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48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姬昭彻底放弃了曾经升起过的毁灭世界的打算,因为他隐隐约约有了一些猜想。

  “王莽和刘秀。”

  姬昭现在就在等着这两人出现,他抬头望着苍天之上,“灵均,你看吧,这个世界会变得你很陌生,家族这样稳坐钓鱼台的日子不多了。”

  姬灵均闻言惊讶道:“家族现在几乎无敌,谁能伤害到家族?

  前期阿陵等人创造的优势太大,整个汉朝都成了简单模式,直到汉朝灭亡,都见不到有失败的可能。”

  姬昭轻声问道:“灵均,当年邦周时期,周天子的开局可谓是最好的,但最终的结局呢?

  击败邦周的不是另一个更强大的邦周,而是迥异的国家。

  如果这世界突然换了一个家族陌生的模式,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你听不懂没关系,从今天起,就多看,陪着我好好观察上天的运行逻辑。

  以己心代天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在飞速的向复杂变化,不过我更快!”

  姬灵均有些听懂了,但又有些不懂,但世界可能要发生改变,这是清楚的。

  ……

  诏令进了宫中,很快就盖印而出,发往四方。

  洛宜的目标赤裸裸的体现在其中,就是要改制,就是要改变如今的世道,但是诏令中什么都没有说,只说要招纳贤才,为改革做准备。

  这就是高明的改革方式,前几年洛宜都不准备去触碰大的利益,因为他要进行的改革不是一时一地,改革一个郡县和一个王朝是完全不同的。

  洛宜要用几年的时间去锻炼出一支完全服从命令的官吏队伍,能够从上到下,从中央朝廷到地方郡县乃至于更低一级的乡亭,都不太脱离掌控,以防止下面的人胡乱搞事,他还蒙在鼓里。

  诏令如同风一般的传遍了关中,然后向着关东,乃至于河西、西域、江东、岭南、幽州、辽东、半岛而去。

  天下士人欢呼雀跃,经过连续几代皇帝的不断推行教育,如今天下的士人数量翻着番的增长,数万人,乃至于十万人,其中困顿的有多少,其中自认有才的又有多少?

  “昭公垂世,这是天下士人之福啊!”

  洛宜大开门路,这是不限制数量的察举,之前每年的名额都不多,而且还要门路,现在大开之后,无数大儒高士都向着长安而去。

  一时之间,道路之上,流民汇聚,士子也成群。

  ——————

  宜掌大政,谓天下曰:“吾今掌政,惟思先祖求贤。

  素王吐哺,天下归心。

  文宣亲亲,遂有中兴。

  耀耀文王,四海惟命。

  无贤不能治,无才不能成,吾驰四海,尽揽八荒,有能者用,有才者任,不使一贤遗于田野。”

  遂拔六贤,皆命世能臣,各持机要,扫荡下吏,风物一变,民稍有安。——《汉书·洛昭公世家》

第537章 洛与刘,本就共天下!

  有的人生来就是主角!

  在天下这个舞台上,肆意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每个时代的主角都不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昔年的周天子,后来的春秋霸主,战国诸王,以及最不可或缺的洛氏。

  洛氏经历了千年的积累,在秦汉爆发,从秦末开始,这将近两百年中,一直都是舞台上最显眼的主角之一,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是男主角。

  如今洛宜携带着大势出场,他说自己势单力孤,但是天下人可不这么认为!

  他是洛氏的家主,纵然天下不识,但天下皆敬畏!

  他仅仅是站在长安,就像是巍巍高山,仿佛呼吸之间,就有雷霆风云席卷而来。

  他在长安发出一声呐喊,下诏求贤,声音就盖过波涛汹涌,天下热血的士子便蜂拥而来。

  他望向关中,即便面容平静,群臣下吏依旧瑟瑟发抖,担心会被翻起旧事。

  皇宫夜宴,他面露不豫,便是诸侯王和长公主也不敢出言。

  这就是洛氏的顶级威望所能够为家主加持的,这就是神秘的昭公所拥有的威望,甚至远远出乎洛氏众人的预料。

  洛宜肃清吏治的举动来的又快又急,就如同天边乍破的惊雷。

  长安和关中查究官吏不法,欺压良善之举,伤人及杀人者,死。

  对这样的官吏,洛宜不认为他们能改正,只有死亡一条道路。

  即便是诸如吕氏、韩氏等家族的人,如果有大恶,洛宜照杀不误,不过在杀死之后,会给这些家族再拔一些人上来。

  洛宜不可能改革改到把自己家的盟友都改没了,局势还没到那种程度和地步。

  至于罪行较轻的按照律令惩罚,接受同僚之间的互相检举,检举属实者可免罪,检举不实者坐法。

  除了清查官吏之中的蛀虫,洛宜开始培养一支如臂使指的官吏队伍,他对地方官吏的看重更超过中央朝廷。

  因为中央朝廷有他在,没有人能翻得起风浪,但是地方官吏天高皇帝远,若是真的利欲熏心,可能不会顾忌洛宜。

  若是真的做出了什么事情,即便是洛宜也来不及处理。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士子,被他安排到郡县之中,服从的升迁,不从的黜落。

  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

  “大丞相是否过于霸道了?”

  有人这样问着,认为自己是仗义执言,然后直接被洛宜怼了回去,“百姓家破人亡的时候,从不觉得自己霸道,现在不过是要一些不法官吏的命,你倒觉得霸道?

  吾曾经听说,用一块石头扔到狗堆之中,叫的最响的便是被砸中的那一只,想必你也是这样的人吧?”

  于是一查,果然家中侵占了关中百姓上百亩良田,身上还背着几条人命。

  从他“仗义执言”到锒铛下狱,不过仅仅三日而已,这个效率使之前颇有不满的众人为之一静,瞬间便没有人上前来说洛宜的不是了。

  “这就是大丞相的威势吗?”

  天下沉默的让人不安,亦有人感慨,但洛宜做出这种事情来,却又觉得很是合理,于是天下官吏愈发的沉默起来。

  天下就这样在洛宜的高压之下,官吏们战战兢兢。

  官僚们试图使用万能法门,通过影响皇帝来撤掉洛宜。

  “洛氏在关东本就亲朋故旧众多,如今大丞相在天下的各个郡县之中安插士子,民间只知道有大丞相,而不知道有灵佑皇帝。

  这天下到底是刘氏的,还是洛氏的呢?

  恩威应该出于陛下,臣实在是为陛下感到担忧啊。”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这么说,而是许多人,包括刘氏宗亲以及外戚,都是皇帝比较亲近的人。

  这样的声音普通潮水一般,一波波的向着皇帝和洛宜汹涌而去。

  这样的诛心之言,让长安乃至于天下的气氛都紧张起来。

  洛氏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双方之间不再那么亲密无间之后。

  这就是双方之间的一颗雷。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被提起,矛头可谓是直指洛宜。

  这种问题,就是最诛心的阳谋,但凡皇帝正常,都一定会升起戒心,而且不得不做出反应,否则君威何存?

  但是皇帝刘阳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他的反应大大出乎天下人的预料,不仅仅无视了这些进言,甚至还特意下旨申斥了这些言论。“朕一直都知道,诸位先帝都清楚,从昭圣王为高皇帝加冕那一刻起,天下人心中一直在思考这天下到底是刘氏还是洛氏的。

  朕甚至知道,朕虽然尊位天子,贵为皇帝,天下万事万人,苍天之下,素王上皇之下,至高至圣,本该可以生杀予夺,但实际上,朕不可能杀死昭公。

  天下的百姓不支持,大汉的元从诸勋不支持,天下的士子不支持。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事实就摆在这里了,隐藏起来就像是畏惧一样,天下人的眼睛难道不明亮吗?

  隐藏又有什么用处呢?

  朕知道民间一直有传言,说刘氏和洛氏,共有天下,朕在皇位上坐着,朕在天子位上坐着,昭公则在朕的身侧坐着。

  朕第一次听到觉得很是生气,但仔细一想,又有哪里不对呢?

  朕在这里说,洛与刘,共天下,就是如此啊。

  现在昭公担任大丞相,朕给予的只有信任,况且朕看大丞相处理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吏,皆是有理有据,没有半点构陷。

  朕唯有坚定的支持大丞相,大汉的社稷才能稳固。

  你们有些人,嫉恨大丞相,畏惧大丞相,所以想让朕构陷,朕愤怒。

  以后再有挑拨朕与昭公关系的,朕定杀不饶。”

  这封旨意一经传开,就好像对天下人施加了沉默一般。

  虽然民间一直有洛与刘,共天下这种传言,但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这是直接摆烂了?

  不想着和洛氏争夺了?

  还有没有一点志气?

  皇帝刘阳的想法却和大部分人不同,就算是共天下又怎么样?

  我刘氏王天下将近两百年,直到如今,皇位稳如泰山,而且天下除了洛氏之外,生杀予夺,皆在掌中,一怒而天下惧,数遍史书,权力这么大的君王,又有几个?

  这天下最大的好处都被我刘氏得了,还有什么不满足?

  秦朝倒是不与洛氏共天下,十几年就完蛋了。

  谁亏谁赚,显而易见!

  虽然没人理解刘阳的脑回路,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他坚定的支持洛宜的改革。

  在这个专制的时代,但凡是皇帝无所顾忌的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洛宜娴熟的处理着吏治,其他能力或许不如那些天纵奇才的人,但是处理吏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时间就在这其中缓缓而过。