夏吗?

  但是齐桓公会盟,来的国家却并不多,难道您能比齐桓公更得人心吗?

  威望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如果以吴国的名义给这几个国家去信会盟,他们可能会摄于吴国的实力前来。

  但如果您说联合起来攻打楚国。

  只怕您早上这么说,晚上楚国就会知晓,这样的会盟难道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得到洛国支持的话,他们就会在楚国和吴国之间保持中立,甚至稍微偏向吴国,这才是吴国所需要的。”

  之前弭兵之盟,是洛辞和洛言认为秦楚的攻势已经不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洛瑜执掌洛国的列国外交,他更是认为楚国的威胁已经下降到第三,现在最严重的是齐国,其次是秦国。

  所以洛国很爽快的就与吴国达成了利益的交换,将整个汉阳的资源暂时借予吴国使用。

  吴国如果胜利,要在汉阳之地重新规划诸姬,不能将所有的利益并入吴国之中。

  这是很合理的要求。

  孙武回到吴国之中,率领着大军从姑苏之中出发,向着汉阳而去。

  洛瑜派人关注着吴楚之间的战事,如果吴国胜利就看着,如果吴国被打败,就要及时劝解楚国以和为贵。

  五百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洛瑜做起来也是非常的顺手,他自己则往齐国而去。

  国君主内,太子主外,洛国传统。

  ……

  弭兵之盟,无根之源也。

  吴楚之争,世之常事也。

  以无根止世事,非人所能也。——《说战》

第83章 洛瑜使齐

  洛国并不太关注吴楚之间的战争,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划分势力范围的会战而已。

  现在洛瑜最关注的事情还是齐国之中的卿族问题,于是送走孙武之后,没有丝毫耽搁的来到了临淄。

  洛国太子出使齐国,这是维护两国邦交友好的传统。

  作为洛国最重要的两个盟友,齐晋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晋国现在并没有卿族问题,重耳有足够的威望震慑卿大夫,现在的晋国可以说充满了活力,就像是素王刚刚分封之时的邦周一样,现在的晋国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复霸。

  晋国的问题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和邦周的问题一模一样,外力根本无法干涉,需要的是强势而优秀的君主。

  齐国的问题不像是晋国大量的分封土地给功臣,然后公室人数稀少。

  直到现在,齐国中枢的力量还是很强的。

  只是中枢力量强不代表君主力量强,齐国的大冢宰执掌齐国国政,众卿族激烈的争夺着大冢宰的位置。

  只要齐国公室能够拿到中枢的权力就可以,这就是洛国所能干预的,只要齐公配合,洛瑜还是很有把握的。

  齐国和宋国是诸夏列国之中经商之风最盛的国家,尤其是齐国有鱼盐之利,从太公望的时代起就是列国之中最豪富的。

  临淄城之中,国人极多,而且大多数生活都很是不错,真有举袖成云之感,让洛瑜也不得不感慨齐国的土地真是上佳。

  五百年来,洛国任何公室子弟都是齐国的贵客,更不要说洛瑜这位以美姿容闻名天下的太子,齐公吕敬举办了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他。

  “太子瑜,您的姿容就像是天上的神灵!”

  “先贤说,拥有良好姿容的人,是上天所眷顾的,您眉心高贵的圣痕与您的姿容是如此的相得益彰,您有上天与素王的双重眷顾,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赞美着他。

  但是洛瑜是何等的心细如发之人,他很快就发现了齐国国君吕敬虽然对自己充满好感,但是对洛国态度有些暧昧,没有正常的延续五百年的那种血盟的亲近。

  他的心中警铃大作,他明白齐国政坛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时间还要推回到他没有前来齐国之前,当时齐国数位上卿与吕敬讨论齐国强国之策,齐国上卿田昌向齐公吕敬进谏。

  “国君,臣斗胆进谏,现在的齐国,已经不能再像是过去五百年那样,万事都与洛国共进退,这是不符合齐国利益的行为。

  甚至,洛国已经成为了齐国最大的敌人!”

  吕敬直接惊在当场,齐洛联盟,五百年来牢不可破,现在自己的国相竟然要打破?

  他闻言惊道:“田卿,齐国和洛国是邦周之中唯二的由武王分封的国度。

  五百年来,两国之间始终都维持着联姻血盟,先祖桓公能够称霸,固然是仲相贤能,但也有洛国的鼎力支持。

  及至霸权衰微,齐国衰落之时,还是洛国支持,齐国才能平稳过渡,洛国对于齐国的重要性还需要孤来一一说明吗?

  现在晋国想要重新争霸,如果现在和洛国疏远,甚至挑起战争。

  一旦洛国和晋国联合起来,齐国又要如何才能抵挡呢?

  您一向睿智,怎么能够说出这样不理智的话呢?还是勿要再言了。”

  但是田昌并不在意吕敬所说的,对于这个国君他实在是太清楚了,耳根子非常软。

  于是他继续说道:“国君,大河之中的水,是一定会流向大海的,您站在岸边,这一刻见到的与下一刻见到的,难道还能是同一片水吗?

  水的变化越是激烈,它的活力才越足。

  水尚且如此,难道人不会变吗?

  当年在太行山以东,不仅仅有洛国和齐国,还有杞国、莒国、曲国。

  很多的诸侯国都在这片土地之上,而且还有远远比诸夏列国数量要多的东夷人。

  所以那个时候诸夏列国的联合是没有问题的,齐国和洛国不相互扶持是难以存活的。

  甚至在齐国剿灭莱夷国的时候,洛国还支援了大量武器和铠甲,这是值得铭记的。

  但是国君,您要看看现在的形势啊,素王和老子都曾经说过——唯易不易!

  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

  现在的太行山以东,除了洛国和齐国之外,只有几个弹丸小国,您难道不知道,一旦齐国将这几个小国吞并之后,齐国就会和洛国全部接壤吗?

  五百年来,哪里有接壤的国家却不发生战争的呢?

  齐国的疆土难道就永远都不再扩张了吗?”

  齐公吕敬摇摇头道:“齐国当然要扩张!”

  见到吕敬上套,田昌眼底闪过一丝喜色,依旧沉声道:“既然要扩张,齐国不向洛国索取土地,又能向哪里去索取土地呢?

  如果现在不进行切割,难道国君您认为洛国会主动将他们的土地献给齐国吗?

  洛国曾经有过虚弱的时候,他们主动的撤出了一些城池,卫国和邯国占据了这些地方,然后呢?

  那些经营的非常不错的城池还是回到了洛国的手中。这五百年来,洛国何时失去过一寸的土地呢?

  难道国君您认为洛国的国君,会主动的把他们先祖打下来的土地交到齐国的手中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直接将吕敬问懵了,他每天混吃等死,哪里想过这些呢。

  实际上田昌所说的有一半是没错的,洛国和齐国之间的确是存在着本质上的矛盾。

  楚国能够向南扩张,秦国能够向西扩张,但是齐国在这个时代总不能向着大海扩张。

  他想要扩展疆土就只能向西,向北,向南。

  除了几个小国之外,他的北方是燕国,燕国的土地都是一些这个时代比较烂的土地。

  不仅仅不够肥沃,而且还比较寒冷。

  齐国的土地本来就是非常肥沃的平原,所以对燕国土地的兴趣不是很大。

  整个太行山以东,最肥沃的土地就在洛国和齐国手中。

  现在洛国挡住了齐国向着西方开拓的道路,所以齐国想要吞并天下是一定会和洛国一战。

  之前没有这种想法是因为现在列国,都还没有要改天换日的想法。

  一旦到了战国之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有了统一天下的心思,那个时候的齐国就一定会和洛国开战。

  但田昌还是在忽悠吕敬,因为未来为敌,不代表现在为敌。

  现在和洛国为敌,完全不符合齐国现在的利益,更确切的说是不符合齐国公室的利益。

  但是脑子有点问题的吕敬已经被田昌忽悠了,毕竟田昌这一番话实在是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