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63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在她和王莽的博弈之中,本就处于劣势,因为王莽还有太皇太后的帮助,如果洛琪最后偏向王莽,或者王莽背信弃义后,洛琪保持中立,那她就会一败涂地。

  怎么才能保证洛琪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呢?

  若是洛琪愿意做自己的情人就好了,就像是民间所流传的洛文王和高皇后那样,无论是生孩子,还是私奔,自己都愿意,便是把汉室天下交出去也没有什么。

  但是赵飞燕知道,洛琪虽然不是传统的正人君子,但清醒状态下,这方面是不可能的。

  赵飞燕相信倒不是洛琪看不上自己,她对自己很有信心,这世上不可能有男人不爱她,而是和太后私通,这事情就不是洛氏子能干出来的。

  赵飞燕思索许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姻,于是缓缓说道:“公子,予知道你还没有娶妻。

  予有一个妹妹,名合德,愿意嫁给公子为妻。

  公子不必担心合德不配您,合德姿容绝世,虽然与予不是一胞而生,但面容却有九成九相似,甚至丰润之处还胜过予三分,兼之品德良善。

  常言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合德既有绝世姿容,又有端正德行,正是公子的良配啊。”

  这下洛琪是真的有些愣住,和赵飞燕九成九相似?

  洛琪忍不住又扫视了一遍赵飞燕,这种级别的美女竟然能同样冒出来两个?

  至于赵飞燕所说的联姻请求,洛琪倒是没什么反对意见,他既然选择从家族之中走出,那就做好了这种政治利益交换的准备。

  不要说赵合德像赵飞燕这么美丽,就算是普通人长相,他也不在意,反正他的孩子还会是绝色的姿容。

  祖宗保佑!

  洛琪微微躬身道:“太后指婚,臣没有意见,但是臣乃是洛氏子,婚姻需要家主许可,若是太后真的有意,琪便去信昭城,向父亲讲明此事。

  昭城会派人向您求亲,约定婚姻,再择良辰吉日,结为两家之好。”

  赵飞燕脸上露出清甜的笑意,望着洛琪走出的身影,呢喃道:“合德,姐姐为你寻到了一个好郎君,你若是不帮姐姐,可真就没良心了。”

  ————

  在王莽秉政的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洛氏子在身边出谋划策,他叫做洛琪,是无数古代言情话本的主角,这是我们唯一所知晓的。

  对于这个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不得而知,在各种正式的史料之中甚至都见不到他的踪影,只能从一些历史的空白之中猜测他到底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个能让皇太后联姻的人物,一个在野史中笔墨颇多的角色,一个史官家族的子弟,却消失在正史中,这是相当不合理的。

  这一篇章笔者将会通过史料的对照来探查其中的些许真相,揭开这个被标签化人物的真实面目,他绝不仅仅是一个有些许桃色绯闻的风流之人,而是一个在关键历史节点做出过巨大推动作用的士人。——《历史迷雾中的真相》

第556章 分歧!争吵!

  皇太后为洛琪指婚联姻,让长安的风向为之一变,身为改制派大佬之一,大司马大将军的亲密友人,竟然和皇太后站在了一起。

  这是什么意思?

  实在是太明显了,就连傻子都知道,洛琪表明自己会在改制之中保证皇室的利益!

  再配合上王莽在殿堂之上所说的那一番表明态度的话,最后一个改制派是不是会创造功业之后,趁机夺权篡位的疑虑也消失了。

  改制派士子的声音瞬间冲破了一切,堪称沸反盈天。

  婚姻之事还在走流程,赵合德则在来长安的路上。

  洛琪等人进了王莽的府上,现在改革的路上再也没有大的阻碍了,拥有最高权力的几个人达成了共识,中层的官吏同样达到了共识,最关键的则是,天下汹涌的士子和迫切需要政策安抚的百姓。

  再拖下去,士人就会对他们这些人失望,百姓就不会再等待,而是直接揭竿而起,掀翻这个黑暗的世道。

  这是一场生死关头的改制,不成功的话,大汉就可以等死了,他们这些人同样可以等死了。

  “现在就是将我们曾经想要做的那些事,一一实现的时候了。”

  “天下就如同一盘棋,如何在上面布子,才能使天下井井有条起来,摆脱现在的混乱呢?”

  王莽捻须笑道:“学习先贤如何创造盛世,按照他们所做的就可以了,圣王先贤难道不比我们更加了解天下需要什么吗?

  孝文皇帝的时候,普通的百姓都有土地可以耕作,这些百姓留下自己的口粮,然后将剩余的上交,于是百姓能吃饭,朝廷也富裕起来。

  但是随着土地渐渐收拢到豪族的手中,百姓依旧承担着税收,而土地却失去了,于是只能流亡,成为不在朝廷管控中的流民。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何处呢?

  就在于土地是属于私人的!

  就在于土地是允许买卖的!

  百姓手中拥有的土地,只是暂时停留在他们的手中,最终一定会贱卖到那些豪强和不法官吏的手中。

  过去两百年,许多先帝都曾经试图去抑制兼并,但是成效并不大,因为想要抑制兼并的只是皇帝一人而已。

  天灾之时,朝廷赈灾之粮五成以上被官吏侵吞,这甚至还算是好的。

  百姓一定会求生无门,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是唯一的选择。

  这不是皇帝所能控制的,迁徙豪强不过是一时之计,当地官吏的亲属,诸如刺史、郡守、县令等,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新的豪强。

  甚至还有借助朝廷之手铲除异己,继而独霸郡县之中的事情,朝廷还因为抑制豪强的举动,而屡屡中计。

  朝廷耗费人力物力,结果豪强却将郡县之间的利益侵占一空,豪强之猖狂可见一斑。

  所以想要清平天下,就要废除这种私人的土地制度,回到邦周早期的王田制度。

  没有了土地的交易,就不会有土地的兼并!”

  王莽的声音斩钉截铁,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然后再结合现实去调整,但是洛琪听着却有些脑仁疼,王莽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不等其他人说话就径直问道:“巨君公,你说的邦周时期的王田制度,难道是要恢复到那个时代吗?

  王田制度早在数百年前就被渐渐废除了,不是一人废除,而是诸国都将之废除。”

  邦周时期的王田制度听起来美好,似乎颇有公天下的模型,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否则就不会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而逐步瓦解,形成专制主义地主制。一种经济制度的形成,绝不是几个人一拍脑袋就能够想出来的,任何和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的政治经济制度,即生产方式,最终一定会崩溃,既而恢复到相适配的程度。

  洛琪虽然没有明说王田制度现在不行,但是隐隐约约透露的就是这个意思。

  王莽摇摇头道:“邦周时期的王田的确是好,但是仅仅凭借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想要复原太难了,这只是一种想法。

  虽然我们不知道王田的具体方法,但是文琪,洛国乃至于如今昭公国的土地制度,想必你还是很清楚的。

  我在昭城求学的这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洛氏族内的土地制度,若是能将洛氏的土地分配制度推行到全天下,又何愁天下不能安定呢?”

  完了!

  全完了!

  这就是洛琪唯一的想法,若是他早知道王莽竟然想着将洛氏的土地制度推行到全天下,他一定不会支持王莽的改制。

  之前王莽还只是单纯的想要学习昭忠毅公,清丈豪强的土地,将那些强买强占的土地取出来,还给无地的百姓,减少流民的数量,清查吏治,迁徙豪强到四边之中。

  怎么突然之间就变的如此激进了呢?

  洛氏那种制度,是究极的人治,是完全依赖于洛氏的高道德和高能力实现的。

  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统治者要始终大公无私,表现出公平,除了祖宗保佑的洛氏,怎么可能?

  第二,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官吏,这种官吏定然是脱产的,以现在的生产力也供养不起那么多的脱产官吏,洛氏是因为有钱。

  这就两点,怎么可能推行到天下呢?

  昭城那种程度,就连英侯国和无双侯国都做不到。

  从哪里寻找大批清廉又有能力,能大公无私、不谋己利的官吏,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足够的,每一个郡县都需要极多的官吏,即便是能寻找到,也养不起。

  这两点就证明了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洛琪发现在场的众人都是一副相当认同的表情,洛琪完全忍不住了,说道:“巨君公,诸位,我洛氏之法,绝对不可!

  你们难道就不奇怪吗?

  就连洛文王和昭忠毅公都未曾如此啊!”

  洛琪将不能如此的理由全部道出,王莽却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笑着说道:“文琪,这世上的事情,都是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一无所获。

  如果现在仅仅是恢复昭忠毅公的改制,那天下的士人都不会答应,我们现在想着做的更好一些,并不是真的妄图能达到昭城的那种程度。

  我等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而是为了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标杆,我们要向着什么方向去改制,给予所有人希望。”

  洛琪闻言深深地皱起了眉头,他还是觉得不妥,做不到的政治承诺就不要做,说出来又做不到,这是极大的政治危险,而且基层的官吏可不一定会理解这些,万一他们真的试图去这么做,那就是巨大的人道灾难。

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

  洛琪听明白了一句话,天下的士人不答应。

  王莽自己也是身不由己,他必须要做出前所未有的改革才能安抚天下的人心,他借助了儒学的强大力量而兴盛,现在就必须承受这些反噬。

  无数的人在下面推着他走,这就像是竞选承诺一样,当初说的好,上位之后如果不做,那大可试试。

  但是洛琪刚才担忧之下所说的话,王莽又思索了一遍。

  洛琪对王莽的影响力还是极强的,在王莽的计划之中,洛琪是自己的第一盟友,因为洛琪既有道德,又有能力,是他能完全信任的人。

  王莽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道:“不过文琪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长时间不能做出明显的改变,会产生欺骗的感觉。

  我们的改制之中,最关键的是土地制度的变更,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应当让天下人见到立竿见影的新世,号召公卿百官崇尚简朴和废除奴婢或许是其中最容易做到的。

  昔年孝惠皇帝和孝文皇帝躬行节俭,于是天下率然,当今之世,贵族之间奢侈成风,荒淫无度,一日之食竟然花费小民之家一年之用。

  天下之间钱货就如此,权贵多一分,小民便少一分,权贵全部吞到腹中,小民就死于饥饿。

  素王说,人不患贫患不均啊。

  百姓终日劳作却困苦度日,权贵家的狗都每日食肉,这若是没有揭竿而起的血性,简直枉为素王上皇的子民了。

  我曾经读史书,便时常感叹洛国君王富有四海却不置宫室、不着华服,千年以来,未曾有过变化,这难道不是洛国和昭城百姓和睦的原因吗?

  废除奴婢的制度,使所有人都置于官府之下,诸夏的子民,无论日后会如何,但不能生来就剥夺他们的一切。”

  王莽的道德观中,只要统治者作为表率,天下就会追随,他这一路走来,能寸功未立而身居高位,甚至执掌天下,就是因为道德高尚。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非常符合人的心理。

  虽然总有人说什么只要能做事,些许错误不算是什么。

  但真的把一个生活简朴的官吏和一个生活奢靡的官吏放在面前,百分之九十的百姓都会去选择那个生活简朴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