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70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等平定了叛乱,全部都要拉到长安来砍头。”

  洛琪沉默着,皇太后的诏令是他下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他真的能挽救一个倾颓的王朝吗?

  洛琪微微叹息道:“巨君公,没有这么简单,那些诸侯王既然敢这么做,难道会等着我们平定了义军,然后去诛杀他们吗?”

  诸侯王们所要做的不仅仅如此,洛琪悠悠道:“时隔一百多年,大汉要再有一次大规模的诸侯王乱了。”

  众人悚然一惊。

  ……

  洛琪的预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赵王、梁王、楚王、胶东王这四个诸侯王会盟。

  一篇檄文传遍了天下,“孝僖皇帝壮年崩殂,难道和赵飞燕这个妖后没有关系吗?

  一个稚童却坐上了皇位,这难道不是妖后和王莽弄权的阴谋吗?

  如今天下纷乱四起,这难道不是王莽残暴的对待百姓,他的同党士人使百姓无立锥之地而导致的吗?

  汉室的天下在风雨飘荡之中啊!

  高皇帝在苍天之上哭泣啊。

  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的魂灵还能不能安息呢?

  孝宣皇帝的中兴大业难道就这样毁于一旦了吗?

  身为高皇帝的子孙,难道就这样看着大汉的天命坠落吗?

  四方的列侯啊,天下忠诚的士人啊,我们以刘氏子孙的名义在这里遵从素王上皇和高皇帝的教导,奋然起兵。

  愿意协助我们振作社稷的,请系上玄色的飘带。

  不愿意追随我们的,请安坐在城中。

  想要阻止我们的,拔出你的利剑,刘氏的子孙绝不后退!”

  清君侧,诛王莽,杀妖后,复社稷!

  有识之士明白了他们想要做什么,这些诸侯王要驱赶着农民军攻破关中,破入长安,让农民军和朝廷的禁卫激烈的对耗,然后他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从农民军过境到了洛阳开始,这就变成了阳谋!

  因为农民军被朝廷和诸侯王军包夹,不可能两面开战,总要选择一方去对抗,那与其选择了诸侯王军对抗,还不如直接攻进长安,去杀死皇帝。

  若是能占据关中地利,再击溃诸侯王军,这天下就要改姓易氏了!

  朝廷军更是不可能放着要他们命的农民军不管,而去平定诸侯王的叛乱,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阳谋。

  诸侯王的起兵得到了关东豪杰的群起响应,实力迅速的增长起来。

  在天下许多人看来,起兵的这几位诸侯王,都是刘氏的近支,以汉室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情况,这几位都有资格,至少比起皇位上的那个稚童,法理性一点都不差。

  不要说仅仅是清君侧这样的大忠臣行为,就算是想要做皇帝,也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悖逆之举。

  滔天的声浪向着诸侯王联军汹涌而来,甚至吸引走了义军西向的动静。

  唯有朝廷,面对着暗涌的潮流,集结军队,准备着先行击溃义军。

  “话说的再多,总还是要战场之上见真章!”

  ————

  笔者在本书中一直高度赞扬流封建制度的先进性,但是流封建依旧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所具有的特性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可根除的矛盾,即地方诸侯总是在反抗或试图反抗中央朝廷的控制。

  在汉王朝中央一直强盛时,流封建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在中央朝廷陷入或者可能陷入虚弱时,诸侯王不可避免的军事反抗出现了。

  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一直积蓄在关东与关中之间的地域矛盾组合在一起,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彻底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汉王朝兴衰史》

第564章 刘秀!

  “兄长,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妖后祸乱大汉社稷,权臣把持刘氏皇权,你说我为什么要追随诸侯王?”

  “可四王他们放任贼军向长安而去,做下这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难道是值得追随的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兄长,你有想过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你有想过自己要在这天下之间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吗?

  你有想过如何才能安定天下的社稷吗?”

  “想那些做什么,只要刀兵在手,何处不能有一个你我兄弟的位置呢?”

  “兄长,你错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从南阳郡出来的这些时日,我们横穿了整个中原,见到了无数流离的场景,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

  如今这天下战乱纷起,百姓遭受着苦难,大乱的根源却不仅仅在于百姓,而在于遍布天下的豪强,是他们让天下大乱起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让天下最快的安定下来,就要让豪强安稳的待在郡县之中,让这些豪强安稳的进入朝廷秩序之中。”

  “可是打击豪强才是大汉的国策,王莽的改制虽然失败,但是打击豪强才是对的,收回兼并的土地是必须要做的。”

  “是啊,打击豪强才是对的。

  但是这天下的流离失所就是代价啊,无处不在的战争、随时可能出现的瘟疫、倒在路边的白骨、郡县之中的空城,这些就是打击豪强的代价啊!

  刚刚走出南阳郡时,我梦想着成为执金吾,执行皇帝的谕令去打击豪强,维护汉家的社稷。

  但是现在,我想问还要流多少血?

  还要死多少人?

  等到彻底战胜了豪强,难道不会再有新的豪强出现吗?

  大汉的元气就在这其中耗光了,四周的敌人难道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入侵吗?

  汉室的社稷还能不能在这样的大乱之中存留下来?

  我现在只想让天下安定下来,哪怕是对豪强妥协。

  我要战乱从中原大地上消失,我不想再看见那一幕幕的人间惨剧。

  我要大汉的社稷继续存续,不要看见现在这样的风雨飘摇。

  王莽和那位公子琪的改制或许以后是对的,但现在我不认可了。

  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天下安定下来,让大汉的天命依旧存留高天之上。

  兄长,那四个诸侯王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

  跟弟弟回南阳郡吧,我们加入朝廷的军队,击溃那些贼军。

  既能防止大汉的天命倾颓,又能吸收那些贼军的实力,这是最好的壮大的方法。

  等我们的实力强大,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

  刘秀骑着马在直道之上狂奔,身边则是数百名武士,耳边兄长的声音仿佛还在缭绕,“阿秀,你带着这数百兄弟回去吧,我们兄弟就此别过了,希望战场之上不会遇到。”

  想着这些,刘秀只觉心中宛如刀绞一般。

  他虽然是个经学士子,但却不是那种比较瘦弱的经学士子,而是一个能冲阵的猛人。

  义军越过梁国之后,就在洛阳周边和朝廷的官兵大战,旷日持久,面对气势如虹以及对兵事愈发熟练的义军,朝廷这一方节节败退。

  直到三河骑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才彻底稳住。

  朝廷不敢把军队全部派到三河地区,因为现在的朝廷对所有的汉室宗亲都抱有怀疑,南阳郡和关中之间只隔着一个武关。

  万一禁军出了关,然后直接被堵在关外,关中空虚的情况下,汉室宗亲的军队直接破入关中,那该怎么办?

  羽林孤儿和六郡子弟就是应付那些可能会对关中造成威胁的人,以及后续对付诸侯王。

  刘秀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加入了剿匪的大战之中,被任命为校尉,他作战勇猛兼之谋略得当,很快就小有名声。

  汉朝的豪强也不都是反对朝廷的,他们只是反对朝廷均田的政策,但是出于传统的士大夫忠诚的心理,对汉室还是忠心的,目标是换掉如今的统治者,四位诸侯王的麾下就有许多这种豪强。

  对于赤眉、东海这些起义军,自然是疯狂的镇压,与此同时,荆州刺史部的起义军同时开始蜂起,南阳郡首当其冲,一下子成了卫护关中的前沿阵地。

  南阳郡的宗亲以及豪强开始投奔他,这些豪强宗族都是同族子弟,熟悉器械,战斗素养极高,根本就不需要训练,而且一来就是数百甚至上千人,还自带兵器,刘秀的实力迅速的膨胀起来。

  邦周千年,镐京城只做了两百年的国都,洛阳则做了八百年,在洛阳周围,有数座关隘。

  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虎牢关后,镇守在其他关隘之中的守军和义军,针对这些关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反而是洛阳这座主城被双方所忽视。

  随着刘秀声名渐起,拥有数千人的刘秀很快就成为了义军的眼中钉,在叛徒的出卖下,东海军近五万人包围了刘秀的军队。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竟然阴云密布,下起了雨,黑暗之中,视线不明。

  刘秀趁着这个机会果断率领着骑兵出击,在漫天的狂风之中,突袭义军的兵营。

  震天的呼喊之中,义军首尾不能相顾,四散奔逃,死伤惨重。

  刘秀当场格杀了东海王,没有任何人看到,当他杀死东海王时,一点紫星冲到了他的体内。

  一战击溃了一支义军,还格杀了一个反王,这一战让刘秀声名大噪,被朝廷任命为平寇将军、升爵关内侯,对刘秀势力来说,还招降了大量的义军,对刘秀个人来说,成家立业,这一战都完成了。

  虽然没有成为执金吾,但却娶到了阴丽华,人生大愿算是完成了一半。

  一跃成为洛阳地位实力较强军阀之一的刘秀,依旧恪守着之前的道路,他继续勇猛的作战,势力越打越强,个人能力同样越打越强。

  不仅仅是义军,诸侯王联军同样如此,在麾下人马超过三万时,刘秀就给四位诸侯王去信,言辞恳切的说道:“天子在中央统御,诸侯王在四边镇守,这样大汉的天命就不会失去。

  现在诸位这样进逼,是刘氏之间的内耗啊,无论胜败,刘氏终究是输了,列祖列宗在上,见到这一幕难道不会垂泪吗?”

  这封信刚到就直接被丢弃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怎么可能停下,刘秀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经过这一番说和,在天下之间却流传着他忠孝两全、顾全大局、立志兴汉的名声。

  刘秀的异军突起使起义军进军关中的愿望突然落空,这些没有根据地的流民武装的缺陷暴露一空。

  刘秀连续的和义军组织会战,熟练的使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双方之间杀的血肉纷飞,刘秀的势力受损,但是义军同样是连遭重创,最大的三支起义军都被他打得伤筋动骨。

  刘秀在这过程中,已经爵升列侯。

  但是一个谁都没想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到来了,眼见起义军被刘秀不断重创,诸侯王联军竟然坐不住了,直接越过了虎牢关,进攻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